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子平真詮透解》1

《子平真詮透解》1

王相山

《子平真詮透解》序言[01]

 

明月當空,清清的月光撒進窗戶,沐浴著我的眼睛。

    寧靜如水的夜晚,給心靈點上一燭光亮,洗盡白晝的纖塵,這個夜晚,就屬於我心了。這樣的夜晚,最勾魂的事有兩樁,一是品茶,與紅袖添香,二是讀書,與聖賢對語。讀書用眼,實則用心。翻開聖賢書,我就端坐在了聖賢面前,開始靜靜地讀書,沒有子曰,沒有子答,有的只是心靈的交融,命運的感悟。這是與書神交的境界。過去讀《周易》,讀《道德經》,讀《莊子》是這個境界,現在讀《子平真詮》,也是這個境界。

一個人,一生或許會讀好多書,學富五車,但真正對己有用的,亦就一兩門,或者一兩本,一牛車而已。一般的書,消遣的書,可以坐在馬桶上讀,一目十行,一翻十頁,嘩嘩而過,不讀了,順手撕下一頁,擦屁股用。一生摯愛的書,有用的書,追求的學問,就得用崇敬心讀,用虔誠心讀,用仰視心讀。對書的態度,就是對聖賢,對大師的態度。每個夜晚,用燭光點亮心靈,端坐書案,就是我對大師的態度,對《子平真詮》的態度。聖賢之道能讓人知天地,大師之書能讓人知命運。「人能知命,則營競之心可以息,非分之想可以屏」,順命盡性,共勉前路,循天地之運行,安壽夭之義命,豈非士君子之厚幸哉!

好書百讀不厭。聖賢書,更是百年千年,把玩不透的。如老子的《道德經》,文王的《周易》,還有《莊子》,幾千年來,諸子百家,大師輩出,百花齊放,評註之書汗牛充棟,仍然如高山仰止,深邃宇宙,無法達到彼崖。這就是中國古代哲學書的魅力與境界。這些書除了用崇敬心、虔誠心、仰視心來讀,還得用懷疑心、挑剔心、想像心來讀。崇敬而不懷疑,虔誠而不挑剔,仰視而不想像者,只能成為一個學者,而不能成為大師。大師是站在聖賢的肩膀上,用崇敬心去懷疑,虔誠心去挑剔,仰視心去想像,豐富,發展聖賢的學問,才名符其實的。

但有些書,有些經典,只能用崇敬心、虔誠心、仰視心來讀,不能用懷疑心、挑剔心、想像心來讀。這樣的書,你可以徹底否定它,一棍子打死它,但不容許肢解它,誤讀它。這樣的書,如果也讀得百人百解,千人千味,遠離本義,面目全非,那就是對大師的凌辱,對後學的誤導了。比如清乾隆進士沈孝瞻所著的《子平真詮》,就受不得半點曲解與誤讀,來不得半點延伸它意,穿鑿附會的,只能忠實原著,精讀本義,即使對子平命學的發展,也必須建立在本義的基礎上。對這本書的評註,如果亦出現汗牛充棟、百家爭鳴的境況,那就是《子平真詮》的最大悲哀了。《子平真詮》是沈先師用畢生心血,在《淵海子平》、《三命通匯》、《神峰通考》等命學經典基礎上,精雕細刻而成的命學巔峰之作。在我眼中,凡命學舊籍新著,《子平真詮》的標高,前無故人,後無來者。誠如方重審所言「後之言命學者,千言萬語,不能越其範圍;如江河日月,不可廢也」。

    《子平真詮》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用神」的概念,為子平命學理清了八字的總綱與樞紐,技術與規範,由用神而推格局,由格局變化,而推命運的貴賤,人生的沉浮,提高了推命技術的嚴謹性、準確性與可操作性。這使該書成了當時人們爭相傳抄的命學秘典。方重審在評價沈先師這一重大貢獻時說:「先生諱燡燔,乾隆己未進士,天資穎悟,學業淵邃,其於造化精微,固神而明之,變化從心者矣。觀其論用神之成敗得失,又用神之因成得敗、因敗得成,用神之必兼看於忌神,與用神先後生克之別,並用神之透與會支、有情無情、無力無力之辨,疑似毫芒,至詳且悉。是先生一生心血,全注於是,是安可以埋沒哉!」

    方先生不忍《子平真詮》埋沒,做序刻印,使《子平真詮》走向民間,功德無量。但令沈先師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子平真詮》的「用神」本義,在第一個評註家手裡,就遭遇了被曲解、肢解、歪解與誤讀的命運,變得南轅北轍、南橘北枳了。

此人,就是令我崇敬的民國命學大師徐樂吾老先生。

徐樂吾先生,一生著述頗豐,於命學貢獻良多,對後世影響很大。也是公開評註《子平真詮》第一人。客觀而言,徐老先生在宣傳推廣《子平真詮》上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功不可沒。但誠如黃大陸先生所言,萬分可惜的是,徐老先生在「用神」等許多重要概念上,都或多或少地誤解了《子平真詮》的本義,致使子平正宗大法變得有些面目全非,最終把子平命學引入了歧途。雖然他也承認「評命以取用神為第一要義」,更承認「用神未真,命無准理」。但徐樂吾開篇就偷梁換柱,移花接木,把沈氏「用神」偷換成徐氏「用神」了。徐說:「用神者,八字中所用之神也。」沈氏明明說「八字用神,專求月令」,徐氏卻拋開月令,「以日元配月令地支,察其旺衰強弱而定用神也。」徐氏「察其」之「其」,就指日元。他以日元的旺衰為立論基礎,在整個八字中尋找能平衡日元的「所用之神」,「察其旺弱喜忌,或扶或抑,即以扶抑之神用神,故用神者,八字之樞紐也」。由此概念出發,徐氏緊接著拋出了「扶抑、調候、通關、病葯、專旺」五大用神。至此,徐氏完全拋棄了沈氏用神觀,借評註而立新論,名為《子平真詮評註》,實為《徐樂吾平衡命學》了,並以此奠定了平衡命學祖師爺的地位。

從此,「用神」出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一個格局用神,一個平衡用神。命學界也形成了子平與平衡兩大派別。其它任何新名堂,新派別的創始,都是在此基礎上,新瓶裝舊酒,改頭換舊面,弄個新詞而成的東西,與造葯者,不換藥的成分,竟換藥的名稱,圖財謀利的玩法一樣。而且在後來的發展中,格局派無可奈何,境遇尷尬,平衡派風光無限,耀武揚威。致使整個命學界,唾沫橫飛,互相謾罵,烏煙瘴氣。罵了古人罵今人,罵了死人罵活人。沒有一個大師不罵人,騙子!也沒有一個大師不被人罵,騙子!這兩派的爭鬥,不說亦罷。令人惋惜與不幸的是子平圈裡,也是一樣,互相攻擊,搞窩裡斗,矛說矛長,盾說盾硬。過去是「婊子無情,戲子無義」,現在是「商家無信,命家無德」。沒有一點陰陽和諧、博愛包容、謙虛互學、仁愛互敬的君子之風。動輒生氣,動怒,罵人,離乾卦之君子,謙卦之謙恭遠矣。商家無信不成儒商,命家無德不能做大師啊。

時間不可逆,歷史也具有不可逆性。不能以今天的眼光去看歷史,更不能以今天的智慧去評價歷史,也不能以今天的手段扼殺歷史。歷史,只有放在歷史的環境中去讀,才有味道;歷史的功過是非只有用歷史的眼光去評,才會客觀。命學也一樣,自始作俑者任鐵樵、徐樂吾先生分別誤讀了《滴天髓》、《子平真詮》後,命學的發展,已經客觀上造成了兩大陣營。兩大陣營的祖師爺都是五代徐子平,子平陣營的繼承弘揚以沈孝瞻為代表,堅守陣地,繼承弘揚著子平命學,《滴天髓》、《子平真詮》是其代表;一個陣營以任鐵樵、徐樂吾為代表,從子平中拿一個「用神」概念,經過肢解誤讀,創立了新派平衡命理學,《滴天髓評註》、《子平真詮評註》是其代表。再後來,子平中出來了盲派,平衡中分出很多這派那別,就不值一提了。這就是目前命學界的大致現狀。任何一個大師,單靠個人的力量,你都無能無力改變這種現狀。那麼,就讓兩大陣營各自相安吧,你當你的大師,他坐他的寶坐,做不到包容與互敬,那就少一點謾罵與攻擊吧。天地有陰陽,源於太極,命學也有陰陽,源於子平。這樣說來,都是一個祖師爺的徒子徒孫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再說了,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沒有陰陽的對比,那有陰陽的黑白分明呢?至於誰是誰非,陽對陰對,時光老人,最為公道。有生命力者,野火燒不盡;無生命力,扶也是阿斗。用不著唇槍舌劍,侮辱人格,有辱文人的斯文,大師的顏面嘛。

我學周易,是受了邵偉華的影響,我學命理,最先學的就是新派平衡命理。那時,我讀《滴天髓》,實質讀的是任鐵樵的《評註》,讀《子平真詮》,實質讀的是徐樂吾的《評註》。原文雖然美如瓷器,可我沒有金剛鑽啊,所以只讀大師的評註,沒讀祖師爺的原文。大師們都評註明白了,何必再費腦細胞,嚼那枯澀難懂的原文。錯就錯在那時沒有鑒別力,太相信大師了,以為他們就是子平命學的忠實繼承者。一見到八字,就看日元的旺衰,左看右看,這日元幾兩幾錢是旺,幾兩幾錢是衰,越看越糊塗了。十年下來,跌的頭破血流,怎麼大師們評註的頭頭是道,用起來就不靈光了呢。還是玩子平的師兄們厲害,一語點醒夢中人,任鐵樵、徐樂吾弄錯了「用神」的概念,「一字差,全盤錯」了。這才回過頭來,努力清空腦子,重新讀《子平真詮》。批了一個八字,給一位專研《子平真詮》的後生看,一眼就看破了我的皮:你表面上用的是子平格局,但骨子裡仍然是平衡用神的東西。可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清空腦子,是一件十分不易而又痛苦的事。

在我眼裡,凡研究子平命學,長我一厘者,不論長幼,都是我敬佩之人,崇拜之師。古之劉伯溫,徐子平,徐子升,萬明英,張神峰,沈孝瞻,今之韋千里,梁湘潤,徐偉剛,黃大陸,魏多亮,中原三劍客(中原書局、萬花迎春、加拿大蓬),等等,他們的方向相同,目的相同,都是為了精研子平命學的本義,弘揚子平命學。但是,人與人的天賦有高低,慧根有深淺,悟性有差異,在研究子平本義上就有見識的差別,經驗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前面我說過,《子平真詮》到今天為止,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單就究其本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屬正常。一個人窮盡不了《子平真詮》的本義,更窮盡不了洋洋52萬種八字,只有集大家的智慧,才能使子平本義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子平命學得到最大程度的弘揚。自覺比別人悟道更深、得道更高的智者,沾沾自喜可以,洋洋得意可以,但罵別人「假大仙」啊,「腦殘」啊,就不好了。求不得共識,但可以存異嘛。自己不想想,跑在前面的開道者,為子平鼓與呼者,若體力超強,精力超好,悟性超深,智慧超群,早已站到了沈先師那樣令人不可仰望的高度,還有你評來注去的空間?說三倒四的機會么?說俗點,應該為悟道淺功力不深者而高興,給自己留下了施展才華的空間,通往巔峰的機會。說雅點,做學問貴于謙,重在德,功力再好的人,若易德不行,動輒罵人,誠不足以令人尊敬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讀《子平真詮》,更讀各位對《子平真詮》的真知灼見,博採各家之長。此,我學子平之法也!

