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 亞當斯密

從沒有一本書像《國富論》這樣,讓我如此糾結。近兩年前就打算讀這本經濟學巨著。我曾經三次鼓足勇氣,結果都是由於篇幅浩瀚和晦澀難懂讓我「開始便結束」。後來,我改換方法,先去讀別人對《國富論 》的讀書筆記,還是不行。沒找到打動人心的讀書筆記,沒有切入口是重要因素,之後,就再也沒敢動。我覺得,大概是我的機緣未到。近兩個月來,讀了些經濟學的書。幾乎是每到一個階段,我都在想,要不要嘗試一下《國富論》?我認為這個時候對我來說是個機會:我的內心積累了一些疑問,對更深刻認識經濟學原理是有著強烈願望的。帶著尋找答案的心態去讀《國富論》,總算是有所準備吧?草草翻閱序言部分,導讀就已經讓我頭暈,我想起了當初,翻了十幾頁,每個字都認識,去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在持續閱讀其他人的著作時,我越發知道,《國富論》像是眾望所歸的大澤,很多認識的源頭都出自亞當斯密湖。我也常常在經濟學人的表述中感受到《國富論》的穿透力。比如,大家都在說市場經濟,但市場經濟也有諸多弊端。我絕不提倡計劃經濟,但我覺得政府干預有時候很有必要,沒有宏觀調控,你讓每一個企業埋頭走路?此時,有的經濟學人會引用亞當斯密最著名的「看不見的手」,認為市場會自我調節。這「看不見的手」以我的理解,就是一個人在經營時完全不會有為了社會整體局面著想的觀念,但他完全利己的行為,恰恰成就了社會整體。因為市場會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讓這個經營者調節自己的勞動。所以我認為,政府作為市場管理員的角色不可或缺。直到讀到斯密的原話「關於把資本用在哪裡能夠生產出最有價值的產品這一問題,顯然一個身臨其境的人能做出比政治家或立法家更好的判斷。」我的認識才開始靠向斯密。固然有了政府會讓大方向看起來明晰,但政府干預的根本就是外行在領導內行。打個沒細想的比方:文盲的爹怎麼給孩子進行就業指導?斯密的認識還能對一些重大問題提供指導。林毅夫曾經分析中國古代經濟為何如此發達?他給出答案是社會分工。這是在引用斯密的第一經濟發展規律。斯密的理論是,勞動分工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分工越細,生產力的水平就越高。但是分工的細緻又取決於市場規模的大小。市場規模越大,分工就可以越細,否則即便是提高產量也無法被市場吸收。林毅夫用歐洲古代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和整個古代中國舉例。古羅馬帝國時期是大統一帝國,進入封建社會後社會分解成各個城邦,市場規模急劇縮小,(以斯密的理論)再好的產品,也賣不了那麼多,分工和生產力自然下降。這時候的歐洲與中國相比,就是一個一個的小集市。但古代中國基本上是統一國家,市場規模遠大於歐洲,這麼大的市場,分工當然細緻。生產力水平也自然隨著大市場,水漲船高。因此,生產力水平是相當高的。這是中國古代為何發達的重要因素。我不成熟的感受是,也許斯密在很多問題上都是從問題的核心去闡述。即便世界千變萬化,事情的根本是不會變的。人們找不到答案,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不知道事情的本質是什麼,才被紛擾的現象迷惑。我還有種感覺,斯密的一些認識可能已經接近神學。只是闡述的方式不同罷了。最鮮明的就是斯密說的「利己是人的天性」。人為自己考慮是自然賦予的,追求個人利益是自然之理。在經濟生活中,一切行為的原動力主要是利己心而不是同情心或利他主義。西方經濟學就建立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之上,中國許多意識形態嚴重的人叫囂批駁,認為當今時代人們一味追求物慾就是崇尚斯密的經濟學家和政府鬧的。無論是挺,還是倒,都沒有對萬物一體的認識。我想斯密大約也沒有這認識,或者說,他的認識不是從本體裡面出來的。他只是因為關注本質,自然窺見了世界的真相。我希望在《國富論》里,能夠有更多從經濟哲學的角度解釋世界的閃光之處。我也希望自己這次能夠閱讀成功。我不給自己時間設限,不每天死去活來地只干這一件事,但也不能停頓。這就開始吧。

