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人生智慧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人生智慧(1)

 

◎妙法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通常簡稱為《金剛經》,它在中國佛教界流行極為普遍,它的注本很多,到唐代時則已有八百多家。唐玄宗曾向全國頒行《唐玄宗注金剛經》,明成祖也編纂有《金剛經集注》令天下奉行。佛教各宗派的祖師大德也多為此經作注,如天台智者大師,華嚴宗智儼,三論宗吉藏,法相宗窺基等都對此經有註解。禪宗六祖大師因聞此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證得無上菩提妙法。六祖以前,禪宗以《愣伽經》印心,此後即以《金剛經》代替了《愣伽經》。《壇經》的「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的宗綱,就是對《金剛經》不住於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等思想的系統闡發。《金剛經》經過禪宗五祖和六祖的弘揚後,就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了。宋代,出家人的考試,有《金剛經》一科,可見他的弘通之盛!此經流通不絕,人們多誦讀、研究此經。

 

傳譯

 

  由於《金剛經》歷代受到人們的重視,它多次被譯出,現存的譯本共有六種:一、姚秦鳩摩羅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二、北魏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三、梁真諦法師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四、隋達摩笈多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一卷。五、唐三藏玄奘大師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六、唐義淨大師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上面六種譯本中,鳩摩羅什的譯本最早,而且流行最廣。我們通常所講的《金剛經》,多是指這個譯本。羅什所譯,是中觀家的誦本,《金剛經》,在羅什第一次譯出後,般若學說理論,龍樹菩薩的性空學,得到了傳播,使得佛學不再依附玄學,而走上了自身獨立發展的道路。其後的五譯,是同一法相學系的誦本;如菩提留支譯,達摩笈多譯等,都是依無著、世親的釋本而譯出。所以彼此間,常有不同之處。

  般若部系的經典,總共七百三十六卷,占漢譯全藏(五千零四十八卷)的七分之一。般若是大乘諸佛之母,是一切大乘經典的根本,不能瞭解般若,就難以瞭解其他大乘經典,所以般若在大乘佛教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從歷史的眼光來看,般若經典的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的。般若經典與其它的大乘經典相同,都是在佛滅後四五百年間,始漸成立。原始所存的般若祇有八千頌,及一萬五千頌大品般若等,所以般若部系,要以《小品般若》為最古,這與《十地經》是華嚴經典成立的先驅,後來也就成為華嚴經典成立的依據是相似的。日本學者在研究中把般若部經典分為四類:一是原始般若:即八千頌般若經的原型,約成立於前一百年至後一百年。二是擴大的般若經,十萬頌、二萬五千頌、一萬八千頌般若。它們的內容較以前擴充了,成立於西元一百年至三百年。三是個別的般若經,金剛、仁王、般若心經,它們是以特定的菩薩為中心講說的,約成立於西元三百年至五百年。四是密教的般若經,理趣般若經,成立於六百年至一千二百年。

  《金剛經》是個別的般若經,它以須菩提即空生,與佛陀的對話組成。

 

一、對般若的解析

 

  般若是梵語prajna音譯,它解釋為智慧。《大智度論》卷四十三中說:「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但它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認識佛教真理的特殊的智慧,是一種直覺、直觀的智慧,它能引導人們超脫對立的世界,使人從種種痛苦(煩惱、邪見、無明)中解脫出來。

  羅什把中觀學傳到中國後,中國三論宗學者又對般若中觀思想加以研究,吉藏在《三論玄義》中說般若有三種,即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對第三種般若,吉藏講文字般若,智者大師講方便般若。實相要假俗諦來表達,而俗諦祇是為了度眾生的方便開示,並無究竟意義,因此文字般若與方便般若是相通的。慈恩宗把般若分為五種,即在前三種之後,又加了境界般若和眷屬般若二種。境界般若是指為般若所緣的一切諸法,般若真智以一切諸法為境界,所以稱為境界般若。眷屬般若是觀照般若以暖、頂、忍、世第一法、諸智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為慧性之眷屬,所以又稱戒定等為眷屬般若。《大佛頂首愣嚴經》中說:「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這是說戒、定、慧是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的,佛教的般若智慧與其戒學與定學有著很深的關係,所以稱它們為眷屬般若。但通常人們講到般若都是以般若學所講的三種般若,即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為主要考察對象。

