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四念處的具體修法(一)

四念處的具體修法

蘇州西園寺·觀自在禪修營·2012年第三期(10月25日—11月1日)

七日禪講座:道成

2012年10月29日(周一)

(共13頁,約18,000字)

目錄

一、四念處的出處P1

二、四念處的修法P5

思考題:

1、如何理解《雜阿含·624經》:汝當先凈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

2、實修與教理的關係(對經典的態度)?

3、正念與八正道?

推薦書籍:

《佛法概論》、《親近釋迦牟尼佛》、《阿含要略》、《四阿含》、《清凈道論》、《阿含經故事選》。  

盲龜浮木——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箭喻經:拔劍療傷;卡拉馬經:不輕信;

沙門果經:斷惡修善的果報當下就可看到。《長阿含30經,世紀經》(佛陀的世界觀)。

佛陀45年所說法如掌中葉、爪上土,所知而未說之法如林中葉,大地土——因為佛陀只說有利於解脫的法——說法的目的在於令眾生修行解脫、離苦得樂。

一、四念處的出處

一、引言

向智尊者在《正念之道》中提到,二十世紀初,緬甸的明貢西亞多為了親證所學的教法,積極尋找無須拐彎抹角、而能直達最高目標的禪修體系,走遍全國,遇到許多教導禪修嚴格的人,但都無法得到滿意的指導。直到最後終於遇到一位受人尊敬的、已入聖道、確定可達究竟解脫者。他向聖者提問,卻被反問:「你為什麼在佛語之外尋找呢?佛陀不是已經宣說過唯一的道路——念處嗎?」於是,明貢尊者謹記這個指示,研究經文與傳統解說,深入思維,並精進修行,終於了悟它的不共特色。他的修行成果讓他相信已找到過去一直在尋找的東西——可達最高覺悟之明確有效的修心方法。他從自己的經驗發展出修行的原則與細節,後來成為教授弟子的教材。在他1955年3月18日圓寂時,許多人相信他已達究竟解脫——阿羅漢果。而他的弟子馬哈西尊者,更是將念處禪法推廣到全緬甸和全世界,使成千上萬的人在他明智與熟練的引導下受益。

二、四念處修法來自《阿含經》:

1、《南傳巴利三藏?長部大品22經?大念住經》;2、《雜阿含?619-653經》

3、《中阿含?98經?念處經》;4、《增一阿含·187經》等。

    《增一阿含·187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三痛。云何為三?所謂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諸比丘當知:彼樂痛者,欲愛使也;彼苦痛者,瞋恚使也;不苦不樂痛者,是痴使也。是故,諸比丘,當學方便,求滅此使。所以然者?當自熾然,當自修行法,得無比法。諸比丘當知:我滅度後,其有比丘念自熾然,修其行法,得無比法,此則是第一聲聞。 

「云何,比丘,當自熾然,當自修行,得修行法,獲無比法?於是,比丘,內自觀身,外自觀身,內外自觀身而自遊戲;內觀痛,外觀痛,內外觀痛;內觀意,外觀意,內外觀意;內觀法,外觀法,內外觀法而自遊戲。如是,比丘,當自熾然,修行其法,得無比法。

三、阿含何義?

    阿含,梵語及巴利語agama的音譯,又作阿含暮、阿笈摩等;意譯為法歸、法本、法藏、教法、教分、種種說、無比法、傳教、凈教、趣無、教、傳、歸、來、藏。

《長阿含經》序言中將阿含意譯為「法歸」,謂阿含經乃「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

楊郁文的《阿含概略》第6-7頁,關於阿含:A、釋尊在世時,諸弟子以從佛陀金口所宣,傳承於弟子間的教授、教誡,稱為「阿含」。表示聖傳、聖語。此時「阿含」正是聖教的同義語。

B、釋尊涅槃後,從阿難(結集經)受得《四阿含》,此時,《阿含》成為佛教「聖教集」、「聖典」的同義語。C、《阿含》是佛世流傳之教法,是滅後所續集之聖教集,師弟之間代代傳承,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認的根本佛法。

所以,《阿含經》,通常系指原始佛教聖典,體裁是言行錄形式,記述了佛陀所說及其直傳弟子的修道、傳教活動;並闡述了當時外道的學說及佛陀的批駁。佛教的基本教義有業果輪迴、十二因緣、四聖諦、八正道、苦、空、無常、無我、涅槃等。《阿含經》除了闡述佛教的產生及教義外,還論及當時印度的政治、宗教和哲學等。

四、《四阿含》與《五尼柯耶》

    原始佛教聖典《阿含經》,有北傳《四阿含》及南傳《五尼柯耶》(即五部)之分。北傳《四阿含》由《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四部組成;南傳《五尼柯耶》由《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組成。

那麼,北傳《四阿含》究竟如何結集而成,各有什麼特色?現重點介紹如下:

北傳四部與南傳五部的前四部大體相應,但經文排列次序相差甚大,收經的數目也不盡相同。漢譯四部阿含出自不同部派,編成時間有先後。《雜阿含經》出自化地部,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共50卷,1362經,各經文句雜碎,夾雜彙編。《增一阿含經》,屬於說一切有部,並以大眾部本修補,東晉僧伽提婆譯,共50卷(或作51卷)。此經以法數相次,從一法增至十法,逐一相從,文義條貫。《中阿含經》為說一切有部所傳,東晉僧伽提婆譯,共60卷。《長阿含經》編輯最晚,依法藏部本,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共22卷。

北傳《四阿含》:是言行錄的體裁,以對話的形式,記載了現實中的釋迦牟尼佛及其弟子的活動,通過本經能夠完全體驗釋尊現實的人格。《四阿含》涉及到印度的社會風俗、政治經濟、宗教哲學等方面的文獻價值也極為珍貴。另外,《四阿含》完整記載了釋迦牟尼佛破斥各種學派的過程,其中獨特的辯論術和卓越的智慧,都值得我們去挖掘和研究。

1、《雜阿含經》

公元435-453年,由南朝宋的求那跋陀羅口宣梵本,寶雲傳譯,慧觀筆受,譯於建康,共50卷,1362經,此經有梵文底本。據《佛國記》記載,東晉釋法顯西行求法,在師子國(今斯里蘭卡)得到《彌沙塞律》、《長阿含》、《雜阿含》、《雜藏》的梵文本,使此次翻譯有文可據。這一譯本後來傳寫時似乎未得好好的整理,因而現存的本子卷次不順,並佚去兩卷,誤以求那跋陀羅所譯《無憂王經》編入(以上參照《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九)。

所集錄諸經,短小而又簡潔,且所講述多為佛陀具體教誡之法,讀之令人有如親眼瞻仰佛陀法相、親耳聆聽佛陀金口宣教之感,故所謂「諸經之母體,原始佛典之根本」,誠然可信。

雜阿含意為:傳來的事相應聖教集。如《瑜伽師地論》說:「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是故說名雜阿笈摩。如是四種(阿笈摩),師弟展轉傳來於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