  • 如是 2014年5月30日

    關鍵詞:分工和市場 ??早上刷牙時,突然想明白了這件事:原來文明的強弱和持久,是由市場決定的。 ?昨晚,我刻意不讓自己閱讀的速度加快,也不貪多。只讀了關於分工和市場的部分,半個小時,就把書放下。明白說的意思不難,但想清楚意思背後所包容的意義卻並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 ?在「分工」的表述中,斯密用他著名的做針的例子去說分工的重要,不細說了。分工很重要,分工的精細程度直接決定了一件商品的品質。因為越是精細,商品的每個環節就越有保障。斯密眼見一些終身從事某種勞動的手工業者,他知道,一個技術工可以把手藝發展到外人無法想像的程度。 ?我們設想,一件商品,每個環節里的每個人都是莊子筆下的庖丁,那麼這商品——無論是一根針,還是一副馬鞍,都一定精緻到極致。不單品質得到保障,數量上也會大幅度提升。斯密分析,品質和數量的提升,都是由於分工造成的。原因有三:第一、勞動者的熟練程度因分工而提高;第二、工作之間因連接交換而損失的時間減少;第三、機械的發明為勞動者提供了便利,簡化了工作,勞動者的工作量隨之極大提升。 ?前兩則自不待言,我想稍微詳細解說第三點。 ?分工的細緻會造成一種情況。一類人會被迫對一個微觀的世界進行了解,當一個行當的人面對某個細節關注過久,他一定會發現這個細節有許多竅門,乾隆說「物含妙理總堪尋」就是這個道理。無論出於懶惰還是勤勞,人就會去尋找更容易達到目的的方法,於是,技術變革一定會在哪怕給針拋光這麼微觀的世界裡出現。機械的發明無非是為了方便,卻改變了商品的生產方式:過去純手工,現在是大批量機械化生產。 ?然而,決定商品產量和效率的卻並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市場。 一個在大山深處的農民,不會想到做一萬條領帶讓他的朋友們買。同樣,如果一件物品好到只有上帝才配使用,那這件商品也一定不會存在——商品的品質和產量取決於需求,因此它們都不會找到市場。需求在哪裡,有多大?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會有不同的答案。?在人煙稀少的鄉村,每個村民即是農夫,也是木匠或泥水匠。他們無法專職做一項工作,因為沒有人需求。 ?在他們每個月都要光顧的集鎮,就會看到專職人員。做農具的、做傢具的、打鐵的。這些人面對的是十里八鄉,市場大了,這些手藝人可以只做他們擅長的事情,並由此獲得利益。?在城市,不光有了更多的人,還有了更多的設施。比如公共交通、酒樓茶肆,還有為了維護這些設施運行的政府,以及為了政府運行的官府、稅收等,也有防搶劫或專事搶劫的軍隊。事情多了,人的需求也多了,市場也變大了。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物產,水裡有魚鮮,山中有走獸。只有城市之間才方便實行不同地域商品的交換。在交通和生產都欠發達的古代,人們依賴河流滋養,生產糧食,運輸貨物。古代文明都得是馴化糧食的中心區,四大文明古國都是尼羅河、恆河、底格里斯幼發拉底、長江黃河才存在的。 ?我猜想,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文明沒有斷絕,除了它的封閉造成的相對安定,也一定跟市場有最直接的關係。古埃及、印度、巴比倫都是在一個地域或者氣候帶上,那裡的市場相比中國來說,還是小了很多。而足夠大的市場造成足夠強的資本和技術的積累,這使得國家強大成為可能。雖然(我過去認為)中國由於是一塊巨大而封閉的孤島,造成外界長期無法侵犯。