  在對般若的三種含義進行探索前,又要對二種意義上的般若加以區別,《大智度論》中說:「般若有二種:一者共聲聞般若,二者但為十地大菩薩說。」共般若是為聲聞、緣覺及菩薩說的,不共般若是為十方十地菩薩說的。般若實相是迷悟的根源,眾生所以有迷有悟,聖人所以有大有小,有究竟,有不究竟,都是從他們對實相認識的深淺上說的,所以《金剛經》上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一差別就表現在對觀慧的運用上,般若觀慧的運用可分為二種:一是從有漏有聞、思、修,引發能所不二的般若觀慧,或名正見,正思維,正觀,觀萬法性空如實相,從而脫離雜染的生死苦海。二是導萬行以入智海,大乘般若的妙用,不僅是為了個人的生死解脫,還重在利他的萬行。一般人修佈施等,祇能感得人天福報,不能得解脫,不能積集為成佛的資糧。聲聞追求解脫了生死,但缺少利濟眾生的願心和行為。而大乘菩薩則以空慧得解脫,而又以大悲為本的無所得為大方便,策導萬行,普渡眾生,即以般若通達法性空的智慧,攝導所修的六度萬行,悲智雙運,從而達到福與慧的圓滿,成就佛果。因此這二種般若慧中,以般若觀照慧證實相而從生死中解脫,這是三乘所相同的,而以般若慧策導萬行以入智海,成就佛果,則是大乘菩薩不共於其他二乘的。《金剛經》裡講的般若是對大乘菩薩說的不共般若。

 

(一)實相般若

  佛教的實相則是指一種非有非無的存在,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不同於俗人眼中的現實世界,但又不離於世俗的世界,佛教說「不壞假名而立實相」,這包括兩個方面,即性空而不壞假名,假名也不礙性空,同時色也是不壞法性的。諸法實相與一切法相,一切眾生都是無二無異的,因為色與眾生都是以無分別才得以名為色及眾生的。佛教講實相祇是超越了對世界的執著,對它採取一種不即不離的態度,不為物所拘,從而也就能從物質及精神世界中解脫出來。

  諸法實相即佛教中所講的第一義,實相是不可說,不可取的,《金剛經》中說:能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即在流轉不息的假有法相中見到它的本質是無性的,是空的,同時看到性空與假有,則是佛教講的實相。佛教的第一義是無言說的,以世諦故有,實相祇是一個勉強給予的名稱。

 

(二)觀照般若

  觀照般若是人的主體的活動,它以實相般若為觀照對象,而且這種觀照也是符合事物真相的。般若觀照是以實相為對象的,實相不二不別,無所得,觀照時也就要用無所有、不可得的態度,無相佈施(觀三輪體空,即是一種觀照般若),無我度生,無果而證,這都需要有觀照般若才能成就。任何形式、任何層次的般若都是從觀照中來,沒有對實相的觀照,也就不會有般若的產生,因此觀照般若是整個般若體系的核心內容。在佛教中,觀是一種對生命現象所進行的深入的觀察和思考。觀是梵文vipasyana(毗婆舍那)的音譯,是觀察妄惑之謂,又達觀真理也,即智慧之別名。

 

(三)文字般若

  文字是指佛所說的一切言教,文字是詮表義理的工具,實相本是離文字的,但不假文字,也無法顯現實相,所以文字是法身的依託,文字能詮般若義理,而且文字之性空寂而本來解脫,所以稱為般若,文字般若多是指佛教的經典。

  佛教的文字還有更多、更深的含義。文字般若中的文字不是我們普通意義上的文字,它祇是一種表示,一種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的能夠啟發人的智慧,從而使人從六道輪迴中解脫出來的表示。這樣的表示既可以是書面的文字,也可以是口頭的語言,還可以是舉手投足,更可以是緘默不語。《金剛經》用雙遣雙非的方式來闡述實相,這種文字般若是很高明的,讓人就著這種否定的語言離開語言,理解到言外之意,即言語所標示的實相。這樣破而不立,就沒有邏輯上的矛盾,是佛教闡述實相般若,破除名相的利器,作為一種思辯方式,它的意義和影響都是深遠。

