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教父王振滔 世界是蹚平的

皮鞋教父王振滔 世界是蹚平的

發布時間:2007年5月23日皮鞋教父王振滔 世界是蹚平的 

    正在亞布力滑雪山莊參加企業家論壇的王振滔,當晚收到了幾百條簡訊,他打開一條,感情飽滿地念了起來……這一天是舊曆正月十五,哈爾濱的大雪在戶外洋洋洒洒,這個華美的夜晚被論壇稱為「奧康之夜」,一年一度的中國企業家論壇剛剛把最受尊敬的企業家獎項頒給王振滔,用以表彰2006年中國企業家的最佳表現。他此行收穫頗豐,不期而遇東北罕見的紛飛大雪,此時此刻可謂壯志滿懷,人生快意。

    在那些浮華的名聲後,最令他滿足的是他的隊伍,奧康員工的流動率僅3%.一干人馬以一種幫會式的忠誠追隨著他。「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講,他們感覺奧康就是自己的。」員工對他尊敬有加,他也以一種真誠和道義的模範作用來聚集著能量。他告訴記者,這些簡訊所表達的意義你們是體會不到的。

    當然,王振滔從一個賣米少年,躋身到中國民營企業家的領袖人物,並非一日之功。2006年,他代表中國皮鞋企業,為了維護同業利益,把歐盟告上了法庭,這個面相憨厚忠實的溫州人,有著非凡的駕馭力,其中的漫漫歷程和省悟只有他自己能細細咀嚼。

    輸也是贏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中國企業更需要的是一種勇氣。

    整個成長過程中,艱難時刻成了王振滔的伴侶,通常他都能奇異地破局變勢。這次他又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但這一次不是小風浪,而是「海嘯」。

    歐盟在2005年發起對華鞋類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高達7.3億美元,波及中國1200餘家製鞋企業和400多萬名工人,成為有史以來歐盟對華最大的反傾銷案。2006年3月,歐委會正式批准皮鞋反傾銷案的初裁方案,4月7日起對中國皮鞋徵收臨時反傾銷稅。此次徵收4%至20%的反傾銷稅,將涉及價值8.3億美元的中國產品,波及上萬家中國製鞋企業。這將影響到數量龐大的中國鞋業工人的生計。

    中國商務部對此表示不滿,業界也紛紛表示憤慨。這是中國企業加入世貿後面臨的新狀況,如何應對這種問題還沒有經驗。奧康所受的影響並沒有其他中小企業(行情論壇)那麼大。作為一個走高端路線並具穩定銷售渠道的企業,此次16.5%反傾銷稅帶來的大部分成本,將由其在歐盟的銷售商和歐盟消費者埋單,其本身增加的成本並不多。但從這個角度考慮問題不是王振滔的作風。

    很多中小企業在憤慨之後,並沒有實際行動。各個小企業力量薄弱、缺乏法律意識,同時也因為,這個官司程序繁瑣,歷時兩年左右,分不出勝負,商機早已消磨殆盡。大中型企業的產品則覆蓋全球,對歐洲市場的依賴不算高,歐洲的損失容易在全球市場上找到補償。

    商務部卻對這個問題態度明確,發言人說,中國鞋類出口產品並不存在傾銷行為,也沒有對歐盟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歐方拒絕中國所有應訴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和分別裁決待遇的申請,具有明顯的歧視性;同時,商務部給予應訴企業支持,並希望企業積極爭取自身利益,不能對不合理制裁坐以待斃。「我們確實缺乏經驗,對歐洲法律規則也知之甚少。打這個官司,起碼為我們積累了經驗。」