但這孤島並不是不能打破的,兩千年前中國的對外貿易就已經十分發達,彼時西方列強為何不敢侵吞他們眼中的「肥肉」?當然是實力的威懾,而這實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帶來的繁榮,及由此引發文明程度的發達。 ?亞當斯密的一段話,讓我看到西方文明興起的源頭。 ?「最先開化的國家是那些位於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地中海是世界聞名的最大的陸間海,沒有潮汐,除颶風引起的風浪外,沒有洶湧的波濤,水平如鏡,島嶼眾多,又有綿延的海岸,因此對發展航運事業極為有利。那時沒有指南針,人們不敢遠離海岸,以防看不見海岸而迷失方向;又因為造船技術低下,人們不敢置身於遠離大陸的驚濤駭浪之中。」 ?我在這段文字的下面批註「希臘」兩字,並在後面加了三個驚嘆號,以表明這「發現」帶給我的驚喜。埃及面朝大海,但背後是貧瘠炎熱的非洲大陸,因此只能依賴尼羅河的滋養,難以持久。而希臘面朝大海,背靠的是整個歐洲大陸,當船運成為可能,希臘便成為最大的市場,生逢其時,生逢其地,希臘文明因此誕生。我在想,小學課本里是不是已經有了這問題的答案,只是我不知道?不管怎樣,古希臘為何是西方文明的源頭,我這裡才算真正了解。 ?古代是河流和內陸海的時代,它們局限在大陸之間,而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使全球貿易成為可能。西方學者將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標誌為古代的結束,他們一定把古代定義為不能實現全球貿易。如果以此為標準,那中國古代其實早已結束。無論怎麼歸類,文明是追著市場跑的。即便人類進入外太空時代,其根本也跟一個農民大清早帶上新收穫的糧食進城一樣——總是為了探索新的市場。 ?我曾經說過,科學就是回故鄉。人類走得越遠,就越要知道他出發的原因在哪裡。人類擴展疆土,把世界、人心變成如此模樣,其根由究竟是什麼? ?斯密奠定經濟學基礎的自私論就在這第一卷第一章的「論勞動分工的起源」里。 ?「任何想與他們人進行交易的人都這樣表示:如果給我想要的東西,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這就是每項交易的意義。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人們彼此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幫助。我們不是從屠夫、釀酒師和麵包師的恩惠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食物,而是從他們的自利打算中得到。我們喚起的是其利己心,而非利他心。」 斯密說的千真萬確,但斯密只是解釋了現象,卻沒有看到根由。那些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反駁,如果是真心,就是受到蠱惑,如果是假意,就是掩耳盜鈴。 ?人的確應該只為自己著想。但有效的自利,就要看清世界的本質。世界的本質就如同客廳的空氣和卧室的空氣,無分彼此,且不存在邊界。如果污染了客廳的空氣,最終會污染卧室的空氣,也會以稀釋的方式污染了整幢大樓。因此,最長遠的自利就是利他。人類看不清這個道理,(還有另一種可能,看清了卻沒有取得所有公民的認同並執行,但這種可能不存在)是有效的分工,卻造成畸形的市場。歸根結底就是人心了。有什麼樣的人心,才有什麼樣的世界。我輕浮地想,如果這一世人類大腦的松果體足夠發達,不只靠眼睛判斷,世界從出發點就不是今天的模樣。