今晚的月光如水樣流瀉,思緒也如水樣泛濫。拉拉雜雜,寫下了我讀《子平真詮》的第一篇筆記。本想寫這些年來學習子平的方法,體會,不由自主,卻寫出了對命學界現狀的看法。說實在的,我還沒說三倒四的資格,但又擋不住筆下的文字。那就順勢表明我的態度吧:讀《子平真詮》筆記,僅僅是本人的學習心得,感悟記錄而已,不敢說觸及了「子平本義」,更不敢言摸到了「子平正脈」。看著怒我不爭,哀我不進,但還不到不可救藥的地步者,請伸出你的大手,吐出你的真言。真摯良言,一句即師也!看著不順眼的,認為胡說八道的,敬請留下你的真見,但千萬別開口罵人啊!

這裡先謝不罵之恩,是為序!

《子平真詮透解》:論用神變化[01]

 

子平論命,以月令為提綱,以順逆定用神成敗,相當簡明,頗具操作性。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用神雖然專主月令,但月令除子午卯酉外,不止一個藏干,它們中有本氣,有中氣,有餘氣,那麼,它們中誰當令,誰主持工作呢?一般情況下,當然是本氣主持工作,一把手說了算。但當月令本氣死不出頭,一把手不在位,工作還得有人干,單位還得有人管啊,這時候,就得按用神的變化規律來讓二把手、三把手出面充當用神,主持工作。所以,弄清用神的變化規律,就是命理學的一個重大問題了。

一、用神的變化規律

    「用神既主月令也,然月令所藏不一,而用神遂有變化。如十二支中,除子午卯酉外,余皆有藏,不必四庫也。即以寅論,甲為本主,如郡之有府;丙其長生,如郡之有同知;戊亦長生,如郡之有通判。假使寅月為提,不透甲而透丙,則知府不臨郡,而同知得以作主。此變化之由也。」

    (一)用神變化的原因

    用神,專求月令。但由於月令地支藏乾的數量多寡與表現形式不一,用神就有了變化。沈氏給「用神變化」下定義時,只說月令因「所藏不一」,用神就變化了。這是不全面的,「所藏不一」僅僅指藏乾的數量多寡,這只是用神變化的條件之一;用神變化的另外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藏乾的表現形式不一。沈氏雖然沒有明確在「所藏不一」後面加「表現不同」四字,但後面的內容,全是論述藏乾的不同表現形式的。所謂藏乾的表現形式,就是指月令藏乾的不同「透干會支」方式。所以,藏乾的數量多寡與能量大小是用神變化的原因,藏乾的透干會支是用神變化的表現形式。

第一個原因,藏乾的數量有多寡。十二月令地支藏乾的數量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三類:一類是子午卯酉四正月,除午藏丁己兩干外,子卯酉只藏一干;一類是辰戌丑未四墓月,藏干多達三四個;一類是寅巳申亥四隅月,藏干多達兩三個。藏干數量多寡不同,必然會引起用神的不同變化。

第二個原因,藏乾的能量有大小。如果我們把月令比作一個縣市,一個單位,藏干多寡比作領導班子成員的多少,藏乾的能量大小比作領導的權力大小,學命理,看用神,就好玩而不枯燥,很有吸引力了。用神,就是這個單位主持工作的主要責任者。子午卯酉四正月,這四個單位職能比較單一,所藏只有一干,就是本氣,一把手,能量最強;辰戌丑未四墓月,這四個單位職能最雜,所配領導也最多,最少的有三個,最多的有四個,一般情況下,主氣為一把手,餘氣為二把手,庫根為三、四把手;寅巳申亥四隅月,這四個單位,職能比四正多,但又比四隅少,配的領導職數就相對少一些,有兩到三個,一般情況下,本氣為一把手,長生之氣為二把手。這麼多縣市,這麼多單位,誰當用神主持工作呢,正常情況下,不用講,你明白的,自然是一把手了。那麼,特殊情況下呢,就由藏乾的透干會支來決定由誰主持工作,由誰當用神了。

(二)用神變化的表現形式:透干會支

用神變化的表現形式有兩種:一是透干,二是會支。要學會找用神,除記住月令藏乾的數量多寡與能量大小外,更要記住「透干會支」這四個字。

透干引起的用神變化。從藏干透干形式講,藏干有多寡的不同,就會有表現形式的不一,有的透,有的不透,這就決定了用神變化的結果不同。子午卯酉四正月,就一個藏干,一個一把手,透與不透,都由它負責,當用神,推不掉的;辰戌丑未四墓月,藏干多,透乾花樣多,誰當用神,誰主持工作花樣更多,故沈氏專門會在《雜氣如何取用》中講,這裡先放下四墓月,專門講寅申巳亥四隅月的透干取用。拿寅字來說吧,寅裡面藏有甲、丙、戊三干。甲為寅木的本氣,就如同一縣之長,得位當權;丙火長生在寅,如常務副縣長,二把手,權利僅次於縣長;戊土在寅也是長生,但同時又受甲木之克,丙火之生,它在寅中的位置就如副縣長,三把手。假若寅為月令,甲木不透而透丙火,縣長大人有事不在,這時就得由常務副縣長全權主持工作了,那麼,丙火就是用神;假如甲木不透,丙火也不透,只透戊土,就如縣長開會去了,二把手也有事不在家,就得由戊土三把手主持工作了,戊土就是用神。這就是用神變化的緣由與規律啊。

再如「 己生申月,本屬傷官,藏庚透壬,則化為財。」 己生申月,申月本氣藏干為庚,己土庚金,本為傷官格。但是庚金一把手不透,而透出二把手壬水財星,則用神由庚變壬,格局隨之由傷官格變成了財格。這裡,大家可能已經看出點玄機了,一把手主事時是傷官格,二把手主事時成了財格,傷官是凶格,需制化,財星是吉格,喜生扶,一把手的工作格局反而不如二把手的格局好了。這種情況與現實一樣啊,一個單位,二把手能力強過一把手的很多,只是挨不著他表現罷了,一旦他主事,馬上就會拋棄一把手的思路,而按自己的思路與風格作事了。沈先師的這一例子是放在會支之後講的,我提前到透干中學習,應該更合適一些。

可見,用神變化,要始終以月令本氣為主宰,由一把手說了算,其他藏干,不論是二把手、三把手,都無法與一把手爭雄的。只有一把手確實不在位(本氣不透)了,二把手、三把手才有機會出來負總責,主持工作。本氣不透,或者叫一把手不在的標誌是:一是本氣不透干;二是命局中沒有滋生本氣的五行。只有這樣才可以視為本氣不透,一把手不在位。但本氣不透,並不表示就輪到其他藏干來主持工作了。二、三把手必須透出來,才有話語權,主事權;二、三把手不透不露,說明一把手不在位時就沒有給他授權,讓他暫時主持工作,則依然由本氣一把手說了算。好比一個縣府,縣長、副縣長們都不在家,但工作還得照常開展,因為一把手人出去了,官位還在,椅子還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怕一把手,不是怕一把手這個人,而是怕他手中的權力,怕那把官椅。至於寅月,藏甲透乙,藏丙透丁,藏戊透己,雖然乙丁戊可得月令之助,但都沒有資格承擔用神這個神聖職權的。

會支引起的用神變化。 沈氏只舉了一個會支引起用神變化的例子。沈氏說: 「 故若丁生亥月,本為正官,支全卯未,則化為印。己生申月,本屬傷官,藏庚透壬,則化為財。凡此之類皆用神之變化也。」 「己生申月,本屬傷官,藏庚透壬,則化為財」的例子已經在上面透干中講了。這裡只講會支。

    如丁生亥月,亥中本氣為壬,亦即用神為壬,一把手是壬,格局為正官 格。但是如果八字地支中有卯未二字,「支全卯未」,則亥卯未三合為木,用神就因三合而發生變化了,用神由 亥水正官變成了卯木印星,格局也就由官格變成印格了。這個會局用神,表面上是會出來的,實質還是月令中的東西,因為亥藏壬甲,壬是是本氣,是一把手,甲木是長生之氣,是二把手,是由壬水所生的。甲木雖然不透干,不想當出來主持工作,但通過會支會出來了。就象一個單位,一把手壬水有事,臨時生二把手甲木主持工作,二把手聰明的很,不透干,推辭不幹,但地支會了,得到了其它同志的大力支持,就同意了,甲木才以三合的身份,主持工作了。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一把手壬水讓甲木主持工作時,甲木如果不推辭一番,直接透干接受工作,那就有毫不謙虛、急不可耐想當一把手的嫌疑了。推推脫脫的過程,實質是顯示了自己的品德,一個領導品德好,還有分寸,自然會得到其它領導的支持。既讓一把手放心,又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這樣接受權力的策略怎麼不高明呢。而格局發生變化,由官格變成印格,則說明甲木得到了壬水一把手的充分信任,不但讓他主持工作,還放手放權,讓他大膽按自己的思路干,這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見,會支是用神變化的條件之一,是月令用神變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總結起來,月令只要本氣不透,而又參與了透干或會支的鳥事,用神就會發生變化。所謂的用神變化,說白了,就是八字中不以月令本氣為用神,而以月令中的其他藏干為用神時的變化規律。而且,沈先師以上舉的三個例子,不論寅月甲不透而透丙,申月庚不透而透壬,亥月壬不透而透甲,還有沈先師沒舉例的巳月丙不透而透戊,都有這樣一個共同點,新用神其實是由本氣用神生出來的,如寅月甲木生丙火,申月庚金生壬水,亥月壬水生甲木,巳月戊土生庚金,都是本氣生長生之氣,生就是生扶,支持,同意,幫助,也就是二把手出來當用神,主持工作,都是經過一把手同意支持的,一把手不同意,沒支持,你主持工作,就是篡權之嫌疑了。縱觀全章用神變化的例子,都是這個樣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用神要變化,權力要移交,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誰也阻止不了。我們學習的目的,是要判斷清、觀察清用神變好了,還是變壞了,這才是看用神變化的核心。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當不了皇帝,但你可以看清楚那皇帝當的好不好,你左右不了他人命運,但可以幫人看清楚他的命運好不好!

《子平真詮透解》

 

論用神變化[02]

 

二、用神變化的結果

    事物沒有矛盾,就沒有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結果。陰陽的對立統一規律、矛盾規律,決定了陰陽的生克變化。用神也一樣,有陰陽五行的不同,十神善惡的不同,就有生克變化的不同,自然變化的結果亦不相同。用神有善惡,有吉凶,財官印食為善為吉,煞傷劫刃為惡為凶。用神的善惡吉凶,不僅僅決定了格局成敗的方式,也決定了用神變化後格局的美與壞。財官印食四吉神中,官為最善之用神,其次為財印,財印勢均力敵,近次於官,然後為食。煞傷劫刃四凶神中,傷的不善程度最輕,其次是煞,再次為劫,最後是刃,刃最為兇惡。用神變化的結果有三種:一是用神本善,但愈變愈好,越變越善,或者由不善而變善,由不好而變好了。亦就是用神的善的層次或者叫善的指數變高了,好比財化為官,官的善指數就比財要高;傷化為財,財為善神,傷為不善神,財的幸福指數就比傷官高出好幾級,格正局清,格局愈美。二是用神本善,但愈變愈差,越變越壞,由善變不善了,或者由惡變得更惡。亦就是用神的善指數下降了,如印化為劫,官化為印等,愈變愈差,格破局壞。三是變而未變,看用神變化的過程,變來變去的,但變化的最終結果卻是打回原形。善的仍善,惡的仍惡,沒有變化。簡單地說,用神變化的結果有變好、變壞、不變三種。故沈氏說:「變之而善,其格愈美;變之不善,其格遂壞。」

(一)用神變之而善(變好)

    「何謂變之而善?如辛生寅月,透丙而化財為官;壬生戌月,逢辛而化殺為印;癸生寅月,藏甲透丙,會午會戌,則化傷為財,即使透官,可以作財旺生官論,不作傷官見官;乙生寅月,透戊為財,會午會戌,則月劫化為食傷。如此之類,不可勝數,皆變之善者也。」