    已經成為中國鞋王的王振滔,經過18年的發展,現在擁有15000名員工,他身負的責任早非當年7個人的小鞋廠。一條曲折創業的軌跡令王振滔汲取了豐富的商業術道。他的行事往往如精彩的棋局,他能回憶起的最早的商業實踐都堪稱範本:15歲時,王振滔已經是一家米廠的小老闆,那時很多米廠的老闆都為「怎樣才能在100斤稻穀里打出更多的米」挖空心思,打出80斤後,就想打出85斤。而王振滔卻不一樣,他始終只打70多斤米。當大家覺得他這樣做生意賠本時,事實上,他已經賺得盆滿缽溢。神秘之處在於,大家都在追求數量時,質量就顯得更為稀缺,稀缺與誠信相互套嵌就迅速成為口碑。此時王振滔研磨著他的座右銘:思路決定出路。這句話已經貼在了奧康辦公大樓的牆上,在每個問題上,他力求做出深遠的、有一連串實效的打算。

    儘管危機臨近,但這場針對歐盟歧視的抗爭有些沉悶,亟需要有人打破局面。

    王振滔捕捉到了這種凝固在空氣中的等待氣氛。他決定站出來。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上,對或錯實際上是明明暗暗不同長度的邏輯的比較。王振滔的思路是什麼?

    回答記者提問時,王振滔說:「首先我們要讓他們明白,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要讓他了解你想說什麼。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第二,是我們要學習WTO市場規律。我們應該從戰鬥中學習。確實有很多企業不了解這種市場規則。那我們就把握好機會來學習。」

    「第三,關於中國企業家的態度。遇到反傾銷,中國企業家總愛用老的方法,讓政府或者協會去解釋。現在加入WTO已經6年了,企業家一定要學會自己解決。自己要提高管理能力和應對能力。」

    國際影響力、企業歷練和企業家態度,這是王振滔所看重的務虛層面。更為實際的層面則是,擔負起訴訟責任意味著提高行業的凝聚力,為奧康在業內和市場聲譽贏得掌聲。

在國際舞台爭鋒,一直是中國國民精神性需求,當一個民族品牌能夠拍案而起,他扮演著商業之外的多重意義。王振滔希望這面旗幟能夠逆風招展:「在這種大是大非問題上,我們必須明確觀念,要體現出團隊精神,讓中國的企業一起來面對這種問題。一個企業包括財力、能力各方面都是有限的,但如果是40家甚至400家,我相信會有好的結果。這個不是某一個企業,而是需要很多的企業參與進來的事。哪怕沒有資金,沒有實力,也可以吶喊助威,從精神上支持我們去做這一切。」

    「中國加入WTO,各個行業都可能遇到反傾銷。所以我認為我們這場官司不是為奧康去打,也不是為行業去打,而是為中國的企業去打。」

    像戰場上的旗手,姿態霎時間比什麼都重要。王振滔言之鑿鑿:無論如何,一定要讓歐盟聽到中國鞋企抗辯的聲音,這場官司輸也是贏,贏更是贏。

    2006年2月,廣東8家鞋企發起成立「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代表近200家企業應對歐盟的無損害調查,該聯盟於2006年10月歐盟確定16.5%的高稅率後解散。

    2007年1月4日,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召集會議,組建新聯盟。會議商討了新聯盟的名稱和具體運作機制,確定新聯盟名為「反貿易壁壘合作組織」。1月5日上午,廣東惠州新生港元鞋業有限公司加入正在醞釀的新「反傾銷聯盟」。此次共6家企業結盟的一個核心,是實現信息的共享,達成進退的默契,並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聲音,甚至並聘請同一個中方律師代理。

    業內的6家企業合力使訴訟本身變得更有收穫,儘管需要花費時間,但中國民營企業的外交斡旋能力已經成熟和發揮作用,官司將「最晚不遲於5月」有所結果。王振滔為實踐中的中國企業家的坦然作了註解:輸也是贏。怎麼說呢?「對於公司來講,我們會學到很多。有些東西,不打官司是不會知道的。另一方面,是要通過打官司讓外國人知道,有這樣多的私營企業已經在反傾銷了。這種行動肯定會影響其下一步計劃的制定。對於企業來講,花很少的錢去打官司,並提高企業的名譽度,何樂而不為呢?如果贏了,不但我們企業得到了一個市場地位,而且會提升我們的品牌。如果輸了,我們會像英雄一樣贏得尊嚴。」