所以,《雜阿含經》有能說者(佛及弟子),所說(五蘊、六處、因緣、道品等),所為說者(比丘、天、魔、梵、釋等)。原始結集的經法是以「事類相應」結集釋尊教法,所結集的有:

一、蘊相應,二、處相應,三、緣起相應,四、食相應,五、諦相應,六、界相應,七、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入出息念、學、證凈相應。以上是九分教中的「修多羅」,也就是《雜阿含經》及《相應部》的根本部分。

隨後又多次結集的有:一、比丘眾等八眾說眾相應,是九分教中的「祇夜」。二、弟子所說相應(舍利弗、大目揵連、阿那律、大迦旃延、阿難、質多羅相應)及如來所說相應(不壞凈、大迦葉、聚落主、馬、釋氏、無始、婆蹉種出家、外道出家、雜、譬喻、病、業報相應),是九分教中的「記說」。集合「修多羅、祇夜、記說」,構成現存的《雜阿含經》,又稱為《相應阿含》。

2、《中阿含經》

前秦建元20年(384),在道安主持下,由曇摩難提誦出,竺佛念譯成漢文,慧嵩筆受,共五十九卷,現已散佚無存。公元397-398年,東晉罽賓沙門僧伽提婆發現該譯本「違本失旨,名實不當」,就與僧伽羅叉重譯為60卷本,224經,現存。此本新譯專名,隨後有些仍改為舊譯,筆受者道慈特將新舊譯名並錄為一卷,附在目錄之後以待審定,現已不存。此經主要講述原始佛教基本教理,如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四禪、六界、六處、涅槃等,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還聯繫當時社會現實,闡述善惡因果報應,鼓勵人們止惡行善。闡發教理時,多用日常生活事例和寓言故事,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讀此經如入深海采寶,可以探索到原始佛教的精髓。

3、《長阿含經》

於後秦弘始十五年(413),由佛陀耶舍誦出、竺佛念譯,道含筆受,譯於長安,全經分四分四誦,共22卷,30經,現存。歷代別出異譯之單品約24種、58卷。北傳漢譯《長阿含》與南傳《長部》大體相應。《長部》共收34種經,無《增一經》、《三聚經》和《世紀經》;而《三十二相經》、《念處經》漢譯收在《中阿含經》;北傳傾向於把內容相近的經文排在一起,而南傳則更多依經文形成的先後順序。

本經述及佛教的基本教義有:四諦、四念處、八正道、十二因緣、十二分教、無常、無我、五蘊、四禪、四證凈、輪迴、善惡報應等。並為適應教化婆羅門及一般天神信仰者,諸多方便說法,成就世間(世界悉檀),使人感到吉祥悅意。當知本經為慰藉佛般涅槃後,諸弟子之戀慕心,開示遊行道場(佛生處、初得道處、轉法輪處、般涅槃處),禮敬諸塔寺(奉佛舍利處),憶念佛功德、思慕正法之方便法門;亦當勿忘本經中處處開示持戒修定,六通三明,無上明、行具足之真實解脫法門。

4、《增壹阿含經》

也是在道安主持下翻譯的。於建元21年(385),由曇摩難提誦出,竺佛念翻譯,曇嵩筆受,共41卷。其後半15卷每品或每大段末尾原有的攝頌未譯,經道安與法和加以補訂,但全經譯文亦未盡善。公元397年,東晉的僧伽提婆略加修改,但改成50卷(或作51卷),472經。所謂「增一」,乃「逐次增加一數」之意。這些經集,皆以數字為準則編集而成,即以法數相次,從一法增至十法,逐一相從,文義條貫,但缺少序品。在釋尊的教法中,已有不少藉數目表示的法相,如四諦、五蘊、六處、七覺支、八正道等。隨著時間的推移,要記憶的法相逐漸增多,因而採用這種新的編集方式,以便於記憶。除了「一法」(第二——十四品)外,大約每十經成為一品,依每品第一經之主題作為品名,同品各經各自獨立,並無經義關連。現傳《增一阿含經》之十一法品,從放牛品至三寶品,總共有十三經,估計是後來附加的。

那麼,什麼是《阿含經》的宗趣、來源及特色呢?

說一切有部的《根有律雜事》卷三九(大正二四·407)云:諸阿羅漢同為結集:但是五蘊相應者,即以蘊品而為建立。若與六處十八界相應者,即以處界品而為建立。若與緣起聖諦相應者,即名緣起而為建立。若聲聞所說者,於聲聞品處而為建立。若是佛所說者,於佛品處而為建立。若與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分相應者,於聖道品處而為建立。若經與伽他相應者,(於伽他品處而為建立):此即名為相應阿笈摩。若經長長說者,此即名為長阿笈摩。若經中中說者,此即名為中阿笈摩。若經說一句事、二句事,乃至十句事者,此即名為增一阿笈摩。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云:佛隨物適時說一切法,後諸集法藏弟子以類撰之,佛或時為諸弟子制戒輕重有殘無殘,撰為律藏。或時說因果相生諸結諸使及以業相,集為阿毘曇藏(論藏)。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隨禪法,是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含。

《翻譯名義集》卷四記載:涉法師云:阿含,此雲,傳所說義,是則大小二教,通號阿含。而根本乘中別開四部:謂一《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二《長阿含》破邪見;三《中阿含》明諸深義;四《雜阿含》明諸禪法。以四阿含為轉法輪,設教之首,別得其名,嵩輔教編,由昧通別猶豫不決,其詞則枝。

《佛光阿含藏?雜阿含經題解》記載:「相應教」類集成立,而傳為佛說與弟子說的經文仍不斷傳出、流行,又次第結集出來。次後集成的部分,在原有的契經上,分別、抉擇、評破、融攝、組合,會入更多的事緣、傳說,成為《中阿含》與《長阿含》。或為了便於教化,依當時所傳經法,以增一法編集,成為《增一阿含》。

覺音尊者有四部的注釋,表現了《阿含經》的特色。長部註:吉祥悅意;中部註:破斥猶豫;相應部註:顯揚真義;增支部註:滿足希求。

龍樹菩薩有「四悉檀」的教說,如《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59中)說:「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中,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無相違背。」

龍樹菩薩的四悉檀判攝一切佛法,乃因依於《阿含經》的四大宗旨。結合四悉檀與覺音尊者的注釋,可以推出:「吉祥悅意」是《長阿含》,「世界悉檀」;「破斥猶豫」是《中阿含》,「對治悉檀」;「顯揚真義」是《雜阿含》,「第一義悉檀」;「滿足希求」是《增壹阿含》,「各各為人悉檀」。

五、三大語系:

1、巴利文系(南傳):代表初期佛教,流行於斯里蘭卡、泰國、緬甸。

2、漢文系(漢傳):代表中期,流行於中國內地及朝鮮、日本。

3、藏文系(藏傳):代表後期,流行於中國康藏青蒙。

    南傳巴利語系(托缽乞食,寺院戒律嚴謹,坐禪行禪,禪修指導);漢傳漢語系(義理,凈土的念佛法門,禪宗的活在當下,大乘的不共處:菩提心: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藏傳藏語系(攝類學、因明,現觀,入中論,俱舍,戒律——菩提道次第廣論)。

二、四念處的修法

(一)何謂正念、正知與四念處

《雜阿含·607經》云:有一乘道,凈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雜阿含·622經》云: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回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卧,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是正智。云何正念?若比丘 內身 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 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 比丘正念。

《雜阿含·1028經》云:云何為正念?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身觀念處、內外身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念。云何正智?謂比丘若來若去,正知而住,瞻視觀察,屈伸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卧、眠、覺,乃至五十、六十,依語默正智行。比丘!是名正智。

《漢譯南傳巴利文三藏·長部大品·22經·大念住經》云:世尊如是曰:諸比丘!為眾生之清凈,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處。如何為四念處,諸比丘!比丘於此,於身觀身而住,於受觀受而住,於心觀心而住,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離世間之欲貪、苦惱。

只有一條道路,可以使眾生清凈、克服愁嘆、滅除苦憂、實踐真理、體證涅槃,這就是四念住。是哪四個念住呢?比丘持續地就身體觀察身體,就感受觀察感受、就心觀察心、就諸法觀察諸法,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去除對身心世界的貪嗔。

一乘道(一行道),或「唯一的道路」,被解釋為五義:1、單一的不分歧的路,2、獨行的路,3、佛陀發現的路,4、通向唯一的目的地——涅槃之路,5、到達涅槃的唯一的路。而菩提比丘翻譯為「通向涅槃的直接之道」。

四念處也可譯為「念的目標」。因為念須有現象為觀照的目標,所以就以此現象來安定心。談到這些現象,它們可分為四種:身念處以念觀身體為目標;受念處以念觀感受為目標;心念處以念觀心意為目標;法念處以念觀心態——法為目標。

四念處,這唯一的法門,是以念為主的修持。這是因四念處以念為棟樑。它檢討那混亂的心,調整重要的心思,如信心、精進、智慧……並每時每刻注重正確的舉動、言談和意念。

四念處被指導為唯一的法門,因為這是高尚的修持,它能凈化修持四念處者。眾生執著生命,沒有此道,他們的心便被那污染眾生本性及行為的煩惱所迷惑。這些污染出自邪見,它把醜惡看成美麗,痛苦當作快樂,無常為有常,無我為有我,致使貪、嗔、痴生起,並帶來煩惱、悲哀、憂愁。這對眾生來說,確實很危險。當眾生依此道——四念處修行,他們將見到真理,明了那馴服及把心安定下來的法門,並得到生命中最高喜樂。雖然修行者未得到神聖滅苦之道與果,可是在努力修持中,尚能定下來而不受擾亂。當修行者已斷除煩惱,證入正道,即是證悟涅槃。

(二)正念、正知與四念處的關係

在以上經典中,佛陀將正念解釋為「若比丘內身 身觀念住,如是,受、心、法 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而將正知(正智)解釋為「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回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卧,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

據此,我們就可以把正念、正知、四念住理解為同義語,即它們都是指比丘無論「行住坐卧,眠覺語默」,皆應「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地修習「四念住」。

如果仔細分辨,它們也有微細不同:正念側重於覺知、覺察,即如實觀察身心一切活動;正知是在正念基礎上的如實了知;四念處強調應時刻保持對自我身心、外境的覺知、覺察。

當然,也有更詳細的區分和解釋。舉例如下:

1、帕奧禪師的觀點如下:

問:念根、念覺支及正念三者有何差別?聽說八聖道分的正念是指四念處,是嗎?

答:它們都是一樣的,擁有不同的名稱,是因為佛陀透過不同的角度來解釋念心所。

他在開示時這樣說:八聖道分有世間及出世間之分;四念處之念是屬於世間的正念。

正念是憶念目標,而正知則是如實知見目標。例如,憶念眼凈色的是正念,而如實知見眼凈色的觀智則是正知。總之,在修行觀禪時,正念憶念諸行法及其無常、苦、無我、不凈四相,正知則如實知見之。念不能單獨起觀照作用,必須與正知配合。

「正知」是指正確地、完全地、平等地觀照。「正確地」是確實無誤地。「完全地」是從各方面去了解。「平等地」是透過愈來愈高的修行成就而持續進步。

身受心法是正知(觀智)的目標,正念取得這些目標,然後正知如實地了知它們。在修行觀禪時,正念與正知一直並存,因此佛陀開示說:「比丘以熱誠(精進)、正知、正念安住於觀身為身……」

沒有正念就無法觀照,不能憶念不忘禪修目標,不能觀照「這是無常、苦、無我。因此佛陀開示說:「諸比丘,我說正念適用於所有的情況。」這可以理解為:正念對於每個生命、每個懶惰、不平衡的心,都是很有幫助的。或者可以理解為:借著正念的幫助,正知才能夠觀照,發揮作用。

2、向智尊者在《正念之道》中指出,念即單純注意,正念即徹底,正知即清楚了知。正知,是在單純正念的清晰上,增加對目的與事實、內在與外在的完全了知,它是建立在念之上的智與慧。他將正知區分為四種:一是有義正知;二是隨應正知;三是行境正知;四是實相正知,即無痴正知。

3、覺音尊者認為,有四正知(四明覺),即有益正知、適宜正知、行處正知、無痴正知。而且,四正知要貫穿於一切日常活動當中。這意味著: 身念處的修行,必須貫穿於生活中的每一個當下,要全身心的精進付出,才有可能洞見緣起法,徹證無我。

4、馬哈西尊者解釋「念」有七義:1、隨念;2、記憶;3、覺察;4、憶起;5、憶持;6、緊系(事物);7、不忘。他在《四念處選章》中,對四正知(四明覺)的解釋如下:

當你要做某些事或說某些話,你應考慮它是否有益於他人,因此只做或說那些有益的。這樣的考慮就是益外明覺。即使是有益的,你也應再考慮它是否適合,並只做或說那些適合的,這是合適明覺。這兩種明覺如應用在世俗上的事也會有利的。第三是方法明覺。這對於修禪者而言只是無間斷地觀注那連續生起的色法和心法。當你繼續「方法明覺」地觀禪,你的定力會變得更強而你會親自觀到一切都在不斷生起和沉滅。你非常清楚地明白心色法是多麼的無常、多麼的痛苦、多麼的無我主宰。這明白心色法就是「無痴明覺」。

5、徐鈞在《關於正念》中講到,目前在西方比較流行的正念,並非全部正念的含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內觀。內觀,意為如其實際地看,它是正念的核心內容。

(三)修四念處、安那般那念之前行

《雜阿含·624經》:佛告郁低迦:汝當先凈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何等為四?內身身觀念住,專精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廣說。

《雜阿含·801經》云: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為五?

