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德蘭根迥仁波切:懺悔才能打我 做朵瑪也能打我

業障,是菩提道上的荊棘林,不剷除,你永遠無法抵達佛的宮殿;懺悔,便是剷除荊棘林的唯一方式。業障是生生世世無明造作的結果,是阿賴耶上惡業信號所釋放的能量。不同的造作,顯現不同的業障。如果沒有前世的發願以及造作有益於解脫的業力,那今生會繼續造業,即使學佛也很難有進步,還會不斷有阻礙。所以對業要謹慎,惡業一定要勵力懺悔,沒有懺悔就沒有解脫的那一天,所以消除業障至關重要。

  有人說今天造了業,明天念金剛薩埵懺悔就搞定;明天念完,後天又造業,能夠相互抵消的沒關係。這種藐視因果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寂天菩薩說:「故雜罪墮力,菩提心力者, 升沉輪迴故登地久蹉跎。」每次造作惡業,只會讓我們的相續增加染污,猶如即使最好的外科醫生操刀為你做手術,也會留下疤痕。所以唯一不留下疤痕的方式就是不要把自己送上手術台,不要縱容自己肆無忌憚地熬夜、抽煙、喝酒……以至於有一天,必須用刀割去身上的腫瘤、或是必須截去酒後撞車廢掉的右腿才能保命。

  做完手術,最好的保持健康的方式就是不再熬夜、抽煙、喝酒了……,所以懺悔的關鍵並不是念多少金剛薩埵心咒,而在於你自己是否發起堅決不做的決心。「我再也不抽煙了!」甚至痛哭流涕、對天發誓,這才能真正地遠離癌症與災難;「我再也不做」這種決心,才是真正的懺悔。否則,就不是。

  很少有人真正能消除業障,除非在實際行動中再也不做,而重點並不是念咒。

  痛苦與煩惱造作業障,所以得搞清楚痛苦和煩惱從哪裡來。輪迴因業力而運轉,沒有前世的發願和修行,今生便只能隨著業力的顯現,或痛苦或快樂。嗔恨心、嫉妒心、懷疑心……這些都是阿賴耶里留下的種子,遇到今生合適的氣候與土壤,便發芽結果。

  業障是很可怕的東西,不管我們轉生在哪裡,他都如影隨形。如果沒有懺悔,惡業的習氣如同我們行為模式上的烙印。偷東西的習氣,會讓我們無法自已,無論到哪裡都忍不住去偷。沒有消除業障,無論到哪裡,都是痛苦、煩惱,都會造作輪迴的墮因。

  業障就是如此可怕,它會毀掉你。所以,一定要認識到它的真面目,立即開始懺悔。

  但業障是沒有智慧的,而消除業障卻是智慧。

  消除業障,從認識業障開始。很多人不認識業障,所以不斷造業。業障賜予我們貪嗔痴慢疑五毒,驅使我們不斷傷害眾生,傷害自己,不斷種下惡因,最後只能自己種苦果自己吃。

  不要說凡夫人,即便是「六莊嚴」龍樹菩薩也在成就了壽命自在之後,示現被一棵吉祥草割斷頭顱而趨入寂滅。《前行》裡面講印度樂行國王有一位太子,母后送給他一件五彩錦緞的無縫衣 ,太子想等到繼承王位時再穿。但母后說:「因為你的父王和龍樹阿闍黎的生命是一味一體,所以只要龍樹沒有圓寂,你的父王就不會離開人世,你就沒有繼承王位的機會。而龍樹菩薩已經獲得了壽命自在,沒有圓寂的時候,你的許多兄長都沒能繼承王位就已經死去了。」

  太子問:「那有什麼妙計嗎?」於是,母后出謀劃策:「龍樹阿闍黎是一位菩薩,如果你向他索要頭顱,他必會施捨,除此之外實在無計可施。」於是太子便去請求,龍樹菩薩十分爽快答應:「你自己砍斷拿去吧。」於是太子揮起寶劍,但無論怎樣都如同在虛空中舞動,根本無法接觸到菩薩的頭顱。

