標籤:

漢朝官制

基本內容

漢朝是 中國歷史上繼短暫的 秦朝之後出現的 朝代,分為「 西漢」( 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與「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兩個歷史時期,後世史學家亦稱 兩漢。 西漢為 漢高祖 劉邦所建立,建都 長安; 東漢為 漢光武帝 劉秀所建立,建都 洛陽。其間曾有 王莽篡漢自立的短暫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學者亦將 蜀漢列入漢朝的延續而將其歸入漢朝的一部分,如此漢朝滅亡則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說法均將由蜀 漢昭烈帝 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歸入 三國史中。漢朝官制內容豐富,包括 西漢官制和 東漢官制,有中央官制,也有地方官制,不一而足。這時期,封建地主階級為了加強 中央集權和 君主專制的統治,在職官制度上確立了中央朝廷的 三公九卿制和繼續實行地方的 郡縣制體制。 三公九卿制在 秦朝只是初具規模,由於秦王朝的短命,這一制度在漢代時得到進一步的調整和完善。

歷史沿襲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製為秦王嬴政接受 李斯建議所制,以 皇帝為尊,下有 三公,分別為 太尉,管理軍事; 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 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理國家監察事務。

九卿對 丞相負責,按其職能,行使權利。九卿其實並不止此數,但按 韋昭所說的「漢正卿九」,用秦時的官名分別為:

奉常,掌管宗廟祭祀,和國家之禮;

郎中令,負責 皇帝禁衛(沿用秦時官名);

衛尉,負責皇宮守衛;

太僕,負責 皇帝車馬(始置於 春秋。秦、漢沿襲);

少府,負責 皇帝財政;

廷尉,負責司法;

典客,負責外交和內部少數民族事務;

治粟內史,負責糧食和財政(沿用秦時官名);

宗正,負責皇室事務。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結構從 秦朝一直沿用到 兩晉,直至 隋文帝創 三省六部制。從三省六部制的結構上來看,也無處不有著 三公九卿制結構的影子。此後,一直到明代,明 世祖 皇帝 朱元璋廢掉 中書省、 尚書省及 門下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中國封建歷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級制度才算壽終正寢。三公九卿這一制度沿用約達800年,並從結構上影響三省六部制,並左右中國封建中央官制約達700年。可以說,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 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三公九卿制度雖在結構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間,官職的名稱及權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結構卻一直在變動之中。並且,制度之外其他中央機構的出現也衝擊了三公九卿制。

漢景帝改了大量官名。把「奉常」改為「 太常」;「衛尉」改為「 中大夫令」;「廷尉」為「大理」;「 典客」為「 大行令」;「治粟內史」為「太農令」,武帝時改為 大司農。武帝時改「 大行令」為「 大鴻臚」,「郎中令」改為「 光祿勛」。

上述九卿更名大多沒有影響到他們的職能,至於動機可能是語言變遷而尋求官名的準確。無獨有偶, 三公的名稱也有比較大的變化。 漢武帝更「 太尉」為「大 司馬」, 漢成帝時更「 御史大夫」為「大 司空」,漢哀帝時「 丞相」更為「大 司徒」。

以上更名在現在我們看來似乎是更名,其實在當時並非是更名,而是另有原因。

比如, 大司馬一職,原是 霍去病和 衛青討伐匈奴,帶去的馬匹有十四萬,但至班師入塞之時卻不到三萬匹,所以任兩人同為大司馬。而原來的 太尉田蚡被太皇太后竇氏下令免官,太尉之職從此長期空缺。再加上,霍去病和衛青二人長期對匈奴作戰,手下兵將極多,久而久之, 太尉的職權就逐漸轉移到 大司馬。另外,應當了解, 太尉其實在漢初是不常設的。 太尉一職的或置或廢,大都與征伐或時局有關。如漢文帝三年,罷 太尉官,歸屬 丞相,這年五月就是由 灌嬰率軍還擊 匈奴的入侵。景帝時, 太尉職銜也只恢復了4年。以此為背景來看, 大司馬替代 太尉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

