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崩》《楚亡》:行路讀書重寫一代之史-頭條網
《秦崩》 《楚亡》 李開元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
從戰國末年到漢帝國建立,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引人注目的華彩段落,還因為有項羽、韓信這樣的英雄人物,成為許多文學、戲曲經典名作代代相傳的主題。近年來,特別是在影視作品中,人們對秦漢的歷史、對秦始皇和劉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相當多的古裝大片問世,成為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這也激發歷史學家對這段歷史的重新解讀。三聯書店近日推出的《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和《楚亡:從項羽到韓信》,講述了秦、楚、漢易代之際的所有重大史實和人物,是專業學者撰寫的一代之史,私家著史的風格,使得這兩本書具有很強烈的個性。《秦崩》《楚亡》先有繁體字版,在台灣由聯經出版公司推出,成為熱讀的暢銷書,也引發了歷史學界內外對如何撰寫歷史的一番討論。這兩本書的三聯版同時出書,完整地呈現了全貌。三聯版除了做一些修訂工作外,增加了若干新的章節,增加了便於讀者查找文獻的注釋,並重繪幾次重大戰役的地圖,整體上更加完善。
學者旅行家 行走在歷史當中
2005年,也就是十年之前,李開元教授在「象牙塔」網站上發表了《秦崩》最初寫成的一部分,當時所擬的書名還是「新戰國時代的英雄豪傑」。不同於一般的網路寫作,李開元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想尋找一種新的表現歷史的形式。他說,以前曾「做過不少的嘗試,其中的曲折一言難盡。最後歸結為一種具體的想法,將漢帝國的歷史作綜合性的敘述,追求有人物、有過程的歷史,在會通各種表現形式的基礎上,力求史學、文學和思想的融合」。
在寫作的過程中,他不斷地重訪當年的名城、戰場、重大事件的發生地。書中配合歷史講述,附有許多訪古的照片,基本都是作者本人親手拍攝的。這些如今的斷壁殘垣、熱鬧街市,在史書中都鼎鼎有名,現在找到它們卻並不容易。「行走在歷史當中」,李開元認為這是他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是愛旅遊的人,手持地圖,背負行囊,行走在大漠荒野中尋找故跡遺蹤,是我少年以來的夢想。入史學之門以來,國內走得多了,東渡以後,國外也走得多了。」
李開元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留校協助田餘慶先生任教;1989年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之後接任日本學者西島定生的教席,供職於日本就實大學,任人文科學部教授。他的秦漢史研究為學界所重視,在成名作《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三聯書店2000年)一書中,李開元追蹤創建漢朝的軍事政治集團,考察他們成為新的統治階層的歷史過程,創造性地提出「軍功受益階層」一說,為漢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他的恩師,不久前剛剛去世的歷史學家田餘慶先生對於《秦崩》的寫作,曾這樣評論道:「因為時代的局限,我走得少,受時代的恩惠,他走得多。多走,走出治史寫史的特色來,這是難得。多走,走出行走歷史的理念和風格來,這就可貴了!」
行走歷史的理念和風格,也是秉承了司馬遷和中國史家傳統餘緒的。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曾自述,在二十歲時「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過梁、楚以歸」,從南到北,遊歷了半個中國。司馬遷成為史官後,還曾去劉邦的故里豐沛拜訪遺老,也去過淮陰打聽韓信早年的經歷。司馬遷走過的地方,李開元也都走到了。《史記》書中言之不詳的地方,他也去了。比如陝西臨潼的戲水,是渭河的一條支流,張楚大軍入關後的戲水之戰成為扭轉秦帝國命運的關鍵戰役,大將章邯因這一仗崛起,但此戰至今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李開元親臨戲水岸邊,曾經的古戰場現在已是一片農田,他在此彷彿見到了秦京師軍復活的軍團,也對戰役的進程和結局有了親切的體認。
