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陸地地緣分析(二)
說到英法兩國對中南半島的地緣影響,必須要解釋一個地理概念,即「印度支那」。「印度支那」這個概念,廣義上是指印度和中國中間的地區,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中南半島」。對於大航海時代以前的歐洲人來說,印度和中國就是亞洲的全部。如果從文化的角度來說,這種看法倒也不無道理,畢竟亞洲的主要文化就是發源於這兩個地區的。因此這個與「南亞次大陸」相比看似並無所少地緣劣勢的地區,被看做這兩大文化區的從屬地區倒也符合歷史。
我們知道「印度支那」中的「支那」指的就是中國。關於「支那」的稱謂,由於日本人的使用,中國人覺得非常不舒服。以至於在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將這一地區的稱謂改為「中南半島」,意思即「中國南部的半島」。於是這一以中國為中心的地理名稱成為華人世界的共識,當然這並不能改變西方人繼續稱之為「印度支那」。
關於「支那」為什麼會為中國人所恥用,主要是由於日本人將之做為對中國的稱呼。當然如果日本人的這種稱謂是出於善意的,並不會引起中國人的反感。
如果出於正常的情況,日本人並無必要將「中國」的稱謂改變為一個基於西方譯音而產生的「支那」的稱呼(也有說法是基於梵文的讀音)。不過日本人最終這樣做了,並將「支那」由一個中性詞變為一個貶意詞,卻是有其政治上的目的的。
在分析東亞部分時曾經說過,由於華夏族在文化上的強勢,使得中央之國以外的邊緣民族要想入主中原的話,一般都需要為自己找到一個華夏族的出身,以證明自己亦有統治這塊土地的權力。對於深受華夏文化影響的日本來說也不例外。 比起之前入主中原的亞洲邊緣民族來說,日本有一個歷史機遇,就是可以不僅僅是為自己找一個「同文同種」的出身,而是有可能直接接過華夏正朔的大旗。這當然要「感謝」中央之國最後一個王朝的統治者出身同樣不那麼「正統」。相比於滿洲人的易服剃髮,直接從盛唐吸收文化的日本人似乎「有理由」認為自己才是碩果僅存的華夏文化繼承人。而這種思維在當時的朝鮮半島和越南也存在,當然他們這樣想更多的是希望能夠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而日本人這樣想卻是有更大的野心,畢竟能夠將本部從危機四伏的海島搬至中央之國是他們一直所追求的。因此日本並不希望將中國(或中華)的稱謂給當時的中國,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個不中不西的「支那」,而這其中所包含的貶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既然英國已經在中南半島的西部和南部進行了滲透,那麼留給法國人的就只有東部的空間了。做為歐洲大陸的老冤家,雙方將爭鬥的戰場又延伸到到東方。 法國人最終取得了越南和柬埔寨的控制權,並成功的逼迫泰國將湄公河以東的地區交給了法國,這一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寮國。在此之前寮國曾經於14世紀開始出現正式的王國,至16世紀末就論為緬甸以及泰國的屬國。 最終法國產將這三個國家合併成立的「印度支那聯邦」,於是法國的殖民地,因此也被稱之為「法屬印支」。由於緬甸被併入了英屬印度,因此印度支那有時會僅指法屬印支,即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 英法兩國從中南半島的兩側同時發力,一般來夾在中間的泰國是很難生存下去的。不過泰國最終還是保持了獨立,這固然與泰國王室圓猾的處事原則有關,但最根本的還是地緣上的原因。
對於英國人來說,海洋上的利益始終是第一的。因此能夠控制印度洋與南中國海之間的通道是他們最為關注的。這一點通過控制印度——安達曼群島(目前屬印度)——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已經達到了目的,在這條航線上僅有蘇門答臘島(馬六甲的南側)在荷蘭人掌握之中。不過荷蘭人已經衰落了,並不會對日不落帝國造成實質上的威協了。
當然如果沒有法國的介入,英國人並不介意象他們在印度所做的那樣,逐步蠶食掉整個中南半島。不過在英國人還在經營他們的海上航線時,法國人從東側登陸了中南半島,並和中國進行了一場戰爭。這場被中國人稱之為「中法戰爭」在中國人看來,並未象之前與英國人的戰爭那樣完敗,很大程度上還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最終中法之前達成的平衡是,法國人正式從中國手中取得了越南的宗主權,而中國則表面上使得法國放棄對東南沿海及台灣的攻擊。 由於法國人的介入,英國人通吃中南半島的可能性變得不存在了。由於雙方都在半島兩側建立的穩固的根據地,因此下一步的爭奪就集中在了泰國身上。對於法國人來說,如果能夠控制泰國,那麼最起碼可以在馬來半島獲得一個突出部,並藉此威協英國在馬六甲的安全。既然存在這樣的風險,英國人在已經控制了印度洋——南海航線的情況下並不介意給予泰國一個緩衝國的地位。