火攻。洗牌

    在焚燒「假」鞋的火焰中,孕育出了王振滔「皮鞋事業」的契機。

    1987年,王振滔也是如此為溫州鞋贏回了尊嚴。當時溫州鞋已經成為假冒偽劣的代名詞,市場環境跌入谷底。而那時王振滔創辦工廠,進入了製鞋行業的起點。

    那時浙江省工商部門把在全國各地查抄的假冒偽劣的溫州鞋,集中在杭州武林門一把火燒掉。與此同時,王振滔在武漢回溫州的火車上,準備進一批皮鞋回武漢賣。路上,他聽到了杭州火燒溫州鞋的事。但武漢和杭州那麼遠,這場火無論如何也燒不到那兒去。實際上自己的皮鞋質量一直都不錯,該沒有什麼問題。

    第二天他剛進家門,未及換鞋,武漢那邊的合伙人就打來電話:「出大事了,我們的鞋全被沒收了。」

    杭州武林門火燒溫州鞋的報道一出,一夜之間,溫州鞋被稱為「瘟鞋」,全國皆知。很快,武漢的一份報紙在頭版頭條上刊登了一篇題為《武漢消費者腳踏30萬雙紙皮鞋》的新聞。之後又組建了一個臨時隊伍,專門清理市場。突然間,武漢市場上所有溫州產的皮鞋全部被沒收了,包括王振滔20多萬元的貨。

王振滔連夜趕回了武漢時,櫃檯空空如也。讓他想不通的是,有關部門竟然在長江江邊,以5元一雙的低價處理沒收他們的溫州鞋。「如果我的鞋是假冒偽劣,你們可以集中銷毀啊,不該拿出來公開銷售啊?這是冤案。」

    王振滔決定討個說法,通過艱難地訴訟,他獲得了勝利,拿到了2000塊錢的賠償。錢少得可憐,但拿回了清白。發生的這一切讓他有深深的傷害感。

    歷史如戲劇,繼武林門後,王振滔在杭州也燒了一把火,時隔十二年。這一次正當奧康被評為「中國真皮鞋王」,全國市場也迅速充斥了很多假冒的奧康鞋。為此,奧康組織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聯合有關部門,對幾個重點省份開展了一次全面地打假,沒收了2000多雙假冒奧康鞋。1999年12月15日,在杭州,王振滔面前又燃起了一團火,將小山一樣的假冒奧康鞋付之一炬。此時,王振滔身邊一位溫州市副市長感慨地說:「十二年前,我燒的是溫州假冒鞋,十二年後,我燒的是假冒溫州鞋。」

    300多家媒體對此事進行了採訪,隨後的幾天,奧康品牌全國皆知。

    在這次歐盟訴訟案過程中,王振滔更提出了:「中國鞋企不只是贏在起點上,而要贏在轉折點上。」似乎這次行業災難,又給王振滔帶來與魔鬼共舞的機會。

    「歐盟看似打擊我們的中低檔鞋業市場,表面上指責我們量的擴張,實際上是針對我國進入其中端市場的品牌。」有業內人士說。歐洲製鞋業歷來是一流的,並把持著尖端市場,中國要想衝擊這個市場不是朝夕之事。但是,我們已有一部分中檔品牌極具衝擊其尖端市場的優勢和潛力,這才令他們感到恐懼。

    行業人士認為,假如沒有這次反傾銷打擊,幾年後中國鞋業市場自身也會進行一次「洗牌」。現在,外力加速了這一過程。抵禦風險能力差的企業,會被擠出市場。這次風波從客觀上抑制了中國鞋業市場中存在的過度增長、低價競爭的現象。

    兩年的制裁,會讓一部分競爭力差的企業消失,一部分從業者亦會度日艱難。千家製鞋企業,會由市場進行有效的調節。奧康總裁王振滔多次表示:鳳凰涅槃,期獲新生。

    「低端市場確實給我們造成了不少損失。不能總在隊伍末端徘徊,一定要有品牌意識。提高質量、尋求創新,這是鞋企未來幾年的工作重點。」

    對於進軍國際高端品牌,王振滔躊躇滿志:「中國的國民經濟、消費水平、國家的美譽度都有了提升,國家的每一個企業都會走向國際化,都會逐漸成為一個國際品牌。那對歐洲的品牌甚至北美的品牌都會產生影響。」