住於凈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第一(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複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複次,比丘!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 

複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 

複次,比丘!空閑林中,離諸憒鬧,是名五法多種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故修習四念處、安那般那念,應受持學戒,守護根門,少欲、少事、少務,飲食知量,精勤思惟,離諸憒鬧等。

(四)止觀與內觀

修習正念的實踐——內觀,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

印度的葛印卡在演講中,依據阿育王在2300年前刻在石碑上的字:「人不應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譴責其他信仰。相反,一個人應該有許多尊重其他宗教的理由。每個宗教皆應以仁愛、慈悲、善念為本」,告訴我們:面對人人都存在的煩惱,唯有「純正的法」,才能幫助我們去除內心的雜染、擺脫束縛、培養慈悲之心,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並最終走向解脫。而這「純正的法」,就是對自身實相直接的體驗、觀察的技巧,就是內觀(Vipassana)。

何為止觀?「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煩惱)」。止,梵語奢摩他,為禪定別名,即止息妄念,令心專註一境。

「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觀,梵語毗缽舍那,即如實觀照諸法。

禪修包含「修定」和「修慧」。「修定」即「修止」;「修慧」即「修觀」(修習內觀)。

何為內觀?內觀,在印度古老的巴利文中,是「洞見」的意思。它是佛陀教導的精華,是對佛陀所說真理的實際體驗。佛陀經由實修內觀,而證得這個體驗,所以內觀就是佛陀的主要教導。他所說的話,是他內觀體驗的記錄,同時也是如何修習、體驗真理,實現目標的詳盡指導。

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凈化身心的過程。一開始,借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升專註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觀察身心不斷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凈化的過程。

馬哈希尊者這樣闡釋內觀與止觀的關係:

有人以為寂止就是內觀,有人以為內觀跟寂止一樣,有人把內觀說得太艱深而難以實踐,他們的聽眾心中充滿困惑,為了讓這些人受益,我們將說明內觀的要素。 

禪觀的目的何在?如何培育內觀?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有兩種禪修:寂止禪和內觀禪,即修定和修觀。《清凈道論》中介紹了四十個修定的對象,稱為四十種業處,包括:十遍處、十不凈、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界定、食厭想、四界差別。還有內不凈觀——三十二身分,這些都是寂止禪,不是內觀。

其中,只有觀呼吸(安般念,入出息)和四界差別想與內觀有關。

正念於呼吸是開展寂止,但也能培育內觀。然而《清凈道論》將它包括在四十種習禪業處中,因此也稱寂止禪。觀體內的四大,雖然是寂止禪,但它可以開展內觀。 

如何培育內觀?回答是:以觀照五取蘊培育內觀。眾生的精神與物質特質為諸取蘊,可能由於貪慾而樂於執取(愛取),或因邪見而錯誤執取(見取)。一旦觀到它們的實相,便不再執取,就是這樣培育內觀。 

阿姜念對修毗缽舍那(內觀禪)的總結如下:

1、開始學習毗婆舍那時,應有清晰地認識,即任何存在只是由身心構成。

2、身心狀態只發生在自己身上,故須在每一剎那的當下保持正念,以便清楚地看到本質。

3、禪修的對象必須是不間斷的身心狀態,而且始終是當下的狀況;如果感受出現,就檢查它;如果追蹤中斷,不要憂慮,只要重新再來,繼續檢查身心狀態。

4、在練習中,禪修者必須注意,不要生起慾念,想去看到某些事,或想去發展某些內觀,只要注視身心狀態即可。

5、不要同時檢查身心狀態,應分別檢查,而且永遠是當下。

6、守住站、坐、行與卧這四種主要姿勢,避免次要的動作。

7、如果有必要改變姿勢,在改變之前,要確定知道移動的理由或原因。

8、使用平常姿態與姿勢,並檢查每個平常姿勢與心理狀態。

9、試著自然一些,不要故意很慢地走路與移動來加速內觀,這種慾望會障礙內觀。

10、當練習時,不要做任何不必要的事情──不要說沒有必要的話;除非必要,不要改變姿勢;除非必要,不要吃東西。

11、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須了解動作的必要理由,並看到如何被痛苦強迫去做。

12、應捨棄「禪修是特別的事」的感覺。它不追求什麼,只是檢查動作的原因與身心的特性。

13、不要想透過禪修,求得諸如喜樂或寧靜等身心狀態。

14、毗婆舍那禪修者必須像一齣戲劇中的觀眾,不要想去指揮劇情,只是留意地看著身心狀態進入意識的流動,此種平衡的剎那,將導向智慧。

(五)什麼是戒

戒清凈:極為清凈的四種戒律(別解脫律儀、活命遍凈戒、資具依止戒、根律儀)

一、別解脫律儀(=波羅提木叉律儀=止持=五八十具戒):

別解脫:受不同律儀,得不同解脫。律儀=戒律(止持+作持)+威儀。

律儀:六根對六塵,不起貪嗔,了知一切無常。何為增上戒學?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

二、活命遍凈戒(=正命):如法取得生活資具。

以正當方法獲得生活必需品(食、衣、住、醫藥)的戒,它依正見、正方便、正念而成就。

1、正命:若見邪命是邪命者。若見正命是正命者。佛弟子依從正法,清凈身口意三業;遠離咒術、占卜等五種邪惡之謀生方法,而如法求取衣服、飲食、湯藥、床榻等生活資具。正見為基礎、正方便、正念為助,可成就正命。

2、凈命自活:應避免四種邪命食:下口食(口朝下。宅地明、畜生明)、仰口食(口朝上。觀星相)、方口食(口向四方。為他使命、做間諜、做媒。傳話)、四維口食(口向四維。巫醫)。

A諸所有沙門、婆羅門明於事(看風水、宅地)者、明於橫法(以動物異狀斷吉凶)、邪命求食者、如是則為下口食。B若諸沙門、婆羅門仰觀星曆。邪命求食者。如是則為仰口食。

C若諸沙門、婆羅門為他使命(間諜、做媒)。邪命求食者。如是則為方口食。

D若有沙門、婆羅門為諸醫方種種治病(巫醫)。邪命求食者。如是則為四維口食。

《大智度論》說5種邪命:1詐顯奇特:不穿鞋、穿百衲衣、拿大鐵鏟等;2自說功德:自我標榜、詆毀他人,為求名利;3占卜吉凶:宅地、畜生、觀星看相;4以僧官壓人;5說所得供養、以利求利。

