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古詩詞中的初夏

知不覺,彷彿已是初夏。榆樹、梧桐、楊樹,這些高大喬木的樹葉已經稠密起來,風吹過來,沙沙地響。天氣乍暖還熱,路上行人亂穿衣。前幾天,大詩兄在小區里、公園裡走幾圈,有了新的發現。初夏的果實,初夏的花朵,都是嬌滴滴、艷麗麗的模樣。

櫻桃

早春時節,看到很多樹木,開出像櫻花又是「非典型」櫻花一樣的花朵,也是粉嘟嘟、白花花一片。當時就犯嘀咕,這些到底是不是櫻花呢?如果不是,又是什麼呢?

直到現在,看到這些樹上掛滿了小小、圓圓的果子,有一種塗了蠟一般的光澤。果皮先是淺綠色,然後泛出一點點紅色;隨著時間的推移,紅色不斷加深,直到紅得發紫。原來,它們是櫻桃樹。

但是問題還沒有解決?櫻桃和櫻花,是同一種植物嗎?嚴格地說,是同一種類。各種帶有「櫻」字的植物,都屬於薔薇科下面的櫻屬,差別只在品種之間。一種櫻屬植物,如果我們叫它「櫻花」,是因為這個品種主要是用來欣賞花朵的;如果叫它「櫻桃」,主要就是用來當果樹栽培的。這種區別,就像「梅」這種植物,叫做「梅花」的,主要是用來觀賞的;叫做「梅子」的,主要是用來吃果實的。

中國古代的詩歌里,寫櫻花的寥寥可數。他們島國的寶貝,在大中華地區不那麼吃得開……不過,古人寫櫻桃的詩歌倒很多。白居易寫過櫻桃:

吳櫻桃

唐 白居易

含桃最說出東吳,香色鮮穠氣味殊。

洽恰舉頭千萬顆,婆娑拂面兩三株。

鳥偷飛處銜將火,人摘爭時蹋破珠。

可惜風吹兼雨打,明朝後日即應無。

很棒的植物說明文。大詩兄點破給你看:

「洽恰舉頭千萬顆」,樹上的果子很多,綠葉中的紅色斑斑斕斕;「鳥偷飛處銜將火」,小鳥最喜歡吃這種火紅的漿果,肉嫩、多汁,個頭小,一口啄一個,叼著就飛走。事實上,大詩兄在小區、公園裡看到的櫻桃,大多都只剩下一個果核留在葉柄上,果肉已經被鳥兒吃得乾乾淨淨了!更何況,還有各路饞嘴的人們,「人摘爭時蹋破珠」,摘、搖、打,亂踏,滿地果醬。「可惜風吹兼雨打,明朝後日即應無」,還有風吹雨打,所以,這滿樹櫻桃,逃得過今天逃不過明天,逃得過明天逃不過後天。

總之,這種果兒,真叫做一個嬌嫩,人類和禽獸看到都嘴饞。

因為櫻桃漂亮,所以,中國人形容一個女孩子漂亮,就說她是「櫻桃小口」。

現代人,可以吃上漂洋過海的大櫻桃,英文叫CHERRY,直譯過來就是「車厘子」。說到這裡,大詩兄怎麼就想到了「華盛頓砍櫻桃樹」這個小故事呢?聽說,這是假雞湯;我覺得,就這碗雞湯而言,無傷大雅,因為符合邏輯,哪個小男孩沒有虐待過小動物、小植物呢?

有關櫻桃的詩詞,最有名,還是下面這首:

一剪梅·舟過吳江

南宋 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作者蔣捷,是南宋末年、元朝初年的人物。整首詞,描繪的就是初夏江南一帶的景緻。「舟過吳江」,很貼切,江南需行船;吳江,就在今天的蘇州一帶。「秋娘渡」和「泰娘橋」,是用江南女子名字取名的渡口和橋樑。

初夏時節,忽而艷陽高照,恨不得打赤膊;忽而寒雨飄飄,令人手腳冰涼。這位蔣先生,行船之中遇風雨,心情也飄搖。「何日歸家洗客袍?」這是思鄉,恐怕也是思人。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大詩兄在讀大學的時候,聽過大科學家李政道的講座,他展示了一副大畫家吳冠中的畫兒《流逝》,就是這個主題。大科學家,是用這句詞、這幅畫,來講時間和空間、物理和數學的深奧話題,講科學與藝術的融會貫通。這在我,和聽課諸君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一顆櫻桃種子。

《流逝》(吳冠中)

「紅了櫻桃」,櫻桃樹就在蕪草叢生的後花園,寂寞獨立,鳥雀飛來;「綠了芭蕉」,芭蕉就在天井裡,嫩綠色的芽、嫩黃色的蕊,默默承受江南的細雨,水滴順著葉脈流淌,一滴、一滴,濺在幔地青磚上。