    如辛生寅月,月令本氣為甲木,本為財格;寅中不透甲木而透丙,因此,丙就成了用神,格局就由財格變成官格了。官是善用神,喜有財星相生,丙火官星得坐下寅木財星相生,所以是用神由善變得更善,格局愈變愈好。這也說明官格的善級指數、富貴層次高於財格。財官都為善,若財高於官,財格變官格,就成愈變愈差了。

如壬生戌月,戌中本氣為戊,本為煞格;但戌中戊土七殺不透,而透辛金印星,這叫化殺為印,格局由煞格變成了印格。殺為惡用神,必須要有印化或食制,現在透出辛金印星化殺生身,使殺星不能攻身,格局由惡變善,愈變愈好。

如癸生寅月,不透甲木傷官而透丙火財星,化傷為財。傷官是惡用神,必須要有財化或印製,現在透出丙火財星化泄傷官,也是格局由惡變善,愈變愈好。這時候即使透出戊土官星,寅木傷官也不能傷克官星,所以就不能以傷官見官論,而要以財旺生官論;如果地支有午戌二字(有一個午字即可),那麼寅午戌三合火局,寅木用神也會因之變化為財星,這也是用神變化的一種方式。這裡的「藏甲透丙,會午會戌」,不能理解成透丙與會午會戌必須同時滿足,癸生寅月才會化傷為財。前面說過,月令只要或透干或會支,用神就會變化。因此,癸生寅月,只要或透丙,或會午,或會午戌,或透丙兼會午會戌,都可化傷為財。這種用法,全書比比皆是:「官逢財印」,官或逢財或逢印或財印同逢,官格就成;「有亥與未,則卯與亥未會而不沖」,卯或有亥或有未或亥未同有,則會而不沖酉。因此,癸生寅月,甲不透干,只要或透丙,或會戌,或會午,三個條件中,只要滿足任何一個條件,就會變化。當然,同時滿足兩個或三個更好,因為滿足的條件越多,力量越強大。所以,這些條件中,以會戌為財的用神最輕,以會午且會戌且透丙的用神最得力,很好很強大很強悍。

又如乙生寅月,為月劫格。這時若見寅中透出戊土財星,地支又或會午,或會午戌,寅木則會因會合而變火,用神發生變化,月劫化為食傷,並轉而再去生戊土財星,這樣就使格局愈變愈好了,因為食傷的善級數比月劫要高,因此,用神變善了。這一例,在這裡被看成食傷生財格,但後面月劫格中,又將其視為月劫逢財而化劫為生。不管那一種,均甚貴甚秀。此例不要求藏甲。   

例1伍廷芳之造:壬寅 丁未 己卯 乙亥

己生未月,干透丁火,本為印格。然支會亥卯未木局,乙木七煞又透時干,格局變成了煞格。年干透壬水,丁壬化木,年支寅,皆化為木,日元己土無根,不得不從煞矣。四柱無金,會局純粹,從煞格成也。

例2王克敏造:丙子壬辰 壬申 乙巳

壬生三月,本為墓地,戊土七煞秉令,然辰中不透戊而透壬乙,申子辰三合水局,則土旺變為水旺,春木餘氣,泄水之旺氣,丙火又得祿於巳,變為傷官生才格。

    (二)用神變之不善(變壞)

「何謂變之不善?如丙生寅月,本為印綬,甲不透干而會午會戌,則化為劫。丙生申月,本屬偏財,藏庚透壬,會子會辰,則化為殺。如此之類亦多,皆變之不善者也。」

    丙生寅月,本來是印綬格。但若果寅中甲木不透,地支有午戌二字(有一個午字即可),那麼寅木印星就會被合化為比劫,格局就由印格變成月劫格了,自然由善而變不善了。又如丙生申月,本屬偏財格,若是申中庚金當了縮頭烏龜,而透壬水七殺,地支又有子辰二字(有一個子字即可),則申子辰三合水局,給七煞壬水添油加力,申金偏財格就變成了七殺格。格局由善變惡了。八字中,諸如此類的變化很多,都是用神愈變愈壞的現象。

    用神變化直接牽扯到格局的變化,用神變好變壞,格局變善變惡,最終牽扯的是一個人命運的變化,命理信息的變化。格局由善變惡,祖上好,到他這裡得敗了,前面好,後面不好了,或者職業由好變壞了,剛到手的鴨子飛了;由惡變善,祖上不好,到他這裡翻身了,前面不好,後面好了,或者職業由壞變好了,看似迷茫不成的事,突然成了;都是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民間有一句話叫「動真格的了」,這句話,就源於命學用神格局的變化,很形象,很給力啊。動了真格的,就可以顯示出許多與之相關的信息,比如家世、學業、事業趨向等,都可以從用神的變化中看出端倪來。比如月令是印星,只要不是遭到損壞或數量太多,即表示命主家中有書香之氣,命主能夠得到父母的蔭福,自己的學業也會較高。但是只要印星化而為劫,那麼這些良好的信息就都會淡化掉。

我們來看看黃大陸先生提供的命例:

    1)壬戌  壬寅  丙午  戊戌;

    2)戊戌  甲寅  丙午  戊戌;

    3)壬子  壬寅  丙午  庚寅。

    第一例,丙生寅月,本為印格,但因本氣甲木不透,地支寅午戌三合,將寅木印星變成了劫財,印格變成了月劫格。或許有人會問天干兩壬七煞透干蓋頭,壬水克火,寅午戌能合化火么?能合化,因為壬水無根,無力克三合之火,月劫格成立。印格變劫,由善變惡,這是第一個不好的信息,文化沒了;月劫用煞,煞又無根,食神戊土還欺煞,這是第二個不好的信息,貴氣沒了,劫財基本處於無制的狀態,掙錢錢就很辛苦了。故命主出身平民之家,識字不多,一生務農。

    第二例,丙生寅月,甲木透干,印格成立。地支也是寅午戌三合火局,按透干會支的原理,這個印格,能變成月劫格么?不能?因甲木透干,寅木印星便不能悉數化火。日元丙火坐午,有強根,身重印旺喜食傷吐透,命主食神戊土雙透,也有強根,格局仍然是印格,用印喜食格,故命主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己也有較高的學歷。

    第三例,丙生寅月,也是印格。雖然甲木不透,只因壬水官煞有根,可以不斷滋養寅木,地支寅午便不能化火,印格則不變,構成了印賴煞生格,故命主出身於官貴之家,自己也是進士,並且官至一品。

(三)用神變而不變(不變)

    「又有變之而不失本格者,如辛生寅月,透丙化官而又透甲,格成正財,正官乃其兼格也。乙生申月,透壬化印,而又透戊,則財能生官,印逢財而退位,雖通月令,格成正官,而印為兼格。癸生寅月,透丙化財,而又透甲,格成傷官,而戊官忌見。丙生寅月,午戌會劫,而又或透甲,或透壬,則仍為印而格不破。丙生申月,逢壬化煞,而又透戊,則食神能制煞生財,仍為財格,不失富貴。如此之類甚多,是皆變而不失本格者也。是故八字非用神不立,用神非變化不靈,善觀命者必於此細詳之。」

    「本格」就是本氣之格。「變之而不失本格者」,就是用神雖然參與了變化的過程,但變到最後,本氣仍然在發揮作用,沒有丟掉本格,則依然以月令本氣為用神,或者以本格為主格。所以,在分析用神變化時,一定要分析月令本氣丟失了沒有,也就是考究月令本氣還能不能發揮作用的問題。如果本氣沒丟,則本氣之格仍然是主格,變化出來的新用神視為兼格;如果本氣丟了,當然就失去「本格」了,則可視變化了的用神為主格。總之,用神變化中,月令本氣在與不在是用神變與不變問題的關鍵。

如辛生寅月,寅之本氣為甲,格局為正財格;透丙之後,格局由財格變成官格了。此時,本氣甲木又透出為用,則格局仍然為正財格,則變而不變也。那麼之前的官格是否就沒用了呢?不是的,雖然官星做不了主格,但還可以做兼格。本格與兼格誰為主,當然是本氣財格為主格了。由此可見,只要月令本氣透出,一把手負責,月令中的其它中氣、餘氣不管怎麼樣透,怎麼表現,都由一把手說了算,副職是翻不了天的,這就叫「不失本格」。

如乙生申月,為官格。透壬,則官格變成了印格。此時,雖然本氣庚金官星不透,而透出了戊土財星,壬印與戊財齊透,財星的作用,一是生官,二是損印,三是泄食,此時壬水印星碰到戊土財星,就只好受損退位了,而本氣官星更加得到了財星的生助,所以,雖然壬水印星通根於月令,仍然要以官格為主格來看,印格可以看作是兼格。為何這樣看?一是財能生官,能滋生月令本氣,本氣得到加強,則還能發揮作用,故以本氣用神為先;二是財能損印,新的用神受到制約,無法順利地執掌權力。因此,即使壬水雖與月令相通,但還無法主導局面,只能屈居兼格的位置了。

這一例中,要注意「通月令」三字,可理解為通月令中之人元。對此,可比較「申月透壬,為通月令」與「庚生申月,透癸泄氣,不通月令而金氣不甚靈」,看看,透壬「為通月令」,透癸就「不通月令」,反而泄氣了,個中差別,必須仔細體會。又戊雖為申中之人元,但提都不提它能做為用神的資格,它只是幫助本氣奪回了江山而已,對此,己土亦能起到同樣的作用。

癸生寅月,本為傷官格,透丙則化為財格,而又透出本氣甲木,格成仍然會打回原形,構成傷官生財;這時戊土官星再透,則為傷官見官,破了傷官生財格,故忌見戊官。當然,如果透丙不透甲,那就為財格了,再透戊為財旺生官,不忌戊了。如果透丙不透甲而透乙,乙非寅之人元,格局為財逢食生,此時若再透戊,那戊官還忌不忌,忌的,財格用食中提到,「透官身弱,則格壞矣」,其實,這裡忌的是乙食,而非戊官,所謂財旺生官,露食則雜。那麼,如果透的是丁火而非丙火,丁不通月令,無須考慮,堅持以寅中本氣甲木為用就是。如果會寅午而又透丁火不透甲木,該怎麼辦?不用管丁,寅午會支,為財格,丁可增強財力。如是等等,萬變不離其宗。

丙生寅月,地支或午,或午戌,則寅午戌三合化印為劫,用神變不善了。但不要緊,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救:一是甲木印星本氣透出(注意,必須甲木,乙木不行的),則寅木就不會悉數化火;二是透官化煞,官煞可生印退劫,如此,格局就不致化印為劫,印格自然不破了。

丙生申月,本系財格,如透壬水煞星,則化財格為殺格,而又同時透出戊土食神,則食神便能制煞生財,也可以叫棄殺存財,仍為財格,不失富貴。財化為煞,食能制煞生財,與官化為印,財能生官退印,理之相同。假設財化為官,再透食,確實仍為財格而不破,但只怕不妙,人家財要往上爬,進化為官,你食何必來破壞別人的好事呢。格局可就成了財旺生官,露食則雜,食要受千萬人的唾罵了。

    諸如此類的變化很多,都是雖變而未失本格的例子。若需小結的話,可以這麼小結沈氏對變而不變的論述:月令透干會支,用神就變化了;但如果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則仍不失本格:一是月令本氣透出;二是本氣不透,但所透之干滋生本氣;三是本氣不透,也沒滋生本氣之干透出,但另有透出之干制約新的用神,則用神雖然變了但還不失本格,仍然以月令本氣為用。所以,看八字不抓住月令用神這個提綱,就沒有條理,而用神如果沒有變化則失去了它的可變性與靈活性,善於看命的人啊,必須在用神變化這個細節上看仔細,弄清楚。

《子平真詮透解》:論用神變化[03]