漢武帝時改革了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員分為分為 外朝官、 內朝官。 外朝官有 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而 內朝官,或稱 中朝官,包括 大司馬和左、右、前、 後將軍,尚書,以及 侍中、散騎、諸吏、諸郎、博士等。所謂內朝官或 中朝官就是由 皇帝直接差遣,而不專任行政職務的,與行政性質的正規官稱的外朝官相對而言的。

三公之中以 御史大夫等級最低,職能也比較模糊,一方面為 丞相之副,一方面供內廷的差遣。

在漢武帝之前, 三公九卿制實際已有近代 君主立憲的影子。 丞相為主要的治國大臣,丞相府中有個百官朝會殿, 皇帝有時也親臨朝會殿與丞相商議國事,或由丞相主持 廷議,然後領銜上奏。而日本由首相對天皇負責,天皇聽政則在一千多年後的「 明治維新」時期才有此景象。但與此 君主立憲制中不同的是, 西漢的 大司馬依然對 皇帝負責,軍隊依然為 皇帝私人所有,而非國家。

孝武 皇帝之前, 丞相的位高權重,連 皇帝也不能不敬三分。凡 丞相進見,皇帝得離坐;丞相病重,皇帝得親臨問疾,並遣使送葯;丞相死後,移歸私第,皇帝車駕往吊,並賜棺,賜葬地,賜冥器等。 西漢,皇帝與 丞相的衝突在武帝時達到高峰,本來漢武帝對 田蚡言聽計從,但田蚡得寸進尺。《 資治通鑒》記載:田蚡每次上朝奏事,奏著談上大半天,他推薦人作官,有的位居 二千石,把皇上的權利都奪了去(任命官吏是 皇帝的權利),皇帝就對他說:「你任命完了沒有?我也打算任命官吏。」 田蚡曾請求把考工官署的土地撥給她以擴建私宅,武帝發怒:「你為什麼不幹脆要武庫」從此之後田蚡才稍稍收斂。

由於丞相權位太重,威協了皇權, 皇帝很不放心,所以自武帝以後,章奏的拆讀與審議,轉歸 尚書台(令),從此之後,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雖然都是政權的負責人,但實際權利已向尚書台。 丞相有過失,由尚書問狀 彈劾。

相對於 秦朝, 三公之中職能變化最大的當屬 御史大夫了, 漢文帝時下詔:「制詔御史,其除 肉刑。」從此, 御史大夫成為全國最高的法官和監察官。 哀帝時又把 御史大夫改叫 大司空,再也不當法官了。

西漢時的中央官制改革集中在漢武帝時期。這次改革始於與太皇太后對抗時期,是以政治鬥爭為目的變革,是被稱史家稱為「大一統」一攬子改革的一部分。漢武帝的改革從根本上加強了 中央集權,突出了皇權,削弱了(丞) 相權,把中央官員分為 內外朝更加強了中央機構的 皇帝服務職能。至此之後,除前文所述 哀帝,成帝對 御史大夫和 丞相的名稱變更外,再無值得一談之事。

西漢末年, 王莽相繼為 大司馬,而後又任尚書令,逐漸掌握了實權,後自立為帝, 國號新。 王莽不以 國號「新」為理念,九卿的名字全以《尚書》的文章為準。 大司農改為為羲和,後更為納言;大理改為作士; 太常改為 秩宗; 大鴻臚改為典樂;少府改為共工;還有,「 光祿勛」等改為六監。就連百官、宮室、郡縣都換了名稱。但這些僅僅都是 「托古改字」而已,同「 托古改制」是不一樣的,換湯不換藥。

東漢從 劉秀稱帝起到 曹丕廢掉 獻帝共197年,其中以 光武、明、章三帝時期為短暫興盛,而後東漢歷經 外戚、 宦官之禍,少數民族叛亂到 黃巾起義,到最後所謂 三國諸侯割據時代,一直是內亂不已。所以 東漢在前期基本繼承 西漢官制略有改革,而在中後期則因內亂的局面而逐步抬升了軍事官職的地位,也有幾人以 文官而稱雄於世。

光武帝即位時以 大司馬、 大司徒、 大司空為 三公,27年後才改 大司馬為 太尉,並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稱司徒,司空。司空的職能已經從往日的監察「改行」去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