儘管法國人非常想在馬來半島上有所做為,但由於泰國如果就此完全倒向了英國(畢竟法國已經從泰國手中奪取了寮國),那麼在與英國的直接對抗中,無論是在陸地上還是海上,法國都處於戰略劣勢當中。 最終的結果就是泰國得以在兩大歐洲強國這間保持了獨立的地位。這在亞洲並非是絕無僅有的案例,最起碼中國也曾經運用列強之間的矛盾保持了半獨立的狀態。當然由於中國太大,所要面對的列強更多,情況也更為複雜。也正是由於中國太大,沒有哪一個帝國有信心能夠一口吞得下,因此才有這種平衡的可能性。
印度支那在西方殖民時代曾經因為英法的介入而分為了三大塊。即英屬緬甸、法屬印支(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緩衝國)。在1945年以後的民族獨立浪潮中,這五個國家也紛紛獨立,自主建國。對於泰國來說,它在中南半島上的地緣價值並未發生變化,不管兩邊勢力如何變化,泰國做為地區平衡者的地位並未改變。而緬甸的國土形成有賴於英國人的整合,但也正是英國人當時分而治之的政策,使得它事實上及處於分裂狀態。至於以後會怎樣,在緬甸部分已經分析過了,不做重複。 這段殖民史對中南半島最大的政治後果在於越南。也就是說讓越南找到了向中南半島腹地擴張的口實。這個理由就是重建「印支聯邦」。如果亞洲的古典時期仍按照自己的軌跡運行下去幾百年,在越泰兩族的兩面壓迫之下,寮國和柬埔寨很有可能會被兩國消化掉,特別是在越南已經將勢力伸入湄公河三角洲後。儘管國際新秩序的建立,使得小國的生存權大大加強了。不過這種地緣上的壓力依然存在。 從越南的角度來說,所要面臨的地緣問題有了兩個顯著變化。一是它在南部已經擴張到頭了,需要北上向湄公河腹地進行擴張了。事實上僅從地緣的角度,越南進入柬埔寨(湄公河腹地的重要國家)的難度要遠低於占城;二是亞洲的地緣問題傳統上是只需要考慮陸地上的鄰國,而現在則必須將視線投向海洋的另一側了。具體來說也就是以前越南進行地緣上的擴張,僅需考慮中國的因素,而現在則必須考慮到地球上其他大國了。
越南在二戰以後進行了兩場越南戰爭,對象分別是法國和美國。最終的結果是越南取得了這兩場戰爭的勝利,這讓越南有理由認為歐洲和美國已經不再成為障礙了。當然僅憑越南的力量是決不可能取得這樣的結果的,這是由於另一個具有決定性力量的「地緣政治區」——中國的全力支持。儘管以當時中國的實力並不足以勝過歐洲和美國,不過中國所具有的是地緣上的優勢。加之傾力而為,所以最終在這場對抗中取得了勝利。
在解除了歐、美的威協後,中、俄成為越南必須考慮的問題。簡單的認為中國支持了越南對抗法、美,就認為越南會想當然的認為中國會贊同它在中南半島上進行擴張是把情況想簡單了。中國之所以全力支持越南對抗法、美,是因為不想看到外部勢力進入中國的傳統地緣利益區。而中國也同樣不想看到有力量在自己的地緣利益區有作大的機會。分而治之,讓各方力量達成平衡,是大國進行政治博弈時的不二法門。
不過越南的歷史機遇在於,中俄兩大「地緣政治區」離得太近了,這使得儘管雙方曾經由於意識形態而短暫的經歷過一段蜜月期,但地緣矛盾仍然使雙方走上了對抗的作用。這種矛盾並非一定不可調解的,關鍵是在於雙方的力量需要達成平衡,這其中有地緣上的,也有實力上的。
正如現在的中俄關係,無論是地緣上(中國讓出了蒙古,俄國吐出了中亞,使雙方所能發生地緣衝突的地區大大縮小),還是實力上都達成了平衡,因此這種地緣上的矛盾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中國最終成為與美國平級的一極,並能夠佔據西伯利亞。而俄國退守東歐平原成為一個二流強國的話,中俄之間是否還能如現在這樣和平相處。最大的可能是東西歐完成政治上的融合,隨後與中國形成戰略上的對抗。 在越南決定擴張之前中俄之間的地緣矛盾已經爆發,當然這一次是由於俄國的實力過強,中國所受的威協過大。就越南的地緣狀況來說,歷史上他所成功奉行的政策是「事大主義」。即採取政治上的低姿態以緩解中國的地緣威協。當然越南的地緣情況限制了中國長期穩定的進入才是問題的關鍵,否則無論越南如何「事大」也並無可能獨立於華夏文明之外。 如果按照傳統的教育認定這場發生在中越之間的「第三次越南戰爭」是中國在「自衛反擊」的話,那麼我們所能得出的結論是越南事實上將他的戰略從「事大主義」調整為「遠交近攻」了。事實上對於越南的政治家來說並無做出這種調整的可能性(當然如果認定他們的智商一定低於平均值的話另當別論),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發現,「事大」的對象並不一定只能是北方的強鄰了。俄國也許才是最為可靠的老大。最起碼這個「老大」並不會和他發生地緣上的直接衝突。
