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台前楊南黃古道,領略深秋美景·台州晚報

行走天台前楊南黃古道,領略深秋美景

浙江有一名山,叫「天台山」;此山之南,有一著名的景點叫「南屏秋色」;在此「秋色」之中,有一古村落叫「前楊」;村民中大多數人姓楊,按楊氏宗譜記載:此乃中國第一廉吏、東漢名臣、「關西孔孟」楊震的直系後裔,該村人口最多之時,達到八百多戶,村中有一大祠堂叫「四知堂」——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四知」也!在前楊村南有一條長達5公里左右的古商道,大約有近千年的歷史了,古道直通臨海市黃坦鄉,是古時村民互相趕集必徑之路,當地村民叫其為「南黃古道」。此古道風景最佳的時節就是每年深秋,11月底,正是漫步古道的好時節,20號,老天開眼,連續兩天陰雨之後,居然給了個大面子,儘管還有些霧氣,但柔和的陽光卻使每一個人心情開了太陽。路邊的小溪雖談不上清澈見底,但畢竟一路流經那麼多村莊,這樣的能見度,絕對算是上等。村莊後面全部是山,幾家住溪邊的農家把陽台挑出在溪上,雖然粗陋,但也是很多人所喜歡的風格,依山傍水,有景有地。山泉屋前過,深秋的傍晚,一桌小菜在露台上,再燃起一把柴火,那種自然的生活,真令人嚮往。進村後,穿過村子,臨溪流走,1公里路後,開始爬山,古道就此開始。喜歡南黃古道這名字,一方面是因其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氣息,其次是古道兩旁的風景。一路走去,看景的同時,希望能捕捉到更多歷史的東西,能更多地了解今天所走之路。這裡的古道其實就是翻越一座山,山不算高,踏步很緩,要命的是山路兩邊一直就有大樹相伴,更要命的是大樹儘是些楓樹啥的,一到秋天就變色,變得迷死人。游者往往顧著看景被驚呆,而忘記走山路的辛勞。山路均是由石塊鋪設,看看周邊,似乎也不並盛產這些石塊,看來古人還真是下了功夫,從遙遠的地方運進來,一路鋪上,路邊的大樹估計均有百年歷史,零零碎碎,婀娜多姿,陽光透過樹縫照射下來,在落滿了落葉的石塊路上留下美麗的光斑。山上其實大部分還是綠色長青植物,但路邊多種了許多楓樹,在半山尤其之多,深秋,楓樹變黃變紅,一半在樹上,一半在地上,那些路段,均是長槍短炮,金黃的道路,在青山一角,無論如何都是最靚麗的,石縫裡也落滿了樹葉。也許,千年前的古人種樹的時候,僅僅是為自己趕路的時候少曬些太陽,絕想不到,他們當年為生計奔波的走的路,在千年之後依舊如此繁忙,但行人走的心態卻完全不同,他們很悠閑、很驚喜、很從容,眼光里有著讚美,更有著驚喜,驚嘆在這群山之中,在這毫不起眼的村落里,居然還隱匿著這樣驚艷的蜿蜒山路。古道兩邊時時出現路廊,路廊用石塊砌成,頂部用多孔板蓋上,再覆土。土堆已然長滿草,可以想像這路廊已是近代所砌,但古時亦有,只是在不斷維護。無奈出行方式的改變使得千年古道逐漸冷清下來,慢慢成為了遊人的觀賞之地,但古道之上的絢麗景緻及其濃重文化無法被歲月抹去。(周子凝|整理)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陳坤發起的行走的力量這項行動?
走路時如何走得像一個練家子?
《在黑暗中並肩行走》周國平
探索美學|夏勒的羌塘無人區大縱穿
行走美學|崑崙之門普魯村

TAG:美景 | 台州 | 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