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C萬國表的陀飛輪世界
在萊茵河畔,IWC萬國表設有一個特殊的部門。這個被稱為「工坊中的工坊」的部門,其實是IWC萬國表複雜機芯的組裝部門,每名在此潛心工作的製表大師均具備卓越技巧和無比耐性,不斷組裝、調校體積極小的零件。
這個精英部門由漢斯約格·凱特拉斯(Hansj?rg Kittlas)掌舵,所生產的時計作品皆是非凡之作。我們今天要說到的主角陀飛輪,亦是於此誕生。漢斯約格·凱特拉斯等製表大師將肉眼勉強可見的細小零件組裝在一起,創造出極具生命力的機械裝置。
由巴黎製表師亞伯拉罕-路易·寶璣於1795年發明的陀飛輪裝置是機械時計與地心引力的首次對抗,他將擺輪、擺輪遊絲、擒縱輪和擒縱叉組成的整個擺動系統和擒縱機構安置在一個鋼製框架的底座之上,並用軸承固定頂部與底部,每分鐘旋轉一圈。
從製表角度來看,陀飛輪的製作就如同心臟外科手術,需要極度精準。即使現在,也只有最傑出的專家才能參與其中。這項裝置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經歷了持續的改進,IWC萬國表邀請您一同探索三款經典陀飛輪作品的魅力。
工程師恆定動力陀飛輪腕錶
配備鉑金和陶瓷錶殼的工程師恆定動力陀飛輪腕錶(型號:IW590001),展現了IWC萬國表在高級鐘錶設計方面的頂尖水準。這枚精準時計將專利恆定動力裝置集成於陀飛輪中,使得擺輪的振幅幾乎完全恆定,從而可以至少在48小時內保證極其均勻的走時速率,並配備雙發條盒與雙月相盈虧顯示。
葡萄牙系列陀飛輪逆跳腕錶
葡萄牙系列陀飛輪逆跳腕錶(型號:IW504601)錶盤12點鐘位置凌空飛舞的陀飛輪裝置是腕錶的焦點所在。這個飛行陀飛輪裝置由82個零件組成,僅重0.653克,IWC萬國表的製表師取消了上表橋,並採用經過特殊處理的金屬製作陀飛輪的下部結構,並使之外齒與陀飛輪嚙合,形成懸浮於錶盤之上的視覺錯覺,唯有技藝精湛的製表大師,才能順利完成裝配。
葡萄牙Sidérale Scafusia腕錶
葡萄牙Sidérale Scafusia腕錶(型號:IW504101)是IWC萬國表歷來所制最複雜的時計作品,帶有恆星時顯示。表背則是可根據擁有者所在位置定製的非凡星盤,展現從地球特定位置看到的星光美景,亦搭載萬年曆功能,可顯示該年的實際天數、日出和日落的時間。而錶盤正面9點鐘位置的恆定動力陀飛輪裝置解決了機械腕錶擒縱機構在主鏈條上滿鏈到臨耗盡時的過程中張力呈下降趨勢的問題,60秒自轉一周的恆定動力陀飛輪裝置,確保了腕錶至少48小時內走時速率均衡、精準。
每天,寧靜的萊茵河畔,漢斯約格·凱特拉斯和他的同事們都在打造著製表界的「一級方程式賽車」,沉浸於齒輪、分輪、螺絲和遊絲組成的微觀世界中。
想要更全面了解陀飛輪的精彩故事,即刻點擊「閱讀原文」。
推薦閱讀:
※Bovet播威Récital20Astérium腕錶測評鑒賞
※機械匠心鬼斧神工 羅傑杜彼王者系列四遊絲擺輪腕錶鑒賞
※李嘉誠和基辛格有一隻相同的陀飛輪
※測評欣賞:理查德米勒男士系列RM 003-V2全灰款後加鑽(鉑金款)GMT陀飛輪腕錶
※買了一隻陀飛輪,哭暈在機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