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邵逸夫(1907.10.4

三兄弟(邵邨人 邵仁枚 邵逸夫)

邵逸夫與邵氏公司全體人員合影

邵逸夫爵士   (1907年10月4日 — )出生在中國上海,原名邵仁楞,現任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

從影生涯

1907年,邵逸夫出生於寧波鎮海庄市朱家橋老邵村一個富商家庭。邵氏世代以商為業。其父邵玉軒於19世紀末前往日趨繁華的上海「淘金」,並於1901年設立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邵玉軒不僅經營有方,生意紅火,而且同情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在當時的上海工商界頗為活躍。1920年他病逝上海時,康有為、虞洽卿及曾任蘇浙總督的盧永祥、民國元老譚延閣等晚清與民國風雲人物紛紛為其題辭致哀。

邵玉軒育有5男3女。邵逸夫排行第六,故後人稱他為「六叔」、「六老闆」。他早年就讀於家鄉庄市葉氏中興學校,與包玉剛、包從興、趙安中等為前後屆同學,後赴上海就學於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為此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邵家眾多的兄弟無人繼承父業,幾乎都進入娛樂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於1924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開始闖入當時尚屬草創時期的中國電影業。

「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製片兼導演,老二邵邨人擅長編劇,老三邵仁枚精於發行,老六邵逸夫則擅長攝影。創業之初,他們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猶如家庭式作坊。其攝製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後,即深受上海市民歡迎,旗開得勝,邵氏兄弟們為之歡欣鼓舞,隨後新影片不斷地從「天一」推出。

1926年,剛從中學畢業的邵逸夫,應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協助開拓南洋電影市場,從此與電影業結下不解之緣。那段時間,邵氏兄弟帶著一架破舊的無聲放映機和「天一」影片,在舉目無親的南洋鄉村巡迴放映,並開設遊藝場和電影院。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

1931年,邵逸夫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其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獲救生還,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戰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洲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他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1937年後,日軍侵華打亂了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邵氏慘淡經營,艱難度日,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了事。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邵逸夫決心重振邵氏家業。

1957年,邵逸夫從新加坡來到經濟開始起飛的香港,開始創立屬於自己的電影事業。兩年後,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期間,邵逸夫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近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這一工程歷時七年始告完工。其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被稱為「東方的好萊塢」。從此,從這裡拍攝的影片源源不斷地流向邵氏電影發行網,每年高達40多部影片,歷經數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視拍攝製作基地。

進入六十年代後,邵氏公司長期稱雄香港市場,曾拍攝過一千多部電影,獲得過金馬獎、金像獎等幾十項大獎。據說最盛時,每天有100萬觀眾光顧他的影院。其中《江山美人》、《貂蟬》、《傾國傾城》、《梁山伯與祝英台》、《大醉俠》、《獨臂刀》等影片都曾享譽海外,在華人世界引起巨大的反響,傾倒無數觀眾。《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灣上映時「完全瘋狂」,掀起黃梅調狂熱;而《天下第一拳》更掀起功夫片新狂潮,發行到全球各大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邵逸夫在中國電影史上寫下了諸多「第一」和「之最」。邵氏家族可以說是中國電影事業名符其實的拓荒英雄。從默片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中國電影的每一步變遷都有邵逸夫及其家人獻出的心血。從20年代從事電影業到現在,邵逸夫經歷了電影不同時代的演變,目睹中國電影的成長與興衰,堪稱電影史的見證人。

由影轉視

1980年,邵逸夫以最大的私人股東身份出任香港「無線」董事局主席。隨後他集中力量經營所屬的明珠台和翡翠台,使其收視率長期在港島獨佔鰲頭,影響擴及中國內地、澳門、台灣和世界各地華人社會。與此同時,邵逸夫還投資房產物業、股票市場等,開展多元化經營。1994年「邵氏」年報顯示:物業出租收入達2.3億元,而電影放映收入僅2924萬元。

他是一個精通業務的電影企業家。儘管他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干一樣,學一樣,從不懈怠。他從最卑微的職位做起,一步步奮鬥,最終成為電影公司的大老闆。他熟悉電影製作幾乎每一個方面和環節的工作。從劇本、攝影到導演、演員的選聘以及化妝、剪輯,他樣樣在行,而影片推廣、發行、劇院管理更是行家裡手。邵逸夫工作非常勤勉,精力過人。年輕時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紀錄。他說:「我晚上只睡1個小時,其餘時間便是工作」。為了樹立邵氏的良好形象,他對影片的質量嚴格把關。出現劣片,往往親手燒掉,毫不手軟。他說:「在早期,我成日燒片,沒有好的戲,我寧願燒。」