  這時,龍樹菩薩告訴他說:「我五百世前已完全清凈了兵器砍割的異熟果報,所以用兵器無法砍斷我的頭,但是我曾經在割吉祥草時殺害小蟲的異熟果報還沒有徹底清凈,你用吉祥草可以割斷我的頭。」

  太子采了一根吉祥草來割龍樹菩薩的頸部時,頭顱當下落地。伴隨著「我今往生極樂剎,將來亦入此身體 」的聲音,龍樹菩薩趨入寂滅。

  如龍樹菩薩這樣不可思議的大成就者,都要承受吉祥草的異熟果報,更不用說我們這樣的惡劣凡夫,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就自欺欺人地吃掉了那麼多肉、海鮮,如佛所說,這些盤中肉的生命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父母的屍體足以堆積成山,養育之恩就被我們辜負於舌尖之上。難道我們就任由這樣的黑業污染我們的相續?

  一切業障需要說出來,才能消除,說不出來就沒有辦法消除。陳白業障是為了打擊我執,讓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個壞人」,讓我徹底丟掉面子,從這時起,業障的冰山才會逐漸融化。

  因為看到了自己的骯髒,才會自發主動地去清洗。

  現在開始觀想,我吃掉的都是自己父母、自己孩子的肉,這樣才能生起無比悔恨的心,以至於汗毛直立、眼淚直流,再也不幹的決心便油然而生。如果以為,造業後只要念咒便可,殺了生吃了肉只要花錢找僧人超度便可,那也就是承許錢可以買因果;如果因果能買,那無數高僧大德的苦行豈不貽笑大方?對於凡夫人來說,只有斷除對錢的執著,通過供養、布施錢財來行善才會有功德;只有捨棄自我,不斷認識自己很差,才能攻擊「我執」,行持善法才會有功德。我們似乎生來就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完美的,如佛陀般「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樣的傲慢心,心裡不可能放下眾生。所以一定要記住,要想消除業障就必須打擊「我執」。

  當我執減少的時候,業障才能得以消除,業力顯現出來的違緣,才能隨之得以消除。違緣、不吉祥的顯現都是與我執成正比:我執重,什麼都看不起,誰都看不順眼,凡事按自己的想法行為判斷;這樣一來,別人自然也看不起你,對你做的事業挑三揀四,違緣和障礙便接踵而來,工作、家庭、生活都不可能順利。如果能打擊我執,做事低調,跟誰都合得來、跟誰都能交流,自然人人相助,遇事都會順利。

  懺悔如此,學佛更是如此。只有真正地放低自我,具備凈觀,認同周遭所有人的功德,並真心覺得自己最差,這樣法才能入心,學佛才能走上正軌。

  所以,低調的人才能學佛,高傲的人離學佛還很遠。如同虹吸原理,把自己放得太高,佛法是無法進入你的心(以後我就寫一本命名為《低調學佛》的書吧)。佛從來不會宣稱他是正確的,你何來此自信?佛陀說八萬四千法門如同一個大超市,歡迎你們來看來選,對你的口味就學,不對味則敬而遠之。而現如今,人人都皈依人民幣,包括很多出家人。但可以肯定的是,入世間被恭敬頂禮的人民幣,出世間卻一文不值,因為三惡道和西方極樂世界都不流通RMB。這樣一來,如我們經常看到的,有錢有權的人,通常為人高傲、不易相處。世間福報越好,「我」就被寵得越高,業障累計得越重,快樂自然越少。

  華智仁波切說,有一條茶葉就有一條茶葉的痛苦,有一匹馬就有一匹馬的痛苦;多智欽法王說,不要在家裡放糌粑的碗,不然我的心就亂了……一切都是執著後的因果顯現,種何種因就要結何種果,連成就者們都不敢怠慢,你我如何能不謹慎?

