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畫鑒定的內容及其具體步驟二
一、書法
我國文字起源於何時,雖難確定,但根據考古材料的證明,甲骨文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一種比較成熟的字體。它是古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一種文字。清代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發現在河南安陽城北五里的小屯村。這個地方曾是殷商時代的故都。最初發現的時候,由於洹水堤岸壞了,衝出了許多甲骨,拋棄在地面上。又有人在耕地時也發現了這種東西。可是當時人們不認識它,多不注意。後來有人稱它為龍骨,用為藥物。到了光緒二十六年,一個有心人王懿榮撿出了百多片帶到北京,這才引起人們的注意。從此遂為考古家研究的依據,確定它在我國文化史上的價值。原來這種甲骨文字,多是用來記載卜筮的辭語的。古代尊尚鬼神,遇事都要占卜,拿龜甲和獸骨的平坦面,颳去表皮的一些障礙物,就將卜辭刻在上面。因為它都是記載殷商時代的事迹,所以知道它是殷商時代的遺物,因此也叫殷墟書契。大的字體有一寸見方,小的像穀粒,可都非常精緻。甲骨文字大都有一個先寫後刻的過程。有用墨寫或硃寫在玉片、骨片、陶片上的,也有刻好後再填朱方式一直沿用到西周便絕大多數甲骨文只刻不填。從書法上看,鍾明善先生在《中國書法簡史》中認為:「甲骨文字大體可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瘦硬挺拔的細筆道的;一類是渾厚雄壯的粉筆道的。甲骨文是刀刻的,刀有鈍、銳,骨有細、硬、疏鬆之別,所成筆畫就有粗有細,有方有圓。由刀刻形成的筆畫多方折,筆畫交叉處剝落粗重,給後世書法、篆刻留下了不少用筆、用刀的方法。從結體上看,甲骨文錯綜變化,大小不一,但均衡、對稱、穩定之格局已定。從章法上看,或則錯落疏朗,或則嚴整端莊,且因骨片大小和形狀不同而異,都顯露出古樸而又爛漫的情趣。給現代書法章法求新上以有益的啟示。罕見的殷人墨跡——玉片、陶片、獸骨上的墨書、朱書,橫豎畫起筆筆畫粗圓如點漆,自然藏鋒,住筆尖細如橫針、懸針;轉折處圓潤自然,尤其寶貴。當然後期甲骨文字中也有些筆道纖弱無力的作品,不足取法。」很明顯鍾明善認為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稱得上書法。理由是以前的圖書符號並不全有用筆、結字、章法的書法三要素。甲骨文的發現,一方面給書法界開拓了新天地,很多書法家去學習借鑒,另鑄新風,書趣古樸,情味別具一格。另一方面很多人認為甲骨文雖然古雅可愛,但字體不易認識,不適宜臨摹,究屬少數人的愛好。
鐘鼎文指三代鐘鼎彝器上的文字,它的發現,始於漢代。漢武帝時候,有人在汾陰得到一個寶鼎,獻給皇帝,朝廷還因此改了年號,叫元鼎,這是公元前116年的事。周以前的鐘鼎文字,簡單質樸,銘文很短,大都只有兩三個字,辭句很深奧,一般的人難以讀通。到了周代,器既日增,銘文也長,三四百字以上的屢見不鮮,文詞也很典雅。就字體來說,周初金文,從筆畫到結字都與殷商甲骨文、金文相近。此期作品,以清道光年間歧山出土的康王時重器《大盂鼎》的銘文為其代表。其它如武王時《利簋》銘文,《大豐簋》銘文;成王時《令簋》、《大鼎》、《令尊》銘文;康王時《麥鼎》銘文等也屬於這一類。把這類銘文與商《骨匕刻辭》、《帝辛四祀卣》和墨書陶片等去對照,會發現它們之間的許多相同之點。筆畫大都首尾尖細,中間較粗,「父」、「有」、「民」、「吏」、「十」、「辛」等字收筆一畫,起筆尖細,行筆漸重按成肥筆,落筆又歸尖細,形成這時金文特有頭尖、腹大、尾尖短的蝌斗尾巴形筆畫。「天」、「三」、「四」、「令」等字,往往有起筆圓重,行筆漸細的筆畫,猶有蝌斗遺意。同時,銘文中字的體形大小不勻,斜正不一,多具變化。可見金文是由甲骨文發展起來的。
