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杜甫詩三首》解讀與探究

《杜甫詩三首》解讀與探究

預習提示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劍南節度使嚴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於是買舟東下,準備返回故鄉河南。第二年春天,杜甫攜家來到夔州(今重慶奉節)暫居。在夔州居住的兩年時間,杜甫創造了詩歌創作的又一個高峰,寫下了四百多首詩,本課所選的三首律詩,都是作於這個時期。

當時,安史之亂雖然已經結束四年,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另外,唐朝與吐蕃在劍南川西的戰爭也接連不斷,社會仍是一片混亂。在這種形勢下,他只得繼續「漂泊西南天地間」(《詠懷古迹·其一》),在「何日是歸年」(《絕句·其二》)的嘆息聲中苦苦掙扎。時代的苦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雲似的壓在他的心頭。杜甫的這些詩作就是這種心情的反映。

《秋興八首》這組詩意境闊大深邃,悲壯蒼涼。它把詩人的故國之思、傷時之念、身世飄零之感和眼前蕭瑟的秋景融為一體,集中地表現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也充分顯示了雄渾沉鬱的風格。《秋興八首》章法縝密嚴整,脈絡分明,不宜拆開,亦不可顛倒。正如前人所評:「秋興八首,以第一首起興,而後七首俱發中懷;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發,或遙相應,總是一篇文字……」,課文選的是第一首,通過對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沉蕭森、動蕩不安的環境氣氛,令人感到秋色秋聲撲面驚心,抒發了詩人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鬱之感。有統攝全詩的作用。

《詠懷古迹》(共五首)也是一組結構嚴密的組詩,都是借古迹抒發詩人的身世之感。課文選的是第三首,寫昭君出塞的不幸遭遇。作者曾因上疏救宰相房珀觸怒唐肅宗而受排擠,被貶為華州司功。所以作者在詠嘆王昭君不幸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達王昭君千載之怨的同時也在暗中表達自己的深沉怨恨。

《登高》這首詩也是旅居夔州時所作。夔州位於長江之濱,瞿塘峽口,以水急、風大、多猿著稱。全詩通過寫登高所見所聞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前人稱讚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學習這幾首詩可採用的方法有:

1.從歷史的角度入手。杜詩是歷史的一面鏡子。讀杜詩需要比較詳細地了解詩人的經歷和歷史背景。對詩人生平有了總體印象後再了解每首詩的具體背景,方可深入理解詩的內容。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知人論世」的讀書方法。

2.在誦讀中進入詩的意境。成誦是鑒賞的起步,又是進一步鑒賞的前提,特別是短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要養成背誦的習慣。不養成這個習慣就不易學好詩。

3.從名句賞析入手。這是鑒賞詩歌的簡便辦法。杜詩中名句極多,這三首詩中,「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都是千錘百鍊的名句,可以作為鑒賞的重點。

課文解讀

                 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白露使楓樹林凋落了,巫山巫峽氣象蕭瑟陰森。①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②凋傷:草木在秋風中凋落衰敗。③巫山巫峽:指夔州即今奉節一帶的長江和峽谷。④蕭森:蕭瑟陰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長江里波浪滔天,邊塞上風雲陰沉。①兼天涌:波浪連天。②塞上:這裡當指夔州。夔州在當時也是邊塞之地。一說,指西部邊塞。③接地陰:風雲蓋地。「接地」又作「匝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菊花已開過兩次,他日流過的淚禁不住又流了下來,我思念故園的心情都寄托在那隻小船上。①兩開:杜甫於唐代宗永泰元年即公元765年五月離開成都,打算出川東水路回故鄉河南,但滯留夔州,歷經兩載,故兩次見菊花開。②他日:往日,指多年來的艱難歲月。③故園:此處當指長安。)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處處都在催人裁剪寒衣,白帝城地處高處,黃昏時搗衣聲更加急促。①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②催刀尺:要求趕緊動手剪裁新衣。刀尺,剪刀和尺子。③白帝城:即今奉節城,在瞿塘峽口北岸的山上,與夔門隔岸相對。東漢初年公孫述所築,公孫述自號白帝,故名城為「白帝城」。④急暮砧:黃昏時分急促的搗衣聲。砧,zhēn,搗衣石。)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首聯開門見山,從秋景寫起,在敘寫景物之中點明地點時間。「凋傷」、「蕭森」等詞語不但描寫草木搖落,而且涵蓋江山萬象,不僅描畫敗落景象,而且營造雄渾沉鬱氣氛,為第二聯蓄勢。「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江間波浪洶湧上指,彷彿攪得雲天翻動;巫山風雲,下及於地,似與地下陰氣相接。此聯承上展開:江間,寫巫峽;塞上,寫巫山。波浪在地,卻說兼天而涌;風雲在天,卻言接地而陰。詩人縱目馳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動地寫出了巫山巫峽的蕭森氣象。以上兩聯均語意雙關,既寫自然之景,又暗示社會之景,既傳神地寫出了風雲變幻、「蕭森」駭人、寓有悲壯色彩的巫峽景觀,又形象地暗示了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戰亂不息的政治形勢和社會黑暗。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是驚風駭浪,動蕩不安;蕭條陰晦,不見天日,詩人借這樣的景象象徵了國家變易無常的局勢和臲硊不安的前途,也形象地表現了內心極度不安、翻騰起伏的憂思。這是融情於景的手法,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第三聯開始,轉而由景生情,直訴詩人之悲愁和對「故園」長安之繫念。「叢菊兩開」,指離蜀歷經了兩秋,「開」字語意雙關,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飄零,「系」字也語意雙關,既指孤舟停泊,舟繫於岸,又指心念長安,繫於故園。而「他日淚」則生悲情於從前,「故園心」則托相思於萬里。最後一聯,詩人將關注的焦點從萬里之外的「故園」轉移到夔州。風霜凄緊,嚴冬將至,那千家萬戶為遠方的徵人趕製寒衣,「刀尺聲」和「搗衣聲」急切響起,彷彿是前方傳來的咚咚戰鼓,詩人眼前幻化出一幅幅將士吶喊廝殺的場面。那憂國之情,思鄉之意,皆在不言之中。這兩聯,叢菊孤舟,目之所見,刀尺暮砧,耳之所聞。詩人由視覺而聽覺,由秋景而秋聲,時序由白天而日暮,從不同角度抒發其思鄉之切,羈旅之悲。