  • 如是 2014年6月7日

    關鍵詞:由工資分配想到人類命運斯密對於勞動工資的論述讓我想到人類走向衰亡的終極命運。我們以斯密的工資問題為邏輯起點,一步步詳細推導事情是怎麼造成的。這裡首先說明,斯密的理論已經不完全適用於當代,許多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哈耶克的集權導致奴役,吳敬璉的國家壟斷辛迪加,皮克提的寡頭統治都是嚴重且不容易避免的問題)斯密描述的是一個經濟理想國,但工資體現價值的方式卻是一直不變的。 「勞動工資的提高並不依賴於現有的國民財富,而是國民財富的增長速度。因此,勞動工資最高的地方並非最富有的國家,而是出現在發展最快的國家。」斯密這段話的理論是對的,但時代發展到今天,要附帶很多條件。比如發達國家的工資不能跟發展中國家的相比;不同技術層面的工資不能相比;通貨膨脹的國家跟通貨正常的國家不能相比等等。我們只注意斯密的理論邏輯就夠了。富有國家的邏輯是:產業結構成熟,工作崗位不多,這造成勞動力過剩,因此僱主不必為爭奪勞動力而被迫提價,反倒是勞動者為了獲得就業機會不得不相互競爭,因此工資水平不會太高。另外,富有國家經濟增長到了一個極限,或者發展緩慢,或者經濟長期停滯,這也導致工作崗位不多,失業率相對較高。發展速度快的國家的邏輯是:許多產業都在改進,新興產業不斷出現,這就讓產業上升空間大,造成工作機會多而熟練勞動力相對短缺。這種情況下,僱主之間會為爭奪熟練工人而競相提價,因此勞動工資會偏高。斯密的意思是,勞動者的幸福都來自社會進步。在社會上升時,勞動者是有希望的,日子是好過的;在社會停滯不前的狀態下,勞動者的境遇是艱難的;在社會退步的狀態下,勞動者的處境則是困苦的。斯密的話給了我們一個對於根本問題的提示:人的希望來自他處在上升的狀態,而不是來自他已經處於頂峰,因此不能看他表現出來的狀態,而是要看他在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曲線中,處於什麼位置。人處在發展曲線的任何一個點,只是表明它的客觀現實,卻不能表明他的內在狀態,更不能表明他的未來也將如此。僅就現象而言,斯密總結道: 「豐厚的勞動報酬是國民財富增加的必然結果和自然反應。」它再次說明一個道理:只有實現真正的經濟增長,才有會有真正的財富儲蓄,只有真正的儲蓄引起的消費才能刺激經濟需求,也才會有真正的市場繁榮。這個道理可以說是至理名言,顛仆不滅,但它卻指向了一種並不良好的結局。從下面開始,我的思考將脫離斯密。一個明顯已經很富有的國家,由於經濟上升空間不大,因此後續的力量也不足。卻並不是沒有發展可能。只要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會產生真正的財富(而不是泡沫),並刺激經濟。對於發達國家來說,理想的經濟增長點當然依賴技術進步(而不是經濟泡沫、不是借貸消費)。但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如此高端的程度,越向上走,就越難。況且,技術進步會導致一種結果:它一定是更省勞力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一定不會創造出更多的工作崗位。而發展中國家的辦法則可以相對來說更多一些。比如發展比較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購買發達國家的專利,自主研發高新技術等等。但發展中國家日子越過越好,也只是追上發達國家,其結果也將與發達國家無異。因此,在我看,人類的未來全都將會越過越難,直至人類社會崩潰。這就是人類整體的發展曲線。問題出在哪裡?我覺得出在根上。全世界的人類社會不約而同地採用這樣的教育:要做生活的強者,要想成功,就得磨練生存技能,成為第一。無論是體育競技,還是考試製度,都是在暗示,只有強過他人,才有可能過上理想生活。這裡面還有一層暗示:人首先要作跟他人一類的人,再去成為那一類人的金字塔尖。這種教育的結果,是將人的無限種可能性限制得極小,將所有人都逼迫在競爭的不歸路上。為何會這樣?我認為其根本是人類內心深處的恐懼。是越是怕失去就越要抓緊,有人由此解釋人類之所以進步就是由於這種由恐慌而引發的競爭,因此競爭是好事。但是,競爭倒是讓人的智力進步了,卻導致生存狀態的嚴重退步,人是在用恐慌,而非感恩和愛來面對世界,所以歸根結底人在自討苦吃。以斯密的市場理論,競爭是好的,它可以讓一切更加精細,更加專業,也讓市場更加繁榮,文明更向上走。這種為追求物質生活的存在方式,有個弊端:你越是向那個理想奔去,就越要排他,就越遠離與他人分享富足和美好世界的精神生活。現實經營上,所有從僱主到勞動者,大家都在為了生存努力耗盡資源,人類把自己看做是這個星球的掠奪者——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對他人財富的掠奪;而非管理者——對自身的管理,對世界的管理。如果人類走上另一條路,以管理者的心態自居,人類就會在任何事情上有一個標尺:什麼是我不能做的?最關鍵的不能做,是遏制貪慾。而這一點其實是不可能的,內部衝動比外部誘惑要大。意識形態國家依靠政府,資本主義國家依賴制度,但這都無法根除貪慾。何況,那些管理貪慾的政府本身也在面臨貪慾的誘惑。解決貪慾的辦法有二:一、讓人們產生大過貪慾的訴求。二、知道貪慾其實是自毀,而不是自利。分析到這裡,已經是從另一個層面看待世界的問題。如果人們看到了萬物一體,看到了掠奪別人就是在掠奪自己,看到給予別人就是給予自己——以上兩點辦法就都成為可能。但我相信,這個世界不會採納。