慈善家

多年來,邵逸夫一直穩居香港超級富豪排行榜上,但他視金錢為身外之物,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是港島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

「我的財富取之於民眾,應用回到民眾」。這位以「大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為人生信條的影視巨子,不僅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早在1973年他就設立邵氏基金會,致力於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為此他受到了廣泛的好評。1977年。英國女王冊封他為爵士,成為香港娛樂圈獲此殊榮的第一人。美國三藩市為表彰邵逸夫對該市的福利貢獻,將每年的9月8日命名為「邵逸夫日」。

從1985年起,邵逸夫開始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中國內地。當年他向中國保護敦煌畫展工程和浙江大學分別捐資1000萬元。有關部門特立碑予以紀念。甬上文化人王重光先生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

1985年後,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億多元用於支持內地的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對於中國教育事業更是情有獨鍾。正如他所說:「國家振興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培養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邵逸夫視教育為立國之本,為此多年來他盡心盡責,不遺餘力。據不完全統計,迄今,邵逸夫捐助內地科教文衛事業的資金達25億元,捐助項目超過3000個,其中80%以上為教育項目。如今以「逸夫」兩字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及其他文化藝術、醫療設施遍布全國各地。幾年來邵逸夫還不顧耆耋之軀,多次親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視察捐贈項目。此外,邵逸夫在英國、美國、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額捐贈,合計金額早已超過30億元。

根在寧波的邵逸夫對故鄉也傾注了很大的愛心。1987年後,他不僅多次回鄉探親訪問,還先後捐資4000多萬元幫助發展教育、文化事業。這些項目包括位於寧波大學西區的邵逸夫圖書館、逸夫教學樓、逸夫劇院以及其祖居地康樂園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區也有巨額捐贈,如他為杭州逸夫醫院的捐贈近億元。早在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愛鄉楷模」、「榮譽市民」稱號,以表彰他為家鄉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1990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為表彰邵逸夫對中國科學教育事業的貢獻,將一顆新發現的行星使命名為邵逸夫星。這是該台首次以當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百度空間 人人網 騰訊朋友 豆瓣網 複製當前網址 更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間

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

微信

收藏

轉播

分享

支持

反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my1900

該用戶從未簽到

2

 樓主| 發表於 2007-10-5 02:39:55 | 只看該作者

邵與黎,香港電影的傳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my1900

該用戶從未簽到

3

 樓主| 發表於 2007-10-5 02:43:32 | 只看該作者

年份      邵氏大事記

1896 邵醉翁出生。

1898 邵人出生。

(註 1: 根據《中國電影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邵人生於1898年5月10日。黃仁、梁海強等合編的《中國電影電視名人錄》[台北,今日電影雜誌社,1982] 則說邵生於1899。)

1901 邵仁枚出生。

1907 邵逸夫出生。

1924 邵仁枚到新加坡、馬來亞籌備電影發行公司。

(註 2: 年份根據邵仁枚為新加坡國家電影資料館所做的口述歷史訪問所言。)  

1925 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創業作為《立地成佛》。

1928 上海明星、大中華、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公司聯合組成六合影業公司,與天一展開激烈的競爭,被稱為「六合圍剿」。

邵醉翁派遣六弟逸夫長期在南洋協助邵仁枚,建立發行及放映網路。

(註 3: 邵氏機構網頁稱邵逸夫於1926年往南洋,但一般的研究資料都認為邵逸夫是在「六合圍剿」以後才往南洋的,由於還沒有找到更充份的理據去支持前者,因此在這裡採納後一個說法。)

1931 天一拍攝首部片上發聲影片《歌場春色》,為中國有聲電影技術帶來突破。

1933 天一與粵劇名伶薛覺先合作,在上海拍攝首部有聲粵語電影《白金龍》。

1934 邵醉翁來港建立「天一港廠」,廠址位於九龍土瓜灣北帝街42號,在港公映的第一部作品為粵劇電影《泣荊花》。

1937 天一港廠改名南洋影片公司,由邵人代替邵醉翁主持業務。

1946 邵人加入大中華影業公司成為股東之一,並租出南洋片場予大中華作拍片之用。

1950 南洋影片公司改名邵氏父子公司,由拍攝粵語片改為拍攝國語片,屬下南洋片場亦改為邵氏製片廠。

1952 邵氏父子公司官方雜誌《電影圈》(港版)出版。

1955 邵氏粵語片組成立。

在星洲攝製第一部以邵氏名義出品的粵語片《星島紅船》。

1957 邵氏父子公司首次與韓國合作,攝製《異國情鴛》,由日籍的西本正(賀蘭山)擔任攝影。

邵逸夫赴港接掌製片事務。

邵氏官方電影雜誌《南國電影》在港出版。

1958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擔任總裁,同時在九龍清水灣買地籌建邵氏影城。邵氏父子公司改為在香港經營戲院及影片發行業務。