三、資具依止戒:如法受用生活資具。

正當使用生活必需品(衣、食、住、葯),以智慧成就。如何通過受用資具斷除煩惱。

1、若用衣服。非為利、貢高、嚴飾故。但為蚊虻、風雨、寒熱故。以慚愧故。

2、若用飲食。非為利、貢高、肥悅故。但為令身久住。除煩惱、憂戚故。以行梵行(此處指成就八正道;還有一義:凈行,即斷欲行,與外道共)故。欲令故病斷。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隱無病故也。3、若用居止房舍、床褥、卧具。非為利、貢高、嚴飾故。但為疲惓得止息故。得靜坐故也。4、若用湯藥。非為利、貢高、肥悅故。但為除病惱故。攝御命根故。安隱無病故。若不用者。則生煩惱、憂戚。用則不生煩惱、憂戚。是謂有漏從用斷也。

5、清凈受用有四:說示凈(因佛允許受用資具)、律儀凈(合於律儀,受用清凈)、遍求凈(遠離邪命、正命而活)、觀察凈(如理起界差別想、厭離想,對飲食等受用不貪著)。

6、《清凈道論》之受用有四:A盜受用(破戒、賊住)、B借受用(不做食厭想,不如理觀察)、C嗣受用(走在解脫之道上;四相三果、七有學,未證究竟圓滿果)、D主受用(完全如法,漏盡阿羅漢、佛);

7、四依法:對生活必需資具(衣、食、卧具、葯)能知足常樂。

復有四法。謂四賢聖族。於是。比丘衣服(飯食、床卧具、病瘦醫藥)知足。得好不喜。遇惡不憂。不染不著。知所禁忌(過患)。知出要路(出離要道=能解脫之八正道)。於此法中精勤不懈。成辦其事。無闕無減(行正道不打折扣)。亦能教人成辦此事。

8、四聖賢族:對生活必需資具(衣、食、卧具、葯)能知足常樂之人。

9、四聖種:對生活必需資具:衣、食、卧具,隨所得生歡喜心;能樂斷樂修。

四、根律儀:與以上三支(別解脫律儀、活命遍凈戒、資具依止戒)互為扶助。凡夫有外凡(不懂佛法)和內凡(雖了解,但未見道)之分。

1、云何不律儀。凡夫眼見色:於可念色而起貪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不見過患。復見過患。不能除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2、云何律儀。眼見色時,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見色過患。能舍離。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即:六根對六塵,不起貪嗔,了知一切無常。如律如法,持戒清凈。保護六根,正知外境。

3、云何六根善調伏:善關閉→守護→執持→修習。

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儀。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儀。 善護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見色(聲香味觸)已,不取於相、細相(色相、隨形好)。眼根若不防護,則為貪、憂、不善法侵入,故彼防護而行道,保護眼根,作眼根律儀。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覺味已、身觸所觸已、意知法已,不取於相。乃至意根律儀。

4、無上修根法:依舍(平等住)修六根→根塵識相對,生可意、不可意、可意不可意,如實知。→寂滅、勝妙、為舍→離厭、不厭→生已盡滅,所謂為舍,得彼舍已→離厭、不厭。

5、修行次第:四果三向,如實了知,修四念處→得正念正智(行舍智=世俗最高智)→依舍(平等住)修根(與舍心相應)→無可意不可意、無厭離不厭離→寂滅、勝妙→苦、無常、無我與三解脫門相應→聖種智→涅槃。

《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6、賢聖修根法:依對治(根塵識→觸→受想思)。根塵識相對,於不可意色不厭離;於可意色厭離。心善調服、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

7、學人修根法:依慚愧心、出離心。在修行路上,尚未見道、見法、見諦。根塵識相對,生可意、不可意、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

8、根律儀:為成就南傳安般念、四念處(正智正念)、五根、五力、三十七道品,以及禪宗、凈土等一切法門的基礎,它與內觀禪關係密切。無常、無我、緣起、中道、苦、內觀三相(無常、苦、無我),均以此起修。

五、正語(口四):若見邪語是邪語者。若見正語是正語者。遠離妄言、兩舌、粗言、綺語等一切虛妄不實之語。 正見為基礎、正方便、正念為助,可成就正語。

佛陀提出「有益的十論」及「無用的三十二論」:

佛說「有益的十論」為:一、少欲;二、知足;三、遠離煩惱;四、不執著;五、精進;六、戒;七、定;八、慧;九、解脫;十、解脫知見。

佛說「無用的三十二論」為:一、王論;二、賊論;三、大臣論;四、軍論;五、怖畏論;六、戰論;七、食物論;八、飲物論;九、衣服論;十、床室論;十一、花蔓論;十二、香論;十三、親戚論;十四、乘物論;十五、鄉村論;十六、市集論;十七、城論;十八、地方論;十九、女論;二十、男論;二十一、英雄論;二十二、道旁論;二十三、井邊論;二十四、先亡論;二十五、種種論;二十六、世俗學說;二十七、海洋起源論;二十八、有無論;二十九、森林論;三十、山嶽論;三十一、河川論;三十二、島洲論」。

如果我們反觀自己的日常言論,恐怕很難避免以上「無用的三十二論」的內容,因為這些言論不能把我們導向解脫,所以佛說「無用」。俗話說:「禍從口出」,由於言論不當,很容易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煩惱,甚至流血犧牲,乃至戰爭。所以,我們對自己的言行不能不慎重啊!再看看現代的媒體,到處充斥著殺盜淫妄的內容,有識之士早就預言:毀滅人類的恰恰是人類自身,其中媒體起到了很大地破壞作用。

佛陀明確告誡弟子:凡是與解脫生死無關的事,都稱為戲論。可見,佛陀基於對宇宙人生的如實觀察和了解,指出了斷惡修善是解脫一切痛苦煩惱的根本和基礎,進而告訴我們修行的目標、方法和次第,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六、四威儀(威德=內涵修養;儀則=尺度規範):四念處、沙門果經、大念處經、身隨念經,均講到四威儀(可修身調心)。根律儀=內在;威儀=外在。戒清凈+四威儀=調身。佛門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皆不出行住坐卧四威儀: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卧如弓,是日常應遵循的儀則,可調身、訓練正知正念。《摩訶止觀》調五事:身心息食睡。

1、行如風:舉止動步,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行走時應:身體正直,舉止莊重、自在安詳;眼望正前方地面約二米處,不東張西望;兩手自然下垂,雙腳不踱官步,不腳跟拖地,發出聲響;心中正念(行知行,憶念三寶等)。

2、站如松:頭正、眼睛平視、肩放鬆、垂手、收腹、腳與肩寬、呼吸均勻,保持正念。

3、坐如鐘:全身放鬆,上身正直、挺胸收腹、不前沖後仰,左倒右斜。精神集中,心存正念,保持威儀。可全跏趺(雙盤)、半跏趺(單盤)、散盤。

4、卧如弓:應右脅卧,累足,法衣覆身,不得散手腳、散亂心、散亂衣。作明相正念,起想思惟,然後眠。至後夜,疾疾起。經行、坐,除去睡蓋。即應帶著正念入睡。

5、注意:1久行傷筋,應避免過度運動和勞作;2久站傷骨;3久坐傷肉,易生慢性病:近視、頸椎腰椎病、消化不良、高血壓等;4卧姿不正,影響情緒、心理健康、免疫力下降等。