西周自昭王起至宣王、幽王止,金文逐漸進入成熟階段。其書法的主要特點是:(一)筆畫圓勻。起筆、收筆、轉換大多為圓筆。使後人學習篆書必須用藏鋒、裹鋒、中鋒運筆才能得到篆書筆意。這種圓轉、藏鋒的筆畫就是後來隸書、楷書中圓筆筆法的由來。草書的使轉也從中得到啟示。(二)結體比周初金文更緊密、平正、穩定、富有規律性。如銘文中有四個「武」字,結構完全一樣,重心平穩,上下呼應,有避有就,可以說是結構緊湊的好範例。(三)從章法上看,除最末一行稍顯擁擠處,通篇之中縱成行,行距小;橫有列,字距大,為後來漢隸碑版如《曹全碑》一類章法開了先河。其中有界格的《大克鼎》、《小克鼎》、《宗婦簋》章法尤為嚴整規範。《虢季干白盤》字距、行距都很大,顯得特別疏朗開闊,是西周金文章法中最有特色的一個。
春秋戰國五百年間,東方諸國的書法,如魯、杞、紀、祝、齊、戴、燕、晉、蘇、曾、陳、鄭、蔡等,都較多繼承了成熟的西周書法的特點。西方的秦國亦繼承了西周金文的書法特點,併產生了劃時代的優秀書法作品——《石鼓文》。石鼓文是十個饅頭形石頭,每石刻一篇有韻的詩。詩的體裁類似《詩經》的四言詩。刻石的年月,自唐宋以來,就議論不定,有人說刻於周初,有人說刻於後周。唐人以為周文王或周宣王,宋人始提出為始皇以前的說法。近代學者認為是秦刻石者甚多,但仍有文公、穆公、襄公、獻公諸說。唐蘭先生根據那時的銘刻、文學、語彙、文字及書法的發展,證實石鼓的製作為秦獻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論證全面,很有說服力,如無新的提法,似已成為定論。《石鼓文》用筆圓勁挺拔,圓中見方。結體有略趨方正之勢,促長取短,務取其稱。字距行距開闊均衡整齊,疏朗若晴空星月。字大逾寸,近於大篆。雄強渾厚,朴茂自然,為「書家第一法則」,不為過譽。後來李斯整理的小篆,就由此脫化而來。歷代臨摹者很多。《秦公簋》和《秦公鍾》的銘文與《石鼓文》相似。其它如虢、虞的書法亦與《石鼓文》相近。此外尚有字體委婉流動、結構疏密均有意誇張、縱長的徐《洗兒鍾》、《子庫鍾》、中山王墓出土的銘文等。還有參差錯落,結體狂怪的《楚公鍾》、《楚王恙鼎》銘文等。至於兵器文字如鳥蟲書。《越王州句劍》銘文屬於篆書美術字一體;玉器銘文、古空文字、貨幣文字、符節文字,簡冊遺墨等又各具特點,往往一字數形,在書苑中形成了百花爭妍的盛況。
一字數形,後人稱為奇字,什麼叫奇字呢?就是和古文不一樣的書體。《說文解字》上舉了一些例子,大多是古丈的別體字,或增減它的筆畫,或變異它的形體。《漢書·楊雄傳》說劉歆的兒子劉棻曾經跟楊雄學奇字,就是指的這種書體。從文字上的功用上講,這種各具特色的書體和一字多形的現象,恰好給書法提供了極可寶貴的資料。
鐘鼎文和甲骨文一樣,寫起來很不方便,一般的書法家無從問津。清中葉以來只有一些好古的人如張廷濟、吳大癕等人才去追摹它。
