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治未病與五運六氣的關係
作者:任喜潔孫奎南 作者單位:長春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院 130000
【摘要】 「治未病」的思想首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難經》,發展於秦漢時期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完善於明清尤其以葉天士為代表。有關於「治未病」的思想萌芽,如《周易·象傳》說:「水火在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管子·牧民》提出:「惟有道者,能避患於未形也,故禍不萌。」老子《道德經》則更明確地指出:「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中醫「治未病」最著名的論斷是《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的「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治未病」有思想出處,具體作法後世醫家論述頗詳(養生、飲食居處、情志調節等),但這些作法只是醫生去說教患者,最終靠患者的自修,這是一種理想的境界,作者身為「治未病」科的醫生,時時在考慮難道「治未病」就是靠所謂的養生、調情志等世人皆能為之方法作到的嗎?中醫講「天地人三才」為一整體,「治未病」只是一種治療疾病的思想,故仍在中醫的整體觀的園囿內,研究「天」「地」對人影響的理論就是五運六氣,本文就想談一下五運六氣如何應用於治未病。
【關鍵詞】 治未病五運六氣
「未病」包括無疾之身、疾病隱而未發、發而未傳三層含義;「治未病」則對應三層含義:概括為未病先防,防微杜漸,既病防變。
「治未病」是衡量醫者水平的重要標誌,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將能否防患於未然作為檢驗醫生水平的試金石,並將其作為區分醫生等級的標誌。如《素問·八正神明論》謂:「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靈柩·逆順》也說:「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淮南子》對此做了進一步說明:「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到了後世,唐代孫思邈,形象地描述到:「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清代程國彭,在《醫學心悟·醫中百誤歌》中也說:「見微知著,彌患於未萌,是為上工。」而《醫宗金鑒》,則明確解釋說:「上工,良醫也;中工,常醫也。」以上說明,自古以來,中醫就把「治未病」當作一項高超的醫療保健行為,非高明的醫生而不能為。那我們作為醫生如何能作到這一點?根據作者目前的臨床體會,認為五運六氣是其捷徑。
五運六氣是中國古代研究天時氣候變化,以及天時氣候變化對生物影響的一門學說。它是以自然氣候變化以及生物體(包括人體)對這些變化所產生的相應反應為基礎,把自然氣候變化與人體生命現象、發病乃至預防、治療、用藥規律統一起來,從天體運動角度來探討自然氣候變化與人體的密切關係。這種自然與人相統一,氣候變化與疾病相統一的理論,充分反映了中醫學理論體系中「天人相應」的整體觀思想。
六淫是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疾病的發生和流行與四時氣候的變化密切相關。五運六氣是用五行與三陰三陽來標記的,而五臟六腑亦用五行與三陰三陽來標記的,因此,運用運氣理論在測知氣候變化的同時,亦可以推測疾病的發生與流行,甚至精確到某一經某一腑的病變均可預知。從五運六氣與「治未病」三層含義的關係分別看。
1 五運六氣與未病先防
該點主要指健康人如何來依靠五運六氣來預防疾病。此乃「治未病」的第一要義。從該方面講就應該是防病之道,養生為要。養生首推《素問-上古天真論》其中有「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何來?」,「虛邪賊風」即六淫之邪。面對六淫之邪貴在「避」,而六淫之邪的消長規律常人怎知,這需要醫生給通過五運六氣的推到,指導人們預防疾病的發生。古人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及其運氣的推導,發現氣候及疾病的變化規律為六十年為一個周期(恰一個甲子),在這各周期內每年的氣候情況均可五運六氣來推導,若當年是劇烈的氣候變化,則可以提前指導人們「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這是從避邪氣的角度來談的;而養生的另一面的是自修,即「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在這一方面應遵從道家思想,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法自然」就是順應自然之義。而自然又為何義?五運六氣早已明了:每年從大寒節前後開始主運是: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主氣是: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故在初之運時應該調養肝氣,二運時應注意調養心氣,三運時注意調養脾氣,四運時注意調養肺氣,五運時注意調養腎氣,具體方法可以按《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三月,此謂發陳……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夏三月,此謂蕃秀……逆之則傷心,秋為駭虐,奉收者少;秋三月,此謂容平……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謂閉藏。……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主運、主氣的分布規律不僅配合五運生克規律,而且按照陰陽二氣的從無到有到盛的規律分布,「道法自然」就是要我們順從自然界陰陽二氣這種變化來養生,從防病角度講,可以按(《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調治的基本原則。對於正常體質的無病之人,應當在春夏,尤其夏天,注意防暑,食寒涼食物,達到全陰而陽不極;秋冬,尤其是嚴冬,注意防寒保暖,飲食注意多食溫熱之品,達到全陽而陰不窮,使陰陽協調和平,生化無窮。