6、威儀的功德:1可除障凈心、精進修行不懈怠。2可得輕安、不易疲倦、令他生信與敬、諸賢聖皆會稱讚、容易如理思維、與戒定慧相應。3有利於培養和保持正念正知。4可少做惡夢,有助於睡眠中修行。

7、不威儀的過患:平時不威儀→放逸、懈怠→道心退失→無正念→與善法不相應→導致世人對三寶不敬→一時精進的功德很快漏失。

8、修四威儀的目的:起心動念須謹慎,不放逸懈怠,嚴肅莊重、保持正知正念。

9、《清凈道論》云:即離殺生等或實行於義務行者的思(意志)等之法。《無礙解道》說:戒即思戒,心所戒,律儀戒,不犯戒。此中:完成不殺或義務行者的思,名為思戒。離殺生等的離,名為心所戒。其次,舍殺生等的七業道之思,名為思戒。舍貪慾而離貪心住等所表現的無貪、無嗔、正見之法,名為心所戒。

律儀戒,當知有五種律儀:別解脫律儀,念律儀,智律儀,忍律儀,精進律儀。

圓滿具足別解脫律儀,是說關於別解脫律儀。防護眼根,成就眼根律儀,是念律儀。

世尊對阿耆多說:世界一切的瀑流,念是他們的防禦。我說諸流的防護,他們當以慧來遮。這是智律儀。正當地使用資具等,也包括在這裡面。對寒暑忍耐等的表述為忍律儀。不容生起欲尋等的表述為精進律儀,活命遍凈戒也包括在這裡面。

上面五種律儀,以及怖畏罪惡的善男子離其所遭的惡事,一切都是律儀戒。

不犯戒,即受持戒律之人的身口等,不違犯於戒。

(六)正見

佛教的修行方法,廣說為三十七道品;中說為八正道、七清凈;略說為戒、定、慧三學。八聖道,是遠離常見、斷見,有見、無見等邪見,遠離享樂與苦行之實踐,依此修行,可以得漏盡、證入涅槃,故稱八聖道為中道。前者為思想的中道(中道見),後者乃實踐的中道(中道行)。

佛陀說修八正道,修正見,有個重要原則: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舍。

是否與老子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致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接近?

一、《阿含經》中的正見

《雜阿含經》卷廿八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由此可知正見的重要,而八正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雜阿含?262經》云:世人顚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所以者何?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雜阿含·301經》云:云何正見?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系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中阿含·31經·舍梨子相應品分別聖諦經第十一》云:云何正見?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集是集,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於中擇、遍擇、次擇、擇法、視、遍視,觀察明達,是名正見。

其實,今天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正見來指導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內心寧靜安祥。然而,要想解決困惑,確立解脫正見,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從佛教的原始經典中尋找答案。

二、《卡拉瑪經》中的正見:如何解除人生的迷惑和痛苦?本經強調「不輕信」、「自覺自證」;不要立即接受或相信任何事,以免成為他人(包括佛陀本人)的知識的奴隸;要有求真、求實、求證的態度和精神: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維,自覺「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並通過修行,遠離貪瞋痴等一切煩惱,親證「無貪、無瞋、無痴」的解脫境界。

當卡拉瑪人無法確定接受何種教義時,佛陀宣說了《卡拉瑪經》,告訴迷茫的他們,也告訴同樣迷茫的我們:不要立即接受或相信任何事,以免成為他人(包括佛陀本人)的知識的奴隸。為此,佛陀總結了十項準則:勿信風說:不因為他人的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二、勿信傳說:不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三、勿信臆說:不因為是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四、勿信於藏經之教相合之說:不因為是宗教經典書本,就信以為真。五、勿信基於尋思者:不因為根據邏輯,就信以為真。六、勿信基於理趣者:不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七、勿信熟慮於因相者:不因為符合常識、外在推理,就信以為真。八、雖說是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亦勿予信: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九、說者雖堪能亦勿予信:不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十、雖說此沙門是我之師亦勿予信之:不因為他是導師、大師,就信以為真。佛陀又說:

卡拉瑪人!若汝等只自覺: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訶毀者。若將此法圓滿、執取之即能引來無益與苦,則汝等於時應斷彼!

卡拉瑪人!若汝等只自覺:此法是善,此法是無罪,此法是智者之所稱讚者。若將此法圓滿、執取之即能引來益與樂,則汝等其時應具足而住之。

卡拉瑪人!彼聖弟子即如是離貪、離瞋,不愚痴。以正知、正念、以與慈悲喜舍俱行之心徧滿世界。如是橫徧於上下一切處,於一切世界,廣大、無量、無怨、無惱害之心、徧滿而住。

在此,佛陀強調,要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維,自覺「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從而通過修行,遠離貪瞋痴等一切煩惱,就能親身體證「無貪、無瞋、無痴」的解脫境界。

接著,佛陀告訴卡拉瑪人如果勝弟子能夠做到心無怨憎、心無貪慾、心無雜染,內心清凈,他就能於現法得四種安慰:

1、若有後世,有善作惡作、業之異熟果,既有是處,我身壞、死後得趣天世;

2、若無後世,無善作惡作、業之異熟果,與此現法,以無怨、無貪、無苦、有樂來護自己;

3、若作惡之人有惡報,則我將不對任何人懷惡意,不造惡業之人,何有苦耶?

4、若作惡之人無有惡報,則現在於二者我已清凈。 

《卡拉瑪經》突顯了佛教求真、求實、求證的根本精神,有別於其它很多宗教單純的以信為本。上述十點,更是震聾發聵的醒世之言。在南傳佛教地區,《卡拉瑪經》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深受廣大信眾的尊重與推崇。

正如佛陀在《長部》中所說:假如有人詆毀我,或我的教義和弟子,我不會因此沮喪或煩惱,這麼做只會帶來傷害;假如有人讚揚我,或我的教義和弟子,我也不會因此感到歡喜、感動或得意,因為這是造成正確判斷的障礙。如果沉醉於他人的讚揚中,就無法判斷讚揚的本質是否屬實,或自己是否真正值得被讚揚。

三、《親近釋迦牟尼佛》中的正見: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引導弟子走向解脫。本經強調:為了解脫,必須先確立業果、緣起、四聖諦、無常、苦、無我等正見;逐步斷除對四大、五蘊、六根等的執著;進而斷十結、漸次證四果;最終斷除一切煩惱,獲得解脫、證入涅槃。

何謂正見?正見有二種:一者有漏正見;二者聖人之無漏正見。何謂有漏正見?有布施、有供養、有犧牲,有善、惡業行之異熟果,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諸化生之眾生,有善良、有德的沙門與婆羅門,能自證知、宣說此世與彼世,此是有漏正見,能帶來福德與存有的異熟。何謂聖人之無漏正見?任何成就聖心、無漏心、聖道、修習無漏正見者,其心中之慧、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此是聖人之無漏正見,是出世間與道的一支。