大篆也叫籀書,又叫籀篆。但也有相反的意見。據《漢書·藝文志》載,有「史籀十五篇」,自注云:「周宣王時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漢光武帝年號)時亡其六篇。」又說:「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子壁中古文異。」據清人王國維在《史籀篇疏證序》里說,太史籀當為篇名而非人名,這種字體同鐘鼎文又有同有異,「上承石鼓文,下啟秦刻石,與篆文極近。」「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只能說基本是如此。石鼓文可為代表。
秦始皇時定書體為八種,謂之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處書,八曰隸書。蟲書又叫鳥蟲書、鳥篆,以鳥蟲頭起筆,以蟲身屈曲為線的篆書美術字,是戰國《越王州句劍》銘文一類書體的延續;刻符如《新妻》、《陽陵》皆為小篆;摹印為方正的小篆,開漢印篆體的先河;用於門榜,封簡題字署書,刻於兵器的書,都是大篆、小篆或隸書應用範圍的變化而已。所謂的「秦書八體」,以漢字形體而論,不外乎是大篆、小篆、隸書三體。
小篆又稱「秦篆」,《漢書·藝文志》說:秦篆作於丞相李斯。《說文解字》說:「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頜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由此可見小篆是從大篆省改而來的。上面曾說,大篆就是籀文,既稱籀文為大篆,相對他就把秦篆叫小篆了。
秦代小篆的特點是什麼?我們從流傳下來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嶧山碑》、湖北雲夢澤出土的秦代律令書和詔版、權量銘等,可以看出它的書法大都筆畫婉轉,尚存籀意,但和以前的篆書相比,則為簡單瘦硬,鋒棱峭利,結構方正勻稱。明代何良俊曾說,李斯小篆「皆大書而作細筆,勁挺圓潤,去肉而筋獨存。」又說:「唐代李陽冰亦作小篆,骨肉勻圓,可謂盡善,元時有吾予行,國初則周伯奇宗玉箸,似乎少骨。」還有人說:「小篆畫皆如箸,以便筆札,故亦稱玉箸篆。以創於李斯,故亦稱斯篆。」(引文轉引自李慎言《書法概論》第15頁)這些話即說明了秦篆的特點,也道出了後代學秦篆的一些優缺點。
漢篆墨書,有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它和秦的小篆相近,是介於小篆、隸書之間的字體,它的字形基本上是長方形的,筆畫一般都圓瘦些,結構則勻稱平正。除此之外,西漢存《群臣上壽刻石》及《甘泉山元鳳刻石殘字》數種.東漢僅《嵩山少室》、《開母廟》、《西獄廟》及《劉君表殘字》等數種。其結構、筆畫,有的緊密渾圓,有的寬博瘦勁,各有優點。1930年夏在河南偃師出土的《袁安碑》,字形略方,用筆並非完全滾圓,這種寫法顯然是由秦代刻石演變來的。
三國魏的篆書,現存的只《三體石經》一種,筆較圓細,收尾保留尖鋒,對後來的篆書影響很大。吳的《天發神讖碑》,結體筆法若篆若隸,字體雄偉,以沉著痛快勝。從它的字形來看,是由篆到隸的過渡;從它的轉折處的方筆看,並露出了楷書的萌芽。蘇建寫的《封禪國山碑》,字勢雄健而筆法卻多圓轉,和前碑的方折迥不相同。
三國吳蜀、晉及六朝的篆書不少見;偶爾見到的如東魏李仲璇的《修孔子廟碑》,只是在楷書中雜有篆意,六義既失,筆法亦乖,不足稱道了。
唐代篆書,以李陽冰為最著名。他的篆法號稱直接李斯,雖說高渾不足,卻有規矩可尋,易於學習,故對後世影響很大。漢魏以後,篆書所以不絕,實為陽冰一人之力。