前人對這首詩主旨有爭議,一說是思君,一說是思鄉。產生分歧的原因涉及詩中「故園」二字怎麼理解。「故園」如指長安,則是思君,如指家鄉,則是思鄉。前者引《秋興八首(其二)》「每依北斗望京華」為證;後者以杜甫去蜀,意在「青春作伴好還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目的是回到河南家鄉,滯留夔州時常慨嘆:「弟妹蕭條各何在」(《九日》)。也有人理解兩種情感俱在。本書釋「故園」為長安。這是因為一個人的感情是複雜的,在不同的境遇中會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詩篇抒發的感情也會有所不同,不能因彼詩是某種感情,所以此詩也該是那種感情,所以不宜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詩來詮釋。但貫穿《秋興八首》感情是一致的,線索也很明顯,「明寫夔府,暗提京華」乃全詩主旨,所以這裡的「故園」當指「長安」為妥。

詠 懷 古 跡(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千山萬壑逶迤不斷奔赴荊門山,那裡還遺留有明妃昭君出生的山村啊。①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②明妃:即王嬙、王昭君,漢元帝宮人,後人因避晉文帝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明妃。③尚有村:還留下生長她的村莊,即古迹之意。據《一統志》:「昭君村,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里。」即今湖北秭歸縣的香溪。)

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當年她孤身一人離別漢宮嫁到北方的荒漠,如今她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著黃昏。①一:這裡是獨自一人的意思。②紫台:即宮殿,漢時有一宮名曰紫宮。江淹《恨賦》:「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台稍遠,關山無極。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連,指連姻,即「嫁」。③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朔,北方。④青冢:指昭君墓,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20里處。傳說邊地多白草,惟獨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冢,zhǒnɡ,墳墓。⑤黃昏:當作「昏黃」,這裡指昏黃的風沙,為了對仗、協韻,所以倒裝。)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憑著畫圖,漢元帝怎能辨識昭君的月貌花容?昭君遠嫁荒漠,漢元帝後悔莫及,只能在夜深人靜之時,或可於夢中聽到環佩作響,昭君魂兮歸來。①畫圖:據《西京雜記》載:漢元帝因宮女很多,命畫師一一畫像供自己挑選。宮女們為得到皇帝寵幸,紛紛向畫師行賄,獨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賄,畫師故意將她畫丑了,未被召幸。後匈奴單于呼韓邪來朝,求美人為閼氏,元帝派了昭君。臨行時召見,貌為後宮第一;元帝很後悔,但已無法挽回。昭君去後,元帝將畫工腰斬棄市。②省識:猶略識,未仔細辨認。③春風面:形容青春美貌。④環佩:古人衣帶上系的玉佩,這裡指代王昭君。⑤月夜:亦作夜月。)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千載之下,人們彈奏著昭君創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傾訴的分明是她的滿腔悲憤。①琵琶:本西域胡人樂器,據漢劉熙的《釋名》說:「琵琶,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卻曰琶。」相傳漢武帝以公主,實為江都王女嫁西域烏孫,公主悲傷,胡人乃於馬上彈琵琶以娛之。因昭君事與烏孫公主遠嫁有類似處,故推想如此。又《琴操》記,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後人名為《昭君怨》。②胡語,指胡人的樂曲。③論,訴說。)

首聯即點出昭君故鄉。詩人發揮想像力,由近及遠,構想出群山萬壑相伴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的雄奇壯麗的圖景,進而想像距夔門數百里外的荊門府王昭君生長的小村子。詩歌起句非凡、氣象雄偉。著一「赴」字,便令「千山萬壑」如駿馬賓士,會聚荊門,大有驚天動地之勢。這樣雄壯的景象,本該用在英雄人物的出生之地,而詩人卻把筆落在了小小的昭君村。可見,詩人是在借高山大川的雄偉氣象做背景,烘托這位遠嫁異域的女子,讚美她的英雄氣魄,表示對她的無限憐惜和欽敬。頷聯概括了昭君一生的悲劇。詩人彷彿看到遠嫁匈奴而離漢宮的場面,看到了朔漠荒涼寂寞的生活。在那遠方,留下的只是一方青冢,面對著黃昏時空曠的原野給人以天地無情、青冢有恨的感慨。這一聯,詩人巧用對比,「一去」,生不得歸;「獨留」,死葬漠北。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強烈,渲染了無限悲涼的氛圍。頸聯是委婉的諷語。畫圖句承前第三句,環佩句承前第四句。元帝昏庸,才釀成昭君出塞的悲劇,後宮怎可任由畫師擺布?縱使殺盡畫工,也是追悔莫及。只能在夜月的夢中,或可見到昭君魂魄歸來了吧。詩人通過理性的質問和悲凄的想像,表達了無限的傷感。此句除諷刺漢元帝之外,也寫出了王昭君懷念故園之心永遠不變。尾聯借千載作胡音的琵琶曲調點明全詩昭君「怨恨」的主題。言千古琵琶之聲,皆為昭君怨恨所凝。怨者,埋沒漢宮,「始不見遇」;恨者,遠離家園,終不歸根。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天高風急秋氣肅煞,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翱翔低空飛回。①風急:夔州位於長江之濱,三峽之首的瞿塘峽之口,素以水急、風大著稱。②猿嘯哀:巫峽多猿,鳴聲凄厲。當地民謠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③渚:水中的小洲。④飛回:迴旋地飛。)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落葉飄然無邊無際,蕭蕭索索紛紛而下;無盡長江洶湧澎湃,滾滾滔滔奔騰而來。①落木:落葉。②蕭蕭:秋風吹動樹葉的聲音。)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身在萬里作客悲秋,常年到處漂泊;年過五旬疾病纏身,今日獨登高台。「萬里」兩句含意豐厚,概括了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際。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云:「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多病,用今天的醫學知識分析,杜甫當時患有肺病、風濕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時世艱難生活困苦,常恨鬢如霜白;困頓潦倒精神衰頹,無奈戒酒停杯。①繁霜鬢:白髮日多。②潦倒:衰頹、失意。)