(七)修習四念處的方法

《雜阿含·636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修四念處。何等為修四念處……世尊出興於世。演說正法。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凈。梵行顯示。

若族姓子、族姓女從佛聞法。得凈信心。如是修學。見在家和合欲樂之過。煩惱結縛。樂居空閑。出家學道。不樂在家。處於非家。欲一向清凈。盡其形壽。純一滿凈。鮮白梵行。我當剃除發須。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作是思惟已。即便放舍錢財親屬。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正其身行。護口四過。正命清凈。習賢聖戒。守諸根門。護心正念。眼見色時。不取形相。若於眼根住不律儀。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常漏於心。而今於眼起正律儀。耳、鼻、舌、身、意起正律儀。亦復如是。

彼以賢聖戒律成就。善攝根門。來往周旋。顧視屈伸。坐卧眠覺語默。住智正智。彼成就如此聖戒。守護根門。正智正念。寂靜遠離。空處、樹下、閑房獨坐。正身正念。繫心安住。斷世貪憂。離貪慾。凈除貪慾……斷除五蓋惱。

……是故。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說。是名比丘修四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下面試以《中阿含·24卷·念處經》和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等為對象,進行對比研究,以探討修習正念的方法。這兩部經大體內容相同,也有不同,如前者沒有五蘊、四聖諦部分,故引用了《漢譯南傳大藏經·長部·大品·22經·大念處經》的內容。世尊在《大念處經》中介紹了十七種修習正念的方法:身念處六種、受念處三種、心念處三種、法念處五種方法。詳如下表:

四念處及

修習方法

修習身念處

有六種方法

修習受念處

有三種方法

修習心念處

有三種方法

修習法念處

有五種方法

修  習

的內容

1、安般念,2、四威儀,

3、四種正知,

4、不凈觀(32身分),

5、四界分別觀,

6、九種墓園觀。

1、樂受,

2、苦受,

3、舍受。

1、持續地就內在的心觀察心,

2、持續地就外在的心觀察心,

3、同時持續地就內在、外在

   的心觀察心。

1、五蓋,

2、五蘊,

3、六根塵,

4、七覺支,

5、四聖諦。 

修習身念處有六種方法:1、安般念,2、四威儀,3、四種正知,4、不凈觀(32身分),5、四界分別觀,6、九種墓園觀。

《中阿含·24卷·念處經》云: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昂。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卧。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云:當比丘來回行走時,時時徹知無常;當他看著正前方或側面時,當他彎下身體或伸展身體時,當他搭衣持缽時,當他在吃、喝、咀嚼或嘗味時,當他大小便利時,當他行走、站立、坐卧、醒覺、說話或沉默時,時時徹知無常……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身體!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體觀察身體。

修習受念處有三種方法: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中阿含·24卷·念處經》云:云何觀覺如覺念處。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如是比丘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覺如覺。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覺如覺者。是謂觀覺如覺念處。

修習心念處有三種方法:持續地就內在的心觀察心,持續地就外在的心觀察心,同時持續地就內在、外在的心觀察心。《中阿含·24卷·念處經》云:云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痴無痴、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是謂觀心如心念處。 

修習法念處有五法:1、五蓋,2、五蘊,3、六根塵,4、七覺支,5、四聖諦。

另外一篇文章:四念處的修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623/10/653832_294906948.shtml

註解:

 向智尊者《正念之道·緬甸念處法》,第95-110頁。

 尼柯耶:意譯為會眾、部派、部、類。楊郁文《阿含要略·自序》:釋尊說法大部分結集在《阿含》、《尼柯耶》里,一切教、理、行、果之原型包羅無遺;集合聖教故曰尼柯耶,傳來聖教故名阿含。雖有南、北二傳,並無歧義;間有佛弟子所說,為佛印可,同佛所說。經由部派傳承,少許出入、增損,皆屬方便權說;大部究竟實說,部派之間非有二致,可證南、北同出一源。

 求那跋陀羅:意譯為功德賢,中印度之婆羅門。因讀《阿毗曇雜心論》而改信佛法、剃髮出家,並博學三藏。劉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經斯里蘭卡越海至廣州,文帝遣使迎入南京祇洹寺,求那跋陀羅遂招集慧嚴、慧觀等義學僧,譯出《雜阿含經》。

 九分教:古人曾採用九分教或十二部經等分類,把經典的體裁分為九種或十二種部類,這是教法的原始分類。九分教為:修多羅、祇夜(經、契經、重頌,散文體)、記說、伽陀(諷頌、孤起頌、偈頌,偈頌體)、優陀那、伊提目多伽(本事,佛說過去世因緣故事)、闍陀迦(本生,佛過去世修道故事)、毗佛略(方廣)、阿浮陀達摩(未曾有,敘述佛與弟子神通變化的故事)。然在佛法的開展中,特別是律部與論議的發達,對於聖典的部類,感到有補充的必要,於是又增加而綜合為十二分教。十二分教:九分外,又加入尼陀那(因緣,佛說法的因緣)、阿波陀那(譬喻)、優婆提舍(議論)。九分教與十二分教,舊譯為九部經、十二部經。十二分教的名目,玄奘譯為:契經、應頌、記說、伽陀、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

 僧伽提婆:(約4-5世紀),華言眾天,罽賓(今克什米爾地區)人,俗姓瞿曇。出家後,篤志好學。梁慧皎《高僧傳》卷一《晉廬山僧伽提婆傳》說他「入道修學,遠求明師,學通三藏,尤善阿毗曇心。」說明他精通三藏,對《阿毗曇心論》也有研究。又說他「為人俊明有深鑒,而儀止溫恭,務在誨入,恂恂不怠。」可見他具有高深智慧而又態度謙虛、誨人不倦。秦苻堅建元(公元365一384年)中,僧伽提婆來到長安。由於符堅崇信佛法,支持譯經事業,故當時的長安形成一個佛教中心。僧伽提婆來到之後,於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參與譯經事業。由於關中戰亂,僧伽提婆與冀州沙門法和移居洛陽。他在洛陽居住將近五年,逐漸通曉華語,在講說過程中,始知「先行出經,多有乖失」。法和要求僧伽提婆重譯。繼之姚興在長安掌握政權後,又大興佛法,法和再度入關,而僧伽提婆則南渡江左,受到廬山慧遠的熱烈歡迎。僧伽提婆在廬山期間,應慧遠的要求,譯出了《阿毗曇心》和《三法度》二論,慧遠親自為之作序推廣。晉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僧伽提婆離開廬山到建業(今南京),受到朝野王公大臣和社會名流的歡迎與尊敬。其時衛軍東亭侯琅琊王詢深信佛法,建立精舍,廣招學眾,請僧伽提婆講《阿毗曇》,名僧畢集聽講。他「宗致既精,詞旨明析,振發義理,眾咸悅服。」同年冬,與慧持等四十餘義學沙門重譯《中阿含經》等。茲據《出三藏記集》所載,所譯作品有:《中阿含經》六十卷、《阿毗曇八裝犍度》二十卷、《阿毗曇心論》十四卷、《稗婆沙阿毗曇論》十四卷、《阿毗縣心》四卷、《三法度》二卷。從僧伽提婆所譯經論,可知他的譯典主要是《毗曇》,說明他是位名符其實的毗曇學者。江左之有毗曇學,亦自他始。他在江南弘化一個時期之後不知所終。