  般若一體有三義,即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實相是體,觀照是用,文字是相。般若雖三,實際上又是一體的,不可分別,是即三即一的。文字般若能啟發人們去體會佛法的深意,人們根據佛陀的啟示,返照自身自心的本源,這就是觀照般若。在觀照般若中,人能契合自己的心性,了達諸法實相,這就是實相般若。所以通常人們總是從文字般若起般若觀照,從而達到實相般若。佛菩薩從聞法到證果之間,所依的主要就是觀照般若,《金剛經》中的四句偈也是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就是要人們在一切動作行為中觀照一切法都是無常的,無自性的,是空的。觀照般若在般若中居於核心地位的,觀照般若是屬於認識範疇的,是屬於實踐的法門,所以整個的般若思想也就帶有很強的實踐性,帶有濃厚的認識論色彩。(待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人生智慧(2)

 

◎妙法

 

(接上期)

二、《金剛經》主要內容

 

  《金剛經》是為大乘菩薩講說的,即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說甚麽呢?即是須菩提問佛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這裡本經討論的主題,即討論發菩提心的人,如何安住心。因為菩提心很深廣,是要把一切眾生都度脫成佛,自己才能成佛。這中間要修六度萬行,斷塵沙煩惱,很不容易,菩薩們發了菩提心後,感到修學時不知以甚麽樣的心態去度眾生,成就菩提果,所以就問佛陀。佛陀就講解了大乘般若性空慧,讓菩薩們以般若空慧,無相佈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以金剛智慧破除我執,實現生命的轉換,以金剛智慧成就圓滿人格,以金剛智慧破法執,實現生命圓滿自由。從而對菩提道修行過程中出現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回答,也圓滿了對般若的解說。

  本經在第十七品須菩提又照樣的再問一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也大致相同。都是說當生度脫一切眾生的心,即生出菩提心來,但實無眾生得度。本經明顯的分為兩段。僧肇認為前部分說人空,後部分說法空。三十卷的《摩訶般若經》有兩番囑累,《大智度論》對此解釋說:「先囑累者,為說般若波羅蜜體竟;今以說令眾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囑累。」智者大師也曾依此義,判本經的初問初答為般若道,後問後答為方便道。印順法師對此解說道,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分兩個階段。從初發心,修空無我慧,到入見道,證聖位,這一階段重在通達性空離相,所以名般若道。徹悟法性無相後,進入修道,一直到佛果,這一階段主要為菩薩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論》說:發心到七地是般若道——餘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為道體,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經文前十六品講般若道,後十六品講方便道,因方便道的境界很高,所以雖然很多人讀此經,但要較好理解此經也不容易。下面就從本經對菩提心的解析,以及它裡面所蘊含的中觀八不思想以及它特有的表述方法對此經的內容做一番探索。

 

《金剛經》與菩提心

 

  經文以菩提心為中心展開講述,般若是菩薩行的理論基礎,菩薩們以般若智慧證知諸法實相,並以此攝盡萬行,成就菩提,般若是一種深刻的智慧,而又是離不開實踐的,是與其他五度息息相連的,否則就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就不是波羅蜜了。發菩提心的菩薩,以般若妙慧,徹悟不生滅的諸法實相,廣行利他事業,就能到達究竟彼岸,得到無上菩提正果。因此般若與菩提是從般若的不同角度而說的,般若是從修行上說的,菩提是從果上說的,所以《金剛經》中處處說菩提,實質上也是在處處說般若。談《金剛經》裡的菩提心,這就涉及到甚麽是菩提心,如何發菩提心,菩提為何,如何成就菩提等問題。

 

一、甚麽是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乘佛教菩薩的標誌,大乘佛教的菩薩就是以發菩提心為特徵的。這個菩提心就是要度脫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都成佛。發了菩提心,這個人就是菩薩了,他以後的行為就是菩薩行,也就是行在菩薩道上,通過這條的道路,菩薩勤修六度萬行,從而成就菩提正果。所以發了菩提心,從此就是佛子,有了尊貴的種姓,以後就會從菩提道上,走到成佛的理想境地了。