這首詩的前兩聯寫登高所見所聞,首聯寫近景,頷聯寫遠景,勾畫出一幅清秋君臨天下的動人圖景,融會著詩人複雜而深沉的感情。「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詩起筆擇取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並以急、高、哀、清、白、飛等詞修飾,描摹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暗示了節序和環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描繪出一幅慘烈的畫面,映照出詩人心上的凄涼。特別是「猿嘯哀」和「鳥飛回」這些細節,使人強烈地感受到在「天高風急」的秋天,萬物惶然無主,彷彿就是國難當頭之時,包括詩人在內的千千萬萬個流離失所者的寫照,深深地浸透著詩人長年飄泊,居無定所的悲哀。「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頷聯前句寫山,上承首句;後句寫水,上承次句,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徵。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二語,使詩的境界廣闊深遠;再加上落葉的「蕭蕭」之聲,長江的「滾滾」之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透過沉鬱悲涼的對句,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戰亂頻仍、苦海無邊的感愴,顯示著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用語之精當,氣象之宏偉,可謂絕唱。「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前兩聯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才點出「悲秋」兩字,「秋」是景,「悲」是情,由寫景轉入抒情。「萬里」,點明夔州距故園遙遠,從距離上渲染愁苦之深。「常作客」,指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詩人半百之年。「獨」字,寫出舉目無親的孤獨感。「登台」,照應題目,重陽佳節,高處遠眺。「悲秋」兩字寫得沉痛,是全詩之眼。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已經步入人生的秋天,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一生輾轉漂泊,壯志難酬,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詩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愛登台的感情,概括到一聯「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此聯的「萬里」、「百年」和上一聯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羈旅愁、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尾聯以對句作結,轉入對家國身事的悲嘆。「艱難」既指自身命運,又指國家命運。「苦恨」,甚恨,愁恨很深。「繁霜鬢」,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積鬱在心,使自己白髮日多。「潦倒」,猶言仕途坎坷,狼狽失意。「新停濁酒杯」,剛剛放下酒杯。詩人一生艱難苦恨,窮困潦倒,常常借酒澆愁,今日重陽登高,本可痛飲,一醉方休,不料飲酒只能使「悲秋」之愁更愁,無奈之中,酒到嘴邊,又不得不把酒杯放下。這千鍾萬斛的愁啊,該怎樣排遣!本來興會盎然登高望遠,現在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正如前人所說,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溢於言外」。

讀這首詩要正確理解詩的情調。一般認為「悲」是主調。寫景,從色彩看,畫面黯淡;從情調看,不免悲涼。寫身世,萬里作客,百年多病,孤身一人,霜染兩鬢,更是艱難苦恨,悲從中來。

這種說法不能說錯,但我們更要從「悲」中見出「憤」,從「苦」中見出「勁」。無邊落木蕭蕭下,固然深感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奈,但不盡長江滾滾來,又激起人生命的激情,顯示著一種永不停歇的進取精神。正因為如此,這首充滿悲涼感的詩篇才使人品味出一種悲壯感,看到一種壯心不已的意境。萬里悲秋常作客,是悲涼的進取;百年多病獨登台,是不幸者對命運的不屈不撓的抗爭。只有這樣,我們才更貼近詩人的心靈。詩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時節,獨自登高望遠,縱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謂壯懷激烈,慷慨悲歌。這裡有對漂泊生涯的感嘆,有對老弱多病的嗟傷,但也有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執著。不讀出這份情感,就不能體會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嘆逝的博大胸懷。

特色鑒賞

本課所選三首詩都作於夔州,都是律詩。這些詩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顯示出非凡的藝術功力,表現出沉實高華的特點。詩人突破了早期創作中較多寫實的風格,不拘泥於現實生活本身,融優美的音律、奇妙的構思、精練的詩句、華麗的色彩、深遠的意象於一體,升華思想情感,追求藝術美感,空靈洒脫,汪洋恣肆,儀態萬方。《秋興八首》《詠懷古迹五首》這樣聯章的七律,猶如詠發情感的「捆綁火箭」,皆為精心製作而成,為前此所無。我們賞析時,要很好把握這個總的特徵,同時又要深入研究每篇詩作的具體特點:           

秋興八首(其一)

《秋興八首》為杜甫慘淡經營之作,為歷代評家所重。清代黃生曰:「杜公七律,當以《秋興》為裘領,乃公一生心神結聚所作也。」所以《秋興八首》有很高的藝術性,被譽為杜甫抒情詩中的巔峰之作。第一首總起,統帥後面七篇,在八首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如何鑒賞這首詩呢?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為我們作了經典提示:「首章,八詩之綱領也。明寫秋景,虛含興意;實拈夔府,暗提京華。」  所謂「明寫秋景,虛含興意」,這是說要透過詩人對秋景的描寫體會蘊含其中的「興意」,把握詩人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前四句寫巫山巫峽殘秋蕭森景象,「便影時事,見喪亂凋殘景象」,同時暗示了詩人憂時傷懷的憤慨之情。如果前四句是融情於景,那麼後四句則是見景生情,見殘菊而落淚,見系舟而生「故園心」,而末句刀尺聲、搗衣聲,聲聲入耳,在詩人內心該激起怎樣深沉的感慨,詩人慾說還休,任由讀者想像。所以,讀這首詩,必須細心體會,方能領略詩的妙處。所謂「實拈夔府,暗提京華」,揭示了這首詩的結構特徵。在這首詩里,杜甫運用循環往複的抒情方式,把讀者引入詩的境界。從眼前叢菊的開放聯想到「故園」,而追憶「故園」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黃昏的砧聲所打斷。這中間有從夔府到長安,又從長安回到夔府的往複。循環往複是《秋興》的基本表現方式,也是這首詩的特色。不論從夔府寫到長安,還是從追憶長安而歸結到夔府,不僅毫無重複之感,還從不同的角度,層層加深,起了加深感情,增強藝術感染力的作用,恰到好處地表現了「身在夔州,心繫長安」的主題。

詠懷古迹(其三)

賞讀此詩,要突出兩點:

一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杜甫善於在敘事詩中塑造人物形象,而律詩主要用於抒情,雖有敘事成分,不過是作為抒情的依託,並不承擔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務。這首詩卻略有不同,它雖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過塑造王昭君的動人形象實現的。詩開頭,以「群山萬壑赴荊門」寫王昭君的出生地,從側面烘托昭君不同凡響的高大形象。接著敘述王昭君悲壯的一生,詩中出現了兩個典型的鏡頭,「一去」寫出昭君「關山度若飛」的氣概,「獨留」表現了昭君孤苦孑然的哀傷。 「畫圖」句揭示了造成她悲劇的原因,「環佩」句形象地表現了昭君的故土之思。最後,人們從琵琶聲里聽到昭君悲苦的申訴,禁不住既讚揚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不幸的遭際,進一步從側面烘託了昭君的形象。

二是詩人借古抒懷。這首詩表面看,是寫昭君的遭遇,寫昭君的怨恨,實際上是借詠古迹以感己懷。杜甫當時身處異地、遠離故園,處境和昭君相似。作者寫昭君「環佩空歸月夜魂」,字面上固然是讚歎昭君對故土的依戀,實際上也是寫自己「身在夔州,魂歸故園」。杜甫一生的遭際也與昭君相似。昭君才華卓立,美貌超群,因漢元帝昏庸,不得不遠嫁異鄉,流離而不得歸,身死而遺長恨。杜甫一生,濟世之志甚高,濟世之才甚異,但終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負。肅宗朝雖任職京師,也只不過是一左拾遺。還因疏救房琯,觸怒肅宗,差點獲刑。雖然獲救,卻終被疏遠,鬱郁辭官,漂泊西南。「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杜甫《詠懷古迹五首》其二),杜甫置身明妃村中,瞻仰前人遺址,思想自己身世,怎能不老淚縱橫,而心有戚戚焉。

登高

《登高》是杜甫很有名的七言律詩,被人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應麟《詩藪·內編》)。它有三個鮮明的特徵:

一是遣詞造句,極為精巧。先看遣詞,以首聯為例,寫天,用「高」字,時當深秋,天高雲淡,晴空如海,登高仰視,愈覺迢迢無極;寫風,用「急」字,因為台高,又值峽谷,故愈覺風大;寫猿,用「哀」字,夔州一帶,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長嘯,空谷傳響,哀轉不絕;寫渚,用「清」字,深秋九月,潭寒澗肅,沙洲小渚,孤零冷落;寫沙,用「白」字,風霜高潔,水落石出。寫鳥,用「回」字,風大水急則水鳥低飛盤旋。用字遣詞極其貼切。「天高」「沙白」「猿嘯哀」「鳥飛回」,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峽秋季特徵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詩,不但形象鮮明,使人讀了如臨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極雄渾高遠,飽含著詩人無窮的情思。再說造句,四聯句句押韻,皆為工對,首聯兩句,又句中自對,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渚」對「沙」,「清」對「白」,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尾聯兩句雖不全對,但句法布局卻極整齊。如「艱難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並列結構,在聲調上卻具有抑揚頓挫四聲的特色,讀時一字一頓;「潦倒」「新停」為雙聲迭韻,在聲調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節顯得特別鏗鏘嘹亮,讀時兩字一頓。「繁霜鬢」對「濁酒杯」,其聲調的妙用,也在所謂「抑揚抗墜之間」。可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讀者密詠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濁的韻調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

二是比興互用,意境深遠。詩首先以「風急天高」的意象,「興」起自己的感觸。天地雖然寬廣,自己卻在風急的情境下而無容身之處,只好自比為「猿」,而猿的哀嘯,又是何等的沉重!第一句由「興」而「比」。第二句由「渚清沙白」的意象又興起自己的感慨,詩人多想自比為「鳥」,自由自在地飛回在生命的長河中,但多病及仕途的不如意,使他無法展翅高飛,又是由『興』而「比」。三、四兩句藉由雄渾寬闊的「無邊落木」、「不盡長江」,「興」起自己身世悲苦之慨。天地如此寬廣、宇宙何等遼闊、自己又是如何的渺小,藉由雄渾的意象興起對自我人生的檢討,將一生艱難困苦歸因於自己的年老多病,而無任何怨懟。三、四句興起後四句的人生感觸,整首詩比興互陳,一唱三嘆,傳達了詩人濃厚的思想情感,也緊緊拉住了讀者的心緒,令人低回不已。

三是拔山扛鼎,氣勢雄渾。全詩寫登高所覽之景,雄渾蒼莽;在闊大雄健的氣象之中,滲透著一股勃鬱之氣。首聯開頭十四字勾勒出一幅登高遠眺的壯闊圖景,所展示的境界,雄渾高遠。頷聯放眼四周,群山落葉紛紛,無窮無際,大江滾滾滔滔,無始無終。「無邊」、「不盡」正是對浩瀚廣漠的空間的感慨;「蕭蕭下」、「滾滾來」正有時光流轉,逝者如斯之嘆,和首聯兩句共同構成了一幅蒼涼而壯闊的秋景圖。就抒情而言,從橫向空間著筆,有「萬里悲秋常作客」,從縱向時間著筆,有「百年多病獨登台」,「萬里」和「百年」傳達出了空間的寥廓和時間的綿亘,把詩人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得沉鬱而悲壯。尾聯寫出了人世的種種「艱難苦恨」全由他一肩挑起,那種撼人的悲壯,渾厚的蒼涼,令人肅然起敬。難怪明代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蕭滌非在《杜詩選注》中評:「雖是一首悲歌,卻是拔山扛鼎似的悲劇。它給予我們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壯;不是消沉,而是激動;不是眼光狹小,而是心胸闊大。」

問題探究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也是音樂的藝術。在這裡,我們不妨探討一下詩歌語言的音樂美,對於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是很有好處的。先介紹一點有關知識,然後請大家探討具體的詩作。

詩歌語言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押韻、平仄、節奏、對仗等方面。

押韻     漢語一個字是一個音節,而每一個音節一般由聲母和韻母組成。所謂押韻,亦稱壓韻,就是在韻文(詩詞歌賦)中,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詩歌押韻不僅便於吟誦和記憶,更能使作品具有節奏和聲調之美。

