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又迎來了第三次大規模的「富豪海外移民潮」。胡潤研究院不久前發布的「中國60%以上的富豪想要移民」,這真是一個驚人的世界紀錄。中國富人移民數量之多,就連動蕩不安的中東國家也望塵莫及。
2014年10月16日,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教授在天和智庫學術沙龍上發言表示:「江浙這一帶的私營企業家70%多都移民了,自己移民,產業移出,資金轉走。很多是在國外投資超市,加油站,餐館,中國的錢出去投資這些和中國產業經濟一點關聯沒有,對中國增長一點作用沒有。」那麼,中國的富豪為何紛紛移民國外?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經調查發現,中國的富豪移民主要有九個方面的原因。
一、缺乏安全感
富人投資移民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安全感。不論是下一代的教育,還是為了資產的安全,或者國內投資渠道的不暢,以及社會大眾的仇富心理,這些都是由於缺乏安全感,使得富人不得不採取消極的「逃避」方式,以此獲取所需要的安全感。
富人移民出國雖然也有一定的風險,但主要是對自己的財富比較放心,尤其是一些通過不正當手段(官商勾結、行賄)而獲得巨額財富的富人,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讓他們慌慌張張,擔心與自己有利益關聯的官員「落馬」後會牽扯到自己,怕被清算,36計,走為上計。而官員也希望他們走,移民了就等於少了一顆「定時炸彈」,以免東窗事發,咬出自己。這類帶有「原罪」的富人主要有三類人:一類是10年前,抓住企業改制、國有民營的機遇,通過不正當手段,向官員行賄,而廉價收購企業資產而暴富的商人;第二類是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富人,眾所周知,房地產領域一直是腐敗的重災區,近幾年來被查處的官員中有90%以上與房地產有關。第三類是靠權錢交易而暴富的官員,這些官員都是「隱形富豪」,他們資產不比企業家少,而且都是灰色收入,擔心被查,所以就移民,一走了之,化險為夷。
二、擔心社會不穩定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多年裡,由於政治體制改革停滯不前,人治社會制度下的長期腐敗,大量社會矛盾不但沒有得到及時解決,而且被人為的掩蓋、壓制。在「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指導下,這些矛盾經過長期的演化、積聚、激化,已演變為不可調和的社會對立和對抗。
貧富不均矛盾是當前中國社會最尖銳的社會矛盾,也是整個中國社會矛盾的核心。社會越是發展,貧富不均的矛盾越是突出,老百姓越是不滿。由於貧富的矛盾長期惡化,加劇了社會的不安和動蕩。老百姓要求平等的呼聲不絕,且日益高漲;老百姓對抗官員和地方政府的事件時有發生,並有蔓延的趨勢,中國社會矛盾已經到了一觸就要爆發的階段。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如不儘快推動社會制度的變革,一旦發生社會危機,老百姓長期被壓制的情緒很有突然爆發,社會政治的穩定就會成問題。
另外,目前,國際政局動蕩不安,戰亂頻發,再加上,中國與美國、日本、印度、越南等周邊國家的關係緊張,發生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內憂外患的局面,加劇了富豪們的不安全感,所以移民,尋找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三、為了下一代
很多富人除了追求資產的安全以外,主要是為了下一代,讓子女後代能享受更好的教育、人權和生活,是眾多人移民的初衷。他們認為,移民是尋求子女教育突破的一個全新可能,也是最安全、最穩妥的渠道。
今年31歲的柳非婷(化名)是浙江商界的一個女強人,她通過多年的打拚,積累了5億元的財富,去年結婚,她做出移民美國的這個決定,也是慎重考慮的。她拿到海外移民身份已有幾年時間了。現在中國工作的她,正在計劃生一個寶寶。提到移民的初衷,柳非婷不無感嘆地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考慮。
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重視子女教育,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現有的教育體系過於死板僵化,應試教育,重考試唯分數,忽視了學生創造能力與全面素質的培養。而且存在教育不公(比如北京孩子上北大、清華的分數比外地低上百分)。美英等國一流私立寄宿學校與高等學府的教育模式,對中國的富人階層具有強大吸引力。讓子女享有真正一流的教育,是中國有錢父母移民的一個重要動機。
胡潤研究院的調研數據顯示,胡潤百富榜上許多企業家選擇將孩子送往美國求學。如百富榜首富宗慶後女兒宗馥莉中學時赴美留學;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的女兒劉暢16歲赴美國留學;碧桂園董事長楊國強女兒楊惠妍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方希望集團劉永行之子劉相宇初中畢業後即被父親送去美國讀書。