溫州肉和義大利骨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前提是做好國內市場。

    2004年10月10日,義大利鞋業第一品牌GEOX公司CEO迪亞戈走下一架「多尼爾352」公務包機舷梯,與在此等候的王振滔緊緊擁抱。此次迪亞戈專程為奧康甌北國際品牌產業園——GEOX公司在亞洲最大的鞋業生產基地開業授牌而來。

早在2002年10月,奧康與GEOX公司就已牽手,當時迪亞戈的第一次中國之行就選擇了奧康作為他們的合作夥伴。迪亞戈一心想進入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國市場,而奧康也早就把眼光瞄向了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GEOX總裁經過細緻的「明察暗訪」認為:奧康具有較強的生產、設計和銷售能力,企業決策層視野開闊,創新意識強,是理想的合作夥伴。

    按照該協議,奧康和GEOX將共享銷售渠道,並在品牌推廣、網路建設和產品銷售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據資料顯示,GEOX在中國共有100多個銷售網點,銷售額近1個億,增幅高達500%,這一增速遠遠超過了GEOX在全球的平均增速。

    但此舉也給溫州鞋企帶來了深深的顧慮。一個溫州企業家曾質問王振滔:「現在,你們在和GEOX合作,如果有一天他提出要併購奧康,你會怎麼看待?另外,外資會普遍看上中國很多有競爭力的產業,那麼如何保證這個產業的安全?因為某種角度上,奧康跟GEOX合作似乎是您聯合外資打敗國內企業。」

    對此,最好聽聽人們怎麼說:世界是平的。在全球化背景下拼搏向上是企業家的責任,這不意味著和氣一團,封閉起來,任何狹隘的「民族主義」只是自堵前途。

    「和國內企業競爭,與國外企業競爭是同一件事情,當你沒有能力而需要借用能力的時候,你就有必要和強大的對手合作,把形勢做成雙贏的局面。我們的策略既可以縱向聯合起來,也可以橫向聯合起來,其目標是整合資源,尋找到每個企業的最佳成長途徑。」王振滔說,「GEOX併購奧康目前是不可能的,這跟企業家自己有關係,這個品牌是自己創立的,感覺就像自己小孩一樣,所以不會讓外資兼并。我們會不斷地把這個品牌做強。」

    總部設在義大利威尼斯的GEOX公司是一家具有300多年歷史的企業,目前,該公司銷售網路遍布世界58個國家和地區,年產皮鞋超過1000萬雙,產值達15億歐元;其次,GEOX這個品牌本身夠實力,有賣點;第三,由於義大利很早就加入了WTO,因此可輕而易舉地到任何一個國家去賣產品,而義大利是世界鞋都,「消費者50%都會認可」;而中國加入WTO僅三年,很多地方還進不去。王振滔通過給GEOX貼牌,迅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需求是什麼,各個國家的文化背景又是如何。並利用GEOX的全球網點銷售奧康自己品牌的皮鞋。

    經驗來自於教訓。此前,奧康曾在美國和印尼分別開了兩家和一家專賣店,但沒有一家是成功的。王振滔明白,還沒有到在海外開專賣店的時候,他放棄了這一進軍海外市場的模式。很多企業走出去以後的確做得不錯,可是卻把國內市場丟了。「這就好比丟了自己的紅燒肉,去外面啃排骨。」在他看來,目前國內市場這塊「紅燒肉」與國外市場那塊「大排骨」要統籌經營,因此這幾年,奧康的重點還是要穩定國內市場,在達到對國內市場份額有所控制的同時,再去「啃排骨」。