平仄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漢語語音都分為四聲,古代分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簡化為平聲和仄聲,平聲仍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則歸併為仄聲。古代四個調的調值怎樣,現在還不清楚。研究古漢語的人,根據古人的描述認為,平聲是中平調、長調;上聲是上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促調。因此,平聲與仄聲,成為平調與升降調、長調與短調的對立統一,二者交替使用,從而使音調參差起伏,悅耳和諧。現代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平、陽平簡化為平聲,上聲、去聲簡化為仄聲。陰平、陽平由古代平聲字分化而來,而古代的入聲字則已經不復存在,分別轉化為現代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其關係如下圖所示:

 

           古代音          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

 

 


            現代音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節奏    所謂節奏,就是語音的有規律的停頓,並使這種停頓多次的反覆出現。舊格律詩的節奏分為音調節奏、意義節奏和平仄的組合節奏。

1、音調節奏。就是我們念詩時由語音停頓而顯示出來的節奏,是以每兩個音節(即兩個字)作為一個單位的。三、五、七言句的最後一字,單獨成為一個節奏。這樣,五言律詩就由三個音調節奏組成,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尋──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七言律詩就由四個音調節奏合成,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桑葉──紅於──二月──花。」音調節奏,最末一字為「腳節」,「腳節」以上二字為「腹節」,「腹節」以上二字為「頭節」,「頭節」以上二字為「頂節」。

2、意義節奏。一般講,是指一個詞、一個片語、一個介詞結構或一個句子形式。因此,在詩句中,有時音調節奏和意義節奏是一致的,如「遠上──寒山──石徑──斜」。有時二者並不一致,如「白雲──深處──有人──家」,按意義節奏,這句詩應為「白雲──深處──有──人家」。詩句的意義節奏很重要,可以幫助讀者正確理解詩句意義。從意義節奏的角度看,五言詩的基本句型是「前二後三」,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尋──千里目,更上── 一層樓。」但實際上,句型的變化較多,如「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這是「二一二」式;「園畦──花氣──合,田徑──燒痕──斑」,這是「二二一」式;「快剪刀──除辮,干牛肉──作餱」,這是「三二」式;「青──惜峰巒過,黃──知桔柚來」(杜甫《放船》),這是「一四」式。七言詩的基本句型是「前四後三」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但實際上也是變化很多,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是「四二一」式;「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杜甫《閣夜》),這是「二五」式;「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杜甫《宿府》),這是「五二」式。

3、律句平仄的組合節奏。近體詩區別於古體詩的最大特點是,它的詩句除了押韻以外,還要按一定的要求,使音節與音節之間,在聲調上形成升降輪迴的格律。這種按升降輪迴寫成的詩句,我們稱之為律句。例如五言律句,「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七言律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等。

上述三種節奏各有所用,音調節奏用作朗讀,意義節奏用作解讀,平仄節奏用於寫詩。

對仗    「對仗」,也叫對偶。由於世界上萬事萬物總是互相聯繫著,又都是可以分門別類的,每一件物都可以找到它的許多對稱物。例如,有日就有月,有晴就有雨,有水就有山,有草就有花。在我們的語言里,就常常出現許多對偶的語句。如「暴風驟雨」,「暴風」和「驟雨」相對;「天翻地覆」,「天翻」與「地覆」相對。「呼風喚雨,推波助瀾」,上句和下句相對,兩句又各自相對。這是漢語的特點。漢語多單音詞,複音詞也多由具有獨立意義的單音詞構成,彼此容易結合成整齊的對偶的詞語。古典詩歌正是充分利用了語言上的這個特點。「對仗」一詞,源於古代達官貴人出行時的儀仗隊。儀仗隊分成二列向前行進,兩列人員在同一序列上所執的旗牌傘扇都相同,兩兩相對,行成一種整齊的威嚴美。在近體詩中,一個韻句為一聯,它包括兩個單句。其出句為上聯,其對句為下聯。所謂對仗,如上聯第一個音頓用的是名詞,下聯第一個音頓也必須是名詞。總之,上聯各音頓安放什麼詞類,下聯的同一序列位置上,也要安放同樣的詞類。對仗句在要求詞性相同的基礎上,還要求出句和對句句型結構相同。這就是說,出句是主謂結構,對句也必須是主謂結構;出句是因果關係,對句也必須是因果關係。

以上我們介紹了古代詩歌在押韻、平仄、節奏、對仗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識。掌握了這些知識,就可以對古代近體詩在格律上的特徵進行具體分析。古代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課文所選的杜詩三首,都是七言律詩。請你以《登高》為例,對近體詩的格律特徵加以簡要分析。

 

探究思路

一首律詩共八句,又分為四聯(或者說四個韻句),兩句一聯(或者說一個韻句)。第一聯稱首聯,第二聯稱頷聯(又稱頸聯),第三聯稱頸聯(又稱腹聯),第四聯稱尾聯(又稱足聯)。一聯之中,上句稱為發句(又叫起句、出句),下聯稱為對句。律詩分七言、五言。在格律上的要求,可以《登高》為例,《登高》是七言律詩。七言弄明白了,五言就可以類推。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fēnɡ jí  tiān ɡāo   yuán xiào  āi

                                     |      ─         ∣  

渚清沙白鳥飛回。zhǔ qīng  shā bái  niǎo fēi   huí

           ─        |      ─    

 無邊落木蕭蕭下,wǔ biān  luò mù  xiāo xiāo   xià

                    ─       ∣      ─     

不盡長江滾滾來。bù jìn  chánɡ jiānɡ  ɡǔn ɡǔn  lái

                    ∣        ─        ∣  

 萬里悲秋常作客,wàn lǐ   bēi qiū  chánɡ zuò    

                    ∣     ─         ∣     

百年多病獨登台。bǎi nián  duō bìn   dú dēnɡ   tái

                    ─       ∣        ─    

艱難苦恨繁霜鬢,jiān nán  kǔ hènɡ  fán shuānɡ  bìn

                    ─      ∣        ─     |

                潦倒新停濁酒杯。liáo dǎo  xīn tínɡ  zhuó jiǔ   bēi

                                    ∣        ─       ∣   

(註:「|」表示仄聲,「—」表示平聲,|表示古今讀音不同)

