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義諦》(第二集)上慧下律法師講(1)

《第一義諦》(第二集)上慧下律法師講(1)  

2012-12-25 19:31:51|  分類: 《第一義諦》(第 |  標籤:《第一義諦》  上慧下律法師開示  大空  般若智慧  《第一義諦》第二集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2012年

佛陀的歡喜日

 

2012年彰化供佛齋僧大會

 

供佛齋僧

【修福篇】

 

2012年彰化供佛齋僧大會

彰化體育館

2012.8.26

 

恭迎慧律長老說法

迎請法師升座

 

迎請和尚(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大眾合掌迎請法師!)

 

女司儀:大眾請面向佛前,向上慧下律長老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再問訊,三問訊,大眾請坐下。

今天四眾弟子發心護持供佛齋僧大會是修福報,而聽經聞法則是開啟般若智慧,福慧雙修,自利利他,才能夠成就佛道。因此大會很榮幸,再次恭請大眾引頸期盼的上慧下律長老來弘宗演教,說法利人天,主講:「第一義諦」第二集,希望今天這場難得的演講,能夠使與會大眾頓開佛慧,圓滿菩提。現在讓我們用至誠懇切的心,以及最熱烈的掌聲,恭請上慧下律長老升座說法。(升座說法!——男司儀、女司儀齊聲說。與會大眾熱烈鼓掌!)

 

 

師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好!請放掌。

 

各位尊敬的諸山長老;各位尊敬的比丘、比丘尼;還有我們的護法居士大德;以及我們尊敬的卓伯源縣長,還有各位領導、各位長官的蒞臨。

 

今天是2012年8月26日,26,星期天。去年是第一次演講,有答應主辦單位要講三年,去年裡里外外有眾多的法師留下來,還有居士留下來聽經,來莊嚴這個法會,本人感到無限的安慰,畢竟佛教是出家、在家,我們是一體的,能夠踴躍的來隨喜、參加,佛教就會蒸蒸日上。

 

去年講完了,有很多人反應,就是樓上很多人反應,說是會迴音,就是講出去以後,樓上的聽不清楚,樓下的法師比較沒問題。我們今年的這個音響,有換另外一家公司,我們現在簡單調查一下,從我這個中間線,左邊先調查,諸位!聽得到、聽得清楚的,左邊的請舉手。喔!那今年的效果不錯了。右邊的,聽清楚師父在講什麼的,請舉手,喔!謝謝,謝謝,謝謝!(大眾鼓掌!)因為去年有一個遺憾,就是樓下在笑,上面的人不曉得在笑什麼,那今年就。。。。。。。音響聽說也花了不少錢,因為我有給他建議,我有給他建議。

 

 

早上齋僧供佛,下午弘法,是等量齊觀的,有福一定要有慧,福慧是兩足尊。那麼今天的音響如果沒問題,演講起來就更起勁兒,非常的感謝主辦單位重視弘法,今天來講應該就沒有迴音了。接下來,今天是我第二次、第二年的這個齋僧供佛的演講,第二年。

 

 

在座諸位!看到這麼多的法師、比丘、比丘尼留下來,我深受感動,再一次的向諸山長老說聲謝謝,(大眾鼓掌!)也感恩這些比丘、比丘尼留下來,我們互相研討佛法,謝謝,非常謝謝!接下來,我們再一次感謝主辦單位,再一次給後學一次機會,如果整個佛教就像一部車子的話,我就像一個小螺絲釘,扮演一個小角色,那麼這個小角色也要把它扮演好,諸位不嫌棄,我們就齊聚一堂,共同來研討。

 

 

諸位!我不敢說今天來教大家佛法,不敢這樣講,因為在台灣有修有證的、修苦行的、然後《華嚴經》一個字一拜的、精進行般舟三昧的比比皆是,我慧律實在是很慚愧,不敢在關公面前耍大刀,也不敢在孔子面前賣文章。

 

 

