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潮汕話居然排在…*
第十名:四川話
四川話在西南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屬於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語音、辭彙、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而以語音方面的差異最大。四川話語音系統共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還有韻母兒化現象。
四川話難懂指數5,上口指數6。
第九名:陝西方言
陝西方言包括陝北的晉語,關中的中原官話關中片以及陝南的西南官話。陝西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從陝西方言中我們既可以窺視到古老的華夏文化的發展軌跡,又可領略到今人溢於言表的真情實感。由於陝西地理特點是東西狹窄南北長,各地方言土語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話,因咬音輕重語速緩急不同而內容涵義不同。
第八名:上海話
上海話和同屬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的蘇州話、嘉興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近代以來吳語太湖片的寧波話對上海話的影響是最大的。上海人說「不」為「勿」,你用」儂「,「時候」用「辰光」,「東西」用「物事」,「晚了」用「晏」,舒服叫「適意」和「寫意」,玩用「孛相/白相「,藏用」囥」,洗用「汏」。
難懂指數6,上口指數4。第七名:蘇州話
蘇州話體現了濃濃的古意和一種書卷氣。蘇州人說「不」為「弗」,句子結尾語氣詞不用「了」而用「哉」,「你」用「乃」等。蘇州話歷來被稱為「吳儂軟語」,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軟」,尤其女孩子說來更為動聽。在同屬吳語的其他幾種方言中,等都不如蘇州話來得溫軟。有句俗話說寧聽蘇州人吵架,不聽寧波人說話,充分說明了蘇州話的「軟糯」。
難懂指數6.5,上口指數4。第六名:閩東語
閩東語區共有18個市、縣,大致包括歷史上的福州府和福寧府兩府的屬地。清因政治區域的一致,長期共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有了語言共性,形成閩東語的共同特點,福清地區與平潭綜合實驗區,所使用的閩東語和福州其他區縣的閩東語有所差異,兩者的不同基本在於口音。
難懂指數7.5,上口指數0.5。
第五名:雷州話
雷州話屬雷語系一支,主要分布於國內的廣東省西南部 、廣西東南部 、海南北部。雷州話有八個聲調,而普通話只有四個。
難懂指數8,上口指數1.5。第四名:客家話
客家語言在南宋便初步定型,直到20世紀才開始定名為客家話。語言學者對於該將其歸屬至漢語方言,或當成一門語言仍有一定爭論;特別在中國國內,被認為漢語七大方言之一。語言學術研究中,以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梅城口音的梅州話為代表,但現實中惠陽話影響較大;在台灣以四縣腔為代表。
難懂指數8.5,上口指數2。第三名:粵語
粵語根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同時也是保留中古漢語最完整的語言。在學術界,它是除普通話外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的中國語言。粵語的發音鏗鏘有力,音調詼諧,給人感覺好似在唱歌,但能聽懂粵語,對非本土人還是難度極大的,有很多辭彙發音和普通話差別非常大。
難懂指數9,上口指數3。第二名:潮州話
潮汕話,分布於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潮汕地區及海外以東南亞為主的潮人聚集地。潮語的特點概括起來就是語法特殊、辭彙豐富、音韻獨特、古語義多等。潮語仍保留著八音拼讀的語音系統,發音複雜,以前有十六音之說,如今是八音,而且土話摻雜太多,外人不易學到。潮語中古漢語保留較完整,潮語一字多義,一個「食」字,幾乎包括了喝、吃、飲、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飲食動作,而這些又各自有自己的發音。潮汕話也是公認的難學,很多外地人學潮汕話,也鬧出不少笑話。
難懂指數9.5,上口指數2。第一名:溫州話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說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講鬼話。在中國最難懂十大方言中,溫州話排行第一。據說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溫州話起到了極好的保密作用。當時越軍有很多特工,我軍用過普通話、廣東話,都被敵軍破譯了。在1985年1月15日的中越邊界遭遇戰前的部署會上,首長要求連隊用溫州話通訊,之後,所有排長級幹部身邊的通訊員全部換成了溫州人,最終,驚心動魄的「115」戰役取得大捷。戰後的總結會上,首長還表揚了溫州話方言作戰的保密性很強。而在美劇《盲點》中,溫州話因其難懂的特點,被稱為「惡魔之語」。
難懂指數10,上口指數0.5。
推薦閱讀:
※敬意和期待--2012公安十大「給力」行動評選揭曉
※揭露「十大營養神話」真相
※世界十大燒腦神作,每一部都是一個傳說,中國1部
※十大攀高枝改國籍的中國運動員
※中國十大名花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