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正月里話「中國農曆」

導語

READ

中國農曆源遠流長

中國農曆是1911年辛亥革命前實行的傳統曆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對年、月和節氣的安排完全以月相盈虧和太陽周年視運動兩個自然周期為依據,沒有人為的干預。

金雞送福,

吉祥如意!

定朔和置閏

 

中國農曆曆法規定:以月相朔所在的那一天為每月的初一,下次朔的日期為下一月初一。朔望周期不是日的整倍數,平均為29.53059日,月長便有大有小,大月30天,小月29天。朔望周期本身也長短不一,相差近半天,所以可能會出現連續幾個大月或連續幾個小月的情況。朔日到底在哪一天,要根據月亮和太陽的真實位置來確定,古時稱為「定朔」,是一項專業性很強、很複雜的工作。

 

中國農曆的年以回歸年為依據,但回歸年周期與朔望周期不能通約。中國農曆通過置閏的辦法調節年與月兩個自然周期,並以二十四節氣補充調和月亮與太陽兩個天體運動的自然節律,相當科學和完備地指導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既照顧了陰(太陰,即月亮)也照顧了陽(太陽),所以是一種陰陽曆。公曆棄朔望周期於不顧,只考慮回歸年一種自然周期,所以屬於太陽曆(陽曆)。一些民族的曆法,如伊斯蘭回曆,只考慮月相周期,不顧太陽運動,屬太陰曆(簡稱陰曆)。

 

積12個朔望月為354日或355日,與回歸年相差11日左右,3年累積已超過1個月。調節的辦法就是安排1個閏月,使這年有13個月,稱為置閏。置閏的規則根據二十四節氣來定,二十四節氣是太陽周年視運動黃經每15°的24個時刻。從冬至開始,每隔1個節氣稱為中氣,共有12個中氣: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如果某個朔望月中不包含中氣,這個月份就不是正規的月份,而算做上一月的閏月。每一回歸年只有而且必定有12個中氣,與中氣相配的12個正規的月份命名為正月、二月、……、十二月。用置閏的辦法解決了回歸年與朔望月之間的調節問題。至於哪個中氣所在的月為正月,各個朝代有所不同(表1)。從冬至開始,12個中氣分別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匹配,稱為月建,正月為歲首。夏朝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商朝以建丑之月為歲首,周朝以建子之月為歲首,秦朝以建亥之月為歲首。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頒行太初曆,歲首依夏曆,設在建寅之月,即雨水所在的月份。以後除西漢末年王莽、三國魏明帝曹睿、唐武則天、唐肅宗李亨曾短時期有所改動外,一直沿用到現代,均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即以雨水所在的月份為正月。

 表1 歷代月建表

節氣以角度均分,時間間隔並不均勻。地球過近日點(冬至與小寒之間,1月4日前後)附近,運動速度快,跨15°的時間短,節氣間隔時間就短,朔望月長度超過2個中氣之間的間隔,不大可能發生閏月;地球過遠日點(夏至與小暑之間,7月6日前後)附近,運動速度慢,跨15°的時間長,節氣間隔時間較長,朔望月長度不足2個中氣之間的間隔,發生閏月的機會甚多。所以閏月多發生在四~八月,二、三、九、十月少有發生,十一月~正月出現閏月是極為罕見的。如閏十一月自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有過一次以來,至2033年才又出現一次;閏十二月自明萬曆二年(公元1574年)有過一次,閏正月自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有過一次以來,直至公元2100年,還一次都沒有。

 

有一種極偶然的情況,在一個朔望月中出現2個中氣。這時一定會在附近月份中沒有中氣。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便不算閏月,仍是正常月份。例如,1985年乙丑年正月沒有中氣,但前一年甲子年十一月卻有2個中氣,所以乙丑年正月不是閏月,仍屬正常月份,雖然沒有「雨水」,仍為正月。

 

中國農曆兼顧日月,源遠流長,包含著比公曆更多的自然信息,功能也更加豐富。二十四節氣不僅能調和陰陽,而且能更準確地指導農時。公曆不顧月相;中國農曆與月相有明確關係。月相不僅是人類抒發感情的重要對象,也與人類生產活動相關。如夜晚利用月亮照明;月亮位置同海洋潮汐的密切關係對指導漁業生產至關重要;月相周期同某些生命活動周期及人的生理周期有關等。中華民族的一些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中秋等,都是根據農曆來確定的。

