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脈氣流注理論簡論
05-31
《內經》脈氣流注理論簡論脈氣流注理論是《內經》經絡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針灸臨床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而且對現代經絡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迪作用,但後世中醫學者詳於論述營血循環流注理論,對《內經》脈氣流注理論往往語焉不詳,故余不揣冒昧,試簡論之。一、脈氣流注理論的內涵 《靈樞·邪客》說:「黃帝問於岐伯曰:余願聞持針之數,內針之理,縱舍之意,扞皮開腠理,奈何?脈之屈折,出入之處,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輸於身者,余願盡聞其方。岐伯曰:帝之所問,針道畢矣。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澹,外屈,上於本節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臑陰,入腋下,內屈,走肺。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內屈,循中指內廉以上,留於掌中,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上入於胸中,內絡於心脈。黃帝曰:手太陰之脈,獨無俞,何也?……黃帝曰:少陰獨無俞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藏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這裡詳細地敘述了手太陰之脈與心主之脈的脈氣流注路徑與方向,並言「其餘脈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故本俞者,皆因其氣之虛實疾徐以取之,是謂因沖而瀉,因衰而補。」後世學者因「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一語而將此段文字解釋為十二經脈流注的「逆數」,這是嚴重誤讀。《靈樞·逆順肥瘦》說:「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靈樞·經脈》論述十二經脈的順序及《靈樞·營氣》論述營氣的流注順序與《靈樞·逆順肥瘦》一致,但,《靈樞·經脈》、《靈樞·營氣》與《靈樞·逆順肥瘦》論述的都是營血流注順序;而《靈樞·邪客》論述的是脈氣流注順序。《靈樞·九針十二原》說:「黃帝曰:願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岐伯曰:五臟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俞也。」 《靈樞·根結》說:「足太陽根於至陰,溜於京骨,注於崑崙,入於天柱、飛揚也。足少陽根於竅陰,溜於丘墟,注於陽輔,入於天容、光明也。足陽明根於厲兌,溜於沖陽,注於下陵,入於人迎、豐隆也。手太陽根於少澤,溜於陽谷,注於小海,入於天窗、支正也。手少陽根於關沖,溜於陽池,注於支溝,入於天牖、外關也。手陽明根於商陽,溜於合谷,注於陽溪,入於扶突、偏歷也。此所謂十二經者,盛絡皆當取之。」敘述的是脈氣流注線路與方向,與《靈樞·邪客》一脈相承,相互印證。《素問·氣府論》云:「足太陽脈氣所發者,七十八穴。……手足諸魚際脈氣所發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靈樞·九針十二原》說:「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靈樞·小針解》說:「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素問·調經論》說:「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這些文字闡述了腧穴的脈氣直接來源於絡脈,間接來源於經脈,脈氣流注的路徑不是「脈」,而是「節」。「節」既是名詞,也是一個很好的形容詞,它把脈氣流注路徑比喻為一個象竹管狀的通路,腧穴就是「竹節」,兩個腧穴之間脈氣流注的通路就像「竹管」。「節」在脈外,不是血管,也不是「皮肉筋骨」, 而是分肉的空隙。舉手太陰之脈的脈氣流注為例。