為見證韓信背水之戰的具體地點,他還實地踏勘了「太行八陘」中著名的井陘,在山西省平定縣。在前人的研究中,背水之戰的戰場有說是在桃河河谷,更多人認為是在微水鎮,但平定縣文管所的杜所長告訴作者,井陘道實際上有南北兩條:南道最初是古驛道,現在已是旅遊路線,實際開通於明代萬曆年間,歷史比較短,微水鎮在南道;北道是古道,戰國秦漢的古代遺址都在這一線,有一座威州古城,為戰國時的城垣。作者選擇走井陘北道,來到了有兩千五百多年的威州故城,看到當地冶水河道和威州的地勢,與文獻記載歷歷相合,確認這裡才背水之戰的古戰場。
對於學者旅行家的生活,李開元在書中寫道:「每次新的旅行,我事前都有充分的準備,周詳地檢討史料,再三索圖查詢,往事史實爛熟於胸,需要求索的目標明了於心。」曾隨同他一起在山東訪古考察的社科院歷史所的林鵠先生說:「我有幸隨同李開元先生深入實地考察歷史現場,就近感受到先生從海外回歸中國,由埋首書齋到足行田野,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追尋先民舊跡、去尋求夢想、去復活歷史的探求」。
以司馬遷的方式復原「後戰國時代」
一部《史記》,最精彩的內容就是秦楚之際的歷史。《項羽本紀》、《陳涉世家》、《淮陰侯列傳》等,都是千古名篇。《史記》為紀傳體,敘事有詳有略,配以《秦楚之際月表》交代時間進程,這是迄今我們對這段歷史幾乎唯一的文獻記載。
如果今人按照時間的順序,將所有大事串聯講述一遍,就會發現其中有的環節,或者難以考訂其詳,或者疑點重重,或者與通常的印象南轅北轍。像《秦崩》開頭提到的,劉邦的年紀,比秦始皇嬴政僅僅小三歲,他們其實是同一代人,劉邦大器晚成。這一事實意味深遠,說明劉邦是戰國時代的人,早年的遊俠經歷深受戰國時代風氣的影響;歷史上以平民身份奪取天下的,他是第一人,他的一生跨越了三個時代。這對我們理解漢初國家的性質十分重要。通過《秦崩》、《楚亡》,我們會對那個時代的整體面貌有不一樣的理解和把握。
在具體史實上,以秦帝國的亡國之君「秦王子嬰」為例,據作者考證,「王子嬰」是歷代史書的誤寫,他的名字應為「嬴嬰」。嬴嬰的身世,他曾力諫胡亥等關鍵史事,都由本書一一鉤沉出來,給予完整順暢的解釋。這樣的新解還有很多,像書中澄清,趙高絕不是一個宦官,而是「宦人」,出身「宦籍」。這與「宦閹」完全不同。從秦官制上可以了解,趙高一定是精通法律,而且善於騎射的文武全才。知道了這一點,才能真正懂得趙高在當時承擔的重要角色,而不只是一個丑角。此外像陳平在鴻門宴中扮演的不引人注意卻又十分關鍵的角色等等,讀史的樂趣莫過如此。
在某種程度上,作者是以司馬遷的方式、而非當今歷史學家的方式在寫作。他從官制、年代、歷史地理、實地踏勘和考古發現等方方面面,重新復原秦楚之際的歷史,在相對宏觀的層面上,讓歷史講述符合邏輯。這與近代以來歷史學的研究範式——重視考證、史料,有較大的不同。從歷史學本身來講,這兩者應該是統一的,考證最終要為歷史撰述服務。
《秦崩》《楚亡》這兩本書,在秦漢史領域中能成一家之言,不僅在於上面提到的研究成果,還在於作者提出的「後戰國時代」。秦滅六國,改封建為郡縣,嚴刑峻法,世風為之一變。但在陳勝、吳廣起兵反秦以後,六國貴族紛紛復國,這是對秦政的否定。恢復戰國七雄的政治秩序,是當時的大勢所趨。作者認為,由此開啟了「後戰國時代」,這是大一統帝國穩固之前必經的一個階段。但項羽悖逆了當時的大勢,在順利滅秦之後,分封十九諸侯,打壓了六國貴族的舊勢力。項羽的分封和他建立的政治秩序逆歷史潮流而動,引起的普遍不滿,直接導致諸侯叛亂、楚漢戰爭、西楚戰敗。項羽的失敗有其必然性,根源在這裡。秦、漢之際的「後戰國時代」,是我們今天理解那段歷史大勢的關鍵。(李福瑩)
推薦閱讀:
※男人30以後 不該選搭的服裝有哪些-頭條網
※周易生肖文化的頭條主頁【易學部分】
※太極頭條|兩百餘名世界各地拳友齊聚陳家溝 場面壯觀
※頭條 | 英媒稱奧蘭多恐襲攪動美國大選:候選人對立 公眾焦慮
※睡不著記得想著我的頭條主頁【八字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