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韓信、張良三人,被史家譽為「漢初三傑」,他們為西漢帝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不誇張的說,正是這三位人傑通過堅忍卓絕的努力將漢高祖劉邦抬上了龍椅。對此三者的豐功偉績,漢高祖劉邦也給予極高評價:「蕭、韓、張吾之三傑也」。《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在戰勝項羽後,於洛陽南宮置酒設宴與群臣慶賀,閑聊中劉邦頗為動情地對僚屬們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客觀的說,歷史上那些能立大功之臣往往都是一流人才,而坐上龍椅的帝王卻少有一流人才。與「三傑」相比,劉邦至多是二流人才,但他的過人之處是有一套嫻熟的御人之術,也就是權謀之術。古人說:「漢得三傑而得天下」,此話大有道理。劉邦建立西漢後,對「三傑」封王的封王,拜相的拜相,賜侯的賜侯,三人也算達到其人生最輝煌的頂峰——位極人臣,名利兼得,勢焰熏天。可謂「皂蓋朱幡列五侯。得志秋,名滿鳳凰樓」。
俗話說:「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好景難長,世事難料」。同為「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這三人的命運迥然不同:韓信功勞最大,命運也最為悲慘,因功高震主遭疑忌被呂后和蕭何設計擒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緣故的由來);蕭何命運居中,雖一波三折、波瀾起伏,但也算有驚無險度過一生,沒遭橫死之厄運;被封為留侯的張良,命運最好,無災無禍而得以壽終正寢。三人都有獨當一面之才,卻有著迥異的命運而導致最終不同的結果。自古有「伴君如伴虎 」一說,哪怕這個「君」曾是同甘共苦、生死與共的兄弟。俗話說:「廟堂」之上,一步一個鬼門關!這恐怕和「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帝王治術有關,一個平時豁達洒脫的人一旦當上了皇帝,就不可把他當尋常人看待。韓信就吃了這個虧,將已成帝王的劉邦當人看待,執迷不悟,走向不歸之路。韓信的悲催命運在於不懂得見好就收、功成身退。「處世不求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 這種中國特色的韜晦之計,心高氣傲、胸藏百萬甲兵的帥才韓信哪裡懂得,於是一步步走向深淵,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蕭何勞苦功高,對劉邦忠心耿耿,從無二心。即使如此,他也多次遭到劉邦無端猜疑,甚至還被關進過大牢。西漢建立後他被封為相國,但終日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看劉邦眼色行事,不敢越雷池一步,夾著尾巴作人,毫無完整人格可言,更無一絲一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身為國相的自由與樂趣。而張良卻對帝王的心思熟稔於胸,善於守愚藏拙,以退為進,所以比之韓蕭二人,他抽得了一個命運的上上籤。為什麼張良能在城府很深,權謀很精,疑心很重的劉邦身邊做事而未遭猜忌、得以善終呢?這恐怕要從他的傳奇經歷中去尋找答案。
謗聲易弭怨難除,秦法雖嚴亦甚疏。夜半橋邊呼孺子,人間猶有未燒書。
這首詩,是明人陳恭尹所作的「讀秦記」。所敘述的時代背景是:秦始皇為了不讓六國人有恢復故國的念頭並隨便議論朝政,聽信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六國典籍藏書喪失殆盡,中華文明第一次出現了斷層。張良出身韓國舊貴族之家,其祖世代為韓相。秦滅六國後,張良國破家亡,流落民間。他招募死士在博浪沙謀刺「南巡」途中的秦始皇,誤中副車,事未成。遭通緝後亡命天涯,隱匿下邳。博浪一擊膽氣豪,祖龍社稷已驚搖。如何十二金人外,尚有民間鐵未銷?說的就是這個驚險的傳奇故事。 在下邳,一天張良無事閑逛,在橋邊遇見一位褐衣老者,老者幾次三番將鞋丟下河讓張良幫撿上來,命他幫穿上,張良雖滿腹狐疑但一一照辦。老者幾次試探後,在幾天後的一個夜裡將一部奇書贈與張良,此後張良隱居下邳養氣讀書十年。後追隨輔佐劉邦,成為高級謀士,從此「言必從,謀必果,」成就一番 「開天闢地」偉業。劉邦盛讚他「運籌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褐衣老者據說是傳說中的世外高人黃石公,此人有道家背景。他傳給張良的那部奇書名為《太公兵法》,也叫《素書》。此書應該是未被秦始皇收繳燒毀的六國典藏的上古奇書之劫餘。據宋代學者張商英記載,黃石公傳書張良時千叮萬囑,讀通此書,可為帝王師。但不許傳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不肖之人。如果所傳非人,必遭天譴而引來不測之禍。