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再落一子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01
時入寒冬,鵬城氣候依舊如春。
12月5日9時,深圳證券交易所8樓上市大廳內高朋滿座;透過大廳中的連線視頻,一江之隔的香港交易所內也同樣濟濟一堂。9時30分,隨著兩地開市鐘聲、鑼聲同時敲響,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正式啟動。
截至啟動首日收盤,深港通運行順暢、交易平穩。深股通方面,買入26.69億元,使用額度27.11億元,當日剩餘額度102.89億元,標的股票中有464隻發生交易,其中主板169隻、中小板247隻、創業板48隻,交易金額分別為14.78億元、9.76億元、2.15億元。
港股通方面,買入9.02億港元(人民幣8.23億元),賣出0.21億港元(人民幣0.18億元),使用額度8.50億元,當日剩餘額度96.50億元,標的股票中有348隻發生交易。
漸進可控的A股國際化
「滬港通和深港通是資本賬戶開放的重要部分,同時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資本賬戶開放在股市層面的體現是,未來國內投資者可以通過合法渠道投資香港乃至美國市場,同時國際資本可以通過合法渠道投資中國股市。」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長期來看,「深港通」進一步加大了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程度,將有利於投資氛圍健康化,推動股市估值體系國際化。目前股市的投資結構散戶化,換手率過高,資本市場開放程度加大後,將改善投資者結構,穩定市場,同時推動估值體系更加國際化。
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也向本報記者表示,深港通的開通,意味著中國的滬深兩市都實現了與香港的互聯互通,短期來看,香港和內地的資本市場更加一體化,兩地在市場運行、估值體系等各方面將進一步協同。長期來看,將促成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的一體化,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建設的國際化,推動中國資本市場與全球規範的接軌。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樣的A股國際化採取的是一種非常智慧的方式。「深港通的開通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增加後期納入MSCI的概率。」 國金證券大類資產資深分析師徐陽向本報記者表示,深港通的正式開通,是中國資本市場逐步對外開放的中間一步。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A股市場在逐漸向全球投資者開放,後期可能還有滬倫通等相關措施。通過這些步驟的實施,A股市場正在以一種可控的、溫和的方式,逐漸向全球開放。而在此背景下,A股納入MSCI只是時間問題。
印證市場運行平穩健康
深港通啟動當日,深證成指收盤10784.33點,下跌128.3點,跌幅為1.18%,恒生指數則報收於22505.55點,下跌59.27點,跌幅為0.26%。不過,這樣的市場反應並沒有令業內人士意外。富途證券CEO鄔必偉告訴本報記者,深港通開通前後是一個短期利好兌現的過程,之後市場會重新尋找合適的標的。
但從中期來看,深港通與滬港通一起,對中國內地與香港股市在投資者結構、市場流動性、定價估值體系、監管框架和方式、市場參與者行為等方面,都會產生深遠影響。「我們了解到,海外投資者較為關注包括深港通在內的互聯互通機制給內地和香港股市帶來的影響。」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師王漢鋒表示。
不過,深港通在年內如期開通卻是市場運行的一個重要的信號。事實上,在鄧海清看來,早在2015年2月,深交所與港交所已啟動深港通的技術系統開發,但由於市場波動加劇,使得業內對政策層的進度預期一度有放緩的跡象。此次選擇12月5日「深港通」開通,最大的原因在於市場已經走出「股市異常波動陰影」。進入2016年下半年,市場走勢更加平穩,深港通的開通正表明股市將更加健康。
深港通A股標的意義獨特
「相比滬港通,深港通最明顯的不同在於A股標的上。」徐陽向記者介紹稱,滬港通開通的A股標的主要為大中型企業和國企,以及銀行、非銀及採掘行業;而深港通這次開通的A股標的主要為中小型企業。
統計顯示,深港通A股880家標的中,主板有270家,中小板有410家,創業板有200家。行業上也更加分散,主要包含醫藥生物、計算機和電子行業。此外,民營企業在本次深港通開通的標的中佔比為56%。除了標的有所不同外,深港通還取消了總額度限制,並在稅收方面有所優惠。