  經中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又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這裡就說發菩提心的人,應度脫一切眾生,立志令所有眾生都同樣證入佛果。這樣的心愿是非常廣大的,因為此人所要救度的不是幾個人,而是所有眾生,正如地藏菩薩說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二、如何發菩提心

 

  經中說: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這是說沒有發心的人,沒有所發的菩提心要度盡一切眾生,也沒有起心發願這樣的行為。即對萬法無有實執,才是發菩提心。發心不可住相,應離相而發菩提心。這是勝義菩提心,但通常人們也發世俗菩提心,即在心中、在口頭髮願度脫一切眾生。但《金剛經》講第一義空,所以也要求發菩提心的人能觀照發菩提心時不著相。

  經中說: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因為菩提是離相,不可言說,所以發菩提心,也要離一切相,無所住而發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應有一個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三、甚麽是菩提果

 

  對於菩提果是甚麽,有甚麽樣的特點,經中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這裡說得很清楚,菩提就是對一切法平等的覺悟。一切法都是緣起的,自性是空,與佛無二,所以說一切法無有高下。《中論》中也說: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這裡說得很清楚,涅槃、實相和中道與緣起法是沒有任何差別的,都是無自性,不可得。

 

四、如何得菩提果

 

  經中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句經文是說,以不為四相所縛的清淨心修行一切善法,就能達到無上正等正覺。這種不落空、有兩邊而圓融智悲的思想,可以說是成佛指南。《金剛經》是講性空般若思想的,但空不是頑空,而是不落斷滅相,所以經中就說要以般若智慧為指導,行持一切善法,則能圓滿菩提勝果。具體說就是以般若智慧行持六度萬行,圓滿種種波羅蜜。

  經中說: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佈施。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這些經文以佈施為例,說明佛法的修行應不住於相,在行持中,不著四相,觀三輪體空,平等行持一切善法。

  同樣修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要不著相。如持戒時不執我相,戒相,及持戒相。忍辱時也不見我相,污辱我的人,及忍辱的行為。精進時也不見我,不見精進的行為,不見精進努力所做的事。禪定時也不見我相,不見修定的相,不著禪定相。同樣修般若波羅蜜也不可著相,因為般若波羅蜜也祇是假名,不可執著。

  這裡講得最多的,也是最基本的是破我相,即不見我,知道我祇是因緣假合,實無自性,所以有我,祇是因為我們的執著心所產生的如夢幻泡影般的假相。能破我相,則能破除人相,眾生相,及壽者相。能破除我相,也就能知道一切法都是一樣,沒有究竟自性,祇是因緣假合,沒有究竟的存在,也就破法執了。以無我、法執的智慧行持一切善法,不斷增長自己的智慧和悲心,使這二者不斷深廣,這兩者圓滿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時,就成菩提了。所以《金剛經》的主要內容就是以無四相,即無所住的心,行一切善法,從而得到菩提勝果。

 

《金剛經》與八不中道

 

  《金剛經》全文加上經題共有5822個字,它裡面基本上包括了般若部的主要思想。龍樹菩薩對大乘般若經典的思想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理論上的提升,從而創立了中觀學派。他的代表著作是《中論》,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八不、中道、緣起、自性空,涅槃等。《中論》開頭講了八不思想,說「因緣所生法,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來亦不去,不一亦不異。息滅諸戲論,敬禮佛所說,寂靜微妙法。」這可以看為是對般若經典思想的概括和總結,《金剛經》雖晚於《中論》成立,但它作為般若部經典的濃縮,裡面對這八不思想也有講述。

 

一、不生亦不滅

 

  《金剛經》中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又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這是佛回答空生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其心的兩段話,這裡就指出佛教的不生不滅思想,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有種種形相和性狀,但它們本質上是不生不滅的,所以佛以無餘涅槃而度脫他們,讓他們都得到解脫,所以這一段回答就表明了佛教不生不滅觀點,佛陀認為能悟到此則能安住其心了。不生不滅的思想在佛教中很重要,龍樹在《中論》第一品中就從萬法不從自生,不從他生,不從自他共生,不從無因而生作了闡述,破除了人們對「生」的錯誤認識,既然無生,則也無滅。所以佛教講不生不滅。佛說要度一切眾生,其實眾生本來不生不滅,與如來同一體性和德相,所以佛度了一切眾生,但實無有一眾生得滅度,一切法本來無所有,不可得。