律詩在格律上的要求,主要有:

(1)雙句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押韻,單句的最後一個字則不能押韻,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押韻的字必須是平聲,不押韻的字必須是仄聲。《登高》「哀」、「回(古讀 huái)」、「來」、「台」、「杯」押韻,平聲。「下」「客」「鬢」不押韻,仄聲。

(2)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登高》八句全用對仗,在律詩中不多見。首聯對仗工巧,不僅句與句之間對仗,而且「天高」與「風急」、「渚清」與「沙白」屬於句中自對。

(3)在平仄上有嚴格規定:①同一句之內要求平仄相間,即必須是「平仄平」或者「仄平仄」;②在同一聯中,出句和對句之間要求平仄相對,如果出句是「平─仄─平」,那麼對句就必須是「仄─平─仄」,反之亦然。③上一聯的對句與下一聯的出句平仄相粘(相同),如果上聯的對句是「仄─平─仄」,那麼下聯的出句必須也是「仄─平─仄」。平仄相間、相對、相粘,這是律句的重要特徵。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講平仄一般不以音節為單位,而以音頓(音步)為單位。音頓有雙音頓,也有單音頓,比如「風急-天高-猿嘯-哀」,這一句詩就有四個音頓,前面三個是雙音頓,最後一個是單音頓。因為一個雙音頓里,它的音調主要決定於第二個音節,所以看一個音頓是平還是仄,就是看第二個音節,至於第一個音節,則可以平也可以仄。在七言律詩中,因為每一句的最後一個音頓(最後一個字)的平仄是固定的,雙句必須用押韻的平聲字,單句必須用不押韻的仄聲字,所以在前面的三個音頓中,每個音頓的第二個音節(即處在第二、第四、第六位置上的字)平仄是嚴格固定的,而每個音頓的第一個音節(即處在第一、第二、第三位置上的字)則可平可仄,靈活處理,這就是一些書上所說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樣,我們分析七言詩的平仄,一般就簡化為只考慮二四六,一三五可以不論。

按照上述原則分析,不難看出,《登高》的平仄是完全合符律詩規範的(「急」「白」古為入聲,現轉化為陽平)。

明白了七言律詩的格律要求,五言律詩就很容易,二者的區別僅僅在於,七言有三個雙音頓、一個單音頓,五言則只有兩個雙音頓、一個單音頓,所以適用於七言的所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在用到五言詩的時候,改為「一三不論、二四分明」就可以了。

絕句,又稱截句,意思是說,它是由律詩切割為兩半而成。有兩種不同的截法,第一種截法是從中攔腰截開,第二種截法是斬頭去尾,於是各自出現兩種不同的格式,即:

(1)首聯十頷聯,這種格式的絕句,第一二兩句不對仗,第三四兩句對仗。雙句押韻,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例如白居易《竹枝詞》:「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闇鳥一時啼。」(註:1水煙,江上煙霧。2闇鳥,生活在三峽山林中的一種鳥,闇,唸àn)因為律詩的首聯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所以這首詩既對仗又押韻。

(2)頸聯 十 尾聯,這種格式的絕句,第一二兩句對仗,第三四兩句不對仗。雙句押韻,單句不押韻。例如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河滿子,雙淚落君前。」(註:河滿子,又名「何滿子」,曲調名。《樂府詩集》卷八十引白居易的話說:「何滿子,開元中滄歌者,臨刑進此曲以贖死,竟不得免。」白居易《何滿子》詩云:「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可見此曲本來很悲。由一個闊別家鄉,深居宮禁的人來唱,當然更要涕下了。)

(3)首聯 十 尾聯,這種格式的絕句,第一二句不對仗.第三四句也不對仗.雙句押韻,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柳宗元《零陵早春》:「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憑寄還鄉夢,殷勤入故園。」又如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 頷聯 十 頸聯,這種格式的絕句,第一二句要對仗,第三四句也要對仗。雙句押韻,單句不押韻。例如王之渙《登顴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尋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人寫絕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按平仄規定,押韻,如上述詩作,一種是不按平仄規定,保持古體特色,例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絕、滅、雪,押的是仄聲韻,如果標出平仄來,則是: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

以上是一般的規則,實際運用起來變化很多,不再一一敘述。

訓練提高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釋義:

塞上風雲(       ) 急暮砧(          )群山萬壑(       ) 朔漠(          

青冢(          )  省識(        )  渚清(           ) 霜鬢(          

2.賞析下面詩句,說說加點詞語在詩中表達的深意。

(1)叢菊兩開他日淚    (2)群山萬壑赴荊門

(3)一去紫台連朔漠    (4)獨留青冢向黃昏

答:

 

3.律詩講求對仗。試運用你掌握的知識,分析《登高》在對仗上的特點。

答:

 

4.近體詩講究押韻,找出《詠懷 古 跡(其三)》詩中押韻的字,說說律詩在押韻上有什麼特點?

答:

5.律詩的基本章法是:四句為一層,前後共兩層。例《閣夜》:前一層寫秋夜江景;後一層詠卧龍躍馬。試照此形式歸納這三首詩前後兩層的大意,體會杜甫律詩章法的嚴密。

(1)《秋興八首》(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詠懷古迹》(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學詩,誦讀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而且要經常自覺地積累這方面的體會。下面是一位同學介紹自己朗讀《登高》的心得,你對其有什麼看法?