「所出為井」,「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講的是手太陰之脈的脈氣出於少商穴;「所溜為滎」,「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當為魚際),留以澹」,講的是手太陰之脈的脈氣在魚際穴比少商穴要多一些,因為是少商與魚際兩處脈氣的集合;「所注為俞」,「外屈,上於本節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當為太淵),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講的是手太陰之脈的脈氣流經太淵穴時,有多條絡脈的脈氣注入太淵穴,故其氣盛,其氣滑利;「所行為經」,「外屈,出於寸口而行」,講的是手太陰之脈的脈氣流經經渠穴;「所入為合」,「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講的是手太陰之脈的脈氣流注到尺澤穴。「內屈,上行臑陰,入腋下,內屈,走肺。」 講的是手太陰之脈的脈氣流注經過俠白穴、天府穴、雲門穴、中府穴。現在一些針灸學書籍按十二經脈營血流注順序編排腧穴次序,如手太陰肺經的首穴是中府穴,末穴是少商穴,顯然與《內經》原旨不符。《內經》把人體分為十二個區域,即各自獨立的十二經系統,當然,相互之間有聯繫。每一個系統(區域)都有經脈、絡脈(含孫絡)、經別、經筋、皮部及所屬腧穴與脈氣流注路徑。經別是別行的正經,主要是溝通表裡兩經,同時是各經合穴脈氣從血管外返回血管內聯繫與調節所屬臟腑的一條重要途徑。樹根在下為本,樹葉在上為標,古人喜歡取類比象,所以,井穴出於四肢末端,為各經脈起點腧穴,為「根」,五輸穴流注從四肢末端走向肘膝。十二經別從四肢向上走,多數從肘膝以上分出,進入胸腹腔,出於頭面,陰經合於陽經,陽經合於本經。經筋起於四肢末端,結於頭面軀幹。根結與標本理論闡述了十二經在體表的主血管與脈氣流注路徑(不講聯絡所屬臟腑的血管)均以四肢末端為根為本,頭胸腹體表部分(專指體表,不論胸腹內的五臟六腑)是結是標。這種理論與營血循環流注並不矛盾。當然,從針灸臨床出現的脈氣流注(經絡感傳)來看,流注可以是雙向的,既可從四肢末端走向頭胸腹,也可以從肘膝部位走向四肢末端。 綜上所述,《內經》經絡理論認為,營血流注是在血管內勻速沿十二經脈順序循環流注,脈氣流注是在血管外非勻速從四肢末端向頭胸腹沿每條經線非循環流注。營血流注理論闡述營氣與衛氣從水谷化生而來,經十二經脈循環流注輸送到五臟六腑與四肢百骸,表明人體是由十二經脈連接的一個整體,強調了十二經脈的整體關聯性。脈氣流注理論闡述了脈氣由營氣與衛氣化生而來,再與各個部位的元氣(或真氣)相合形成神氣,並對各經進行調節,強調了十二經各自的獨立性。營血流注理論與脈氣流注理論組成了完備的經絡理論。二、《內經》脈氣流注理論對針灸臨床的指導意義《靈樞·經脈》說:「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在每條經脈病候後面的這段文字闡述了針灸治療法則,同時說明每條經脈病候是可以並應該通過針刺或艾灸本經腧穴(或沿本經的絡脈及阿是穴等)進行治療的。脈氣流注理論中十二經的相對獨立性,是針灸循經取穴治療疾病與通過觀察各經絡脈、穴位的異常變化以診察疾病的理論基礎,否則,如果針刺治病是遵循營血循環理論的話,那麼針一穴豈不可以治十二經之病?《素問·氣穴論》說:「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針刺腧穴是古代常用的治病手段,腧穴皆有明確的歸經,有的腧穴是一條經脈的脈氣所發,為該經脈的所屬腧穴;有的腧穴是2條或3條經脈的脈氣所發交會的地方,是交會穴,能主治2-3條經脈的病候。交會穴雖聯屬2—3條經的絡脈,但是交會穴只位於1條經脈之附近,而且,脈氣流注路徑只與經脈在體表的直行主幹大致平行,所以,不能依據腧穴來繪製經脈圖,尤其涉及交會穴時,不能1穴連接2-3條經脈。即便依據腧穴繪製循經感傳圖,涉及交會穴時也要慎重。腧穴也像中藥一樣,往往有自己的特性,如五輸穴主治各有特色;背腧穴不僅是膀胱經脈脈氣所發,還是臟腑之氣輸注的地方(通過背腧之絡脈),所以,可以治療相應的臟腑疾病。 《靈樞》《素問》針刺治療分三類。一是刺絡出血,分為刺絡出血去淤血與刺腧穴部位孫絡出血清熱驅邪;二是刺之快然,應該是刺激了神經,為現代針刺神經干或神經支療法的鼻祖;三是毫針刺腧穴得氣,刺腧穴「氣至而有效」,是循經感傳發揮療效,是《靈樞》《素問》最經典的針刺方法;當然,循經感傳與人體肌肉的生物能量及周圍的神經體液調節相關。 《內經》脈氣流注理論除對針灸臨床具有現實的指導作用外,還對現代經絡研究有重要的啟迪意義。現代經絡研究表明,循經感傳現象與《內經》脈氣流注理論的描述十分吻合,脈氣流注理論認為,脈氣流注路徑在分肉的空隙,脈氣盛則流注路徑寬、流注路徑長,脈氣弱則流注路徑窄、流注路徑短,甚則氣不至,無流注。腧穴與循經感傳有一定的物質基礎,這些物質基礎是有助於「脈氣」(生物能,包括生物電能、熱能、化學能等)的激發、傳遞。所以,現代經絡研究要著重著眼於這一點,而不一定要從解剖上直接找到經絡線路,更不能因為從解剖上找不到經絡實體而否定中醫經絡理論與經絡現象的存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淵海子平卷二:八字基本理論之四
※ 八字命理論天干:十干喜忌歌,運勢可預測!
※紫微斗數算命理論大全第二章 宮氣
※八字理論與方法
※圓天命理論八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