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和咖啡文化

寫了很多我並不中意的行業,今天我來寫寫比較喜歡的一個行業,咖啡。我先說說喜歡的原因哈:

1.喝咖啡會上癮,同時又不違背健康的。

2.咖啡的售價便宜,lowunit price,變成了日常消費品consumer staple,略微漲個幾分錢也不會影響消費。

3. 喝咖啡在經濟好的時候不用擔心被砍,經濟不好壓力大的時候也需要咖啡。

4.在啤酒行業有craftbeer的趨勢,但是咖啡行業好像沒有,大家還是喜歡星巴克。

5.發達國家基本門店飽和,但是因為之前說到的上癮和不斷推出不同的rollout/新產品,所以門店的銷售額在增加,Samestore sales包括ticket和traffic都在增加

6.發展中國家還處於成長期,不單有新開門店的優勢,還有人口發展和消費升級的優勢;年輕人普遍更加國際化,從傳統的茶轉向咖啡

說到咖啡品牌,除開一些boutique,就是小本經營的麵包店咖啡店,最出名的還是Starbucks星巴克和Costa咖世家。我就來講將這兩家公司

星巴克Starbucks

用一句話概括星巴克:好的行業,好的產品,好的管理,只要價格走軟,就是進入的好時機。是不是和我評價騰訊差不多。在美國,星巴克更像是一種社區文化,比方說一些好的社區附近就有一個星巴克,大家在那邊聊聊天,偶爾想離開家清靜一會聽點jazz上個網。所以你經常可以看到加奶加糖的那裡上面會有community board,誰家狗走丟了,小孩要做babysit,還是哪裡有學生演出,瑜伽課都有。反正星巴克就成了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周末早上鍛煉或者送孩子上體育以後喝上一杯,或者和閨蜜聊個天。

在中國的星巴克更代表了商業文化,這次回國驚訝的發現隨著商業圈內寫字樓的不斷增加,基本上每幢寫字樓里都有了星巴克,我還記得當初陸家嘴就老滙豐大廈有星巴克呢,現在大廈也改成了恒生,然後IFC,花旗,Mirae….反正高樓大廈林立;每個星巴克生意看起來都不錯,估計上班一族的壓力也是蠻大,需要咖啡來支持。要知道上海從2015年以來十星巴克最密集的城市,之前排名前五的是漢城、紐約、上海和倫敦、芝加哥。星巴克預計2016財年開1800個新店,其中70%的店是美國以外的,特別是中國和日本佔到50%。

而在美國,除了開新店、和社區文化以及數字化融合以外,星巴克也推出了衍生產品,如teavana花茶系列、k-cups的膠囊咖啡等。在國際上,這些產品還沒有大力推廣,所以還處於早期的成長期,以開門店為主。況且中國的星巴克比美國要貴。比方說一杯最普通的pike,這邊小杯是$1.9,小杯大概是國內中杯的量;國內星巴克應該沒有15以下的東西吧,大概要貴50%。我們來看星巴克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盈利情況-稅前盈利率operatingprofit margin:美洲:23.5%; EMEA 歐非中東: 10.3%;CAP 中國亞太:21.1%;可惜中國沒有單獨列出來。但是,估計中國的高單價很大一部分被高房租和周轉率低抵消了。

大家來看一下星巴克在全球的分布,美國還是佔到了60-70%,中國亞太佔到30%

我們再來看星巴克的財務,過去四年,現金流(operatingcash flow)年增長率是29%;稅前利潤率從2012年的15%增加到2015年的19.1%。銷售toplinegrowth方面;同店銷售增長5-8%包括交易量和每單交易的金額都有增長;同時還有渠道和相關產品的拓展。總的來說,這家公司有著非常強的基本面fundamental,所以關鍵還是看估值。

咖世家 Costa

Costa是英國的品牌,當初在英國買咖啡都喝costa的。Costa的投資略微複雜一點,因為他的母公司Whitbread除了擁有咖啡業務以外,還有酒店業務,就是PremiumInn。目前公司大概40%收入和30%的稅前利潤來自costa。到2015年底costa在英國有2034家店,國際上在31個國家有1243家店。目前咖世家在中國門店是344家,預計到2020年增加到900家,比星巴克還是少了很多,名氣也沒有星巴克響。由於大部分的收入來自於旅店,所以公司歸類的時候還是放在歐洲旅店裡面來比較。這也是為什麼costa發展沒有星巴克那麼快速的原因吧。總銷售也就16億英鎊,而星巴克是190億美元。

正如我們圖片中的,costa更像是boutique一點,用的瓷杯;costa的創始人是在英國的兩個義大利兄弟。而starbucks更加商業化一點,用標準的紙杯更加方便攜帶。從商業模型角度,無疑星巴克的更加成功。兩個咖啡品牌都是1971年創立。在星巴克的成功後面,有個靈魂人物功不可沒,那就是現任CEO&Chairman, Howard Schultz。他在百貨公司當銷售員的時候,定了星巴克的咖啡,然後與當時星巴克的所有者見面,但是當時的星巴克還非常的小眾,只能吸引一小部分的美食家和咖啡愛好者。大家去西雅圖派克市場看到的就是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創建於1971年。這是星巴克的創始人們。

Schultz花了一年的時間說服創始人僱傭他為營銷總監,公司派他參加米蘭國際用品家居展。他在米蘭四處閑逛時,意外遇到好幾家意式咖啡吧,瞬間明白了咖啡與人之間其實是有人情關係的。他深信星巴克也應該效仿義大利的這種咖啡服務方式,他認為星巴克於顧客而言應該是一種體驗,而不僅僅只是一家咖啡店。但是 Baldwin 和 Bowker 並不認同。1985年,Schultz 離開星巴克,創立自己的咖啡店:Il Giornale(義大利語,意為「日常」)。在離開星巴克 2年的時間裡,他全心全意投入 Il Giornale,把他所理解的義大利咖啡文化複製到 Il Giornale 身上。Il Giornale 很快在消費者中流行開來。1987年,Il Giornale收購星巴克,Schultz 從此成為星巴克公司 CEO。1992年,星巴克上市。2008年,Schultz重歸離開八年的星巴克,拯救深陷經濟危機中的星巴克。

「我總是奮發圖強、求知若渴。在別人停下來休息的時候,我仍然在奔跑,跑向別人追不上甚至看不到我的地方。」以Schultz的話結束關於星巴克的文章。又一家創始人有著很強的魅力,同時還在領導戰略發展的公司。對了,Schultz還是西雅圖超音速的前老闆,附上本尊在星巴克上海(應該是新天地店吧)的帥照結束。


推薦閱讀:

喝咖啡的禮儀有哪些?
KINTO手沖咖啡器具,名為「慢」的奢侈
SCA咖啡文憑如何獲取?
為什麼領導開會時都喝茶,沒有喝咖啡的?

TAG:文化 | 咖啡 | 星巴克 | 咖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