南唐及宋代篆書名家有徐鉉、徐楷、郭忠恕、僧夢英、蘇長卿等,余如黃伯思、郭安道、王壽卿、李康年、楊南仲、魏了翁、王洙、陳晞、張察、虞似良等人的篆書也小有名氣。
元代篆書有趙孟頫、吾丘衍、周伯奇、泰不華等。他們各有所長,都為研究篆書者所重視。
明代的篆書家有李東陽、騰用亨、金湜、徐霖、陳道復、程南雲、喬字、景暘、王谷祥等十人。這十人中,李最有名。其他九人大都繼承宋元流弊,柔媚有餘,缺乏骨氣。再如趙宦光,加以變化,號稱「草篆」,雖說沒有成熟,對篆書革新卻有啟發。
清代篆書,人才輩出,較前代為盛。康熙時,王澍最為著名。他的篆書,取法唐李陽冰的《謙卦》,另稱一時無對。江聲學《石鼓》、《國山》也為一代高手。乾隆時洪亮吉、孫星衍、錢玷、桂馥,並以篆稱雄,玷尤傑出,用「斯冰而後,直至小生」刻成私印,可見其自命不凡。他們各有優點,但大都是筆畫細而圓的玉箸體,筆力軟弱,缺乏生氣。洪孫兩家,受僧夢英的影響,剪毫作書,每遇收處,旋轉使圓,用墨輕浮,時有枯筆,亦是一病。
嘉慶時鄧石如的篆書,取法李斯和李陽冰,兼采漢碑集篆書之大成,有時還以隸筆作書,情味別具一格,其體寬博,氣勢磅踏,因而開闢了新局面。書論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推他的作品為神品第一,錢玷也對他極為欽佩。鄧石如的學生吳熙載及以後的莫友芝等,都學鄧並有變化,為人所稱道。從藏故宮博物院的《篆書·四箴屏》等存世佳作中可領略鄧派的篆書藝術造詣。
道光時黃子高的篆書,筆法峻健,逼近李斯。何紹基以顏體筆法作篆,圓融茂密,別有風格。清末以後,楊沂孫的篆書,取法《石鼓》及鐘鼎款識,融匯貫通,自成一家,蹚少韻致。吳大癕工小篆,極似陽冰,又參以古籀文,書家益漸,為世新重。吳昌碩曾入大澂幕,受其薰染,卻不為所囿。他寫石鼓文用鄧法,兼采畫梅之法。結體左右參差取姿勢,頗有奇氣,可謂自出新意。他如楊守敬、趙之謙及近人丁佛言、章炳麟、馬衡、鄧散木、任曉麓等,在學古中也能推陳出新,具有自己的獨立風格。
隸書又名左書、史書,開始形成也在秦代。秦代初年,以篆書為正體,後來程邈以篆書不易書寫,才創造了隸書。這種書體,漢代最為流行,碑文石刻,多用此體。後世學隸書的人多以漢碑為典範。隸書實際是斟酌篆書的點畫而成的一種簡單便書體。篆書點畫圓轉,隸書點畫方折,在應用上自有繁簡正變的不同。現在所見漢隸,有的方正,有的流麗,各具體態,各有其藝術之美,又以其近於楷書,遂為書法家所愛好。
從近年湖北睡虎地、湖南馬王堆、山東銀雀山出土的竹帛書看,早期隸書的形體,和小篆相差不多。到了漢代,經過無數文人多次加工,逐漸美化,才成為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字體。《褒斜道刻石》、《裴岑紀功碑》都用篆字筆法寫隸字,尚無波磔,當是由篆變隸過渡時代的作品。書風強勁奔放,仍有西漢遺意。東漢以後,體式由細長化為扁平,筆畫增加了波磔,形成「漢隸」的楷模,基本上已經定型。晉唐以後,僅僅是書寫者在形式風格上作變化罷了。
唐代隸書用筆點畫圓潤而有頓挫,且較多轉側而露鋒芒,結體較漢隸加高,多數成正方形,與當時的楷書相近。這種風格,整齊而不呆板,在莊嚴中有秀美之態。如徐浩的《嵩陽觀碑》及1977年出土的《張庭硅墓誌》和他的兒子徐珙的《崔祥祐輔墓誌》等都是如此。不過徐浩的隸書風格在用筆肥潤的基礎上又變為瘦勁光滑些。唐代以後的書家,無論直接或間接,大都受徐氏父子的影響,如元代的吳睿、褚奐,一直到明代的文徵明等人,都是一派相承的。唐代的隸書風格可以從現存的碑石,如唐明皇的《石台孝經》、《開成石經》的拓本上去領略。