東漢光武帝在對皇權的加強上,比起 西漢更有過之爾不及。光武帝親政時,擴大 尚書台的權利,職無不統。《通考·職官考》云:「至後漢,則(尚書)為優重,出納王命,敷奏萬機,蓋政令之所由宣,選舉之所由定,罪賞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眾務淵藪,內外所折衷,遠近所稟仰。」

三公被架空,只有議事功能,沒有實際權利,以後 尚書台成為東漢時期的決策機構,國家中央權利全部集中在 皇帝的宮廷辦公廳內,且三公往往因小事而被辭退,三公地位逐步降低。最明顯的就是(大)司徒,相當於 西漢時期的 丞相,再也沒有西漢時期當 皇帝上賓的好運氣。如韓歆為司徒,因好直言,無所隱諱,光武帝不能容忍,把他免官,遣歸鄉里,並下詔責之。韓歆惶恐不安,與其 子嬰皆自殺。其後 歐陽歙、戴涉為 大司徒,皆以罪下獄死。

東漢時期增加了 太傅、太保拜為 上公。光武帝以 卓茂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戶,賜几杖車馬。此後,每當新 皇帝即位,輒置太傅 錄尚書事,總攬朝政。黃巾之亂後,董卓以太師自封,位在太傅、太保之上。這些官位均不常設,歷任太傅,太保書事都在死後被除其官名。

東漢沿 西漢舊制,同置九卿。其所職掌,也與 西漢略同,只是機構的裁併,屬官的精簡,有異於前。此外, 東漢的九卿,分別隸屬於 三公。 太常、 光祿勛、衛尉三卿,為 太尉所領;太僕、廷尉、 大鴻臚三卿,為司徒所領; 宗正、 大司農、少府三卿,為司空所領。拋開現實意義不說,僅從官制的創新上來看,這是一項創新。它削弱了司徒的職權, 三公各行使一部分國家權利,使官制更加合理。但從權利的角度上來看,司徒所領太僕, 大鴻臚均是虛官。太僕服侍 皇帝,沒有參與國家政事的權利。 大鴻臚執掌少數民族及外交事務,這對一個自稱天朝的國家來說,除了在某些施威儀時可利用外,其他時候無足輕重。僅僅留下一個管人頭的廷尉還有點文字上的地位。

東漢自 漢光武帝以來就戰事頻繁,所以除 三公、九卿、 尚書台以外,東漢又有各級將軍,也是中央要員。有 大將軍,其次 驃騎將軍、 車騎將軍、次 衛將軍,又有前後左右將軍。其中大將軍位在 三公之上,驃騎將軍、車騎將軍、 衛將軍在 三公之下。前、後、左、 右將軍,位在上卿之下,不常置。 東漢中期以後, 太后 臨朝稱制, 外戚執政,常假借兵權以自重。於是,大將軍便成為中央的主要官員了,並與太傅三公合稱為 五府。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 董卓、 曹操分別掌握過中央政權。董卓曾經以集 太師、大將軍、 相國為一身。其中又以 相國為尊,位居 三公之上。曹操掌權時,罷去 太尉、司徒、司空,又置 丞相、 御史大夫,曹操自為丞相,至其死。

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繼他的遺志,廢了漢獻帝劉協,自己當起了 皇帝。自此以後,吳蜀陸續建國, 三國爭霸的局面形成,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三國之中,竊漢朝天下的魏國實力最強,同時也是和 東漢一脈相承的勢力,在官制上也延續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期。 蜀國以漢朝正統自居,所以同漢朝遺風比較重,但是在諸葛 孔明治蜀時有無 尚書台一說還有待考證。 吳國統治者堅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個別官職上動了動小手腳,但並沒有值得一提的改革。 房玄齡評價到:「 孫吳、劉蜀,多依漢制,雖復臨時命氏,而無忝舊章。」②在三國時期官制上的真正創新,大多出於魏國,其中有以置 中書省影響最大。