弘法的法師的知見,就像開飛機的駕駛員,如果這個法師的知見出狀況了,那麼,整個佛教就會偏差。所以,弘法的法師,他就像開飛機一樣;所以開飛機的人非常非常重要!因此學佛的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他就是入佛正見,要進入佛的正見。處世,態度決定一切,處世就是人與人相處,我們態度要柔軟心,腰要柔軟,要恭敬心、虔誠的心,態度非常的重要。所以,處世,你的態度決定一切,你再大的才幹,就會毀掉(在)一個傲字,就是驕傲的意思,你很有才幹,但是卻狂妄,那麼你這一輩子就一定會毀掉。所以這個處世,態度決定一切。修行,知見決定一切,釋迦牟尼佛這一輩子來示現人間,就是一個責任,令一切眾生開佛知見、入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的知見,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這個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座諸位!我們所有的出家、在家居士能夠入佛的正見,那麼我們就跟釋迦牟尼佛同一鼻孔出氣,我們就是釋迦牟尼佛左右邊的人,與世尊同行;如果不入佛正見,我們就跟邪魔外道走在一起。所以,這個知見決定一切,對我個人來講,我把每一次的弘法演講,比喻作一場智慧的正見,與邪執見、惡知見的戰爭,對我個人來講,我非常的重視這個弘法。有的人程度比較好,上台可以馬上就講;我的程度比較差,我要一次這樣上台演講二個半鐘頭,我統統要準備三個月,三個月!為什麼呢?(大眾鼓掌!)因為我要對自己所有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典故、每一種比喻,都要負責任,因此我把每一次的弘法演講,比喻作一場智慧正見與邪見、惡知見的戰爭。

 

 

那麼主辦單位一直再三的邀請,如果我不敢放手一搏,自己就輸掉了這場戰役,就算死亡,也要死得像自己。所以我今天特別的感謝主辦單位給我這樣機會,本人自己覺得很慚愧,學識也淺陋,修行也不足,道力也不夠,還在學習的當中,承蒙主辦單位跟諸位長老給我這樣的機會,我願意用最虔誠的心、最謹慎的態度、最負責的態度,來完成今天的弘法。

 

 

我相信,有柔軟腰的人,一定不會撞到矮門。有柔軟腰就是一個人謙虛,抱著學習的態度,不狂妄,有柔軟腰的人,一定不會撞到矮門。諸位!學著彎曲,總比斷裂來得好。所以,我們修學佛道,不用個性修行,要用佛性修行,個性會誤了我們一輩子,個性會誤了我們一輩子;但是,佛性呢,會讓我們進入解脫、自在的狀態。

 

 

在這裡特別讚歎主辦單位非常的用心、諸山長老的慈悲,還有無怨無悔的義工,動用了大概五、六千人的義工,還有就是躲在暗處默默做的無所求的菩薩。所以,師父非常感動,看到今天的佛教如此的團結,所以,我們今天共乘一個佛陀的法身慧命的船,沒有分彼此,沒有分彼此。那麼法師、比丘、比丘尼們,留下來莊嚴道場,做影響眾,因為這裡有的人已經是佛學院的教授師了,佛學院的教授師了,我講這個對他來講可能很淺;可是,他也願意留下來,我非常的感恩、感動,畢竟人多了就很莊嚴。

 

 

看到台灣今天的佛教,有讓人感動的一面,為什麼呢?

第一、在台灣,很多的道場都如法如律,如佛所說的,半月半月誦戒,還有結夏安居,這個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整整佛教界里的五十年來,看到今天台灣的佛教讓人很讚歎!為什麼能夠感受到這樣子的氛圍呢?從我們文殊講堂的流通處,就可以感受得出來,只要到每年的4月15到7月15,我們的流通處,幾乎看不到法師來請法寶,大家都躲起來用功,遵守佛陀的戒律。如果朝此、朝著這個正確的方向,如法如律,如佛所說,那麼佛教興盛,很快我們就可以有目共睹!有的出家眾讓我們很感動的,日中一食,半月半月他一定是誦戒的;再來,有的人《華嚴經》一個字一拜,有的人不倒單;有的人行般舟三昧,這個在台灣用功的法師比比皆是,我們深覺得佛教未來無可限量。

 

 

那麼,我們上午叫做齋僧,這是修福;下午是弘法,是修慧,諸位!這一句是方便說,方便說,在《大般涅槃經義記》卷九裡面有一句話,什麼才能夠達到真正的修慧呢?諸位!修行要能契入真如本體,才是屬於真正的修慧,否則統統叫做修福,這是究竟義講的。也就是說:今天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明本心、明本真心、見本來的自性,不叫做修慧,叫做結緣,因為慧觀不夠,慧照的觀慧力不夠,所以,沒辦法見到本心,也沒辦法見到本性。究竟義來講,要見到如來的真如本性,這個人才叫做真正屬於修慧,否則統統叫做修福。這個是《大般涅槃經義記》裡面講的。換句話說:這個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們說:上午供佛齋僧是修福,下午弘法利生是修慧,這是一句鼓勵的話,鼓勵的話。如果要修行第一義諦大空,必需依佛的究竟義來講,究竟義來講,不見真如自性,統統不叫做修慧,因為那個是妄識所產生的觀、觀照,暫時有這個觀照的能力,沒有見到永恆的真如本性,那個不是真實的智慧,這是究竟義來說。