 

二、不斷亦不常

 

  在《金剛經》第二十六品經文中說: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等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金剛經》是空宗的經典,但這部經典中沒有一個空字,所以在二十六品中說不能以色見如來後,二十七品又立即說發菩提心的人不能執著於空,否則就落入斷滅見。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得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這二品,一說相空,一說不說斷滅相,正是與《中論》八不中的「不斷亦不常」的思想一致。

 

三、不去亦不來

 

  《金剛經》第二十九品中說: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裡講到如來,即諸法實相不去亦不來,這與《中論》八不的不去亦不來思想是一致的。關於事物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思想,在《般若經》中有重要地位,《大品般若》即《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有一則非常有名的佛教故事,即薩陀波岑菩薩赴東士向曇無竭菩薩求學般若的故事。薩陀波岑一見到曇無竭,就說了自己來找菩薩的種種因緣,並問到路上一直思考的問題,即他在路上見到的佛從何來,去至何處。曇無竭菩薩解釋說:「空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佛亦如是;無想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佛亦如是。」(《大正藏》卷8第473頁下)對於般若經典中的這個重要命題,龍樹也非常重視,他在《中論》中第一品講完因緣品,第二品就講《去來品》,從多個角度來破有去有來的錯誤思想。

 

四、不一亦不異

 

  《金剛經》第三十品中說: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這裡講了一合相,一合相,即是緣起相,這種緣起相既不是一也不是異,萬法與我都無自性,是相同的,但不因為是自性空,就沒有差別相,萬法又都有自己的特點。一合相是不可說的,但凡夫則以為事物有一有異,不能見到世界的緣起,不能見到世界的本來面目。《中論》也講了不一亦不異,讓人們去除對事物差別性和統一性的種種分別執著。

  《金剛經》篇幅不長,但能很簡明而又清楚地講述了大乘佛教對宇宙人生本體論、世界觀方面的認識,從理論上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做了深刻的闡述,所以深受人們喜愛和傳誦。(待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人生智慧(3)

 

◎妙法

 

(接上期)

 

《金剛經》獨特的表達方式

 

  《金剛經》裡的表達方式很獨特,它是用遮遣的方式來表述真如實相的。一種是非有非無的表達方式,以此來排除是非的判斷。經中說:

 

  是諸眾生,無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經文中「法相、非法相」、「法、非法」、「眾生、不眾生」及「實、虛」對舉,都是對同一層面的兩種對立法的同時否定,如此對立的兩邊皆不可執取,從而破除人們對名相的執著。這是般若學中常用的表達方式,也是與瑜加行派(傳到中國後為唯識學)直接講解種種名相不同。後來般若學這種表述諸法實相的方式為佛教各宗派所吸收。

 

  第二種獨特表述方式是「佛說……即非(無)……是名」的三段論式表述方式。這種表述方式在《中論》中也有使用,即有名的三是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不過早期的般若經典沒有直接談中道的思想,較早談中道思想的經典是般若學的後續經典《大寶積經》中的《普明菩薩會》。

 

  我們可對照《中論》的三是偈來讀《金剛經》中的這種三論段。

  如: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是名『須陀洹』。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這裡先說事物,然後進行否定,說明這事物是空無自性的,然後再說這事物祇是假名。上面的「無」即是空的意思,即空無自性義。《金剛經》有時用無,有時用非,這都是表示否定,意思是空,便經中卻沒有說到過空。表明這種說法是一種遮遣,祇是破而不立的一種表達方式,不可執著於無或非。這是般若學表達方式的特點,表現了那名相背後的實相是不可說的,也就讓人不要貪執,能捨下,心無所住,即不執於住,于于非無非有中見到中道實相。

 

  經中又說:

 