曹操為 魏王時,初置 秘書令。曹丕稱帝初,改 秘書令為 中書省,有監、令兩臣,由通達文學的士人但任,當時的文學就是現在所說的學術。監、令之下有 中書侍郎、通事舍人、 著作郎等屬官。 中書省在名義上是 皇帝的秘書班子,實際上有些機密命令的下達並不通過 尚書省。從此 尚書台的權利又漸漸轉移到 中書省,逐漸形成了書中「實握事要」,操縱政務的局面。 曹魏加強 中書權力和擴大官制組織不但是這一個國家的事情,而且是整個 三國時代官制的一大變化,影響極為深遠,也備受重規。歷來被認為是中國官制史上中樞機要改變的一個標誌。原來都認為秦漢機要之位,由 丞相而歸 三公。 東漢機要之位,由 三公而歸尚書。魏晉機要之位,由尚書而歸 中書。

西晉雖承魏制,但相對於魏國改革漢代官制一樣,西晉在中央官制的變動上邁的步子則更大了。雖然都還有 三公,也有九卿,也還聽得到太傅,太保之類的官名。但西晉已經逐漸繼承並發展出了, 尚書省、 中書省及 門下省。這就是隋文帝所制 三省六部的雛形了。

自秦以來皇權和 相權就一直國家中央機構矛盾的焦點。在漢武帝時,置 尚書台,宰相的權利向尚書台轉移, 東漢時這樣的轉移更甚,尚書台位至宰相之上。

漢魏軍職

春秋之晉國以 卿大夫為 軍將,遂有將軍之號。自戰國以至秦漢,將軍皆主征伐,臨事而設,事畢而罷。後漢以來,將軍成為軍隊常設統帥,地位日重。起初,將軍依次有大將軍以及 驃騎、 車騎、 衛、前、後、左、右等名號,權位相當於公卿,可開府治事、參與朝政,故將軍之位不輕授於人,唯重臣可以任之,有時則因征伐事由或者作用設立其餘諸將軍,如 度遼將軍。漢末以至魏晉,征伐頻繁,戰事日增,故設立名目繁多的將軍稱號,即為 雜號將軍,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將軍名號。

大司馬:

西漢時漢武帝廢 太尉設 大司馬,加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之上。 東漢光武帝又廢 大司馬為 太尉,為掌管軍政和軍賦的最高 官職,即全國最高軍事長官。 東漢時 太尉與司徒、司空並稱 三公。東 漢光武帝劉秀時削弱 三公的權利,後來 三公幾乎無實權只是榮譽的象徵。東漢末年,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已成為虛職,在三公之外另設 大司馬,大司馬和大將軍均位在三公之上,如 劉虞、權臣 李傕。 三國時期,各國在 三公之外另設 大司馬,一般由大將軍升遷而來。如: 魏國的 大司馬 曹仁、 曹休、 曹真; 蜀漢的的大司馬 蔣琬; 吳國設有大司馬和左大司馬、右大司馬,一般由大將軍或者 上大將軍升遷而來,如 丁奉、 呂岱、 陸抗、 施績、 朱然。

大將軍:

武將之首,其官職位比 三公,時而在 三公之上,時而在三公之下。秩萬石。東漢末年,其位在 三公之上,時漢朝天子以曹操為大將軍,另以 袁紹為 太尉,袁紹以太尉位在大將軍下,故「恥班在太祖下」。屬官有 長史、司馬。

驃騎將軍:

位在大將軍之下,品秩同大將軍,時而在三公之上,時而在三公之下。將軍中位比 三公的共兩級:大將軍、驃騎將軍

車騎將軍:

位在驃騎將軍之下,位比上卿。

衛將軍:

位在車騎將軍之下,位比上卿。

前後左右四將軍:

即 前將軍、 左將軍、 右將軍、 後將軍。周末始有,漢朝時並不常置, 金印紫綬,位次列於 上卿。職務或典京師兵衛,或屯兵邊境。漢末以後,將軍名號繁多,名稱素樸之前、後、左、右之類,遂漸廢棄。 三國時常設的高級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位次列於九卿,高於其他臨時設置的 雜號將軍。

中郎將:

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 校尉三級。由於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 比二千石」,掌管皇家衛隊,屬 光祿勛管轄,如 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朗將、虎賁中朗將、 羽林中郎將。漢末 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眾多被封為 雜號將軍,中郎將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

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將略低一級的武官官職,品秩為「比二千石」。在漢代設 八校尉分掌 南北軍。漢末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眾多被封為 雜號將軍, 校尉反而成為了低級軍官的職位。