 

農曆的缺點是年長不是定數,遇有閏月,這年要多發一個月的工資;二是定朔和置閏都需專業人員確定,大小月沒有規律,不便民間推算。

 

干支紀法

 

干支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乾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地支。天乾和地支按序搭配,共60個順序,又稱「六十花甲子」,周而復始,循環使用。干支最早用來紀日,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記載。史書上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至宣統三年至今,2700多年連續紀日,沒有間斷。干支用於紀年、紀月、紀時是以後推廣出來的。

 

干支紀年從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乙酉年)四分曆開始被正式採用,延續至今。干支紀月比較簡單,因為1年12個月(不算閏月),剛好與12地支搭配,各月的地支是固定不變的,月的天干可從年的天干簡單算出。閏月的干支以當月所含的節氣(閏月沒有中氣,只有一個節氣)時刻分界,交節前屬上月干支,交節後屬下月干支。干支紀時類似干支紀月,將每天分為12個時辰,直接以12地支命名,時的天干可從日的天干簡單算出。在《天文學新概論第四版》一書中列有如何計算年、月、日、時4組干支的方法,特別給出了任一公曆日期的紀日干支及計算歷史事件之間相隔的準確天數的計算方法。例如,從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0月1日)相隔的天數為13871天。

 

一個人出生時的年、月、日、時4組干支共8個字就是所謂的「生辰八字」。例如,公元2015年5月1日中午12時出生的人,其「八字」為: 「乙未庚辰丁丑丙午」。干支本身原本沒有迷信色彩,年、月、日、時的干支紀法不失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但將八字說成是一個人的「命」,這個人的一生禍福、貧賤富貴、生老病死都「命中注定」,那就是八字迷信,成為不可取的封建糟粕,害人匪淺。充其量,「生辰八字」只是人出生的時間記錄,如果僅根據這一時間記錄,就能推知事物發展的一切未來結果,那這個世界就太過於簡單了。八字算命,反映了古代人們對苦難人生無可奈何的某種精神訴求,實際上起到了麻痹、坑害的作用,特別是在婚姻問題上。俗話稱「八字沒有一撇」,系指舊社會兒女婚事聽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一件事是必須交換雙方的八字,否則一切無從談起。

 

干支紀年用於一些歷史事件,便於記憶和推算年代,例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等。過去封建大家族,兒孫眾多,記住某人的屬相,既生動又容易推算年齡,而屬相(或稱生肖)就由生年的地支來確定。

 

中國民間有數九與數伏的習俗。數九從冬至起算,每九天一數,從頭九到九九,共81天,與干支無關。三九、四九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日子。但數伏卻與干支有關:頭伏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算起共10天;末伏從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也是10天;中伏夾在當中,有可能10天,也有可能20天。中伏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日子,但氣溫的高低與太陽位置即節氣有關而與干支無關,所以中伏是10天還是20天與天氣炎熱的程度是沒有關係的。

本文摘編自蘇宜編著《文科天文》(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8)第10章,內容略有刪節。

ISBN 978-7-03-027817-3

 責任編輯: 李鵬奇 王靜 王剛

《文科天文》圖文並茂、由淺入深地引導讀者用科學的眼光審視日月星辰和宇宙時空,幫助讀者提升認知能力,更好地思索如何把個人心靈與人類社會、廣闊自然融為一體,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本書沒有任何數學或物理公式,卻有900餘幅精彩的圖片載於隨書贈送的光碟中。點擊光碟上的每一幅圖片與本書對照閱讀,就如徜徉在神秘而和諧的宇宙世界裡。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天文選修課的教材,特別適合文科學生使用;也可供社會各界人士為了解當代天文學前沿、享受最新天文探測成果而閱讀。

(本期責編:王芳)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推薦閱讀:

農曆這幾天出生的人,男的有錢女的富貴,下半年轉運發家
生在農曆這幾個日子的人,和佛祖有緣,可得佛祖庇佑,福報不斷!
農曆幾月出生的人大器晚成,註定名利雙收,富貴盈門,衣食無憂!
中國農曆各月份的別稱
農曆出生月算你一生最佳伴侶-今日頭條

TAG:中國 | 農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