《貂蟬》於第五屆亞洲影展中獲最佳女主角(林黛)及最佳導演(李翰祥)等五個主要獎項。

1959 《江山美人》於第六屆亞洲影展中獲最佳影片。

與日本東寶株式會社合作,在港拍攝《香港三小姐》。

鄒文懷加入邵氏兄弟為宣傳主任。

1961 南國實驗劇團成立,由顧文宗任團長,為邵氏培訓演員。

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

1962 李翰祥導演的《楊貴妃》於康城影展獲優秀技術大獎 (Grand Prix de la Commission Supérieure Technique du Cinéma Fran鏰is ),以表揚其內景彩色攝影的成就。

1963 《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港、台兩地屢創賣座紀錄,掀起黃梅調電影熱潮。

李翰祥離開邵氏兄弟,往台灣自組國聯公司。

1966 由胡金銓執導的《大醉俠》,標誌新派武俠潮流的形成。

邵氏兄弟另一官方雜誌《香港影畫》出版。

美國《生活雜誌》(Life)大幅報導邵氏影城風貌。

1967 張徹導演、王羽主演的《獨臂刀》上映,票房超過一百萬港元,從此開創以男演員為主導的陽剛路線。

1969 方逸華加入邵氏兄弟,初在採購部工作。

1970 鄒文懷離開邵氏兄弟。

1971 與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演員訓練中心,由孫家雯主持,取代南國實驗劇團,全面培訓新人。

於11月發行股票,正式成為上市公司。

1972 李翰祥重返邵氏兄弟,首部作品為《大軍閥》。電視紅星許冠文被發掘,擔任片中男主角。

1973 羅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打入美國電影市場,深受西方觀眾歡迎。

楚原導演的《七十二家房客》叫好又叫座,令已衰落的粵語電影重新興起。

與英國咸馬公司(Hammer Film Productions)合作恐怖片《七金屍》(Dracula and the 7 Golden Vampires),由姜大衛、施思、彼得古城(Peter Cushing)主演。

香港邵氏基金會成立,以資助醫院、教育機構、設立獎學金及師資培訓為主。

張徹代表邵氏兄弟,組織長弓公司。

邵人逝世。【?】

1974 許冠文離開邵氏兄弟。

呂奇創辦金禾影業公司,包拍邵氏兄弟影片。

長弓公司開始在台灣拍片。

邵逸夫獲英女皇頒發CBE勛銜,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授勛。

1975 邵逸夫宣佈投資六千萬港元拍攝詹士克維爾(James Clavell)的暢銷小說《大班》(Taipan),並於翌年在邵氏影城開拍。

邵醉翁於2月17日逝世。

1978 邵氏兄弟在荷里活投資一千六百萬美元拍攝《地球浩劫》(Meteor, 1979),主演者包括辛康納利(Sean Connery)、妮妲莉活(Natalie Wood)、亨利方達(Henry Fonda) 等。

1980 邵逸夫成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最大股東,並出任公司董事局主席。

1982 邵逸夫投資列尼史葛(Ridley Scott)導演,夏里遜褔 (Harrison Ford) 主演的科幻經典《2020》(Blade Runner)。

1985 邵氏兄弟基本停產,院線則出租予潘迪生的德寶電影公司。

邵仁枚於3月2日逝世。

1986 邵氏兄弟將影城出租給無線電視。

1988 邵氏兄弟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組大都會電影公司,由方逸華負責,創業作為《撞邪先生》。

位於清水灣的無線電視城全面落成啟用。

1999 以六億元將七百多部電影版權售予馬來西亞財團Usaha Tegas Sdn Bhd(該財團稍後在香港成立天映娛樂有限公司)。

2001 邵逸夫與方逸華成立電影動力有限公司,創業作為《絕色神偷》。

2002 邵逸夫創立「邵逸夫獎」,用以表揚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三方面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每年獎金金額達一百萬美元,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第一屆頒獎禮將於2004年舉行。