 

 

在開示這個「第一義諦」以前,我們先勉勵幾句話,先跟大家勉勵幾句話,為什麼今天我們要來弘法利生?下午的弘法跟早上的齋僧,那個是等一一一樣的重要。如果一個修行人只知道修福,不懂得修慧,那麼,他的內心裏面的深處,很難得到解脫自在和充滿微笑。所以,佛陀的正法,讓我們的生命心靈的深處充滿了微笑,充滿了微笑。

 

諸位!不能小看這二、三個鐘頭的一個弘法,瘦小的人,有時候也能改變全世界,佛陀小小小小的智慧的法語,有時候就會改變你的一輩子。所以,這二個半小時的弘法,有時候會改變你一輩子的人生觀。修行跟走路一樣,最輕鬆的路,不一定是最短的路 ,最輕鬆的路,不一定是最短的路 ,佛教要肯吃苦、能吃苦,也不怕艱難,要下定決心,發大菩提心來開智慧。佛教不是走長遠路,也不是走最短的路,佛教要走一條叫做安穩的路,安穩的路。

 

 

人的一輩子要碰到佛法已經很難了,沒有宿世的善根,不可能進入佛教,出家就更難了,做一個在家居士都不容易了,要接觸到正法,那就難如登天了!全世界的七十億的人口,到底有多少人可以接觸到佛陀的正法?所以,在座諸位算是幸運的人,你們自我鼓勵一下!(大眾鼓掌!)佛陀的真理跟正法,一直住在我們內心的深處,也一直陪伴著我們呼吸跟成長,只是一般人沒有去發現它而已,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空間,一個呼吸,乃至食衣住行,佛陀的真理與正法,時時刻刻一直住在我們內心的深處,也一直陪伴著我們呼吸與成長,只是一般人沒有去發現它。

 

 

業識,造業的業,業,識,分別心那個識,不是六合夜市。業識與業力,把我們編織成有限又短暫的生命,同時跟無明煩惱這個惡鄰居不相分離。我們今天之所以來到這個娑婆世界,生命這麼短促,又有無量無邊的煩惱,是怎麼個來的呢?就是因為業識還有業力,把我們編織成有限又短暫的生命,我們的生命實在是太短促了,生命太短促了,一眨眼就五十歲了,一眨眼就六十歲了,一眨眼,那個往生了、那個往生了,我們的生命隨時都會消失。同時,我們的生命不但這麼有限、這麼短暫、短促,而且每天都跟無明煩惱這個惡鄰居不相分離,我們家裡住的隔壁就是無明煩惱,動不動就起貪瞋痴,動不動就起殺盜淫,這個問題如果沒有解決——無明煩惱這個問題如果沒有解決,會讓我們生命陷入一連串的危險。所以,打破無明,降伏自我,是當急之務。在座諸位!每一個人的心靈天堂要放晴,每一個人的心靈天堂要放晴,才能見到生命真正的陽光。所以,每一個人,都必需誠心的來接納佛陀的真理,勇敢的修行人,不會拒絕佛陀的真理。有錢人可以買得到娛樂;但是,買不到真正的快樂。快樂來自一顆智慧的心,快樂來自一顆解脫的心,快樂來自於一顆自在、而且滿足、知足、幸福的心,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所以,人家說:你今天為什麼要走修行的路線?就是要過得更安穩的日子,過得更解脫的日子,過得更幸福的日子。心靈要建立在佛陀的正法跟真理,這個人心靈就見到生命真正的陽光。但是,很可惜,只有少數的眾生有這個因緣,這就是我們的責任,出家、在家要發菩提心,我們要推廣佛陀的正法,讓每一個有緣的眾生都能夠聽到佛法。

 

 