四、法律風險
經過三十多年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中國不僅經歷了持續的、空前的經濟繁榮,但是,中國的法律體系仍不完善,對私人財產的保護還較薄弱,政治與政策風險依然存在。司法的獨立性欠缺,加上腐敗的蔓延,而且,中國的很多富人的財富來路本來就不合法,都帶有「原罪」,擔心財產得不法律保護,令中國的富人感到極度恐慌。
2010年以來,有20多名富豪因自身問題正遭受司法部門調查,巨額資產被凍結甚至被沒收。僅2013年大連實德董事長徐明、金螳螂集團創始人朱興良、漢龍集團董事長劉漢、成都會展旅遊集團董事長鄧鴻、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惠生工程式控制股股東華邦嵩、四川首富、廣東華美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張克強和四川漢龍集團董事長劉漢。
富豪們普遍認為,中國是一個人治國家,公民的人權和自由都沒有保障。雖然有錢,在中國能夠辦成成很多事情,甚至可以買通司法人員和官員,但心裡還是不踏實。
五、仇富,富人形象差
近二十年來,隨著中國經高速發展,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從而導致中國人仇富心理愈來愈強烈,富人形象差,為富不仁。
老百姓為什麼「仇富」呢?經過調查發現,有二個原因:一是貧富懸殊。毋庸置疑,中國是目前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的貧富差別已經大大超過了國際警戒線。貧富差距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將導致社會動蕩。據相關資料顯示,在中國,有80%的財富被20%的人佔有,而80%的人只享有20%的財富資源。而且絕大多數富人的財富來源不合法,為富不仁是中國人仇富的真正原因。
而更多的貧民仇的是沒有富有的機會,民眾的財富逐步被利益集團所剝奪,導致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貧富懸殊。
二是不少民企老闆沒有樹立正確的利益觀、財富觀,喜歡炫富、擺闊、揮霍,不把資本積累用於擴大再生產,缺乏愛心,為富不心,不願傾心回報社會、回報人民。
近年來,社會上的「仇富」新聞接連不斷發生。比如,2012年3月中旬,山西柳林縣富豪、山西省人大代表邢利斌花費7000萬元嫁女。在2010年新財富富人榜單中,邢利斌以104.7億元的身家名列首位,總排名60位。
「仇富」心理使然的並不止於此。2012年5月底,廣東省深圳市發生一起「飆車案」:凌晨,一輛豪華跑車以不低於180公里時速的速度撞了兩輛計程車,造成3人死亡,其中兩人還是花季少女。
一位富豪聊起移民目的時表示,他已至中年,希望到一個平和的地方生活,當下一提起富人,就想當然地認為他們的財富來路不正,這樣的想法讓他們有些擔憂。他還告訴筆者,在他接觸的範圍里,因為擔心社會「仇富」而移民的富人不在少數。
有一位富人直言無諱地說:「其實也不能怪老百姓對富人的印象不好,甚至仇富,一些富人確實是做了許多為富不仁之事。一些富人的所作所為,讓人們覺得有錢就了不起,有錢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包括收買法律。說到底,被人詬病的社會關係,其背後凸顯的是社會公正問題。」
由此可見,一些人仇的並不是富人,仇的是不公。比如,有錢人用錢可以上好學校,窮人沒錢擇校,有錢人擠壓了窮人上升的通道;富人多生孩子,交了罰款了事,窮人沒有錢交罰款,就只能到懷孕七個月也得被引產。
六、高稅賦
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為45%,是國際上最高的個稅率之一,不僅高於中國香港、新加坡、也高於美國、加拿大等最受中國富人青睞的移民國。雖然中國也可避稅逃稅,但對於不少富人而言,這並非可靠之計。移民到低賦稅率的國家,是更為安全、長久的安排。
中國民主建國會與《中國企業家》聯合發布的《2011年千戶民營企業跟蹤調查報告》顯示,超過八成的民營企業家認為企業稅費負擔「很重」或「較重」。23.6%的企業家表示,向各級政府交納的亂攤派費用超過企業銷售收入的1%以上,而且近幾年來,民營企業所交的稅賦還在不斷增長。現在中國每年的稅收增長遠遠高出GDP增長,稅負沉重是事實。
當前,收入分配改革受到全社會普遍關注,各界都希望儘快解決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問題。為縮小貧富差距,政府即將開徵《遺產稅》。遺產稅起征點為80萬,超過80萬至200萬的部分20%,超過200萬至500萬的部分30%,超過500萬至1000萬的部分40%,超過1000萬的部分50%。因此,不少富人紛紛向境外轉移財產,移民,規避高額的遺產稅。
七、食品不安全
近幾年來,暴利引誘、誠信缺失、監管不到位,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一連串食品安全事件讓消費者繃緊了神經。從毒奶粉、地溝油、塑化劑、「瘦肉精」、染色饅頭事件,再到使用尿素和獸葯催生的豆芽,膨大增甜劑催生的西瓜等事件也陸續浮出水面。