  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這些經句三段破立的方式,來破除人們對名相的執著。經中列舉了身、身相、心、眾生、壽者、微塵、世界、實相、佛法、一切法等等。將所有可能發生執著的東西都列出來加以破執。所有方便說法所用到的名詞,在經中也都是一涉及就以「三段破立」去破除人們對名相的執著。特別是連對佛法本身,即實相,莊嚴佛土以及善法、一切法都是隨舉隨破,是一破到底,不讓人產生一點執著。經過這樣的破除名相,此經中所強調之「應生無所住心」、佈施、忍辱、為人說法,等等,都可免於名相的執著和束縛,發起靈活純真的般若妙用。

 

  這種三段論的方式,其中關鍵是「是名」的這一說法,是名就表明一切法祇是假名,說明人們是活在一個假名的世界中,般若就是要破除人們對假名的執著。一切法沒有自性,我空,法也是空,一切都是不可言說的緣起相。

 

  在分析金剛經的這種三段論的表達方式時,有必要對名、名在及實在進行分析。一切法是名,因為有了名,就有了與之相對的「實」存在了。從而空虛世界也才成為人們認識的物件而存在。但人們祇能認識與「名」相對應的「實」的存在,是一種名在,而不是事物本身,所以必須進行破除,才能見到事物本身的實際存在。如同人們見到繩子以為是蛇一樣,人認識的蛇是他所認識的東西,是一種假名存在,而不是真正的蛇本身。《金剛經》用了這麽多否定式的表達,其目標就是表明人們所分別、認識的一切法祇是假名存在,是空無自性的。名相雖假,但事物也祇有藉助於名相,才能被揭示出來。如同西方存在主義哲學中說的「事物要在言詞中,在語言的中才能生成並存在起來。」「唯當被表示物的詞語已被發現之際,物才是一物。唯有這樣物才是一物。」龍樹的《中論》也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這是說佛陀為教化眾生,為了引導眾生認識那真實的中道實在,就依俗諦來啟發眾生。如果離開了俗諦,則佛教所講的真理,所講的第一義諦也就不能認識了。所以《金剛經》認為祇有用般若智慧破除了對這種假名的執著,從中解脫出來,才能見到事物的本相。找到真實的事物,找到真正的自我和人生價值和宇宙本相。

 

 

四、《金剛經》的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

 

  《金剛經》並不限於出迷去執的否定式說法,更有教示積極修持的開示,它對現代人生也有一定價值和意義。它指導人們在實踐中能徹見般若妙用,體味到修行佛教的喜悅,這也是《金剛經》的魅力所在。

 

一、無相佈施

 

經中說: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

  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經中說「應無所住」、「不住於相」、「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以去執。但恐讀經者因此等指示而誤限於無所用心,無所作為,故明示「應生無所住心」。無所住心即是菩提心,而且是在實踐慈悲喜舍時才能真正領會無所住心,所以般若法門的實踐性很強。人所以不能佈施就是因為不能了知萬法自性空,萬法無我,執著於我及我所。真能見到萬法無常,破除了我執,則能佈施一切所有。《華嚴經》中講:菩薩一切皆周給,內外所有悉能舍,必使其心永清淨,不令暫爾生狹劣。

 

  般若常與波羅蜜聯在一起。梵文波羅蜜,譯為到彼岸。從波羅蜜的這種含義講,就祇有般若空慧能使人認識萬法的真相,從而使人到彼岸。所以經中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又有說般若為目)。」這是說前五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同瞎子一樣,而般若則如同眼睛,能把人帶到彼岸。因此五度祇有有了般若作指導,才能成為波羅蜜,才能到達彼岸。經中說,沒有般若空慧做依據,做指導,佈施等就不成為波羅蜜了,而祇會感得人天福報。所以講到佈施波羅蜜,佛經中總是講,佈施時,要不見佈施的人,不見佈施的物,不見接受佈施的人,如此三輪體空,才是究竟、真實的大佈施,如此佈施才是功德,才是積集度到成佛彼岸的資糧。其餘五度不得般若智,則不能成為波羅蜜。

 