八校尉:

漢武帝起所置京師的 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軍隊。分別是 長水校尉、 屯騎校尉、 越騎校尉、 步兵校尉、 射聲校尉、 中壘校尉、 胡騎校尉、 虎賁校尉。 東漢時,省 中壘校尉、 胡騎校尉、 虎賁校尉。到三國時期, 八校尉的職權越來越小,最後淪為低級官員。

四征將軍(四征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 征東將軍、 征南將軍、 征西將軍、 征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 衛將軍之下。漢末三國時期有加大將軍號,如征西大將軍,位次列於 三公

四鎮將軍(四鎮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 鎮東將軍、 鎮南將軍、 鎮西將軍、 鎮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 四征將軍之下。漢末三國時期有加大將軍號,如 鎮西大將軍,位次列於 三公

四安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 安東將軍、 安南將軍、 安西將軍、安北將軍。 東漢時有此名號,位次列於上卿,在 四鎮將軍之下。

四平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 平東將軍、 平南將軍、 平西將軍、 平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 四安將軍之下。

大都督:

源於漢末,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全稱「都督中外諸軍事」。加此官者,賜與代表天子威權的符節與 黃鉞以節統領持節將軍等高級將領。吳同魏制。 蜀漢置中 都護,統內外軍事。

都督:

東漢末年始置。因各 雜號將軍之間並無隸屬關係,故設都督一職,督管幾路軍隊,為軍事統帥。後以「都督某州軍事」,掌管駐紮在該州的所有軍隊,併兼管該州民政,權力非常大。

上大將軍:

始置於 三國 曹魏,魏文帝以曹真為上大將軍,是諸大將軍中最高稱號。孫權亦曾封 陸遜為上大將軍。後 呂岱亦任此職。

雜號將軍:

漢魏時期,有軍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職的數量增加。故常在「將軍」前冠以某個名號以作為他的官職,這種名號並無一定,名號之間也無上下級關係,因此稱為 雜號將軍。以下皆為 雜號將軍:

· 軍師將軍(軍師):

雜號將軍之一。 劉備以 諸葛亮為軍師將軍,主內外軍政事。另曹操設立 軍師祭酒,以 荀攸為軍師,凡軍國選舉及刑獄法制皆使決之。吳也曾以 朱然為右 軍師。

· 領軍將軍(領軍、 中領軍):

雜號將軍之一。曹操曾置領軍一職,由 史渙擔任,與護軍一起並掌 禁軍,後更名為 中領軍。曹丕更名為領軍將軍,主 五校、中壘、武衛三營。蜀、吳亦置,為高級將軍名號。

· 護軍將軍(護軍、 中護軍):

雜號將軍之一。與領軍同時置,由 韓浩擔任護軍,掌 禁衛軍。曹丕更名為護軍將軍。蜀、吳亦置,為高級將軍名號。

· 奮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東漢末年,關東群雄討伐董卓時,袁紹以曹操代理奮武將軍; 沮授也曾在袁紹軍中任奮武將軍之職; 呂布在殺董卓後,亦曾擔任此職。

· 奮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滿寵曾任此職。

· 伏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漢武帝始置,原統領水軍,取其舟涉江湖,波浪伏息之意,武帝時衛尉 路博德為首任伏波將軍,漢末 夏侯惇曾任此職。

·度遼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漢武帝始置, 范明友率軍渡遼水東擊 烏桓,武帝後取其渡遼水之意,於是拜其為 度遼將軍,漢末 高柔曾任此職。

· 游擊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漢代所置,以負責統領游擊機動部隊,以相機出戰迎敵,漢末 樂進曾任此職。

·驍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漢代統領騎兵之將領,驍騎意為驍勇精悍之騎兵。漢武帝時以 李廣為驍騎將軍,率騎兵出擊匈奴, 三國 曹魏之 秦朗曾任此職。

·都護將軍(都護):