但遇到該傳之人而不傳,也會有大禍。張良窮盡一生也找不到可傳之人,只好將此書作為自己的陪葬,後來流傳於世的都不是全本。這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奇書呢?張商英考據後寫道:這部書的內容 「 總結君臣師三道之箐英,概括三千餘年歷史人事。或奇或正,亦經亦權。長短、勾距、縱橫之術,陰謀、陽謀、權詐機變,黃老道術,無所不包。」 這部書無疑是一部謀略奇書,所以沒有深厚道德修養的人得到它,沒有好下場,「君子得之固窮,小人得之傷命。」胸藏韜略,腹有良謀的張子房閉門苦讀此書十年,一定受益匪淺,感悟良多。縱觀張良一生,無疑是一位傑出的軍事謀略家。鴻門宴上他見機行事,機智掩護劉邦逃出生天;彭城之役失敗後,張良建議劉邦聯合韓信、彭越、英布三股割據勢力聯合擊楚,挽狂瀾於既倒,一舉扭轉了漢軍頹勢;後又說服劉邦答應擁兵自重的韓信做齊王的要求,穩住韓信;在楚漢簽立劃界而治的條約後,張良力主「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建議被劉邦採納,終於徹底消滅了項羽。因此,劉邦「得一張良勝過得到百萬雄兵」一說並不誇大。
張良傳奇的一生絕不只體現在金戈鐵馬的沙場上,他在手段戾狠、猜忌心重的漢高祖手下能夠自保,得以善始善終,不知是否得益於那部神奇的《太公兵法》? 這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韓信被殺,歸根結底是因為他雖善於伐兵但拙於「韜晦」以自保,將戰功當成了討價還價的籌碼,犯了帝王大忌。古人云:「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衿」字。 意思是說一個人即使立下了蓋世奇功,如果他恃功自傲、自以為是的話,不光功勞消失殆盡,還會引來殺身之禍。蕭何雖沒看過《太公兵法》,但他還能聽得進門客規勸,低眉順眼,唯唯諾諾,甚至假裝貪財好貨,僥倖未被誅殺,但也受到不小的驚嚇。只有張良,深得奇書真傳,了身達命,有先見之明,深諳帝王心思和保命之術。在封建治術下,聰明人知道斂藏,而反炫耀。道家云: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登高思危,少言勿躁。曾國藩說的「你縱有不世之功,蓋世之才,也須讓三分與天」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張良為表明自己沒有野心,獨創了一套「道引」、「辟穀」「從赤松子游」的道家做派。 他尋幽探勝,訪仙問道,煉丹服氣,似乎醉心於探尋長生不老之術,「淡如雲水僧」,只求延年益壽而無心問政。這一招果然奏效,劉邦、呂后都基本沒找過他的麻煩,最終得以老死床頭。但在皇權重壓下,張子房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不敢有片刻鬆懈大意,活得並不輕鬆愜意。
張良的韜光養晦之術不知是否得益於黃石公授予他的那部謀略奇書,已不可考。「漢初三傑」不同的人生際遇說明:在皇權專制下,皇帝先治人、再治國的方法,消耗了君臣大量的「正能量」。人治即「治人」,「三傑」這樣的仁人志士連保命都難,哪有精力去思考安邦定國之策?君臣之間的制肘內耗,成了封建王朝能否社稷存亡、長治久安的頭等大事,而對於治理國家、發展生產力、啟迪民智、與民生息等方面幾乎顧不上,更別說和臣僚之間有協商精神、共享勝果了。 乃至於中國五千餘年的封建專制王朝像走馬燈般輪流登場,看似好不熱鬧,被美其名曰文明未曾中斷。然而,中國社會卻始終原地踏步, 主因之一大概就在於此。張良這樣的英才,聰明才智不得發揮,所學到的智術不過用來自保而已。每當夜闌人靜之時,獨自枯坐於油燈之下的張良,會不會忽而想起那些從前並肩作戰、甘苦與共的兄弟?他們如今大多身首異處,自己雖能苟且偷生,心中的感慨與涼意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
興亡誰知天公意,留得青史閱古今。
蕭何、韓信、張良三人,被史家譽為「漢初三傑」,他們為西漢帝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不誇張的說,正是這三位人傑通過堅忍卓絕的努力將漢高祖劉邦抬上了龍椅。對此三者的豐功偉績,漢高祖劉邦也給予極高評價:「蕭、韓、張吾之三傑也」。《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在戰勝項羽後,於洛陽南宮置酒設宴與群臣慶賀,閑聊中劉邦頗為動情地對僚屬們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客觀的說,歷史上那些能立大功之臣往往都是一流人才,而坐上龍椅的帝王卻少有一流人才。與「三傑」相比,劉邦至多是二流人才,但他的過人之處是有一套嫻熟的御人之術,也就是權謀之術。古人說:「漢得三傑而得天下」,此話大有道理。劉邦建立西漢後,對「三傑」封王的封王,拜相的拜相,賜侯的賜侯,三人也算達到其人生最輝煌的頂峰——位極人臣,名利兼得,勢焰熏天。可謂「皂蓋朱幡列五侯。得志秋,名滿鳳凰樓」。