宋朝書法家多不以隸書擅長。元代趙孟頫的隸書,從傳世的所謂五體千字文上看來,秀而弱,殊不成家數。虞集、陶宗儀《史書會要》推崇他「古隸為當代第一」未免有些誇張,從趙題在宋人畫卷引首上的隸字看,實在不很高明。
明代寫隸書的書法家漸多,如李西涯、程南雲、黃以周俱有名。不過他們學的是唐隸,尋漢魏碑缺乏臨習的工夫,這是因為唐隸結體峭嚴,波磔森棱,對他們的影響甚大,故他們難以跳出唐隸的窠臼,而不能自辟蹊徑。黃以周雖以行草筆法入隸,別具面貌,但此種變法影響不甚廣泛,只有趙宦光、傅山,康乾間鄭簠、萬經等人才寫過這樣的草隸,他們雖以漢竹簡的風格摻雜草書的寫法,可多失之粗獷。
清初到中葉,有兩種隸書風格,一種是結體稍趨方扁,走筆沉著不太講究圓潤,轉折用方,波磔有力,鄭簠屬於這一派。另一種是學漢銅器上的所謂「分體」,結體略長,純用中鋒,筆畫橫平豎直,圓潤中含有剛勁,篆意多於隸意,住收筆的波磔不甚明顯,風貌深厚樸質,以伊秉綬、伊念曾父子為代表。這種隸字直到民國時期,還有少數人寫它,如給商務印書館寫書籤的青山農寫的就是這種隸字。這種隸字,工藝性強,看起來非常醒目,也整齊好看。清中葉以後,直到民國初年,跟隨篆書風格的變化,隸書風格也有了變化。由於這一時期寫隸書的書法家,打破了學唐隸的框框,對傳世的漢魏隸書碑拓狠下臨習的工夫,不拘一體,多方追摹。學《禮器》、《景君銘》一類體勢靈活多變的;學《乙瑛》、《史晨》、《西嶽華山廟碑》、《曹全》一類體勢平正精細、端莊秀逸的;學《張遷》、《衡方》、《西狹頌》、《甫閣頌》一類筆勢方嚴沈厚的;學《石門頌》、《封龍山頌》、《劉平國頌》一類用筆稍圓、結體縱放飛動的;學《華山碑》、《夏承碑》華美奇特的。其代表人物如阮元、趙之謙、翁同、何紹基諸家。此外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在隸書上也獨樹一幟。
楷書又叫正書、真書。楷字作法式、模範講,意思是說這種書體可以作法式、模範,也就是標準字體;叫真書是指它有別於行書和草書。《晉書·李充傳》說:「充善楷書,妙參鍾(繇)、索(靖),世成重之。從兄式亦善楷隸。」因為它是由隸書演變來的,所以當時叫「楷隸」,對古隸來說,又叫「今隸」。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便於書寫。因此自創始至今,幾千年來一直通行中國。它的創始人和確切年代說法很不一致。不過歷代多數書家認為創始人是後漢的王次仲。
王次仲的書法當然見不到。鍾繇的《宣示表》和吳國的《谷朗碑》,字體只是接近楷書而已。1974年在江西南昌的晉墓中出土了五件木簡,上面的字體正和唐人小楷十分相像。東晉以後,開始了南北朝的對立局面,書法出現了不同的風格。南朝名家有王羲之、王獻之、王僧虔、僧智永(羲之的七代孫)等。北朝名家有索靖、崔悅、盧諶、高遵等。南朝多帖,書法婉麗風流,行草書兼工;北朝多碑,書體比較守舊,雄奇樸拙,楷書較精。南朝書法多用圓筆,長於使轉;北朝書法多用方筆,工於點畫。南北書家,可謂各有所長,正表現了漢字書法藝術的豐富多彩。南朝的《爨寶子》、《爨龍顏》二碑,是從隸到楷過渡書體的典型之一,並對北魏諸碑起著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
推薦閱讀:
※倩女幽魂的大概內容是啥?
※《放羊的星星》全集完整版講的什麼內容?
※把櫻桃一顆一顆擠出來老軍醫那一節是什麼內容?
※八字中的年柱能看出咱內容?
※與女鬼同居的日子招魂的內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