人類改變了、改造了世界了,但是唯獨獨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再講一遍:人類改造了世界,現在的科學、科技那麼的發達,但是唯獨獨從來沒有改造過自己。所以說: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人類改變了世界,唯獨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改造過自己。而我們自從聽了佛陀的正法以後,就慢慢的了解,降伏自我、改造自我,是一件重大的工程,也是一件艱巨的工程。有時候世間法很難、很複雜,因為世間法一演練起來,有無量無邊的邏輯、無量無邊的數據,無量無邊存在各個時空的不同的點的辯論。有時候是出世間法比較難,因為出世間法不可思、不可議,要斷習氣,還要斷種子,要斷殺盜淫,同時要斷貪瞋痴,這個對世間人來講,就難如登天了。所以,有時候世間法比較難,因為它很複雜!如果了悟萬法空無自性,把這個複雜的人生跟宇宙,會歸到單純的心性,悟了,那麼就發現出世法比世間法比較簡單。但是,有時候出世法它很難,難在哪裡呢?難在不是語言、不是文字,不可思、不可議,沒辦法推論,不是邏輯,體空、相空、用空,因空、緣空、果空,事空、理空,無法不空,沒有一法不是趣向於空無自性。這對活在類似於真實生命的眾生來講,不了解緣起如幻的眾生來講,這個真的是太難,他所看到的統統是真的,為什麼你講萬法是假相?所以佛法就需要用一點時間了,用一點時間了, 因為我們頑劣的習氣、種子太難斷除了,所以我們必需要用一點時間,浸潤在佛陀的正法,然後慢慢改變、改造這個習氣還有煩惱,才有辦法。佛法很難一蹴即成,需要一點功夫跟時間。

 

 

佛法能讓你用有限的生命,活出無限的尊嚴,如果我們內在充滿著智慧,充滿著智慧、充滿著慈悲、充滿著尊重別人,那麼我們就會活得很有尊嚴,很有尊嚴。死亡因為是無常的代表,無常最終的代表就是死亡,死亡是全世界最難掌握的訊息,什麼時候死不知道,像最近颱風,有一對夫妻去巡視一下他的魚塭,二個夫妻同一天,這幾天走了,被水淹死,沒有人會想到!前幾天也有一個女孩子,感情看不開,也跳樓,又死了,年紀輕輕的!所以,這個死亡,它是全世界最難掌握的訊息,什麼時候會發生,你不知道!因此我們必需要很珍惜這一剎那,今天你有限的生命,一定要全力以赴的用在覺性的啟發,人生只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早日覺悟,了解萬法如幻的道理,這個世間沒有一種東西是實在的東西。所以,佛陀在經典裡面講,讓一切學佛的佛弟子,知有涅槃,不戀三界;戀就是留戀的戀。知有涅槃,不戀三界,知道還有更高層的涅槃的境界,而不會留戀這個三界。三界從理上來講,是貪、瞋、痴;從事相上來講,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但是無論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無論是理上的三界——貪、瞋、痴,其實回歸就是一心,還是你這一顆心,心有妄動就有三界,三界也是虛妄的。

 

 

現在就講了很重要的,勝利是屬於有準備的人,就像今天,我們要把齋僧大會辦得轟轟烈烈,也是需要準備。在座諸位!法師和居士想要往生極樂世界,或者是要了生脫死,或者靠自力斷煩惱,進入佛的禪定功夫,這個統統是要有準備的人,勝利是屬於有準備的人。簡單講就是說:無論是世間法,或者是出世間法,你想要贏得、想要勝利,你就必需要提早做準備。今天我們還沒有面臨死亡,我們就必需要提前做準備,要好好的修福,好好的修慧,好好的降伏自我。諸位!崇高的戰士是不會逃避恐懼的;一個堅定三昧意志的修行人,從不生活在無明煩惱的陰影當中。換句話說:大修行人,你什麼挫敗都要經得起考驗,你必需到人家讚歎你,你必需要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人家侮辱你、攻擊你、無中生有傷害你,你也一樣要如如不動,要不取於相,不做任何的解釋,內心永遠活在佛陀的那一顆解脫、自在、大般若的心。

 

 

諸位!人的最大敵人是誰?就是內心深處的那一個執著、頑強的自我的那個意識心,就是全世界最大的敵人。你的最大的敵人是誰?就是你內心深處的我執、我見。如果一個人得大自在、大解脫,內心沒有來去、生滅、增減,證入究竟第一義諦,如來的實相大空,沒有能所,諸位!世界上沒有敵人,沒有敵人。所以,佛法是了不起的,能夠讓一個人從無明煩惱當中徹底的解脫、徹底的自在。

 

 