雜號將軍之一。乃統率諸將之官。 曹洪曾任此職。

·越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曹彰曾任此職。

· 厲鋒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曹洪曾任此職。

· 折衝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樂進曾任此職。

· 蕩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張遼曾任此職。

·滅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丁奉曾任此職。

· 虎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于禁曾任此職。

·虎牙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劉勛曾任此職。

·平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步騭曾任此職。

·平狄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張合曾任此職。

·捕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李典曾任此職。

· 破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孫堅曾任此職。

·破羌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張綉曾任此職。

·威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臧霸曾任此職。

·平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周泰曾任此職。

·征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張飛曾任此職。

· 討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黃忠曾任此職。

· 討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王平曾任此職。

· 討逆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孫策曾任此職。

·揚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臧霸曾任此職。

· 揚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滿寵曾任此職。

· 振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費觀曾任此職。

·振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孫禮曾任此職。

· 建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郭淮曾任此職。

· 建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劉封曾任此職。

·建德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曹操曾任此職。

·建信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申儀曾任此職。

·建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孟達曾任此職。

·建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閻晏曾任此職。

·安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于禁曾任此職。 ·安國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朱治曾任此職。

·安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麋竺曾任此職。

·輔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李嚴曾任此職。 · 輔國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陸遜曾任此職。

·輔 吳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張昭曾任此職。

· 武衛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許褚曾任此職。

·武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公孫度曾任此職。

· 宣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步睿曾任此職。

· 昭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韓當曾任此職。

·綏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蔣斌曾任此職。

·中堅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許褚曾任此職。

·中衛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龐會曾任此職。

· 冠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丁奉曾任此職。

· 翊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趙雲曾任此職。

·領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曹休曾任此職。

·副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劉封曾任此職。

·綏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楊儀曾任此職。

· 鎮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趙雲曾任此職。

· 鎮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魏延曾任此職。

· 撫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步協曾任此職。

·撫邊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陸遜曾任此職。

·撫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張嶷曾任此職。

·昭德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簡雍曾任此職。

·昭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伊籍曾任此職。

·秉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孫干曾任此職。

·懷集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申耽曾任此職。

·興業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嚴曾任此職。

·綏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孫瑜曾任此職。

·綏南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全琮曾任此職。

·忠節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楊洪曾任此職。

·奉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姜維曾任此職。

·扶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朱治曾任此職。

·立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龐德曾任此職。

·威烈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韓當曾任此職。

·橫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徐晃曾任此職。

· 橫江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 魯肅曾任此職。

·監軍(中監軍):

監督、巡查軍隊之職,有時也以 軍師或 軍司兼其職。

·別部司馬:

軍中司馬,大將軍屬官有軍司馬,其中別領營屬者稱為 別部司馬。其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

· 偏將軍:

低級將軍名號,位比 雜號將軍略低,高於 裨將軍。漢末戰亂,出現了大量隸屬於將軍府的偏將,即為偏將軍、裨將軍,另外也有牙門將軍。當時許多武將都曾被授予偏將軍之職。如曹真、于禁、 張郃、 關羽、 馬超、趙雲、 周瑜、魯肅、 呂蒙、 黃蓋、全琮、韓當等名將皆擔任過偏將軍。

· 牙門將軍(牙門將):

初為 劉備所置,為 偏將,位比 雜號將軍略低。趙雲曾任牙門將軍,赤壁戰後後遷為偏將軍,故牙門將軍低於偏將軍。魏延曾任牙門將軍。曹丕於黃初年間也置 牙門將,冠服與 雜號將軍同。後世以 牙將為低級軍官。

·裨將軍:

最低一級將軍名號,為軍中副將。

·門下督、帳下督:

漢、魏時期郡國守相的屬吏。漢全稱為「 門下督盜賊」,簡稱「門下督」、「督盜」、「督盜賊」。魏、晉或稱「 門下督」,或稱「帳下督」。主兵衛,任巡察導從等事。


推薦閱讀:

漢朝最可悲的開國功臣是誰?他的下屬曾在朝鮮半島稱王
兩漢職官略錄第一
西漢歷史上最有名的三位和親公主,令人敬佩的巾幗英雄!
《資治通鑒》中的歷史第二卷【六】: 一隻引發了颶風的蝴蝶
【西漢篇】第五十篇·高祖所屬·以右司馬定天下·復陽侯·將軍陳胥

TAG:漢朝 | 官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