  • 如是 2014年6月7日

    關鍵詞:自由經濟所謂自由經濟在我理解,就是國家不要管。斯密在第四卷第一章的認識,從某種程度上是對的。長長的一段話很有趣,也很好看。「沒有葡萄園的國家,必須向外國交換葡萄酒;沒有金銀礦的國家,也只能從外國取得金銀。政府不必因此去注意某一物品的缺少,因為一個有實力的國家,總能獲得它所需要的物品。我們完全相信,自由貿易即使不被政府關注,也會給我們提供所需的葡萄酒;同樣的道理,自由貿易也總會按照人們的購買能力、使用程度,提供給商品流通或其他用途所需要的全部金銀。在任何國家,人們通過勞動所能購入或生產的每一種商品量,都會按照有效需求,進行自我調節。」我想這段話,一定被經濟學人記得牢牢的。我也幾乎是用怡然的心態在閱讀這段話,它讓我想起老子的無為而治。但我想說,這招並不是總靈。我不認同自由經濟——自由經濟下的「華盛頓共識」在蘇東的失敗就證明了這一點,它甚至證明了自由經濟在西方也不一定總好使。我也不認為西方國家會一直甘心聆聽斯密的教誨——超級富豪和政府合作的寡頭經濟接近或已經成為不可抑制的潮流。而斯密在二百年前說,「大宗價值財產的獲得.必然要求民政政府的建立。」斯密也因此認為巨富必須由司法保護才能高枕無憂。我想斯密一定沒想到巨富如果跟民政政府聯繫緊密,事情會怎樣?寡頭經濟哪怕在二戰前也是一種現實存在,而今天又在重演。這事情的發生幾率多大啊!我們因此要細分一下斯密的經濟理想國。斯密認為,一個國家或君主,對於市場應盡的義務有三。第一,保護社會,使得不受其他社會的侵犯。第二、保護個人,使得個人不受其他人的侵犯。第三、建立並維護公共視野和公共設施。這三點體現出來,就是國家要有軍隊、警察和法院,以及公共設施讓城市運轉起來。斯密只說三點,不過我認為不夠。君主誰來控制?(一個暴君)政府誰來控制?(權錢交易)國家面臨巨大經濟危機國家怎能不干涉?(各種泡沫破裂)全體公民集體投機怎麼辦?(瘋狂殺入股市)與緊密貿易的外國產生摩擦怎麼辦?(戰爭)我不由得想起了戴蒙德的《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這是我認為更加重要的因素。而自由經濟無法解決群體決策失誤的問題。簡要摘錄《崩潰》中關於群體決策失誤的筆記。群體決策失誤有四個因素:首先,群體可能在問題發生之前無法預測到它;其次,問題發生後,群體可能仍然無法覺察問題的實質;再則,他們看到問題後,沒有設法去解決。最後,群體努力解決問題,卻沒有成功。自由經濟無法針對上述問題做出反應,並且,自由經濟只是針對眼前生活,它無法做出長遠的規劃,因此全面實行自由經濟必然導致整體人類社會的崩潰。斯密提倡的自由經濟是一個經濟理想國。自由經濟是局部真理,它只能在一個非常有限的條件下進行。比如國富民安、內外和諧、國無暴君家無逆賊、政府被法律有效控制等,但人類歷史這樣的時刻太少了。套用丘吉爾的話,自由經濟是所有經濟中最不壞的。有時候,自由經濟是塊良田,可世界不是。世界坑坑窪窪,凸凹不平,有的旱有的澇,一言以蔽之,並不是所有時間所有地點,都能長出所有的菜來。