天映娛樂將七百多部邵氏作品修復及數碼化,重新推出市場。這批將於未來數年陸續推出的作品包括多部邵氏經典,如《江山美人》(1959)、《不了情》(1961)、《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刺馬》(1973)、《傾國傾城》(1975)等。

2003 與中國星合作投資十一億港元,於將軍澳工業村興建「香港電影城」,預期於2004年竣工。影城設施包括後期製作中心、行政大樓、攝影廠、電影院及展覽廳等。方逸華表示影城落成後,邵氏將再與演員簽約,開拍新戲。

編按

這個年表以追尋邵氏在香港的發展脈絡為主,因此對其前身的上海天一,只有簡略的記述。至於邵氏在星馬及台灣一帶的發展,限於篇幅,也只好從缺。有關邵氏在星馬及台灣的研究,請參閱以下一系列在第一及第二屆邵氏兄弟電影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文:

1. 陳美玲:〈邵氏兄弟在新加坡(20年代至70年代)〉

2. 陳美玲:〈浴火的鳳凰:從《娛樂》看二戰後邵氏兄弟的娛樂事業與新馬人民的娛樂消遣〉

3. 劉現成:〈邵氏電影在台灣〉

4. 羅卡:〈邵氏在東南亞的跨界發展(1920至1970年代)──並與其他公司比較〉

5. Timothy White: "Exactly the Same But Completely Different: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the Singaporean Films of Shaw Brothers" Malay Film Productions and Cathay-Keris"

年表中的香港影壇大事及香港社會大事兩部分,由於篇幅關係,也作了一些取捨。香港影壇大事部分所錄,以電影工業的發展為主;香港社會大事部分,則以政治、經濟及民生為主。這兩部分的作用,在於與邵氏的發展作一參照,從而觀察這個對香港本土文化有深遠影響的娛樂王國,如何與社會和時代互動。

參考資料:

1. 方保羅:《圖說香港電影史1920-1970》,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

2. 余慕云:〈「邵氏兄弟」和香港電影〉,邵氏企業與亞洲城市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01。

3. 余慕云:《香港電影八十年》,香港,區域市政局,1994年。

4. 《南國電影》,香港,1957-1979。

5. 《香港影畫》,香港,1966-1979。

6. 湯開建、蕭國健、陳佳榮主編:《香港6000年:遠古──1997》,香港:麒麟書業有限公司,1998。

7. 新加坡邵氏機構官方網站:
http://www.shaw.com.sg/shawstory/shawstory.htm【未查證】

8. 詹幼鵬、藍潮:《邵逸夫傳》,香港,名流出版社,1997。

9. 蔡洪聲、宋家玲、劉桂清主編:《香港電影80年》,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10. 見本書鍾寶賢〈兄弟企業的分工及傳承──邵氏兄弟和邵氏機構〉一文。

11. Stephen Teo: Hong Kong Cinema: The Extra Dimensions, London: BFI, 1997.

12. 中國電影資料館編:《香港電影圖誌1913-1997》,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98。

13. 余慕云:《香港電影史話》(第一至第五卷),香港,次文化堂,1996-2001。

14. 《香港影片大全》(第一至第四卷),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1997-2003。

在整理編撰這個大事記的過程中,蒙羅卡、鍾寶賢和呂大樂三位義務校閱初稿,並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特此致謝。

整理:吳詠恩

[ 本帖最後由 my1900 於 2007-10-5 02:58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my1900

該用戶從未簽到

4

 樓主| 發表於 2007-10-5 02:49:16 | 只看該作者

邵氏電影目錄(1952——1970)

中文片名 首映日期 語別導演附註

王哥柳哥 1952/10/19 廈語 周書祥

滿園春色 1952/11/29 國語 張善琨等

薔薇處處開 1952/12/18 國語 楊工良 原名: 咖啡底誘惑 Coffee Seduction

勾魂艷曲 1952/12/31 國語 王引

雙面人 1952 國語 王引

孽海情天 1953/01/09 國語 屠光啟 李麗華首次反串演出

推薦閱讀:

邵逸夫銀海爭霸之三大勁敵:陸運濤
你只知她是邵逸夫的「紅顏知己」,卻不知她是永遠的「方小姐」
邵逸夫
如何評價邵逸夫先生的家族信託結構?

TAG:邵逸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