清·沈孝瞻著  相山解讀

三、用神的特殊性

《子平真詮·論用神》又云:「然亦有月令無用神者,將若之何?如木生寅卯,日與月同,本身不可為用,必看四柱有無財官煞食透干會支,另取用神;然終以月令為主,然後尋用,是建祿月劫之格,非用而即用神也。」

沈氏在前面剛講「八字用神,專求月令」,這兒又講「亦有月令無用神者」。月令無用神,你讓我們怎麼「專求月令」啊?難道真的存在月令無用神的情況?表面上看,是存在的。如「木生寅卯,日與月同,本身不可為用」。可見用神是要與日元發生生克作用,才能構成格局的。日與月如果同為一種五行,生克作用就發生不了啦,難道就無格局了?非也,木生寅卯月,就是建祿月劫格,只是這種格局要去其他地方尋找財官煞食來進行作用,透干會支都可以,很有點飢不擇食的味道。這裡沈氏只提到「看四柱有無財官煞食」,而沒有提到傷與印,是否意味著傷不能為用呢,非也,其實很多情況下,傷與食都可以互用。那麼印呢,印肯定不行啦,印要麼生身要麼護官,現在身強無官,要印來幹什麼。那麼印如果硬要來呢,又沒財官煞令呢,沒辦法了,只好取專旺格了,何必呢,為什麼非要逼我上梁山呢,我一直都想做一名良好公民。

但是這種另找取神的方式還是因為月與日同,如非月日相同,絕對不可以這樣另取用神,不能因為用神不合心意,想棄就棄,動不動就要另取用神。所以,歸根到底,用神,還是以月令為主,如果堅持以月令本氣為用神,則屬建祿月劫格,還能起到用神的作用。既然已經「非用而即用神」了,那麼建祿月劫格中的用神就為月令本氣,財官煞食,為不善之用神,要逆用,上文提到的「月劫喜透官以制伏,利用財而透食以化劫」,即是這個意思。從這裡可以看出,沈氏擴展了用神的含義,以後,用神就完全屬於月令的了。所謂用神,就是月令中可用於構成格局之字,誰透誰就是用神,透干會支,均為透,均可以擔當用神的職責,都透出來,則都同為用神,如此而已。

《子平真詮透解》:論用神純雜

清·沈孝瞻著  相山解讀

 

    「用神既有變化,則變化之中,遂分純、雜。純者吉,雜者凶。」用神既然有變化,那麼在變化之中,就會有純雜之分。用神清純者吉,用神駁雜者凶。《滴天髓》云:「一清到底顯精神,管取平生富貴真,澄濁求清清得凈,時來寒谷亦回春」,即純雜之謂也(參看《滴天髓征義》清濁節例證)。雜者,多者眾者,各懷鬼胎之謂也,沒有多,就不會有雜。假設用神變化是指從這個用神變成另外一個用神,自始至終只得一位,就不存在純雜之說。純為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雜為同室操戈,反目成仇。故用神純則氣勢純一,能力易於發揮;用神雜則牽掣多端,能力難顯。

    一、何謂用神清純?

「何謂純?互用而兩相得者是也。如辛生寅月,甲丙並透,財與官相生,兩相得也。戊生申月,庚壬並透,財與食相生,兩相得也。癸生未月,乙己並透,煞與食相剋,相剋而得其當,亦兩相得也。如此之類,皆用神之純者。」

    要理解「純」的定義,必須吃透「互用」與「兩相得」這兩個詞的確切含意。而最好的理解,就是先看例子了。比如辛生寅月,寅中甲丙齊透,甲木是財,丙火是官,兩者都是善的用神。以甲為主,則為財格,丙為官,格成財旺生官;以丙為主,則為官格,格成官喜財生。不管是以本氣取用,還是以「有官先論官」取用,都能成格,好象是「互用」了。但是,這樣理解「兩相得」的意思,是不嚴謹的,不規範的,是沒有主次之分、君臣之別的,有損沈氏本氣取用定格的嚴謹性與可操作性。還是原文「財與官相生」一句說得好,簡明扼要,非常給力。得生則宜,財與官相生,便是兩相得,用神愈變愈清純。定格時,以月令本氣為先定格,本氣為甲,長生為丙,準確地格局是「財旺生官格」,而非以「有官先論官」定格「官喜財生格」。

    這個理解了,以下的例子就很好理解了。戊生申月,申中庚金與壬水齊透,庚金是食神,壬水是偏財,均為善的用神,食神生財,用神愈變愈純;癸生未月,未中乙己齊透,乙為食神,己為七煞,這七煞屬於惡的用神,宜有制約,現在有乙木食神來制,也叫兩相得。同樣是愈變愈純。

乾一:甲子 丁卯 己亥 戊辰

此徐吾樂所舉楊增新之造也。己生卯月,本為七煞,但亥卯會合,年透甲木官星,子水財星生官,藏煞露官,格局由不善而變善;月有丁火印星,官生印,而印生身,財官印得純而不雜也。 

乾二:癸未 甲子 丙戌 辛卯

此徐吾樂所舉梁鴻志之造也。月令正官透出,然月令子水,為戌未所包圍,而癸未又官坐傷地,丙辛相合,日元之情向財而不向官,各不相謀,似乎夾雜。但細按之,丙火合辛,使財不傷印,印製傷以存官,濁中有清,所以貴也。轉輾救應,非細辨不知耳。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何謂純?互用而兩相得者是也」。「純」,就是用神經過變化、組合,配對後,變得更加清純,純粹,純和。「互用而兩相得」,就是月令中同透之物,是善用神,則互相生扶,相依為命,相濡以沫;是惡用神,就會得到克制。一句話,何為用神之純?就是善用神要得到相生,惡用神要受到制約。財食相生兩相得,官印相生兩相得,財官相生兩相得,煞食相剋兩相得,傷官配印兩相得,這些配對,都是用神變化中之純者,都是命局中的神鵰俠侶,錦繡良緣,世間佳話,相依為命,相濡以沫,吉祥如意。       

二、何謂用神駁雜?

    「何謂雜?互用而兩不相謀者是也。如壬生未月,乙己並透,官與傷相剋,兩不相謀也。甲生辰月,戊壬並透,印與財相剋,亦兩不相謀也。如此之類,皆用之雜者也。

    純雜之理,不出變化,分而疏之,其理愈明,學者不可不知也。」

    雜,就是用神駁雜;「兩不相謀」,就是各懷鬼胎,不共戴天,勢不兩立,手足相殘,互相扯台,互不為用。一句話,用神駁雜,就是善用神受到克制,而惡用神受到了生扶,善用神該順而逆,惡用神該逆而順了。比如壬生未月,未中乙己齊透,乙是傷官為惡用神,而己是正官為善用神,一傷一官,一對仇家,硬要同台演出,或一起生活,惡人就要先告狀了,傷官克官,善用神受到克制,悲劇難免要發生。這就是用神變駁雜的現象,實質是破了正官格。當然,如果不可避免,終於在一塊了,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好比官傷,只要有印來救應,也還是好的;或者,用財來通關;或者,讓傷做做好事,變廢為寶,如透出兩隻官來,或官煞混雜,用傷來取清,不失為良方妙策。

甲生辰月,戊壬並透,印與財相剋,亦兩不相謀也。但是,這種情況,要看財印是否相礙?財印相礙,則兩不相謀;財印互不相礙,則「兩相得」了。如甲生辰月,透戊為財格,再透壬印,戊壬之間有字隔之,而財印互不相礙,就成財格配印了。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既非兩相得,亦非兩不相謀,好比,庚生辰生,戊壬並透,印與食相剋,兩不相謀?錯,庚生辰月,以戊為主,為印格,則壬食可泄秀;以壬為主,為食格,則變成梟神奪食,不亦悲乎?該怎麼辦,堅持以本氣為主就是,格局為印格以食泄秀,甚貴甚秀。

《子平真詮透解》:第1講  論十干十二支

(清·沈孝瞻著  王相山品讀)

一、論陰陽五行

    「天地之間,一氣而已。惟有動靜,遂分陰陽。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極動極靜之時,是為太陽太陰;少者初動初靜之際,是為少陰少陽。有是四象,而五行具於其中矣。水者,太陰也;火者,太陽也;木者,少陽也;金者,少陰也;土者,陰陽老少、木火金水沖氣所結也。」

    宇宙萬物皆由「氣」生髮而成。宇宙形成之初,氣還處於混沌狀態,天地不分,故曰「一氣而已」。宇宙大爆炸後,氣清者升而為天,氣濁者降而為地,隨有天地,陰陽。沈氏「一氣分陰陽,陰陽分四象」,即源於《易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宇宙太極衍生律。「一氣」與「太極」同義,「陰陽」與「兩儀」同象,陰陽再分陰陽,則成四象:太陰、少陰、少陽、太陽也。太極衍生律一方面由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形成了萬物變化的數學模型;一方面由陰陽分五行、五行再分陰陽而生十干十二支,構成了宇宙萬物變化的物理模型。數學模型講萬物變化的周期規律,物理模型講萬物內部質的變化。二者共同構成了萬物變化的本質規律。沈氏「動靜」二字,極其傳神,陰陽者,動靜者;動靜者,變化也。人們打探任何消息時,最愛問的就是有無「動靜」啊,問的就是有無變化。所以,氣有動靜,就有變化,有變化,就有陰陽之分也。

    什麼叫陰陽?陰陽是宇宙萬物的兩個基本屬性,即虛與實,氣與質。虛性為氣,實性為質。陽主動為氣,陰主靜為質。因而,陰陽就是氣與質的合一。氣為陽,質為陰;氣為動,質為靜;氣為虛,質為實;氣為能量,質為物質;氣為散發,質為凝結;氣為體,質為用。萬物有形則有質,有活力則有氣。連人也一樣,肉體為實,精氣為虛,所謂「人活一口氣」也。氣就是萬物生長、化育的能量,物有質無氣則死矣。

    陰陽有三個基本特點:一是相對性。指事物因其所處的位置及狀態的不同,就會呈現出來陰陽的不同狀態。如動為陽,靜為陰;進為陽,退為陰;前為陽,後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等,但隨著觀察點的變化,這些動靜、上下、左右、進退等等都會隨之發生變化。二是包容性。《易》曰「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永遠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互根,陰陽互變的;質中含氣,氣中包質;實性的事物中包含著虛性的事物,虛性的事物中也包含著實性的事物,所謂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也,二者可以相互轉換。故又稱「互變性」。三是對稱性。對稱性就如太極圖,兩條對等對稱的陰陽魚,表明宇宙萬物有多大的陽面,就會有多大的陰面與之對稱。宇宙有明物質,就有暗物質與之對稱;電子有正電子,就有負電子與之對稱;有正離子,就有負離子與之對稱;人的眼耳鼻孔左右對稱,嘴巴與肛門上下對稱,是謂有進口,必有出口也。天底下沒有任何事物是正面大於或小於反面的,兩面永遠都是對等對稱的,一件事物有多大的好處,就必然會有多大的壞處。

    什麼是四象?氣有動靜之分,便有陰陽之別。氣初動時為少陽,氣初靜時為少陰,動之極者為太陽(也叫老陽),靜之極者為太陰(也叫老陰),於是便成四象。但是,宇宙間動靜也是相對的,不可分割的。古人分動靜老少,是為了更好地觀察宇宙萬物的變化。動到極端和靜到極端的時候,均為老;而初動與初靜之時則為少。從動靜的過程看,氣的運動變化是由靜開始的,老陰為靜,老陽為動,由靜到動是為少陽;由動到靜是為少陰,則四象的順序應為老陰、少陰、少陽、老陽。四象中包含著五行,四象與五行的關係是:水為太陰之氣,金為少陰之氣,木為少陽之氣,火為太陽之氣,土為陰陽雜氣,包涵著五行,陰陽老少,所謂土生萬物嘛。四象中,少陽之木曰曲直,能屈能伸,進則木生火而成老陽,退則木由水生為老陰,可攻可守,其生髮之性,猶如潛龍一般,誰也擋不住。老陽之火曰炎上,具有溫勢、升騰、茂盛之性,但它已不能再進,萬物待用者進,功成者退,發完光與熱之後,就要退位讓賢,是為少陰,少陰為氣之從動到靜之階段,與少陽相反,少陽為氣從靜到動的階段。少陽給人的感覺是希望,少陰則為蒼涼肅殺之感。

