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就是打雜的?你怎麼看?

核心提示:

職場生存,作為實習生被要求做一些訂外賣之類的雜事應不應該?實習生到底應不應該有明確的崗位工作規定呢?

前段時間

一篇名為《職場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家哭》的文章

在各大平台被廣泛傳播,

文中列舉了幾條「職場生存法則」,

瞬間引起了職場人的激烈討論。

話題回放>>>職場「生存法則」惹爭議

這篇文章以一個實習生向父母哭訴在公司的3天中天天幫老闆拿外賣為開頭,並用犀利的語言表述了她所謂的「職場生存法則」。

其中有幾條「法則」,她也特別用加粗的字體標註了出來,包括以下幾個觀點:

●「老闆的時間就應該是最值錢的,不應該拿來做雜事」

●「所有的新人,就應該從雜事做起」

●「不要渴望公司給你溫暖,給你工資本身就是溫暖」

●「還有一些新人把職場當學校,總等著有人來教自己,幫自己劃重點」

●「職場不相信眼淚。別哭了,要哭回家哭」

文章一經推出,就被各大平台廣泛傳播。甚至有網友表示,發現公司的老闆將此文轉到了員工群中,要求大家共同學習。當然,圍觀群眾一下分成了好幾撥。有不少粉絲在此篇文章下面留言,表示十分贊同,認為職場確實如此殘酷;同時,也有許多自媒體大號紛紛站出來駁斥文章的這一觀點,認為這種觀點噱頭大於實質,是有毒的「雞湯文」;另外,也有一部分「吃瓜」群眾表示,文章里的言論不能一棒子打死,太過偏激,不夠客觀。

先來聽聽眾多的職場新人與「准職場新人」們有什麼看法。

劉蜜涵是一名大四學生,剛結束了為期3個月實習。她表示,同樣是在媒體實習的生活與文章描述的太不一樣。「在這三個月中,我會被老師帶著出去採訪,學著在整理錄音的過程中拿捏稿子的重點。」她回憶道,「雖然沒有直接執筆寫稿子,但是這個過程中也學到了許多。」

劉蜜涵同時也表示,她也會偶爾幫老師拿個外賣或取個快遞什麼的,但這些都是順手完成的小事情,並不是每天工作的重點。另外,她覺得在實習期間與記者們的相處十分融洽,會有一種平等溝通的氛圍。

「我覺得實習生被要求做雜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以這些雜事為核心工作就無法苟同,畢竟實習還是一個去學習技能的過程。如果是專職打雜,完全可以找一個私人助理崗位。」同時,她表示,老闆確實有使喚實習生的權利,但是也不能剝奪下屬發牢騷的權利。

與她持有同一觀點的,還有另一位名在互聯網公司實習的90後寧波小伙容峰。他表示,目前他正在進行公司的演算法工程師崗位上實習,每天主要的工作內容並不是所謂的「打雜」,而是處理大數據、數據挖掘。「公司相對比較開放,也會把重要的任務分派給實習生,感覺實習生和正式員工的工作內容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他笑著說,「在工作的小組中,有1個組長和3個組員,一起工作學習感覺不錯。」容峰認為,目前他們小組的狀態已經充分駁斥了「職場不是學校」這一觀點。

他堅持表示,實習也需要明確崗位與職責,並不能因為是新人,包攬所有的雜務。「我不同意文章的觀點,因為一個公司的分工應該明確,難道雜事之類的不應該是助理或者是專門的秘書去打點的嗎?」

而即將進入實習崗位的碩士研究生鮑揚認為:「我認同文章里『職場不是象牙塔』的看法,但是這並不代表就應該在實習期間只做諸如拿外賣、拿快遞之類的雜事。」她希望進入實習崗位後,「有明確的分工、老闆懂得挖掘員工的潛力、公司有著不錯的企業文化氛圍」。  

企業代表>>>企業要尊重人愛護人

拓拉思(寧波)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發展部副總監汪林表示,他對於文章里的看法,非常不認同。

汪林認為,首先,一個優秀的老闆完全能平衡好自己的主要工作和生活瑣事;其次,公司應該給員工多方面的關懷和溫暖,工資僅僅是員工的勞動所得,而公司是一個團體,要凝聚這個團體,僅有工資是遠遠不夠的。

「而從新人的角度來說,職場菜鳥的確需要更多的主動性去學習與總結,公司也同樣有引導新人並幫助他做好職業規劃的義務,這在無形中也促進新人更好地適應自己的角色並完成工作。」汪林闡述道。

「我們是一個創業型的公司,新人都是公司重點培養的對象,希望他們能儘快地承擔起自己的工作。因此新人在來到公司不久後就能參與到主要的工作中來。」汪林說。

高新區的一家企業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企業老闆要從心裡尊重人,並且愛護人;而作為新人要志向高、行為實,「至於要不要從雜事做起,還要看這其中的必要性。」這位負責人說。

不過,一外貿企業的負責人則直言不諱地表示,相對而言老闆都很忙,尤其要做很多重大決策,而這些決策事關公司的發展和存亡,所以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做很多雜事,新人剛進公司從雜事做起無可厚非。

專家說法>>>職場「潛規則」對企業沒好處

寧波萬里學院文傳學院副教授郭鑒認為,文章的理念在現實中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企業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視公共道德於不顧的特權之地,一切違背社會基本倫理準則和道德規範的規章制度、文化潛規則行得通一時,但是最後還是會以失敗而告終。

他建議:「無論如何,企業需要有遠見,用一時無理的規矩讓新人低頭很方便,但是會令其在內心滋長不尊重與不服氣,最終導致無法培養大批可用的接班人。」

對待職場菜鳥們,他覺得「嚴要有嚴的道理,松要有松的道理」,上下級之間要有溝通之道。「從內心來說,我不想自己的學生去做這樣沒道理的事情,且不希望年輕人變成懂事、老於世故而唯唯諾諾的工具。」郭鑒說。

小編也是在實習階段一步一步摸索,不管在哪裡做什麼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最重要的就是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

來源: 人力資源報《職場雷達》


推薦閱讀:

CTO 向實習生請教技術問題會特別尷尬嗎?
實習的一點感悟。
曾經的實習生,未來的路
實習生的殘酷世界
臨床實習了解一下

TAG:實習生 | 實習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