(1)詩首聯寫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點,讀時節奏感要強,注意表現整個畫面的氣氛。「猿」、「鳥」二字語氣加重,讀音適當拉長。

(2)頷聯寫遠望所見,要讀得氣勢開闊,有包容宇宙之意,「無邊落木」「不盡長江」二語要一氣讀出,「木」「江」二字要適當延長,有餘韻。

(3)頸聯上句寫長年飄泊之苦,上聯「萬里」、下聯「百年」要重讀,以加重悲苦情緒。這一聯形象地概括了詩人後半生的生活狀況,由沉吟往事說到今日登台之舉,基調是憤恨的,宜急速讀出。

(4)尾聯「艱難苦恨」一語緊承上聯,而後以白髮增多、酒杯新停輕輕結住全詩,含無限凄涼意於言外,應讀得更加緩慢、沉重,讓聽者仔細體味詩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態。

7.請根據注釋,認真研讀《詠懷古迹五首(其二)》,然後回答問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注釋:

①搖落:指宋玉《九辯》之句:「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戰國辭賦家。其作品首開悲秋主題。 ②風流儒雅:是庾信《枯樹賦》中形容東晉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語,這裡藉以強調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負的志士。③蕭條句:意謂自己雖與宋玉隔開幾代,蕭條落寞之感卻是相同。④故宅:舊居。歸州、荊州皆有宋玉故宅。空文藻:徒然留下文人之名。⑤雲雨句:宋玉曾作《高唐賦》,述楚王游高唐(楚台觀名),夢見一婦人,自稱巫山之女,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荒台:即陽台,山名,在四川巫山縣。豈夢思:意謂宋玉作《高唐賦》,難道只是說夢,並無諷諫之意?⑥最是兩句:意謂最感慨的是,楚宮今已泯滅,因後世一直流傳這個故事,至今船隻經過時,舟人還帶疑似的口吻指點著這些古迹,津津有味地談論著哪個山峰是楚王神女歡會處,哪片雲雨是神女來臨。泯滅:消失。到今疑:至今弄不清楚(宋玉《高唐賦》的諷諫之義)。

問題:

(1).對這首詩的解析不符合詩意的一項是:

A.首聯寫宋玉因無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才借詩賦流傳後世,這真是人生的最大悲哀。「亦吾師」表示杜甫自己也可算作師承宋玉,同時暗示本詩旨意借憫惜宋玉,「以述其志」。

B.頷聯承「亦吾師」而來,說明自己雖與宋玉相距久遠,不同朝代,不同時代,但蕭條不遇,惆悵失志,其實相同。因而望其遺迹,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淚。

C.頸聯寫世人雖然沒有遺忘宋玉。但只徒然欣賞他的文采詞藻,並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負。甚至曲解他的《高唐神女賦》,把一個有志之士歪曲為無聊詞人。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詩人傷心。

D.尾聯寫隨著歷史變遷,歲月消逝,楚國雖然早已蕩然無存,但人們仍然關心它的興亡,也更加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負和創作精神。到如今,江船經過巫山巫峽,船夫們津津有味,指指點點,談論不停。詞人宋玉不滅,志士宋玉永存。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詠懷古迹》是杜甫憑弔楚國著名辭賦作家宋玉的。宋玉在生受到重用,死後受人稱頌,與自己懷才不遇形成鮮明對照,藉以抒發內心的憤懣和不平。

B.在杜甫看來,宋玉既是詞人,更是志士。而他生前身後卻都只被視為詞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遭誤解,至於曲解。杜甫憑弔宋玉,旨在感嘆自己和他同樣的身世遭遇。

C.這首詩從內容看可分為兩層。詩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詩人矚目江山,悵望古迹,吊宋玉,抒己懷,以千古知音寫不遇之悲。詩的後半則為其身後不平,人們不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負,以至將曲解當史實,以訛傳訛,以訛為是,使宋玉含冤九泉。

D.這首詩的表現手法富有獨創性,詩中的草木搖落,景物蕭條,江山雲雨,故宅荒台,以及舟人指點的情景,全不獨立著筆,而是溶於感慨議論之中,使之蒙著歷史的迷霧,充滿詩人的哀傷,彷彿確是淚眼看風景,隱約可見,實而卻虛。

8.朗讀並背誦課文杜詩三首,選擇你體會最深的,寫一篇短文。可以就你感興趣的方面,如寫景、抒情、對偶、布局謀篇、鍊字鍊句等,做一比較分析,寫一篇賞析性文章;也可以就讀了杜甫詩歌后,自己在思想上受到的啟發,寫一篇讀後感。

答:

 

 

9.下面是史書、典籍和傳說中有關王昭君的一些事迹,請你根據這些資料,按照杜甫的觀點,增加一些合理的想像補充,用現代漢語寫一篇王昭君的人物傳,不少於1000字。

(1)范曄《後漢書·南匈奴列傳》云:「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影)裴回(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生二子。及呼韓邪死,其前閼氏子代立,欲妻子,昭君上書求歸,成帝敕令從胡俗,遂復為後單于閼氏焉。」

(2)葛洪《西京雜記》。其原文是:「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於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後宮第一,善應付,舉止閑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於外國,故不復更人。乃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籍其家,資皆巨萬。」

(3)相傳昭君居胡,曾作怨思之歌,後人名為《昭君怨》,其詩云:「秋木凄凄,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苞桑。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升雲,上游曲房。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抑沉,不得頡頏。雖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獨伊何,來往變常。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長。嗚呼哀哉,憂心憫傷。」 

 

解析與答案

1.解析:塞、省是多音字,朔、渚、砧容易讀錯,壑、冢是難讀字。

答案:塞:sāi;邊界上險要地方。砧:zhēn;捶、砸或切東西的時候,墊在底下的器具。壑:hè;深溝。朔:shuò;北方。冢:zhǒnɡ;墳墓。省:xǐng;略,大體上。渚:zhǔ;水中的小洲。霜鬢:shuānɡ bìn;白色鬢髮。

2.解析:賞析詞語是詩歌鑒賞的重要內容,也是詩歌鑒賞的方法。要注意積累這方面的體會,比如「開」字語意雙關,「赴」字把靜止的群山寫活後產生了新的意境,「一」字在句中有特殊意義,「黃昏」在語義上發生了變化等。