信佛、拜佛有什麼好處呢?縱然全世界的人都棄你而去,佛陀的正法依然會繼續溫暖你的內心,同時緊握你的手、雙手,帶領你走出人生的痛苦跟黑暗。諸位!愈不願意麵對生命的真相,所有的問題就會反覆的上演。再講一遍,這一句話特別重要,今天大家都不敢面對生命的真相,而希望得到真正的快樂;愈不願意麵對生命的真相,所有的問題就會反覆的上演。諸位!逃避現實是永遠得不到正面的解脫,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要勇敢的面對現實,同時超越這個現實。因此我們今天聽經聞法是為什麼?就是要帶領大家,走出人生的憂鬱、痛苦跟黑暗,見到了生命真正的光明,才需要這麼的辛苦。

 

 

我們今天要講的正題,叫做「第一義諦」,去年我們講的「第一義諦」是第一集,今年我們講的「第一義諦」是第二集,在這樣子二個半鐘頭的弘法的時間,實在是不夠用,實在是不夠用;可是,又要有一個結論、又要有一個結果,對不對?否則大家來聽的時候,也無頭也無尾。對不對?不是像章回小說:欲知如何,請下回分解,明年再來講,去年聽的忘記了,忘記了,因為隔太久了,隔太久,他就會還給我,都會這樣子。所以說變成說:你講這個題目在二個半鐘頭,你也沒有辦法深入三藏經教;可是,你又要有一點深度,但是,你又必需控制時間,不能讓大家失望。你必需講得活潑,你必需講得有味道,要比韓劇好看,人家才會坐在這裡;我指的是在家居士啦。所以,這個弘法利生很困難,尤其在這種上萬人的場面,它非常困難,要有獨立性,要有連接性,又必需控制時間,你放出去的東西,你還要收回來,話題又出去,收不回來,人家說:慧律法師!您是講到哪裡了?我也不知道!所以,(大眾鼓掌!)不是只有你們需要鼓勵,我也需要鼓勵呢!(大眾鼓掌!)互相鼓勵求進步。所以,這個第一義諦,它沒辦法言說;但是,你一定要講,就必需善巧方便,善巧方便。第一義智慧心,如果你契入、證悟到第一義諦的智慧心,你就能夠撫摸到自己的命運,並安排自己的生命。簡單講:你今天悟入第一義諦智慧的心,第一義諦大空,智慧的心,你能夠撫摸到自己的命運,同時安排自己的生命。簡單講:你是過著理性的主人,你過著理性的主人的日子,你生命自己作主。如果沒有契入第一義諦大空的般若智慧心,那麼,你撫摸不到自己的命運,你只有隨著你的命一直去運轉,被習氣拖著走。起先我們造了很多的習氣,後來習氣變成我們的主人,習氣會拖著你走。

 

 

我之所以定這個題目:第一義諦大空,「第一義諦」,目的是想要提升台灣出家跟在家究竟實相的義理、他的水平,我們一定要來互相共勉。修學佛道的人,經過百千萬億劫,大家都會成佛,對不對?但是如果你早日契入第一義諦,那麼,你成佛的時間就會縮短。

 

 

諸位!第一義諦講最透徹的就是《楞伽經》;諸位!佛教有四本經典,稍微背一下:一、圓頓的楞伽,二、開慧的楞嚴,三、成佛的法華,四、富貴的華嚴。也就是說:不看《華嚴經》,不知道佛教的富貴;你要成佛,要閱讀《法華經》、要修《法華》;要開智慧,要看《楞嚴經》、閱讀《楞嚴經》;你要進入至圓至頓、最快的,契入佛的第一義諦,就必需要閱讀《楞伽經》,《楞伽經》。所以我們選擇這個「第一義諦」,是最難發揮的,因為它不能說;不能說還是要講,對不對?所以就用善巧方便說,盡量講得讓大家能夠體悟。

 

 

佛教的事相,這五十年來做得夠多,每一個法師都有他的優點,每一個道場都有它的特色,這些善巧、法會、方便已經很多,種種的法會、誦經、拜懺、放生、持咒、慈善、醫療,還有辦這個學校,辦這個學校,這半世紀以來,五十年,五十年,台灣可以說做得非常徹底;當然也有某些需要繼續進步,還有需要檢討的地方;等等都做得很好,這個都是我們出家和在家居士共同努力,才有辦法把台灣提升到今天的水平,水平。唯獨這個涅槃妙心,摩訶般若,第一義諦大空,這個內證的,自內證的這個法,就比較少人弘揚,比較少人弘揚。因此我認為,這個區塊我把它補足,因為我也是佛門的一份子,也是在佛教界,從大一學佛到今天也四十年了,四十年了,那麼我把我體悟的跟大家彙報一下;教大家,不敢這樣講啦,我們互相研討。

 

 