    什麼是五行?五行是陰陽之氣流行於四時的進一步分化,即金、木、土、水、火。而五行又有陰陽兩種屬性,故五行的具體含義有二:一是指流行於天地萬物之間的五種基本能量,叫「氣」;二是指物質的五種基本形態,叫「質」。金,其質為缺乏彈性和韌性的最堅固形態,其氣(能量)具有強冷、穩重、肅殺、禁止和收斂等特性,名為從革,又叫禁。木,其質為有一定彈性和韌性的次堅固形態,其氣具有溫和、生髮、條達等特性,名為曲直,又叫觸。土態,表示物質為容易變形的最次堅固形態,其能量表現具有含容、蘊藏、封閉、吐發和長養化育等特性,名為稼穡,又叫吐。水態,表示物質為液態,其能量表現具有虛寒、應變、漫衍、濡養、流動和下達等特性,名為潤下,又叫演。火,其質為氣態物質,其氣表現具有猛烈、散發、向上、向外、熱動、光亮和氣化等特性,名為炎上,又叫化。

    二、論十干十二支

    「有是五行,何以又有十干十二支乎?蓋有陰陽,因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各有陰陽。即以木論,甲乙者,木之陰陽也。甲者,乙之氣;乙者,甲之質。在天為生氣,而流行於萬物者,甲也;在地為萬物,而承茲生氣者,乙也。又細分之,生氣之散布者,甲之甲,而生氣之凝成者,甲之乙;萬木之所以有枝葉者,乙之甲,而萬木之枝枝葉葉者,乙之乙也。方其為甲,而乙之氣已備;及其為乙,而甲之質乃堅。有是甲乙,而木之陰陽具矣。」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行再分陰陽,陽者氣也,升而為干,就有了十天干,陰者質也,降而為地,就有了十二地支。故天干者,五行在天流行之氣也;地支者,四時流行之序也。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甲丙戊庚壬為五陽,為氣;乙丁己辛癸為五陰,為質。五陽還可再分陰陽,甲分陰陽為甲之甲、甲之乙,丙分陰陽為丙之丙、丙之丁,戊分陰陽為戊之戊、戊之己,庚分陰陽為庚之庚、庚之辛,壬分陰陽為壬之壬、壬之癸。五陰亦可再分陰陽,乙分陰陽為乙之甲、乙之乙,丁分陰陽為丁之丙、丁之丁,己分陰陽為己之戊、己之己,辛分陰陽為辛之庚、辛之辛,癸分陰陽為癸之壬、癸之癸。所以,十干陰陽的關係,實質就是氣與質的關係,五陽干主氣,五陰乾主質。氣為質之因,質為氣之果,氣無質無所聚,質無氣無法生。氣與質的關係,又如皮與毛的關係,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氣的生髮凝聚為質的形成創造了條件,質的形成又離不開氣的滋養。

    如木,再分陰陽,則為陽木與陰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沈氏曰「甲者,乙之氣;乙者,甲之質」也。甲是木之氣,乙是木之質。甲是乙的生氣或生機,乙是甲的依靠和本體。甲木相當於人的精氣神,乙木相當於人的肉體。甲是木的生氣,如天氣充盈於萬木之中,乙是木的形質,因生氣的滋生而生長於大地之上。甲乙再分陰陽,則甲之陽為甲之甲,老陽也,甲之陰為甲之乙,少陰也;乙之陽為乙之甲,少陽也,乙之陰為乙之乙,老陰也。甲的生氣散發不聚時為甲之甲,甲的生氣凝聚成形時為甲之乙。萬木剛剛展開枝葉為乙之甲,萬木枝葉又生長出枝枝葉葉為乙之乙。萬物中的木就這樣陰生陽,陽生陰,陰陽相生,樹木生枝葉,枝葉再生枝葉,生生不已,沒有窮盡。甲木之氣剛剛生髮時,其實已經孕育了乙木之質;乙木剛剛成形之時,其實已經擁有了甲木之氣。木之質離不開木之氣的生化,而木之氣也無法脫離木之質而獨自存在。甲木之所以為甲,是因為乙木生長的生機與生氣已經十分充足了,乙木之所以為乙,是因為甲木的生氣已經凝聚成形而且質堅而硬了。故沈氏說「方其為甲,而乙之氣已備;及其為乙,而甲之質乃堅」。這就是《易經》「萬物負陰而抱陽」的道理。有了甲與乙,木的陰陽屬性也就具備了。

    「何以復有寅卯者,又與甲乙分陰陽天地而言之者也。以甲乙而分陰陽,則甲為陽,乙為陰,木之行於天而為陰陽者也。以寅卯而分陰陽,則寅為陽,卯為陰,木之存乎地而為陰陽者也。以甲乙寅卯而統分陰陽,則甲乙為陽寅卯為陰,木之在天成象而在地成形者也。甲乙行乎天,而寅卯受之;寅卯存乎地,而甲乙施焉。是故甲乙如官長,寅卯如該管地方。甲祿於寅,乙祿於卯,如府官之在郡,縣官之在邑,而各司一月之令也。」

    太極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拿干支做太極,則干為天,支為地,干為陽,支為陰,干為氣,支為質,干主動,支主靜。故十天干為陽,十二地支為陰。十二地支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其中,子寅辰午申戌六支為陽,丑卯巳未酉亥六支為陰。天干分陰陽,是陽中的陰陽;地支分陰陽,是陰中的陰陽。天干之氣在天周流不息,地支之質在地承受其氣,這叫「陽施陰受,陰陽交媾,陰陽化生,萬物乃成。」天干與地支按照五行屬性兩兩配對,陽對陽,陰對陰,甲乙木對寅卯木,甲對寅,乙對卯;丙丁火對巳午火,丙對巳,丁對午……壬癸水對亥子水,壬對亥,癸對子。比如,以甲乙寅卯木為太極,則天干甲乙為陽,地支寅卯為陰。以天干甲乙為太極,則甲為陽,乙為陰;以地支寅卯為太極,則寅木為陽,卯木為陰。甲乙是陽中的陰陽,寅卯是陰中的陰陽。甲乙之氣在天周流不息,寅卯之質在地承受其氣。

    天干與地支的關係,又是主宰與承載的關係,天干是主宰,地支是承載,天干是長官,地支天干管轄的地盤。木為東方,天干甲乙就如東方的行政長官,寅卯就是其管轄的地方;甲乙木是北京市長,寅卯木就是北京市的地盤。甲木在寅與乙木在卯,正如市長在市府,縣長在縣衙,各自在各自的地盤上當政施令。同樣,火為南方,丙丁就如南方的省長,巳午就是其管轄的地方……水為北方,壬癸是北方的省長,亥子是其管轄的地方,壬水在亥,癸水在子,各自在各自的地盤上當政施令。倘若亥水是北京市,壬水就是北京市長;子水是河北省,癸水就是河北省長。東南西北中,各有五氣,各有主宰。就是地球,也只有五大洲,天干是洲長,地支是其管轄的洲土。再上歸,就只有一個聯合國,一個太極了。凡行政長官,不論地球村的村長,還是一國之元首,一縣之長,都有任期,天干也有任期,如甲祿在寅,乙祿在卯,寅月是甲的任期,卯月就是乙的任期,就是指當寅卯木為月令時,就相當於市長在其任期內。

    沈氏在這段中,說的最經典的是「木之行於天」和「木之存乎地」,一行一存,用詞精準之極。「行」即動變,「存」即靜止,依附,故天乾重於變化,地支重於靜止。「行於天」與「存乎地」,一個在天周流不息,一個在地承納萬物。

    三、論干支主氣與性質

    「甲乙在天,故動而不居。建寅之月,豈必當甲?建卯之月,豈必當乙?寅卯在地,故止而不遷。甲雖遞易,月必建寅;乙雖遞易,月必建卯。以氣而論,甲旺於乙;以質而論,乙堅於甲。而俗書謬論,以甲為大林,盛而宜斬,乙為微苗,脆而莫傷,可為不知陰陽之理者矣。

    甲乙木是天地間流行之氣,所以它總是變動不居。但在天流行之氣,也不是沒有節制的,在地承納萬物,也不是沒有期限的。比如寅月,並不是天天都由甲木當令主事的,其中的丙火與戊土也有當令主事的時候;即使是卯木當令的時候,也不是每天都是乙木主事,甲木也有一定作用的啊。寅卯木在地,是物質的,相對於甲乙木而言是靜止不動的。但是,甲木之氣雖然變動不止,周流不息,但寅木作為甲木的根基,在立春後的正月還是不會有什麼變化的。乙木之氣也是流動不息的,作為其根基的卯木在驚蟄後二月內也是沒有什麼變化的。所謂「鐵打的江山,流水的營盤」嘛,北京的市長可以像走馬燈似的換,但北京市的地盤不能變啊。以氣而論,甲木之氣旺於乙木;然而以質而論,乙木之質反而比甲木更堅實。這是因為甲木是氣,而乙木是質啊。一般的命理書籍則認為,甲木是參天大樹,體質堅固,需要予以斫削,而乙木則是弱質嫩苗,不可傷克。這就是不明白陰陽的道理了。

    「以木類推,余者可知,惟土為木火金水沖氣,故寄旺於四時,而陰陽氣質之理,亦同此論。欲學命者,必須先知干支之說,然後可以入門」。

    前面說的是甲乙寅卯木,其餘的丙丁巳午火,庚辛申酉金,壬癸亥子水,它們各自干支之間的關係和木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有土有點區別,它裡面含有金木水火土的雜氣,天下何處無土啊?所以土不專旺於一方,而寄旺於春夏秋冬四季之末,各十八日,共七十二日也。但是土的陰陽氣質的道理,與金木水火還是一樣的。

    沈氏闡述問題,不論是陰陽五行基礎,還是八字格局,都喜歡以個例來詳加說明。比如,論述干支時,始終講甲乙寅卯,其它的干支,提都不提。論述格局時,也始終拿日元甲木說事。所以,學習子平命理學時,腦海里時時要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思維。沈氏以為天下的命學愛好者都如他一樣聰明,高故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智商,他講完了木的干支,留下「以木類推,余者可知」八個字,就以為大家對干支的精髓都理解了。但實際呢,理解不深,書本學的都很好,一遇到實際的命例,實際的八字,就不會分析了,為什麼?因為沈氏始終講的是格局的兩極,講的最多的是每種格局中層次最高的貴格,或者層次最低的賤格,而人的八字格局絕大多數都處在不高不低的中間狀態,具體有五十二萬多種,兩極的大貴之格與破賤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普通格局,所以分析就難了,以致窮其一生,也難以玩透八字,玩透格局。

第2講、論陰陽生克

(清·沈孝瞻著  王相山解讀)

    「四時之運,相生而成,故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復生木,即相生之序,循環迭運,而時行不匱。然而有生又必有克,生而不克,則四時亦不成矣。克者,所以節而止之,使之收斂,以為發泄之機,故曰「天地節而四時成」。即以木論,木盛於夏,殺於秋,殺者,使發泄於外者藏收內,是殺正所以為生,大易以收斂為性情之實,以兌為萬物所說,至哉言乎!譬如人之養生,固以飲食為生,然使時時飲食,而不使稍飢以待將來,人壽其能久乎?是以四時之運,生與克同用,克與生同功。