  也許你已經著急了,但從你一出生開始,脾氣就那麼大,阿賴耶上記錄的五毒,讓你一見光就哭鬧,這生生世世的我執,怎可能一時半會就消除呢?這該如何是好?現在要認識到「我執」、業障的可怕,從低調做人開始,不斷地為眾生著想,慢慢打擊「我」,逐漸積資凈障。

  布施朵瑪(食子)也是摧毀我執的方便。袞卻格西曾經說:「朵,為摧毀之意,摧毀我執;瑪,是母親之意,亦即積累功德之母。藉由食子供養諸佛、菩薩、本尊,並布施給一切有情,因而積累無量功德。能否摧毀我執,則需觀照自心。」

  聽到「魔鬼、違緣、障礙……」這類詞語,我們常常感覺惶恐,要知道這都是業力的顯現,是我執、無明的顯現。我們的分別念給這些顯現貼上了「魔鬼、違緣、障礙……」的標籤,實際上是為「我執」播種的惡果所作的裝潢與掩飾。

  什麼是朵瑪(食子)?簡單來說,就是還債的意思。以前你借了別人的錢,現在輪到你償還債務。可能我們需要償還的東西太多了,對餓鬼道那樣看不見的眾生,我們可以通過觀想來酬其宿債,就像修持金剛薩埵凈障法門,觀想金剛薩埵佛尊的加持光芒融入自身,從自己的身體里排出的污氣、膿血、毒蟲流入三惡道的如母眾生口中,讓他們滿足,痛苦得以減輕。從身體排放的東西,如同朵瑪所代表的意義。做個食子,布施給餓鬼,這是斷我執的一種象徵,償還你對餓鬼道的如母有情欠下的宿債。

  五毒給你帶來麻煩,現在要通過食子來捨棄五毒;以前種的不吉祥的因,現在通過食子來消除;原來傷害眾生,欠別人的命債情債,現在通過布施食子、學佛修行來還債、迴向,希望他們過得快樂、自在……

  這樣,你的心才可以慢慢地減除傲慢與自私。

  能否圓滿捨棄、消除、還債,最主要的還是在於你的心。

  以前我們欠債,所以現在倒霉、不順利、不快樂,現在就需要通過布施、持戒、禪定的方法來還債。當然,「債」只是個比喻,是輪迴中業力的顯現,是我執痛苦的載體,是沒有證悟力量的無奈;而證悟空性後的自在,便是我執消除的境界。

  以前的修行人經常修古薩里,做朵瑪,實際上他們就是通過這種象徵性的儀式,用食子代表五毒,布施自我,遣除我執,利益眾生;一聲「啪的」,斬斷執著的相續,把自己的身體供養給十方佛和天葬台。同理,所謂斷法,就是斷除我執:這個五蘊假合的肉體,就任憑你們天人、魔鬼拿去吧!讓我從今與對身體的執著一刀兩斷!

  瑪吉拉准佛母教導:「病人交付於鬼魔,送者託付與怨敵,口誦百遍救護我,不如一遍食攜我,此乃佛母吾之教」;每天對三寶祈禱一百遍「希望我的身體好」,不如發願一次「魔鬼,我願意把身體供養給你們,請吃掉我吧!」你們常說:「上師,祈請您加持我,祈請您為我摸頂賜福,讓我一切都順利吧!」這樣增加傲慢,你恐怕快完了吧!

  上師最重要的加持,是打擊你的「我執」;如果上師成天誇你,恐怕是顛倒了。

  真正的修行,就是斷我執;真正能夠斷我執,就是特別好的利益眾生。

  你們這麼多痛苦就是因為我執重、傲慢、自私。修行,就好好地打「我」吧。

        ——業障重的德蘭根迥寫於2013年3月21日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推薦閱讀:

以上師為對境破誓言,很難懺悔清凈
為什麼要發露懺悔?
發願懺悔文(凈空老法師最新開示)
入行論講記13[懺悔罪業]
一名三鹿員工懺悔書:揭開奶行業很多謎團

TAG:懺悔 | 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