「深港通的獨特意義在於,深市包含創業板和中小板。」鄧海清也表示。深港通的標的不局限於A/H股,同時包含深市成分股,由於其成分股與滬市有很大區別,將大大豐富香港投資者的投資範圍。另外,深港通不設定投資總額度,也有利於增強投資者的投資熱情。
王漢鋒也認為,相比之前版本的滬港通,升級後的互聯互通機制,南北雙向交易的總額度取消,南北雙向的股票範圍擴充,且未來可交易品的品種也存在進一步擴充至現貨股票之外的其他品種,如ETF、債券、期貨等,應該是更加開放、靈活。
資金流動不會影響市場穩定
2014年11月17日正式啟動至今,滬港通已平穩運行超過兩年,這會為深港通提供怎樣的借鑒呢?在業內人士看來,回顧滬港通開通以來進程,受到投資者青睞的大多為大盤藍籌、業績穩健、股息率高的股票,說明滬港通對投資理念有著重大的影響,明顯利於估值體系的健康化。
「同時,我們可以觀察到兩市的溢價率並不會快速的回歸。另外,不必對市場的波動過於擔憂。原因在於,滬港通的額度使用不及預期,日內額度市場甚至還有剩餘,市場的穩定性不會受到兩市資金迅速流動的影響。」鄧海清表示。
徐陽也告訴本報記者,滬港通在標的選擇、資金流向、匯率問題和稅收原則上都對深港通具有較大的借鑒意義。滬港通的標的主要為大型企業和國企,部分公司在港股已經上市,因此再開通後,對投資者吸引有限;而深港通相對來說標的更多,與港股的差異化也更大,部分標的將更富吸引力。
滬港通開通後,資金的凈流向經歷了一個由北上資金大於南向資金,到南向資金多於北向資金的過程,這將有助於市場更加客觀的來分析深港通對資金流向的影響。而此次深港通採用了於滬港通當前的匯率和稅收政策同樣的方式,這直接解決了深港通的結算問題。此外,深港通在稅收安排上體現優惠的原則,也可以有效刺激成交的熱度。
而在孫建波看來,滬港通之後,市場並未出現較大衝擊。「資本市場制度建設是立足長期的改革,不會帶來短期較大衝擊,也不會立竿見影帶來牛市。我們要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該類事件。」他表示。
穩健推進資本市場開放
「深港通」成功啟動,未來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又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和路徑呢?「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作為我國金融市場改革重要的一環,應該遵循穩健、有序的改革原則,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加大雙向開放的深度以及建設有效的防控體系來推進資本市場的開放。」鄧海清向記者表示。
具體而言,這包括了梳理和修訂相關規章制度,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符合國情的政策框架。通過逐步加大債券市場開放程度、放開國外公司在境內發行,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放的深度與廣度。此外,還需要建立起完整的資金跨境流動監控體系,提高資本市場的風險預警與防控能力。
王漢鋒也向本報記者表示,首先是要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市場化改革不能由於擔心風險而「因噎廢食、裹足不前」;其次是在完善法律框架、加強監管的條件下,逐步增加市場開放程度、減少行政干預;再次是參照境外成熟市場的經驗和教訓,不斷完善境內市場基礎設施、市場制度和監管框架。
「任何金融創新在帶來積極因素的同時,也會帶來風險和挑戰。互聯互通機制也一樣。未來在互聯互通機制運行過程中,力爭將積極因素充分發揮,同時將相關風險和挑戰限制在最小的範圍。」他表示。
徐陽預計,深港通開通後,下一步可能是QFII的進一步放開,隨後推動A股納入MSCI指數等。「股票市場逐步開放的同時,也應逐漸推動債券市場、外匯市場的逐步開放。但整體的原則,仍應該以穩健、安全為前提,以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為前提,在可控、可監測的背景下,逐步實施。」他表示。
而在孫建波看來,在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過程中,「走出去」和「引進來」同等重要,在資金上既要推動投資國際優秀企業,也要吸引國際資金投資國內優秀企業;在市場管理上,既要學習國際經驗,又要倒逼國內市場規範發展。「互聯互通、有進有出、向國際規範靠攏,設計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基本原則。」他表示。
推薦閱讀:
※被王晶怒懟的網大,九成不賺錢,為何中國資本還是不斷湧向網大?
※金融知識小課堂:多層次資本市場
※會員風采·大國商界精英|張湧:德展天下,志美行勵
※[呼喚]珍愛祖國,遠離高盛!
※資本、市場、模式:便利店的「爆發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