2 五運六氣與防微杜漸
「防微杜漸」即「欲病救萌」之意指疾病處於疾病隱而未發的階段,此層含義需要界定一下:它是在西醫的理化檢查上無任何異常或者說未達到西醫的診斷標準,然而患者有癥狀或不適感,可以通過中醫的辯證方法可以診治的疾病階段。故可以將任何微小的癥狀及不適歸結為五臟系,進而進行診治。在古代,這主要針對疾病欲發之先兆而言,即《黃帝內經》所謂「上工救其萌芽」。在《內經》中,表述最詳的是《素問·刺熱篇》:「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而清代醫家張志聰又指出:「故治未病者,見陰精有虧,乃陽脫之漸,預培養其陰焉。」而此時通過中醫的辯證獲得病情,結合當時的運氣時令作到防微杜漸,例如某患眼部白睛發紅,白睛在「五輪學說」中屬肺(大腸),發紅說明肺或大腸伏火,而患者只是眼部不適,此時西醫是無法界定屬於何種疾病,若此時恰是陽明燥金當令,則肺和大腸即發生病變出現咳嗽或大便失常的疾患。在古代醫案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例如《續名醫類案-卷十七-目》記載這樣的一個案例「李民范目常赤,戊子年火運,君火司天,其年病目者,往往暴盲,火運災烈故也。李是年目大發,張以瓜蒂散涌之,赤立消。不數日又大發,其病之來也,先以左目內眥赤發牽睛,狀如鋪麻,左之右次銳眥毗發赤左之右赤貫瞳子,再涌之,又退。凡五次,亦五次皆涌之。又刺其手中出血,及頭上鼻中皆出血,上下中外皆奪,方能戰退。然不敢觀書及見日。張云:當侯秋涼再攻則愈。火方旺而在皮膚,雖攻其里無益也。秋涼則熱漸入里,方可擒也。惟宜暗處閉目,以養其神水,暗與靜屬水,明與動屬火。所以不宜見日也。蓋李因初愈後,曾冒暑出門,故痛連發不愈如此。涌泄之後,不可常攻。使服鼠粘子以退翳。」該醫案的患者開始只是常有目赤,而此時恰逢戊子年火運,君火司天,故病情加重,終至「左目內眥赤發牽睛,狀如鋪麻,左之右次銳眥毗發赤左之右赤貫瞳子」的結果,夏季患者的陽氣弛張於外,故此時一味的攻內不僅不會痊癒疾病,反而寒中導致病情加重,相反到了秋涼時節陽氣內斂,邪氣遂入里,此時攻伐才為治病之機。故要知五運六氣,就會在目赤之時不攻里,及時的表邪於外,即可以防止疾病加重。
3 五運六氣與既病防變
所謂「既病防變」即「已病防傳」,此乃「治未病」第三層意思,主要體現如葉天士所說「先安未受邪之地」的作用。早在《難經》中就有「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的說法,而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張仲景名言:「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後世如徐大椿說:「善醫者,知病勢之盛而必傳也,豫為之防,無使結聚,無使泛濫,無使併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說也。」諸家所論,皆殊途同。病欲「變」則必有「變」的因由,歸結一下無非外邪和正氣不足。而這種「變」是有規律可尋的--五行相生相剋、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醫生的失治誤治等。外邪,即六淫,則與五運六氣之變直接相關。見肝之病,若遇太陰濕土當令之時,自然會使得肝病傳脾更為容易,或者說肝病初,脾氣並未受累,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傳變,但時令所致則增加傳變的可能性,故此時醫生若知運氣學說,自然就可料在機先,阻截傳變。此種類型的案例較多,故不贅述。作為醫生若因為不懂五運六氣,而失治誤治,造成疾病的傳變,這才是錯中之大錯。舉例如《名醫類案-卷四-痞滿》「江汝浩治程秋山,夏末,因腹內有滯氣,醫用硝黃之類下之,遂成脹滿之症。江診其脈,右關舉按弦緩而無力,余脈弦緩,按之大而無力:經曰:諸弦為飲,為勞,為怒。又曰:緩而無力為氣虛,。又曰:大而無力為血虛。又曰:脹滿者,浮大則吉。據脈論證,則知弦為木,緩為土,木來侵土,熱脹無疑也。且此時太陰濕土主令,少陽相火加臨,濕熱太盛,疾漸加劇,急宜戒怒,卻厚味,斷妄想待至五氣陽明燥金主令,客氣燥金加臨,疾漸減,可治。須大補脾土,兼滋肺金,更宜補中行濕。以薏苡仁三錢,白朮、蓮肉各二錢,人蔘、茯苓、山藥各一錢,赤小豆一錢半。是夜能轉動,次遭即視見臍。二服脹消大半。」從此醫案可以看出,醫生不諳熟五運六氣,醫人猶殺人。
運氣學說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珍貴的理論,掌握了運氣學說才真正的中醫的精髓,但時醫多因其繁瑣不易掌握而荒廢之多,今人更是如此,在治療疾病時只採用眼前的辯證為主,認為辯證是萬能的,殊不知那只是冰山一角。通過本篇文章與同道之士共勉。
【參考文獻】
[1] 蘇穎中醫運氣學[M].吉林:吉林科學出版社 2004: 98~99.
[2] 王洪圖.內經選讀[M].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68.[3] 張登本.白話通解黃帝內經[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777.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