溫州的貓步

    「王振滔」們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著自己的知識結構。

    溫州是位於中國東南沿海、黃金海岸線中段的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如今提起這個城市,當代中國人腦子裡投射的形象就是,一個天生的生意人。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溫州最早蹚出了一條富有區域特色的發展路子。

    溫州企業家曾把1978年之後的溫州民營經濟歷史分為了四個階段:對著干、開著干(公開)、放著干、扶著干。事實上,歷史的曲折前行,使商業行為在中國成為一條社會界線:規則內和規則外。在買賣被稱為「投機倒把」的時代,溫州人憑藉大膽和狡黠,製造了地方商業細胞強勁生命力的基因環境,這個環境的獨特性把烙印打在每個企業家身上。1982年,35歲的「螺絲大王」劉大源早起上街,後面便有兩人盯梢。當他看到牆上張貼的「狠狠打擊經濟領域中嚴重犯罪活動」的大幅標語,暗自心驚。他作出了生平最為快速的決定,趁人不備鑽進小巷,回家取出7萬元現金來到河邊,跳進一隻機動小木船,亡命天涯。劉大源回憶說,逃跑時他身上只穿著背心和短褲。

    這一歷史化入塵埃,但溫州人「潛心研究形勢,為了某一筆具體生意」的作風,仍深入到企業家的思維方式。在講求實際的溫州人看來,形勢始終是一種可以為自己所用的資源。之前,他們樹立了市場經濟「活力先鋒」的新形象,現在,溫州人的貓步走向國際舞台。王振滔長袖善舞展示了溫州的新像。

    不同的是,現在,對於溫州老闆來說,產生奇蹟的黃金時代結束了。就在奧康高速成長的同時,王振滔卻敏感地發現,溫州先前一輪的先發優勢已經開始弱化,地理環境的限制,以及能源、資源的緊缺和人才的匱乏等問題越來越多地擺在溫州人面前。「溫州的民營企業家,過去好就好在沒文化。」這種驚人之語形容前一階段倒是極准。現在當地一個新的說法是:腦袋裝得多,口袋裝得多。兩句話一前一後準確地解釋了溫州的變遷。

    王振滔如今被稱為「中國鞋王」,其運籌形勢、點解玄機之術堪稱「大家」。自從火燒假鞋後,王振滔的「創意生意」頻頻登台:2003年,奧康在重慶璧山縣投資建立了特色產業園「西部鞋都」;2004年奧康聯合溫州8家不同行業的領先企業,成立了「中瑞財團」;2006年,奧康在湖北黃岡投資建設「湖北第一街」;以及震動國內的歐盟訴訟案也處處流露出這位策劃大家的弦外之音。這些溫州智慧無疑促成了奧康企業的成長。但王振滔也深感不足,他先後在杭州商學院、中歐工商國際學院、長江商學院、國研。斯坦福大領導力班進修。當他的長江商學院的同學、一家著名公司的老總邀請他參觀引入的豐田式管理時,他看到7000平方米的倉庫縮成了7平方米、生產速度比以前提高了三四倍時,觸動極大。他深感現代系統管理的重要性。「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我從沒有將學習看成是鍍金。每堂課我都用心聽。」王振滔說,「聽起來可能有點可笑。我大部分時間在上學。大約每月有20天時間在學校里。」

    對42歲的王振滔來說,學習和創意仍無處不在。「我認為這是創意勝過效益的時代。創意應該融入到很多具體細節中。即使在節假日,我們在2005年的時候,連玩樂都用了心思。每個人要把自己最喜歡的禮品拿出來,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上面,放在一個筐里,走的時候會被另一個員工拿到,這個就是緣分。之後每一年,每個晚會上,我們都有令人期待的新鮮的活動,這樣我們就不是開一個晚會的問題,我們得到了更多。」
推薦閱讀:

被稱為「微商教父」的龔文祥真的月入600萬嗎?他到底是做什麼的?
淺談《教父》的啟示
教父|你所愛的都將被帶走
電影《教父》中細思極恐的細節:「橙子」到底在暗示什麼?
教父2

TAG:世界 | 皮鞋 | 教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