  • 如是 2014年6月7日

    關鍵詞:總結我想不到會這麼快讀完《國富論》。其實不算讀完,只是選擇性地閱讀完成,並且我不再打算仔仔細細地讀完它了。幾點原因:1. 亞當斯密的一些論述還停留在200年前,當今世界的變化已經讓斯密的陳述不那麼準確了。2. 厚厚的國富論有四分之三的內容是在舉例,而例子無非是為了驗證觀點的正確,我不必通過幾十個例子才知道一件事情是對的。3. 斯密論述的內容相對集中,而對於我的需求來說,有近一半的觀點沒有意義。4. 我發現,亞當斯密的思考更接近於對事物本質,而事物本質於我來說,不具備難度,我倒可以用俯瞰的心態面對斯密。在掌握了閱讀方法之後,輕鬆的心態導致閱讀出乎意料地順暢。總結一下收穫,最主要的有三點。一、 市場造就文明斯密最偉大的發現,是市場造就文明。亞當斯密的第一經濟發展規律指出,勞動分工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分工越細,生產力的水平就越高。但是分工的細緻又取決於市場規模的大小。市場規模越大,分工就可以越細,否則即便是提高產量也無法被市場吸收。因此,我們可以單純從市場解讀文明的規模、實力和持久度。這是一個在我看來雄辯地解讀世界為何如此,及未來走向的角度。過去、現在、未來這都將是最雄辯的答案。二、 自私的指導意義人是自私的,人的一切行為都應該為自己著想——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這是制定所有政策,判斷所有經濟行為,做出所有決策的前提和基礎。這是斯密對西方經濟學的傑出貢獻,它讓一切經濟行為(理論上)變得有序,規範。不能說這是偉大的發現,卻有偉大的指導意義。三、 自由經濟總體不靠譜斯密的自由經濟對於眼前生活是好的,對於長遠發展是壞的。即便不斷開發新的資源,也是竭澤而漁。持久而大範圍應用自由經濟,必將導致人類社會整體失敗。西方部分國家倡導自由經濟只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看不見的手」讓自由經濟的參與者放心,但「看不見的手」不是上帝之手,它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不使用自由經濟,又容易導致哈耶克的極權和奴役。中國不適合自由經濟。沒有使用自由經濟,是中國的眼下幸運,卻無法逃脫走向極權和資源耗盡的不幸。而整個人類社會的命運與中國一致。使用和不使用自由經濟,世界都沒有出路。讀到最後,疑問集中在:為什麼這樣一部著作會持續影響到今天?我想,是因為亞當斯密的幾個核心理念至今仍舊深遠地影響著當今時代。自由經濟、經濟人模型、看不見的手,《國富論》的終極命題就是資本主義的終極命題。我因此明白了為什麼讀其他經濟學家的著作時大家都要談到斯密,而談論的話題卻又說來說去只是那麼幾點。斯密總結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核心,也指明了後來經濟發展的方向。我要說,斯密說的是真理,卻是局部真理。在一個時間範疇內執行此「真理」,會讓理性和規則充斥於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是好的。但以此規則向未來走去,人類的終極也將十分悲慘。這不是斯密的錯。斯密沒有說讓自己的理論千秋萬代永遠實行。是資本主義要用斯密的理論規範市場,斯密只是讓資本主義在錯的道路上走得更穩健一些,長遠一些。最後我想說,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我對經濟的認識在這裡暫時告一段落。一些書也還想讀,比如弗里德曼的《資本主義與自由》、托馬斯索維爾的《被掩蓋的真相》、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負》、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以及《黑天鵝——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逃不開的經濟周期》、《舊制度與大革命》等。不過我想還是告一段落。我有點累了,也必須集中精力干別的。這的確是一個階段需要宣告結束的時候。我沒有回顧這兩個月來的收穫和心得,原因在於,我發覺我的感官昏天黑地地沉浸在瑣碎認識中,我已經無力得出更超然的見解,需要放一下。相較於其他領域,對於經濟的認識似乎更需要不斷陳放、發酵,再由此獲得某種真知,再以此為段落,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向上攀援——收穫似乎更加漫長,我期待林毅夫描述的那種「生而知之」的狀態。

推薦閱讀:

世界為什麼誤解了亞當?斯密200年?
亞當夏娃
亞當斯密的神話
每天了解一位影響世界的人物,那隻看不見的手——亞當斯密

TAG:《國富論》 | 亞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