同時,中國從國外大量進口轉基因玉米、大豆,用於加工食用油和飼料,國內許多地方違規種植轉基因作物,再加上信息又不公開透明,對於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問題,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國內外至今也沒有一個權威、公正的結論。而且國內市場上的轉基因食品沒有進行「標註」,讓老百姓產生恐慌和不安。國內的食品安全,也一直是人們的一塊心病。
富人移民海外,也是為了吃得更放心,為了健康著想。一名富豪氣憤地說:「一個國家連食品安全都沒有保障,你還指望它保障什麼?我寧願在外國餓死,也不想在國內被食品毒死!」
八、環境惡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GDP年均增長速度9%,GDP總量從1978年的3645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519322億元,年均增速達到8%以上,人均GDP從200美元已經上升到4500美元,經濟總量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但是,在粗放發展模式下,高投入、高增長帶來的是資源高消耗和高污染。嚴重的空氣污染,以及被破壞的自然生態,給中國「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敲響警鐘,「生態赤字」倒逼經濟戰略轉型已刻不容緩。
近幾年來,我國除了內蒙古、青海、甘肅、寧夏、海南、西藏之外,其它城市都籠罩於霧霾之中,空氣質量出現重度污染。中國高速成長背後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尤其是空氣污染與水污染,已經構成了對人民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的嚴重威脅。相當大比例的中國富人移民,是因為他們無法再忍受自己國家惡劣的環境。
九、發展前景堪憂
改革開放後,民營經濟與民營企業家的社會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明顯提高。但是,民營企業享受不到跟「國企」和「央企」同等的待遇。政府一方面不斷盤剝民企,另一方面又壓制民企,大力扶持國企和央企。國內一些領域不允許民營資本進入,許多賺錢的行業都被國企和央企壟斷經營,而且民營企業的發展空間受到國企和央企的擠壓,民營企業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政府掌握太多資源,民企發展環境堪憂。」
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在2013年「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央企就是國企中的大哥大。應該說中國的民營企業在過去10年時間生存的空間和狀態還不是特別好,而且越來越不好。國內的房地產企業快要崩盤了。」
此外,我國經濟經濟經濟30多年的持續高速增長,非理性的投資,對自然資源的驚奇性開發,透支了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應有的能量。這種情況說明,儘管我國早已察覺到這個問題,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的機制和政策,制約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這個突出矛盾長期未能得到根本解決。我們正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回到過去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長、高污染、低效益的老路上去。這是一條必然導致周期性通貨膨脹和經濟大起大落的老路。
許多民營企業家認為,多年來,中國不重視實體經濟發展,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經濟發展不靠科技而靠政策和印鈔票刺激增長,不斷吹大經濟泡沫。目前,中國企業正面臨著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產能過程、高消耗、實體經濟空虛,經濟泡沫化等的「內憂」和海外市場低迷,貿易摩擦案件增加等「外患」,普遍缺少品牌和技術的中國企業,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中國的經濟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不少民營企業家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失去了信心,把投資轉向國外。因此,很多富人通過投資移民海外,產業移出,資金轉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