    五行的生克順序,源於四時之氣的運行順序。四時與五行的關係是:春為木,夏為火,長夏為土(客寄於四季之末),秋為金,冬為水。四時之氣的運行,既是相生而成,在循環中往複的,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是相剋而成,在節制中前行的,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萬物有生必有克,正如有陰就必有陽。如果四時的循環往複只有生而沒有克,那麼萬物的生機就會熄滅,四時則不成也。下面,我們來進一步理解四時的相生相剋。

    什麼是四時相生呢?「生」有給養、生育、庇護、支持和文飾等意象。四時相生,就是前一個節氣對後一個節氣的生護與支持。如春木生夏火,夏火生長夏土,長夏土生秋金,秋金生冬水,冬水又生春木,四時循環往複,五行生生不息,永遠沒有窮盡。所以,季節是在順生中前行的。五行之生,即源於四時之生,是五行中某一行對另一行給予扶持性的施予。受生之五行增力,主生之五行減力。 

    什麼是四時相剋呢?「克」的本義是節制,收斂。四時之克就是對季節的生氣進行節制,使其暫停前進的步伐,該收斂時收斂,該收藏時收藏,該冬眠時冬眠,該休養時休養,這樣才能蘊育下一輪生機。所以《易經》講「 天地節而四時成」,「節」就是「克」。拿木來說,春天的木在夏天旺盛到了極點,進入秋天就會開始衰敗,這衰敗實際上是一種秋天對春天的節制,秋金對春木之氣的節制,就叫克。有了這種克,就能使木的生氣內斂,再不生泄,為蘊育下一輪生機而作準備。可見啊,這種克的本意其實也是生,也是一種愛護。我們說,春天是播種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播種是五行生髮的過程,收穫是五行節制的過程,金克木,是秋天對春天的節制。所以,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叫「春華秋實」。

    明白了四時之克的原理,我們也就明白了五行之克的道理,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對另一行給予壓迫性的制約。五行之克有管束、壓制、牽制、打擊、剝奪、攻伐、摧殘和殺戮等義象。受克者減力,主克者也減力。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理解「克」,就是克也是萬物自我保護的一種措施,而且是一種從源頭上削弱別人,保存自己實力的措施,所以反過來說,「克」也是「生」。比如,木為什麼要克土?因為五行中金能克木,金是木的最大威脅與傷害者,而土能生金,能增強金克木的力量,正常情況下,木去抵抗金,無疑於雞蛋碰石頭,樹枝對巨斧,是沒有好果子吃的,但木卻是土的天故,把土克制了,就等於取掉了金的源生力量,金無源來生,自然沒力量克制木了,也就保護了自我。再比如,土為什麼要克水?因為水能生木,木能克土,土克了水,也就斷了滋養木的生氣,使木不克土也;水為什麼要克火,因為火能生土,土能克水,水把火先制約了,土便失去了生源,水也就保護了自己的實力。

    《易經》以節制與收斂為性情之實,以兌(代表秋天)為萬物之所需,這是說得非常好的!好比人之養生,飲食固然不可或缺,一天不吃餓的慌,三天不吃難下床。但是一個人如果整天吃個不停嘴,不鬆勁,不讓腸胃片刻休息,片刻安寧,哪人還能長壽嗎?所謂吃的撐死了,實質是胃累死了,不納食也,無節制也。因此,生與克的作用同等重要,正如春與秋,夏與冬,利與弊,吉與凶,虛與實,出與納,陰與陽的作用是相等的一樣。沈氏「是以四時之運,生與克同用,克與生同功。」這話講的太精彩了。特別是生克「同用」、「同功」四字,可謂畫龍點睛。因此,四時之運,在相生的同時,也要看到相剋的一面,好比木在生火,亦在克土,使土節而止之,以待發泄,唯有同時相生相剋,才能循環迭運,而時行不匱。    

    「然以五行而統論之,則水木相生,金木相剋。以五行之陰陽而分配之,則生克之中,又有異同。此所以水同生木,而印有偏正;金同克木,而局有官煞也。印綬之中,偏正相似,生克之殊,可置勿論;而相剋之內,一官一煞,淑慝判然,其理不可不細詳也。」

    天地之間,萬物各具陰陽,五行生剋也有陰陽屬性之不同。如五行分陰分陽後的生克,就有生克的程度不同與生克的有情無情之別了。同是水生木,同性相生與異性相生不同,異性相生是正印生,同性相生則是偏印生。反映到人事上,一個是親娘,一個是後娘,一個心敢情願,一個不太情願,儘管她們都是生,都是善,起的都是好作用,但生的細微差別就出來了。同是金克木,同性相剋與異性相剋截然不同,同性相剋為七煞,異性相剋是正官,七煞是凶神,克人無情,往往會致人於死地,正官是喜神,克人有情,只是善意地批評與教育。二者的特性完全相反,其中的道理是不可不仔細弄明白的。

    五行的陰陽生克組合,不外乎陰陰、陽陽、陰陽、陽陰這四種搭配,就拿生來說,如水生木,有癸生乙、壬生甲、癸生甲、壬生乙四種,按照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原理,陰生陽與陽生陰皆為異性相生,有情之生,而陽生陽與陰生陰則同性相生,無情之生。現實中也是一樣,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男幫女,女幫男,有心情,亦真幫;男幫男,女幫女,心裡就有那麼點不情願了。克也一樣,如水克火,有壬克丙、壬克丁、癸克丙、癸克丁四種,同性相剋無情,異性相剋有情,壬克丙、癸克丁為無情之克,壬克丁、癸克丙為有情之克。所以,男人與男人、女人與女人犯了仇,那是真仇,頭兒讓去警告一下,他恨不得乘機弄死對方;男人與女人之間犯了仇,本應致對方於死地,有時卻鬼使神差地手下留情了。所以,五行生剋中,生的差別很細微,正印生也好,偏印生也罷,都是印生,都是善心善為,主觀願望是好的,那種細微的差別你可以忽略不計,印格八字不分偏正,道理就在這裡。但是克,正與偏,官與煞的克性,就有天壤之別了。

    「即以甲乙庚辛言之。甲者,陽木也,木之生氣也;乙者,陰木也,木之形質也。庚者,陽金也,秋天肅殺之氣也;辛者,陰金也,人間五金之質也。木之生氣,寄於木而行於天,故逢秋天肅殺之氣,而銷克殆盡。而金鐵刀斧,反不能傷;木之形質,遇金鐵刀斧,而斬伐無餘,而肅殺之氣,只外掃落葉,而根底愈固,此所以甲以庚為殺、以辛為官,而乙則反是,庚官而辛殺也。

    如甲乙庚辛四天干。甲為陽木,是木的生氣;乙為陰木,是木的形質。庚為陽金,代表秋天的肅殺之氣;辛為陰金,代表人間形質之金。甲木的生氣流行於天地之間,一逢秋天肅殺之氣庚金,庚金就是七煞了,兩氣相遇凶者勝,甲木的生氣立碼會被克奪殆盡,木失去了生氣還會活么?不能的;而「金鐵刀斧」這種有形的辛金,對於木的生氣甲木,卻是正官,它來克制天地界木的流行之氣,就是一種節制與收斂了,故為官。乙木是木的形質,為有形之樹木,再遇到有形的「金鐵刀斧」辛金,就是遇到了七煞,遇到伐木賊了,砍的砍,伐的伐,乙木就遭殃了,森林遇到伐木者,那是怎樣的光景啊!而乙木遇到秋天的肅殺之氣庚金,則是遇到正官,是自然之正氣,是幫乙木收斂的,讓乙木休養生息來的,乙木伸枝展葉,忙碌了春夏兩個季節,該歇歇緩緩了,表面上秋天「無邊落木蕭蕭下」,實質呢,落葉紛紛處,木的根基更加堅固了。所以,這種克,是一種保護性克制。

    「又以丙丁庚辛言之。丙者,陽火也,融和之氣也;丁者,陰火也,薪傳之火也。秋天肅殺之氣,逢陽和而克去,而人間之金,不畏陽和,此庚以丙為殺,而辛以丙為官也。人間金鐵之質,逢薪傳之火而立化,而肅殺之氣,不畏薪傳之火。此所以辛以丁為殺,而庚以丁為官也。即此以推,而余者之相剋可知矣。」

    再以丙丁庚辛四個天干舉例,丙為陽火,為天地之間流行的融和之氣,溫暖之氣也,是太陽的光芒,太陽的暖照;丁為陰火,則為人間日常所見的形質之火,薪傳之火也,是蠟燭的光亮,薪柴的火焰,煤炭的溫暖。秋天的肅殺之氣庚金,碰到丙火這種陽和之氣就會被太陽的光熱銷熔,紫外線殺絕,庚金被殺,乙木無庚收斂,烈日炎炎,莊稼被曬,樹死木枯,這秋天就是一片蕭瑟之像了;而人間的形質之金辛金,就不怕碰到天上流行的丙火之氣,辛金埋在地下,藏在深山,戴在女人們的白脛玉腕上,再有陽光的暖照,反而質地更加純粹,更加光亮,丙辛合而化水,有金礦的地方,往往是水源豐富的地方,故長江黃河,發源於西北高原,而江河水氣升騰,又能滋潤天氣,調節丙火,故有「丙火雖烈,逢辛軟怯」之說。庚金以丙火為七煞,而辛金則以丙火為官星。人間的形質之金辛金呢,碰到丁火這形質之火,爐炭之火,氧氣之火,反而容易被熔化成金水,而庚金這秋天的肅殺之氣,則不怕丁火這凡間之煙火,相反,地面之火氣升騰於天,更會溫暖寒金,使庚金髮露,滋潤秋雨。因此,辛金見丁火為七殺,而庚金見丁火則為官星。明白了木與金、火與金的生克關係,其餘五行的生克關係就可照此類推了。

    沈氏行文從來惜墨如金,這裡卻不厭其煩,不惜筆墨,花費大力氣,用兩大段文字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官與煞的天壤之別。通過木金火的官煞作用,可以知道煞的攻擊力有多大;而官呢?不畏也。「木之形質,遇金鐵刀斧,而斬伐無餘,而肅殺之氣,只外掃落葉,而根底愈固」,這句話很有意思,甲逢辛官而根底愈固,此乃官之功用也,可作為「克者,所以節而止之,使之收斂,以為發泄之機」的絕佳註解。

沈氏論「陰陽生克原理」,其實只以木金火為例,論述了十天干之間的陰陽生克原理。以天干為太極,則甲丙戊庚壬五干為陽,乙丁己辛癸五干為陰。五陽干為在天流行之氣,五陰乾為在地有形之質。陽主氣主動,陰主質主靜。這樣一分,你就會馬上明白乾支陰陽之間的生克原理了。

    天干相生原理中:陽生陽,都是天上流行之氣互生,是一種無形之氣生另一種無形之氣的關係,如甲木生丙火加重了炎熱之氣,丙火生戊土加重了乾燥之氣,戊土生庚金是加重了蕭瑟之氣,庚金生壬水加重了寒冷之氣,壬水生甲木加重了春寒之氣。陰生陰,實際是一種有形之質生另一種有形之質的關係,如乙木生丁火使火更熾,丁火生己土使土更僵,己土生辛金使金更旺,辛金生癸水使雨水更豐,癸水生乙木使木更蔥。同性相生雖然帶有無情之生的細微差別,但不礙也,無惡意也。干支相生中,最有情有力的是陽生陰、陰生陽,氣生質、質生氣。如甲生丁、丙生己、戊生辛、庚生癸、壬生乙,都是天氣下降於地,給萬物補充能量,使地上火、土、金、水、木等五行物質更加生生不息;乙生丙、丁生戊、己生庚、辛生壬、癸生甲,是地氣升騰於天,循環往複,蘊育著下一輪的生機與活力。它們都是正印相生,有情之生,雖然在生的過程中,母親消耗體力精力,但兒孫得享祖蔭,健康成長。