  大乘般若就沒有執著於凡夫的世俗相,又沒有執著於聲聞乘的空相,而是以般若為大乘道體,以般若為五度眼目,以般若攝持萬行,達到圓滿究竟的彼岸,從而般若也就成為波羅蜜。但般若波羅蜜本身也不可執著,《金剛經》中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上面曾說過以般若修六度,說其他五度如盲,般若如眼,沒有般若的佈施是不完善的。但佈施波羅蜜中則有其他五度。如以財法無畏施眾生,利樂有情,則是大乘菩薩的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是為戒波羅蜜所攝。在佈施時,若遇到污辱傷害,菩薩能安忍不生嗔恨,則是忍辱波羅蜜所攝。佈施度生,始終如一,義無反顧,就是精進波羅蜜。行佈施時,內心不著一切相,無掉舉,無散亂,一心一意不受干擾,則是禪定波羅蜜。菩薩利生時,本輪體空,心無所住,則是般若波羅蜜。佈施波羅蜜中有其他五波羅蜜,其實用般若智慧指導下的生活,處處具足六度。如佛陀在經首示現,食時,著衣持缽,是佛陀的持戒生活。入舍衛城乞食是忍辱度。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座而坐。這是精進和禪定度。如此等等。在生活中,如果能不著相行一切法,則自然處處就是般若,處處是道場。如看書、學法不著相,就是般若度,講課做事不著相,就是般若度,平時見一切相,一切法,一切事,如能當下起觀照,知道一切事物本身,即從其自身來說,都是無自性的,則當下就是生活在般若智慧中,一切行為及種種事業都是遊戲人間,都是成佛的資糧。

 

二、慈悲心

 

  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一切法皆是佛法含義深廣,如佛教有超度之說,佛說滅度一切眾生。人世上也有許多鬼魔,如酒鬼,色鬼,又有自大魔,煩惱魔。人們都怕鬼或魔,認為他們討厭,其實它們是人自心的顯現,而且它們為煩惱所迫,不得不成那種樣子,將來會有更深的煩惱和痛苦,人當憐憫它們,對它們生起大慈悲心,甚至勾召它們來超度它們,慈悲地把自己佈施給它們,如此一念覺悟,則魔也就成了人成佛的眷屬,成為人悟道的極好助緣。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這樣的轉變關鍵就看人有沒有覺悟,有沒有慈悲心。人有了覺悟和慈悲心,人也就解脫了種種障礙。所以般若與慈悲是一體的,沒有對慈悲的實踐也難以體會到般若性空。

 

  經中又說: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佛法是無為法,祇是應機說教。說空是破人們對有的執著和痛苦,說慈悲,說佈施等等都可轉煩惱為菩提,轉魔成為成佛的助緣一般。般若是實踐的法門,即以般若實踐慈悲,這是佛教的本懷。一切世間法本來就是佛法。經中也說:一切治生產業都是佛法。現代人間佛教也在如此做,其依據有甚麽呢?其指導思想有甚麽呢?就是般若經所說的一切法都是佛法。就是用般若智慧打破名相的執著,而把一切法都攝入到佛法中來。由此也可見般若不僅僅是實踐的,而且也是能開出佛性思想的。一切法都在般若中,都有般若佛性,則般若理論本身就無比圓融。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有大半時間在講般若,可見般若中本身就蘊育著圓融的佛理。這一古老的智慧,在魏晉時使佛教不再依附玄學而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在唐代禪宗以此為傳法的經典,對佛教產生了重大影響。在現代,它仍然有著生命力,指導著佛教如何適應現代社會,走上人間佛教的道路。在現實歷史中,佛教這一基本思想的科學性和正確性不斷地得到檢驗和證明,在今後佛教發展和變革中,它仍然會展示它的生命力和真理性。

 

《金剛經》的內容深廣,經中除無相佈施及實踐慈悲外,還講到了無我度生,無得而修,無住生活,無果而證等,體現了行人頓悟人法皆空後種種自在和行持。這也正說明金剛經是一部理論和實踐水準都很高的經典,值得人們進一步去研究。(全文完)

 

 


推薦閱讀:

真正懂得生活的人,都明白這6點
楊柳君:曾國藩日記:最是靜字功夫要緊
我存在是必然嗎?假設父母沒有生下我,我會不會出現在未來?
我今年16歲,明年滿17歲,我14歲出來上班15歲獨自一個人來到浙江,但是我找不到人生目標?
抑鬱症,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的心理諮詢,但好像沒什麼效果,我該放棄嗎?

TAG:人生 | 智慧 | 波羅蜜 | 金剛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