答案:(1)「開」字雙關,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開。(2)詩人發揮想像,由近及遠,構想出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的雄奇壯麗的圖景。他就以這個圖景作為本詩的首句,起勢很不平凡。杜甫寫三峽江流有「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長江二首》)的警句,用一個「爭」字,突出了三峽水勢之驚險。這裡則用一個「赴」字突出了三峽山勢的雄奇生動。這可說是一個有趣的對照。但是,詩的下一句,卻落到一個小小的昭君村上,頗有點出人意外,把一個「窈窕紅顏」,說得「驚天動地」,借高山大川的雄偉氣象來烘托昭君出塞的英雄壯舉。(3)「一」字和下聯「獨」字構成同義對文,描寫了昭君孤身一人離開京城遠嫁胡地,寂寞凄涼的情懷。(4)青冢、黃昏這兩個最簡單而現成的辭彙,用在這裡,尤具匠心。「黃昏」是「昏黃」的倒裝,黃與青色彩對比鮮明。無邊的大漠黃沙滾滾,遮天蔽日,彷彿能夠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獨有一個墓草長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這青冢好比長夜的明燈,沙漠的綠洲,給人以希望,給人以信念,因此油然而生對昭君的敬仰之情。

3.解析:律詩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聯,依次稱首聯、頷聯、頸聯、末聯(或尾聯);每聯兩句,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中間兩聯須對仗。     

   答案:此詩八句皆對。首聯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律詩的首句,末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哀)。頷聯、頸聯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無邊」「不盡」和「萬里」「百年」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從對仗的分類來看,首聯借對,「渚清沙白」中,借「清」為「青」,才可與「白」屬對,即利用同音字。尾聯屬寬對,頷聯和頸聯屬工對。

4.解析:押韻、對仗、平仄是近體詩音樂美的具體表現,掌握這些知識,可提高詩歌鑒賞水平。

答案:押韻的字有:門、村、昏、魂、論。律詩凡偶句都要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

5.解析:歸納層次大意必須語言簡明精要。

答案:(1)《秋興八首(其一)》:前一層寫巫峽巫山秋景;後一層抒發故園之情。(2)《詠懷古迹(其三)》:前一層寫昭君遠嫁;後一層寫昭君怨情。(3)《登高》:前一層寫登高所見所聞;後一層抒發登高所思所感。

6.解析:誦讀詩歌,要掌握要領:一基調,或高亢激昂,或悲憤沉鬱;二節奏,處理好快慢緩急;三輕重,把握好抑揚頓挫的旋律。

答案:(3)安排欠妥。上句重讀應落在 「悲」、「常」二字;下句重讀應落在「病」、「獨」二字。這一聯基調是沉重的,宜緩緩讀出。

7.解析:(1)意在考察對詩句意義的理解,A項難在從全詩著眼,把握「本詩旨意」。B項參看注釋,理解「蕭條」含義。C項注意「空文藻」、「豈夢思」等語。D項解析有誤。原意是說,最令人傷心的是,楚國已經滅亡,沒有人關心它的興亡,對宋玉也無人去探究,以致把諷諫君主淫惑的《高唐賦》看作是風流艷事的荒誕之作。(2)A項宋玉生前受重用,不合事實;死後只是詩文受人稱頌,政治上受人曲解,與杜甫命運相同,而不是形成對照。

答案:(1)D。「志士永存」與C項矛盾。(2)A。「對照」與B項的「同樣」矛盾。

8.解析:本題靈活多樣,可以選擇一篇,也可以選擇其中幾個名句,也可以選擇某一個側面,總之,目的在於激發探索興趣,鼓勵發表看法。

答案:下面短文,是一篇讀後感,供你參考:

如果有人問,杜甫的哪一點最震撼我們的心靈?那便是古人的一句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詩人生命旅途上的坎坷不幸、凄涼悲傷是難以盡述的。他在長安十年,「賣葯都市,寄食朋友」,竟至於「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處處潛悲辛」,過著近似乞討的生活。好不容易熬了個小小官職,從京城回奉先探親,想不到一進家門,心愛的小兒子已經餓死床上 。不久爆發了安史之亂,從此,杜甫又是十多年的流亡和逃難。期間僅在成都由於嚴武的支助,過了兩年比較安定的生活,此後出川,一直在水上飄泊,終因貧病交加,慘死在湘江的一條小船之中。至於政治上,他受到的擠壓,更是苦不勝言。

就在這樣的的艱難困苦中,杜甫創作了大量的詩作,把我國詩歌創作推向現實主義創作的高峰。尤其可貴的是,杜甫的晚年,生活越來越艱難,身體越來越衰弱,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詩歌創作,相反,越是貧病交困,詩作越多。在成都,他以驚人的毅力寫了四百三十多首詩。在夔州兩年,也創作了四百多首詩作。他在生命彌留之際,還僵卧破船寫出了長詩《風疾舟中伏枕書懷》,念念不忘國家的災難。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詩人生命旅途上的坎坷不幸、凄涼悲傷是重重疊疊,無以復加的,然而他不屈不撓的進取也是可歌可泣的。沉鬱頓挫的生命固然是沉重感傷的,但也是豐富、深沉、有力度的。我們讀杜詩,就要讀出他的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我們民族最寶貴的傳統。我們如果有了這種精神,不管前途多艱險,也能夠昂首闊步永向前。

9.解析:完成此題的關鍵在準確把握杜甫對王昭君形象的塑造。詩的開頭,以「群山萬壑赴荊門」寫昭君的出生地,是從側面烘托昭君的形象。這大概是因為詩人首先想到,一個青年女子遠離父母之邦,嫁到殊方異域,並在那裡度過自己的一生,確實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毅力,而這雄偉的山川;簡直就是她那堅強性格的象徵!接著敘述昭君的一生,詩中出現了兩個典型的鏡頭:「一去紫台連朔漠」寫昭君由漢宮到匈奴的行程,頗有「關山度若飛」的氣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從正面表現了昭君的堅強性格;「獨留青冢向黃昏」寫昭君墳上長出青草,它彷彿告訴人們,昭君雖死而故國之思猶在——她依然嚮往著自己生長的地方,這又進一步豐富了昭君的形象。但昭君遠嫁對她個人來說,畢竟是一種不幸。這種不幸又是怎樣造成的呢?「畫圖省識春風面」一句,就是對這個問題的答覆。最後兩句寫千年(實際是800年)以來,人們從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詞里聽到了她的悲怨,也是從側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們既讚揚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

 答案:略。

 


推薦閱讀:

請腦補「李白和杜甫的一天」。?
DF182翻譯對比:贈高式顏(杜甫)
【可視化歷史】杜甫的一生
杜甫的酒趣(2)
讀杜甫 [林賢治]

TAG:杜甫 | 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