    天干相剋原理中:陽克陽,都是天上流行之氣互克,是一種無形之氣克另一種無形之氣的關係,也是天象上最為無情之克。因為陽克陽,實質是一種沖,是氣場的直線相衝,破壞性自然巨大。如甲木克戊土,就是甲戊相衝,黃風大作,沙塵衝天;戊土克壬水,是戊壬相衝,天氣乾燥,久旱不雨;壬水克丙火,是壬丙相衝,該熱不熱,暴雨成災;丙火克庚金,是丙庚相衝,金氣銷熔,秋陽暴晒;庚金克甲木,是庚甲相衝,生氣立絕,春寒料峭。這些都是一種非正常天象。同樣,陰克陰,是地上有形之物互克,是一種有形之質對另一種有形之質的衝剋,是自然界最為無情無義之克。如乙木衝剋己土,樹木莊稼太稠密,就會使土地肥力下降,莊稼不長;己土衝剋癸水,濫挖砂石,就會破壞水源,使河道斷流;癸水衝剋丁火,江河泛濫,就會使洪水成災,工廠停產,鋼鐵停煉;丁火衝剋辛金,火過頑劣,就會使金銷鐵熔,器不成器;辛金衝剋乙木,鋼刀巨斧砍伐森林,就會使樹毀林損,生態破壞。至今,大鍊鋼鐵時的慘痛教訓,還歷歷在目。所以,陰克陰,質克質,無情之極也。

明白了天乾的生克原理,自然就明白了地支的生克原理。十二地支的生克原理與十天乾的生克原理基本相似。總體而言,地支相生關係中,寅卯木生巳午火,巳午火生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生申酉金,申酉金生亥子水,亥子水生寅卯木,循環往複,相生不息。地支相剋關係中,寅卯木克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克亥子水,亥子水克巳午火,巳午火克申酉金,申酉金克寅卯木,循環相剋,節制中前行。其中,陽克陽、陰克陰無情,陰克陽、陽克陰有情。所以,沈氏在論述《陰陽生克》時,只講天干,不言地支,道理就在這裡。當然,十二地支間,除相生、相剋外,因為多了三合、六合、三會、三刑、自刑、破害的關係,在發生具體生克關係時,就比天干要複雜多了。而且,地支的生克刑沖會合破害,又離不開天乾的表現,這就要靠大家的細細玩味了。

第3講、論陰陽生死

 

(清·沈孝瞻著  王相山解讀)

 

 

「五行干支之說,已詳論於干支篇。干動而不息,支靜而有常。以每幹流行於十二支之月,而生旺墓絕系焉。

陽主聚,以進為進,故主順;陰主散,以退為退,故主逆。此生沐浴等項,所以有陽順陰逆之殊也。四時之運,功成者去,等用者進,故每流行於十二支之月,而生旺墓絕,又有一定。陽之所生,即陰之所死,彼此互換,自然之運也。即以甲乙論,甲為木之陽,木之枝枝葉葉,受天生氣,己收藏飽足,可以為來克發泄之機,此其所以生於亥也。木當午月,正枝葉繁盛之候,而甲何以死?卻不是外雖繁盛,而內之生氣發泄已盡,此其所以死於午也。乙木反是,午月枝葉繁盛,即為之生,亥月枝葉剝落,即為之死。以質而論,自與氣殊也。以甲乙為例,余可知矣。」

五行干支之說,已經在《論十干十二支》中詳細進行了論述。干支中,天干是在天流行之氣,動而不息;地支是在地成形之物,靜而有常。天干五行的旺衰,是由天干分布於十二月令的狀態決定的,這就有了天乾的生旺墓絕。干支中,陽主聚,主動,以進為進,故陽主順行;陰主散,以退為退,故陽主逆行。所以天干生旺墓絕的順序,有陽順陰逆之分。

十干生旺墓絕中,氣的第一個能量節點是長生。陽乾的長生,即是陰乾的死地,陰乾的長生,是陽乾的死地。這就是自然運行的順序。四時的運行,以生為順,以克為逆,功成者進,等用者來,故天干之氣流行順佈於十二月,於是就有了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這一氣的盛衰循環過程。如以甲乙木論,甲木為陽,為木之生氣,木之枝枝葉葉,受甲木生氣所生,等到秋盡了,木質飽滿,甲木就需要收藏,為下一輪生機的發泄貯藏能量,所以,甲木長生於亥也。木在午月的時候,正是枝繁葉茂之機,為什麼甲木反而處於死地了?因為夏天之木雖然表面上繁盛,蔥蔥鬱郁,但其內部的生氣已經發泄已盡,外表的繁盛正是內部生氣不斷催發的結果,所以甲木死於午月也。而乙木呢,因為是木的形質,午月正是乙木枝繁葉茂的時候,最為旺盛之時,所是午月是乙木的長生;亥月,秋風早已掃了落葉,樹木枝葉枯落,所以亥是乙木的死地。這是從木的形質與外表而說的,自然與木的內部生氣不同也。甲乙木的長生如是,其它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的長生,也是如此。如,陽干丙戊長生於寅死在酉,而丁己陰乾長生於酉死於寅;庚長生於巳死在子,而辛長生於子死在巳;壬長生於申死在卯,而癸長生於卯死在申。皆陽之長生,即陰之死地,陰之長生,即陽之死地也!

「支有十二月,故每干長生至胎養,亦分十二位。氣之由盛而衰,衰而復盛,逐節細分,遂成十二。而長生沐浴等名,則假借形容之詞也。長生者,猶人之初生也。沐浴者,猶人既生之後,而沐浴以去垢;如果核既為苗,則前之青殼,洗而去之矣。冠帶者,形氣漸長,猶人之年長而冠帶也。臨官者,由長而壯,猶人之可以出仕也。帝旺者,壯盛之極,猶人之可以輔帝而大有為也。衰者,盛極而衰,物之初變也。病者,衰之甚也。死者,氣之盡而無餘也。墓者,造化收藏,猶人之埋於土者也。絕者,前之氣已絕,後之氣將續也。胎者,後之氣續而結聚成胎也。養者,如人養母腹也。自是而後,長生循環無端矣。」

天下萬事萬物,都有其孕育、發生、發展、壯大、衰敗和滅亡的過程。

命學將這個過程按四時十二月,分為十二個階段,分別以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來形容氣由盛而衰,衰而復盛的過程,並對應於十二個月令。它們是生氣的節點,也是反映氣的旺衰程度的能量表。連起來,就是氣的整個盛衰循環過程。

長生,猶如人之初生階段,胎兒呱呱墜地,脫離母體,充滿了生氣;

沐浴,猶如月子中的嬰兒,身體還很稚嫩脆弱,甚至帶著血污;

冠帶,猶如人的童年少年,身體漸漸長大,形氣正盛;

臨官,好比人剛剛長大成人,可以出仕做官了;

帝旺,就是人物已經非常壯盛,生命力強旺到了極點,正是輔佐朝政的時候;

衰,就是物極必反,萬物開始由強旺轉向衰退,如人過了中年就一天天老了;

病,萬物的氣場進一步衰退,如人處於老弱病殘的無力狀態了;

死,萬物沒了生氣,進入了死亡階段,亦如人之死也;

墓,如死人被埋進了墳墓的狀態;

絕,就如屍骨腐爛,之前的生機已經滅絕,但下一輪的生機之氣就要出現;

胎,表示萬物經過一個輪迴,又重新醞釀下一輪生機,並已氣結成胎了;

養,萬物開始形成了新的生命,如人已形成了胚胎。

至此,萬物之氣完成了一個循環,又回到了長生的狀態,周而復始,循環往複,永無停息。如甲木順生,長生在亥,沐浴在子,冠帶在丑,臨官在寅,帝旺在卯,衰在辰,病在巳,死在午,墓在未,絕在申,胎在酉,養在戌。乙木逆生,則長生在午,沐浴在巳,冠帶在辰,臨官在卯,帝旺在寅,衰在丑,病在子,死在亥,墓在戌,絕在酉,胎在申,養在未。當然,為理解方便,我們也可以把氣的十二個狀態,看成有十二個刻度的「氣場表」或者「能量表」。只不過能量的大小,不是用阿拉伯數字量化的,而是用漢字的形容詞表示罷了。由此可見,五行的旺衰,是以五行在月令所處的狀態來決定的,即十天干生旺死絕表,其規律陽順陰逆,陽死陰生,陰死陽生。

 

十天干長生死絕表

五行

月令

             五陽干

             五陰乾

 

 丙戊

 

 

 

 丁己

 

 

 

長生

  

  

  

  

  

  

  

  

 

沐浴

  

  

  

  

  

  

  

  

 

冠帶

  

  

  

  

  

  

  

  

 

臨官

  

  

  

  

  

  

  

  

 

帝旺

  

  

  

  

  

  

  

  

 

  

  

  

  

  

  

  

  

 

  

  

  

  

  

  

  

  

 

  

  

  

  

  

  

  

  

 

  

  

  

  

  

  

  

  

 

  

  

  

  

  

  

  

  

 

  

  

  

  

  

  

  

  

 

  

  

  

  

  

  

  

  

 

 

如果我們嫌古人創造的這12位狀態的氣場表、能量表過於複雜,還可以把它再簡化一下,簡化成一種只有用「旺、相、休、囚、死」等5種狀態來表述五行旺衰程度的氣場表。這五種狀態是把十二個月簡化為四季,而且不分陰陽,即當令者旺,令生者相,生令者休,克令者囚,令克者死。如此,五行在四季的旺衰就相當明了、相當簡單了。

春季:木旺,火相,水休,金囚,土死;

夏季:火旺,土相,木休,水囚,金死;

秋季: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死;

冬季: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四季末月:土旺,金相,火休,木囚,水死。

這裡的「旺」,相當於十二長生中臨官、帝旺的狀態;「相」則相當於長生、沐浴、冠帶的狀態;「休」相當於衰、病的狀態;「囚」相當於死、墓的狀態;「死」就是絕的狀態。現在港澳台的許多命理專家,許多命理愛好者,都喜歡用這個簡化氣場表。當然,要想玩精命理,最精確的還是十二種狀態的氣場表。

通過此表我們可以看出這樣的規律,即:陽干是按地支次序順行的,陰乾則是按地支次序逆行的。陽干之死地,即陰乾之生地,彼此互換。對於這個規律,許多命學大家都提出了異議。認為乙木在午,丁己在酉等等,均處於耗泄之地,沒有長生可言。而乙木在亥,丁火在寅,癸水在申等等,均處於得生之地,不能以死地論之,因此都主張陰陽干同生同死,同旺同衰,不必分順逆。

這種說法有無道理呢?黃大陸老師說有它正確的一面。你想啊,男女也是一對陰陽,但其發育、成長的過程卻都是一樣的,同生同死,同旺同衰,並沒有男之生地就是女之死地的類似現象或規律。但是,男女的發育、成長過程又有一些區別。醫學表明:女孩一般在14歲就性成熟了,男孩卻要到16歲才成熟。因此啊,我認為陰陽干同生同死的大規律沒錯,只是在旺衰的時間上有點區別。比如甲木為陽,帝旺在卯,稱為陽刃。乙木為陰,成熟要比甲木早一些時間,在臨官之地就已經很旺了,所以江湖派命師都將乙木的陽刃定在辰位,而不是寅位。同樣的道理,丁火與己土的陽刃在未而不在巳,癸水的陽刃在丑而不在亥等等。至於墓庫,陰乾的乙木墓在戌,丁火己土墓在丑,辛金墓在辰,癸水墓在未,也有它一定的道理,並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哦。

「人之日主,不必生逢祿旺,即月令休囚,而年日時中, 得長生祿旺,便不為弱,就使逢庫,亦為有根。時產謂投庫而必沖者,俗書之謬也。但陽長生有力,而陰長生不甚有力,然亦不弱。若是逢庫,則陽為有根,而陰為無用。蓋陽大陰小,陽得兼陰,陰不能兼陽,自然之理也。」