 佛馱耶舍:意譯覺明、覺名、覺稱,東晉譯經家。北印度罽賓國人。十三歲出家,至十五歲日誦經二三萬言,二十七歲始受具足戒。常以讀誦為務,專精不怠,博通三藏。鳩摩羅什遊學時,曾師事之。後應羅什之請,於姚秦弘始十年(408)至長安,協助羅什譯出十住經,其後應校尉姚爽之請,於長安中寺譯出《四分律》六十卷、《長阿含經》二十二卷(與竺佛念合譯)、《四分僧戒本》一卷。義熙八年(412)入廬山。後歸罽賓,途中偶得《虛空藏菩薩經》一卷,托商賈攜致涼州諸僧。其後不知所終。生卒年不詳。其所出者凡四部,八十四卷。師為赤髭,又善解毗婆沙,故時人稱「赤髭毗婆沙」,又為羅什之師,故有「大毗婆沙」之稱(參考《出三藏記集》、《歷代三寶紀》等)。

 竺佛念:東晉僧,涼州(甘肅武威)人。幼歲出家,志業堅精,於諷習眾經外,併兼習外典。苻秦建元年間(365~384),僧伽跋澄與曇摩難提等來到長安。趙正請出諸經,當時名德莫能傳譯,眾咸推念。於是澄執梵文,念譯為晉,質斷疑義音字方明。至建元二十年正月。復請曇摩難提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於長安城內集義學沙門,請念為譯,敷析研核二載乃竟。師於姚秦弘始年間(399~416),譯出菩薩瓔珞經、十住斷結經、出曜經、菩薩處胎經、中陰經等五部,譽為苻、姚時期之譯經宗師。出三藏記集卷二,則於五部之外,加添王子法益壞目因緣經;開元釋教錄卷四,又增菩薩瓔珞本業經、鼻奈耶、持人菩薩經、大方等無想經、菩薩普處經、十誦比丘尼戒所出本末等六部,計十二部七十四卷。後寂於長安,寂年、世壽均不詳(參考:《歷代三寶紀卷八》、《出三藏記集卷七、卷十五》)。

 參考: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點校的《四阿含》。各經出自哪個部派,對此有不同觀點,如《俱舍論稽古》的作者法幢說:雜、中二阿含是屬有部,長阿含屬化地部,增一阿含屬大眾部,別譯雜阿含屬法藏部所傳。

 摘自《大正藏·第2冊·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605-639經》。下同。

 伸:高麗藏原作「申」,今依宋、元、明三種藏經改。

 行、住、坐、卧、眠、覺,乃至五十、六十,依語默正智行:應作「行、住、坐、卧,眠、覺、語、默,依正智行」。乃至五十、六十,疑為衍文,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經典四·受相應·疾病(一)》有「或食或飲或嚙或味」、「乃至大小便利之事」的內容。

摘自《巴利文三藏·長部大品·22經·大念住經》,1998年,英文漢譯版。印度內觀研究所出版。下同。

帕奧禪師《正念之道——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在聽聞佛法的四眾當中,佛陀只稱說比丘。比丘,指精進地修行佛法的人。

 何孟玲:《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第28頁。

 以下摘自馬哈西《四念處選章》。

 帕奧禪師《正念之道——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

 可參考 向智尊者《正念之道》P31-50。

 覺音尊者《 Soma Thera , The Way of Mindfulness》,P60-100。

 馬哈西西亞多:《四念處選章》, SUJUVA法師編輯。

 《人世間》,2009年,總第14期,第31頁。

《大正藏》,第2冊,第205頁下。

《摩訶止觀》中也有調五事之說,即調身、調心、調息、調飲食、調睡眠。另外應當注意:

1、久行傷筋,故應避免過度運動和勞作;2、久站傷骨;3、久坐傷肉,易生慢性病。如近視、頸椎腰椎病、消化不良、高血壓等;4、卧姿不正,影響情緒、心理健康、免疫力下降等。

參考:馬哈希尊者,《內觀基礎》,2006年校譯版。

 參考:威廉·哈特:《內觀——葛印卡的解脫之道》,內觀禪修基金會譯,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濟群法師《幸福人生的原理》,第182頁。

 摘自:葛印卡《生活的藝術》。

《清凈道論》: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為十遍。

《清凈道論》:膨脹、青瘀、膿爛、斷壞、食殘、散亂、斬斫離散、血塗、蟲聚、骸骨相,為十不凈。

十隨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

四梵住: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四無色界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食厭想:眾生依靠四食:段食, 觸食,思食,識食等延續生命。飲食等由不凈之因而生,唯有觀其不凈,並斷除對四食的貪著,才能解脫。

四界差別: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三十二身分:頭髮、膚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骨髓、腎臟、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膏、唾沫、鼻涕、關節滑液、尿。

摘自:阿姜念《身念處禪觀修法》。

 還有不同說法。1、十事功德之論。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2、遮道無益之言。王者、戰鬥、軍馬之事。群僚、大臣、騎乘出入、遊園觀事。及論卧起、行步、女人之事。衣服、飲食、親里之事。又說入海采寶之事。入我法者。無如此事。如余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無數方便。但作邪命。諂諛美辭。現相毀訾。以利求利。入我法者。無如此事。但共諍訟。或於園觀。或在浴池。或於堂上。互相是非。言。我知經律。汝無所知。我趣正道。汝向邪徑。以前著後。以後著前。我能忍汝。汝不能忍。汝所言說。皆不真正。若有所疑。當來問我。我盡能答。入我法者。無如此事。

 以下摘自《清凈道論》,說戒品。

 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經典二·因緣相應·迦旃延》為「依正慧以如實觀世間之集者,則此世間為非無者。依正慧以如實觀世間之滅者,則此世間為非有者」。

《大正藏》,第2冊,第176頁中。

 分類方法各不相同,此為本論文作者的分類方法。

 摘自:《阿含要略》,第331頁。

 參考:《阿含要略》,第22頁。

道成:阿含研修室,liibun@hotmail.com。

博客:liibun.blog.sohu.com.;QQ:471400267;

我的論文盡在「我的圖書館」:www.360doc.com/userhome/653832。


推薦閱讀:

四念處卷第二
正法:【四念處】 心念處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
如何修習四念處

TAG:四念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