雨打芭蕉

枇杷

枇杷也熟了。墨綠色的葉片,長滿絨毛,密密匝匝;樹葉間點綴著一簇一簇果兒,有青色的,也有黃色的。樹下照樣落了不少果子,果肉殘缺,露出核兒,不知是人類還是鳥類的傑作。

初夏遊張園

南宋 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戴復古,也是南宋人。大詩兄感覺,寫初夏,南宋人最在行。

這首詩,像一艘滿載著吃貨夢想的小船,飄蕩到我們眼前。園子裡面,小鴨子在戲水。真的不忍心想到,它們今後將成為老饕的口中至味。半年之後,中秋月圓,紅燒仔鴨,還是要吃的。梅子熟了,黃梅天到了,半陰半晴。看著梅子,無緣無故,嘴巴酸酸的。

好天氣,偷得浮生半日閑,喝酒,是清淡的米酒、清酒。那時候的中國,還沒有高烈度的燒酒。微醺。何以解酒?滿樹枇杷。摘得幾簇下來,剝去薄薄的果皮,放進嘴裡,酸甜爽口。三瓣四瓣滑溜溜的果核,滑溜溜地從嘴裡吐出來,給大地增加營養,給種子一個未來。

摘枇杷,記得在竹籃里墊上幾片枇杷葉,不會傷到細嫩的果皮。這個時節吃楊梅、吃桑葚,也是這個講究。

下面這首詩,大詩兄在講楝樹花的時候提到過,其中也講到了枇杷。

天平山中

明 楊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南風樹樹熟枇杷」。南風,熏得遊人醉。枇杷,賞心悅目,口舌生津。

記住,我們講的是枇杷,不是琵琶。

石榴

初夏,石榴還沒有結果,更沒有成熟。那要等到盛夏或初秋時節。勸你也別苦等。再皮厚的石榴,也抵不過鳥兒的利嘴——這是一對「矛盾」。

我們就欣賞石榴花。石榴花開,正好是這個時節,與櫻桃、枇杷同季。火紅的榴花,跟這個火紅的季節,是絕配。欣賞石榴花,必須在艷陽高照之下,相映成輝。

最美艷惹火的裙子,人們叫它石榴裙。其實,櫻桃小口、石榴裙下這些比方,都是來自大自然的靈感。大自然足夠偉大,不僅滿足人類的耳目口舌,還滿足人類的無限想像。

我們也不去說什麼石榴裙,就說石榴本身。這一出場,就是重量級人物——小李杜。

山石榴

唐 杜牧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艷中閑。

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雲鬟。

小杜看到的是石榴花。

小丘之上種著幾顆石榴樹,樹榦並不粗壯,枝枝椏椏叢生,一種大型灌木或者小喬木的樣子。綠油油的葉片。火紅色的花朵,底部像個小喇叭;綻開的頂部,褶褶皺皺,就像輕輕搓揉過的竹紙,令人憐惜。

佳人采來,戴在頭上。好似臉頰邊飄來一朵火燒雲!

石榴

唐 李商隱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小杜寫石榴花,小李就寫石榴果。你們是不是商量好的?

小李筆下的石榴果,也很傳神。「榴枝婀娜榴實繁」,我們前面說過,石榴是灌木或小喬木,枝頭很細,承受不住如此繁多的石榴的重量,低下了頭,顯得更加婀娜。也難怪,石榴石榴,像石頭一樣,能不重嘛。後人用「榴」來形容一種炮彈,也說明這果子沉、密度大。

「榴膜輕明榴子鮮」,掰開石榴,哎呀,這種犀牛皮一樣粗陋的果皮裡面,還別有洞天呢,典型的「心裡美」。一種半透明的薄膜,包裹著石榴籽兒,吹彈欲破。掀開薄膜,看到晶瑩的石榴籽兒,輕輕剝在白瓷碗里。注意,要輕手,稍不留神就擠破了籽兒。給我拿一個調羹來,我要一勺一勺、大嚼特嚼。

最後講一點小知識。石榴這東西,跟櫻桃、枇杷不一樣,它的原產地不是中國,而是西亞的伊朗一帶。不過,石榴很早就傳入了中國,有傳說是張騫通西域帶過來的,但是《史記》《漢書》上並沒有記載。不管怎樣,它總是通過絲綢之路過來的。早在漢魏時期,這東西已經是中國人苑囿里的寵兒、果盤中的精品。到了小李杜作詩的唐朝,它早就「本土化」了!

推薦閱讀:

古詩詞閱讀鑒賞的3D路徑
如何看待詩人元稹?
《經典詠流傳》|《定風波》,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的《醉翁操》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TAG:詩詞 | 古詩詞 | 古詩 | 櫻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