但是,人的四柱八字,以用令為提綱,以日干為中心,日干不一定都要生在長生祿旺月才算旺,即是生在休囚之月,月令不旺,只要在年支、日支、時支中,有日乾的長生祿旺之字,日元就不算弱了。就是逢庫,也算有根。而那些當代命理,一見墓庫,以為只有沖開墓庫才能有根的說法,實為謬論也!當然,五陽干長生與五陰乾長生,是有一點區別的,那就是五陽乾的長生有力,五陰乾長生不太有力罷了,但也不弱。若是遇到墓庫,陽干與陰乾也有區別,陽干逢庫為有根,陰乾逢庫則無用。如甲木遇到未庫,未中有乙木,就算甲木有根;而乙木遇到戌庫,戌中只有辛丁戊,無木,故為無用。同樣,丙火遇戌庫,戌中有丁為有根,丁火遇丑庫,丑中無火為無用。雖然庫中,甲見乙,丙見丁,都不是甲丙之本根,但陽大陰小,陽可兼陰,而陰不能兼陽也。

故五行的旺衰,是以得令、失令來認定的,得令者旺,失令者衰。

五行的強弱,則以得根、得生助的輕重多寡來認定的,根重者強,根輕者弱。根,是指天干在地支中的同類藏干,如樹之根莖一樣。如甲乙木在寅卯亥辰未等地支中均藏有同類的甲乙木,便是有根。根依據其強弱程度分為以下七種:

一是三會根。即:甲乙木得寅卯辰;丙丁火得巳午未;庚辛金得申酉戌;壬癸水得亥子丑;戊己土得辰戌丑未。

二是三合根。即:甲乙木得亥卯未;丙丁火得寅午戌;庚辛金得巳酉丑;壬癸水得申子辰。

三是半三合根。即:甲乙木得亥卯或卯未;丙丁火得寅午或午戌;庚辛金得巳酉或酉丑;壬癸水得申子或子辰。需要說明的是,半三合,必須有合局本字,無合局本字者,按正常生克論。如水局必須有子,申子或子辰,申辰叫拱水,土生金;木局必須有卯,金局必須有酉,火局必須有午。

四是六合根。即:甲乙木得寅亥;丙丁火得卯戌;庚辛金得辰酉;壬癸水得巳申;戊己土得午未。

五是本氣根。即:甲乙木得寅卯,乙木得辰;丙丁火得巳午,丁火得未;庚辛金得申酉,辛金得戌;壬癸水得亥子,癸水得丑;戊己土得巳午辰戌丑未。

六是中氣根。即:甲乙木得亥,甲木得辰;丙丁火得寅,丙火得未;庚辛金得丑,庚金得戌;壬癸水得申,壬水得丑。

七是餘氣根。即:甲木得未;丙火得戌;庚辛金得巳;壬癸水得辰。

根的強弱程度中,得三會根者最強,得三合根者次之,得半三合根者又次之,得六合根者再次之,往下依次為本氣根、中氣根、餘氣根。此外,還要看根的旺衰和距離,得令之根強,失令之根弱,根在坐支者最有力,根在鄰支者次有力,根在遠支者力最弱。餘氣、墓庫根在遠支者近乎無力。

    五行的強弱除了看有根無根之外,還要看其得生助力的大小。生,就是印星;助,就是比劫。當令即是當權,有根即能自立,得生即是得人扶持,得比劫即是得人氣。當令就好比自己當縣長;得生就好比得縣長的扶持;得助就好比得其他人的幫助。所以得助不如得生,得生不如得根,得根不如得令。古人說:得一比肩,不如得支中一墓庫;得二比肩,不如得一餘氣;得三比肩,不如得一長生、祿刃。故比劫如朋友之相扶,通根如家室之可托,干多不如支重,理固然也。

第4講:論十干配合性情

 

    「合化之義,以十干陰陽相配而成。河圖之數,以一二三四五配六七八九十,先天之道也。故始於太陰之水,而終於沖氣之土,以氣而語其生之序也。十干之化,以甲乙丙丁戊配己庚辛壬癸,後天之道也,故始於土而終於火,以質而語其生之序也。蓋未有五行之先,必先有陰陽老少,而後沖氣,故以土終之。有五行萬物又生於土,而水火木金,亦故以土先之。是以甲己相合之始,則化為土;土則生金,故乙庚化金次之;金生水,故丙辛化水又次之;水生木,故丁壬化木又次之;木生火,故戊癸化火又次之,而五行遍焉。先之以土,相生之序,自然如此。此十干合化之義也。

天干化合,由十干陰陽相配而成。即: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這種合化的性質,有點象化學反應,一種化學物質加另一種化學物質,會變成另外一種化學物質。如氧加炭,會變成二氧化碳。但十天乾的合化原理,人們還是有點迷惑,甲木之氣加己土,怎麼就變成了土呢?

沈先師說,十干化合源於河圖數。河圖數中,一二三四五為生數,六七八九十為成數。其中,成數源於生數,因為四方中,土為中央,為五數,故生數加五即為成數,如一加五為六,二加五為七,三加五為八,四加五為九,五加五為十。這是河圖先天之數也,它反映的是陰陽生四象後,先天陽氣的運行變化規律。因為先天之道為陽為氣,四象從太陰之水開始,從靜到動,依次而生為太陽之火,少陽之木,少陰之金,然後四象之氣混合在一塊,沖氣所結,歸於土。所以河圖先天數與五行的對應關係就成了:一六為水,二七為火,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五十為土。這是先天之道也。

後天之道為陰為質,從土開始,五行依次從土而出,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對應,甲乙丙丁戊對應生數一二三四五,己庚辛壬癸對應成數六七八九十,依河圖生成之數序,則必相合。如甲為一,己為六,甲己相合為土,土生金,故乙庚合化金,金生水,故丙辛合化水,水生木,故丁壬合化木,木生火,故戊癸合化火。

    「其性情何也?蓋既有配合,必有向背。如甲用辛官,透丙作合,而官非其官;甲用癸印,透戊作合,而印非其印;甲用己財,己與別位之甲作合,而財非其財。如年己月甲,年上之財,被月合去,而日主之甲乙無分;年甲月己,月上之財,被年合去,而日主之甲乙不與是也。甲用丙食與辛作合,而非其食,此四喜神因合而無用者也。」 

沈氏在這裡一連提出了「性情」、「配合」、「向背」幾個概念。要理解後面的內容,必須先搞清這幾個概念。「性情」的實質,是指干支配合後的有情與無情。「配合」,指十干之合,既有合,則有分,向背之謂也。沈氏這裡講的是財官印食四喜神,因為合化而改變了性情,使其向背了。譬如「甲用辛官,透丙作合」,辛金官星為用,自然向甲向善,但辛官被丙火食神合化為水,辛官就背甲而去了,這就是向背,故云「官非其官」。又如,甲用癸印,八字又透出了戊土來合化了癸水,則癸水作為印星的性質,就發生變化了,變成了火,變成了食傷,不但不去生護甲木,反而泄甲了,這也是向背,故「印非其印」。又如,甲用己財,而八字除了日干甲木,又透出了另一個比劫甲木,己財與別位之甲作合,雖然甲己合化土仍然是財星,但這個財星已經不屬於日主之財了,而屬於別甲之財,也是向背,故「財非其財」了。比如「己甲甲(乙)」組合,年干己財,被月干甲木合去,這個財就屬於別人了,日干甲乙就無法享受此財了。比如「甲己甲(乙)」組合,月干己財被年干甲木合去,而日主就無法得到此財了。甲用丙食,八字又透出辛金官星,丙辛合化水,食神丙火就不是食神了,而變成了印星,甲本想用食去吐秀,現在不但不吐秀,反映生甲來了,這也是向背,故「非其食」了。以上四種喜神皆因天干化合而無用也。

    此段在全書中,首次提到官財印食為四喜神。官在十神中非常獨特,集天地之貴氣,不論在何格中,都不能被合被傷,只要被合被傷,即意味貴氣受損,當然,重官、煞或刃格中合官取清,自當另作別論。至於財印食,一般情況下它們自然不能被合被傷,但如果它們在幹壞事,就有必要被合了,合得越乾淨越好,或者他們也可以根據命局的需要,犧牲自我,合走命局中之忌神,這時就不要理解為「喜神因合而無用者」了。

關於合的順序,[己甲甲]時,年上之財,被月合去,尚可理解,畢竟月甲隔在年日之間。但[甲己甲]時,月上之財,居然也被年甲合走,而日甲就連爭合的機會都沒有。可見相合,是講究順序的,是分先來後到的,這順序就是年先月後,月先時後,先見先得,只要合在一塊就分不開了,日干就沒份了。

    「又如甲逢庚為煞,與乙作合,而煞不攻身;甲逢乙為劫,與庚作合,而乙不劫財;甲逢丁為傷,與壬作合,而丁不為傷官;甲逢壬為梟,與丁作合,而壬不奪食。此四忌神因合化吉者也。」

四喜神被合化而向背無用,那麼,四忌神呢,若被合化,就不是「向背」了,而是向吉,化忌為喜了。當然,四忌神煞傷劫刃因相合而化吉,是指它們在幹壞事的時候。如日元甲木,逢庚金為七煞,七煞攻身為忌,現在八字又透劫財乙木,乙庚相合,劫財合煞,七煞就只顧與乙妹貪合,而不攻克甲木自身了;乙木呢,也只顧與庚哥合歡,而不去劫財克財了。日元甲木,逢丁火為傷官,傷官就要克官,來壞甲木的功名,現在八字又透出壬水印星,丁壬作合,丁火就不是傷官了;另一方面,甲逢壬為裊神,壬與丁合,裊神就不去奪食了。這就是四忌神原本向背,因配合而化吉了。

如果四忌神也在做好事,而被合化,同樣是「向背」了。所以,干支性情因配合而向背、向吉的問題,四喜神存在,四忌神也存在。好比煞格中透官,官煞混雜,以傷去官取清,又透印合傷,就不可認為因合化吉了。甲逢庚為煞,此處逢煞有兩種場合,1、煞為月令用神,2、煞為忌神,比如財格透煞,食傷生財帶煞,合煞最好,但如果煞為相神,好比印輕逢煞,再來合煞,怕也不妙。其實合不合煞,沈氏已經說得很清楚,煞攻身了,就要合。煞不攻身,你說呢。同理,劫如劫財、傷如傷官、梟如奪食,都在幹壞事,就要毫不猶豫地將其合走。

    「蓋有所合則有所忌,逢吉不為吉,逢凶不為凶。即以六親言之,如男以財為妻,而被別干合去,財妻豈能親其夫乎?女以官為夫,而被他干合去,官夫豈能愛其妻乎?此謂配合之性情,因向背而殊也。」

    十干合化比較簡單,但化合引起性情的變化則較複雜。所以,有合就有所忌。四吉神忌諱合,吉神被合,就是破格,就是無情,就不能發揮好的作用了,則「吉不為吉」也,不如吉神乾脆不要出現;四忌神喜歡被合,忌神被合,是為救應,是為有情,就不能呈凶為害了,則「凶不為凶」也,比凶神不出現好多了。四吉神與四凶神都會因合而失去吉凶的本性。對於命局而言,當然喜歡忌神被合,而不願吉神被合。沈氏「其性情何也?蓋既有配合,必有向背。」是指四吉神被合也。「此謂配合之性情,因向背而殊也。」是指四忌神被合,本向背而吉也,故二者「殊也」,不一樣也。


推薦閱讀:

[轉載]旭航俊:你不能死守的8種愛情
【轉載】淡語素箋,醉意芬芳
[轉載]最近超火的三口包 教程製作
(35)[轉載]幾則八字
奇門遁甲斷要心法 2(轉載)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