諸位!要進入第一義諦大空,你一定要先了悟用真心修行,不能用妄識修行;用妄識修行,經百千萬劫不能進入如來的境界。所以,在經典裡面有一句話說:縱然以舍利佛、目犍連的智慧,經百千萬劫,不能測佛智。測,觀測室的測,測佛智。為什麼測?想要去推度、推論、想像、理解,這個統統叫做妄想意識心。妄想意識心離塵無自體性,它儘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就是借著塵的相,而引發內在的識心分別,所以,離塵它空無自性,所以識心分別完全都是依他起,依他起就是條件所構成的,由外引發成內,還有內在的種子引發對外在的執著,這個叫做妄想意識心,這個叫做頭上安頭。如果你用意識心修行,意識心就是生滅心;意識心就是妄想心;意識心就是妄執的心;意識心就是我執的心;意識心就是法執的心;意識心就是無明的心,你用這個修行,你經過百千萬劫,猶如煮沙,不可能成佛,不可能成為飯,就是出發點用意識心修行。用意識心修行,用今天來講,就叫做看了相就著相,完全用感性在修行,完全不是用理性在修行,完全用情緒在修行,完全不是用如如不動,不取於相的心在修行。換句話說:如果你今天為了一件時間、空間所緣起幻化的事情,而煩惱、而執著,你就永遠不能成佛,你必需在了悟內空也外空,連這個空也不存在,才有辦法。

 

 

因此什麼是真心?真心就是離塵有自體性,也就是不必假借外塵,唯識學裡面講的:遮無外境,唯是一心,唯是真如。換句話說:修行會歸到最後,所有的外境統統是空無自性。在《楞伽經》講:萬法,一個顆粒微塵,乃至一棵樹,都趣向於空無自性,空無自性簡稱空性。所以,真正的修法、修行,會歸到最後,一定要會歸到你這一顆心。客觀的環境引起主觀的意識心,這個意識心就是生滅心,這個叫做離塵無自體性。客觀的環境引起主觀的意識心,主觀的意識心承認客觀的環境,也就是見相二分來自於自體分,來自於自體分。因此我們想要契入第一義諦大空,必需先了悟什麼是真心?真心就是不仰仗外境,了境如幻,叫做二六時中,不倚一物,沒有能所,二六時中,不倚一物。二六時中,不倚一物的意思就是說:你今天你看任何的相,它都是剎那之間生滅、剎那之間生滅。。。。。。為什麼講萬境本空?是因為剎那生滅,所以我們說它是空;因為它是無常,所以我們說它是空;因為它是條件所構成的緣起法,所以我們說它是空;因為它空無自性,萬法趣向於空無自性,萬法本來沒有問題,因為萬法本來就是空,所有的問題,是你內在裡面的無明的問題。你今天對所有的問題產生疑惑,是因為內在沒有智慧,所以你一直認為外境有實體性,不曉得外境本來就是空無自性,空無自性就是空,因此不可以著相,也不可以落入意識心,相空、心空,就回歸到真如。

 

 

所以,今天在講深入的經典,第一義諦大空以前,要講經典的一句話,經典有一句話,說:善說法者,必需碰到善諦聽者。意思就是說:不管這個法師他多麼會講經,沒有用,要底下的人,善說法者,必需碰到善諦聽的人,就是會說法的人沒有用,一定要碰到底下會聽法的人。(大眾鼓掌!)今天大家必需以第一義諦大空真如心,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來不去,涅槃的妙心,法沒有能所,絕對的真心來聽法,不能用妄想心聽法,不可以用妄識心來聽法,不可以用生滅心來聽法,這樣子與第一義諦不相應。所以,善說法者,必需碰到善諦聽者。所以善說法,還要碰到大家能夠相應,你安排這個時間,剛好早上齋僧完,吃飽了正是想睡覺的時候,這個時間正好是打盹的時間。我的度量比較大,我允許你們稍微休息一下,但是,不要吵到隔壁,因為有的人打瞌睡後,就會發出齁~~~這樣會吵到隔壁,這樣不好,(大眾鼓掌!)這樣吵到隔壁不好。

 

 

 

 (本集講座到此結束,視頻地址://v.youku.com/v_show/id_XNDc2MzQxNzg4.html

凈融整理於2012年12月27日) 


推薦閱讀:

定弘法師:禪宗與凈土可以同修嗎?【117期】
濟群法師文集總匯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五八一卷——第五九0卷
凈土法門最究竟、最徹底、最珍貴的開示  慈法法師隨緣開示
凈空法師《楞嚴經清凈明誨章講記》下篇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