另一個考慮因素是實力上的,即使俄國不直接支持越南在中南半島上的擴張行為,但越南有理由相信它能夠牽制住中國,使得中國無暇顧及自己在越南在中南半島上的坐大。 孫子兵法有句話「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越南的「廟算」不可謂不周全,站在它的角度有理由認為當時的勝算很大。柬埔寨與中國的地緣間隔也讓他更加有理由相信,中國只能在一邊有力使不上。
不過越南人千算萬算還是少算了一點,即你可以利用中俄之間的地緣矛盾以消除這兩大威協。那麼對於中國來說也同樣可以聯合其他的「地緣政治區」來平衡俄國威協。事實上這一選擇對象是唯一的,就是美國(歐洲已經是美國的小弟了)。
從意識形態上來說,越南有理由認為中國不可能和美國達成合作。但從地緣的角度上來說,這種合作卻是非常有可能的(並且有可能是長久的),畢竟中美雙方並沒有直接的地緣衝突。其實越南人也應該想得到的,既然擁有同樣意識形態的中俄之間會從合作走向反抗,那麼沒有直接地緣衝突的中美之間為什麼就不能合作呢?(即使中美之間有直接地緣衝突,出於平衡的需要,這種合作也是可以發生的。只是變數更多罷了)
最終的結果是中國結束了長期的孤立主義,中美之間(或說中國與西方之間)開始了一段為期十年的蜜月期。當然從美國的角度來說,這樣做也自然有他的政治目的。這塊位於歐亞大陸「東邊緣地帶」的地區始終是它一塊心病,軍事手段並非只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溫水煮青蛙有時候才是最佳的手段。不過美國人低估了中國人的保守性,這使得在1989年以後,美國又花費了很長時間來重新定位中國的地位。 關於「第三次越南戰爭」的結果大家已經很清楚了,最終越南不得不放棄它最後的擴張機會。而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痛苦掙扎後,事大的目標又重新回到了中國。當然中國決不會是簡單的成為越南的老大,雙方的地緣衝突仍然存在。在解決完這些問題之間,雙方仍將進行長期的政治博弈,而在這種博弈當中,其他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地緣政治區」仍是必須優先考慮的因素。 從越南的這一段經歷我們可以看出,意識形態雖然在近百年來的世界歷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它的命運仍然與宗教一樣,最終還是要讓位於地緣利益(民族與文化實際上是地緣關係的延伸)。也許我們在處理具體事務時更多的是要考慮這些表面因素,但當你需要制定一個事關國家民族命運的戰略方向時,是一定要了解什麼才是問題的關鍵的。 關於中國和越南之間的那場戰爭,固然不會如我們平常所聽到的那樣,只是由於邊界上那些山頭的歸屬權發生爭議;也不會僅僅是為了防止越南在中南半島上做大的單一目標,一石數鳥永遠政治家所追求的。對於中國來說另一地緣上的目的是關於南海的爭奪。儘管中國長期局限於東亞大陸,但並不代表中國會忽視自己的海洋利益。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中國最重要的海上生命線就是印度洋——南海航線。而越南則是中國在南海地區最大的競爭者。
對於這一點,早在「第二次越南戰爭」(越美)時,中國就已經開始布局。搶在北越取得最終勝利之前奪取「西沙」就是在搶先布局。不過基於當時海上實力的不足,中國並無可能在這場戰爭結束前繼續滲透至南沙地區。因此中國勢必將與統一後的越南發生直接衝突,這種基於地緣利益的衝突高潮就是「第三次越南戰爭」,而其過程延續至今。 如果在越南戰爭之前完成南海的布局,雙方日後仍將會發現衝突。不過由於島礁都在中國手上,基於實力的對比,越南主動與中國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很小。 從地緣利益大小上來說,與越南爭奪南海的利益要大於防止越南在中南半島上做大。因為即使越南成立所謂「印支聯邦」也不足以對中國造成足夠的戰略威協。不過這足以加大越南的力量,並最終妨礙中國在南海的利益。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防止越南的坐大,最終還是服務於維護中國在南海的利益這一戰略目標的。(試想一下如果緬甸發動對泰國的入侵,中國一定也會居中調解。但並不會直接對緬甸採取軍事行動。這就是戰略地位高低所造成的) 關於中越在陸地上的邊界並沒有戰略調整的必要。在中越之間長達二千年的博弈之中,雙方對於陸地上的邊界已經達成了平衡,那些從雲貴高原延伸出來的山地,雖不足以構成成功的防禦體系(對越南來說),但亦不失為「天然清晰的地理特徵」。那些整體高度可以歸類於丘陵的山頭,所具有的更多的是戰術上的價值。如果在戰爭當中,對於這些山頭的爭奪可以成為具體的目標,不過一旦達成戰略平衡後,它們的歸屬所關乎的更多為政治上的因素(包括民族感情等在內)。這有點象中印邊境在達成軍事平衡後,仍在對一些戰術地區做小規模的爭奪一樣(包括達旺在內)。
推薦閱讀:
※「地理決定論」的一點想法
TAG:中國 | 緣分 | 地緣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