俗話說:「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好景難長,世事難料」。同為「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這三人的命運迥然不同:韓信功勞最大,命運也最為悲慘,因功高震主遭疑忌被呂后和蕭何設計擒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緣故的由來);蕭何命運居中,雖一波三折、波瀾起伏,但也算有驚無險度過一生,沒遭橫死之厄運;被封為留侯的張良,命運最好,無災無禍而得以壽終正寢。三人都有獨當一面之才,卻有著迥異的命運而導致最終不同的結果。自古有「伴君如伴虎 」一說,哪怕這個「君」曾是同甘共苦、生死與共的兄弟。俗話說:「廟堂」之上,一步一個鬼門關!這恐怕和「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帝王治術有關,一個平時豁達洒脫的人一旦當上了皇帝,就不可把他當尋常人看待。韓信就吃了這個虧,將已成帝王的劉邦當人看待,執迷不悟,走向不歸之路。韓信的悲催命運在於不懂得見好就收、功成身退。「處世不求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 這種中國特色的韜晦之計,心高氣傲、胸藏百萬甲兵的帥才韓信哪裡懂得,於是一步步走向深淵,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蕭何勞苦功高,對劉邦忠心耿耿,從無二心。即使如此,他也多次遭到劉邦無端猜疑,甚至還被關進過大牢。西漢建立後他被封為相國,但終日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看劉邦眼色行事,不敢越雷池一步,夾著尾巴作人,毫無完整人格可言,更無一絲一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身為國相的自由與樂趣。而張良卻對帝王的心思熟稔於胸,善於守愚藏拙,以退為進,所以比之韓蕭二人,他抽得了一個命運的上上籤。為什麼張良能在城府很深,權謀很精,疑心很重的劉邦身邊做事而未遭猜忌、得以善終呢?這恐怕要從他的傳奇經歷中去尋找答案。
謗聲易弭怨難除,秦法雖嚴亦甚疏。夜半橋邊呼孺子,人間猶有未燒書。
這首詩,是明人陳恭尹所作的「讀秦記」。所敘述的時代背景是:秦始皇為了不讓六國人有恢復故國的念頭並隨便議論朝政,聽信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六國典籍藏書喪失殆盡,中華文明第一次出現了斷層。張良出身韓國舊貴族之家,其祖世代為韓相。秦滅六國後,張良國破家亡,流落民間。他招募死士在博浪沙謀刺「南巡」途中的秦始皇,誤中副車,事未成。遭通緝後亡命天涯,隱匿下邳。博浪一擊膽氣豪,祖龍社稷已驚搖。如何十二金人外,尚有民間鐵未銷?說的就是這個驚險的傳奇故事。 在下邳,一天張良無事閑逛,在橋邊遇見一位褐衣老者,老者幾次三番將鞋丟下河讓張良幫撿上來,命他幫穿上,張良雖滿腹狐疑但一一照辦。老者幾次試探後,在幾天後的一個夜裡將一部奇書贈與張良,此後張良隱居下邳養氣讀書十年。後追隨輔佐劉邦,成為高級謀士,從此「言必從,謀必果,」成就一番 「開天闢地」偉業。劉邦盛讚他「運籌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褐衣老者據說是傳說中的世外高人黃石公,此人有道家背景。他傳給張良的那部奇書名為《太公兵法》,也叫《素書》。此書應該是未被秦始皇收繳燒毀的六國典藏的上古奇書之劫餘。據宋代學者張商英記載,黃石公傳書張良時千叮萬囑,讀通此書,可為帝王師。但不許傳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不肖之人。如果所傳非人,必遭天譴而引來不測之禍。但遇到該傳之人而不傳,也會有大禍。張良窮盡一生也找不到可傳之人,只好將此書作為自己的陪葬,後來流傳於世的都不是全本。這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奇書呢?張商英考據後寫道:這部書的內容 「 總結君臣師三道之箐英,概括三千餘年歷史人事。或奇或正,亦經亦權。長短、勾距、縱橫之術,陰謀、陽謀、權詐機變,黃老道術,無所不包。」 這部書無疑是一部謀略奇書,所以沒有深厚道德修養的人得到它,沒有好下場,「君子得之固窮,小人得之傷命。」胸藏韜略,腹有良謀的張子房閉門苦讀此書十年,一定受益匪淺,感悟良多。縱觀張良一生,無疑是一位傑出的軍事謀略家。鴻門宴上他見機行事,機智掩護劉邦逃出生天;彭城之役失敗後,張良建議劉邦聯合韓信、彭越、英布三股割據勢力聯合擊楚,挽狂瀾於既倒,一舉扭轉了漢軍頹勢;後又說服劉邦答應擁兵自重的韓信做齊王的要求,穩住韓信;在楚漢簽立劃界而治的條約後,張良力主「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建議被劉邦採納,終於徹底消滅了項羽。因此,劉邦「得一張良勝過得到百萬雄兵」一說並不誇大。
張良傳奇的一生絕不只體現在金戈鐵馬的沙場上,他在手段戾狠、猜忌心重的漢高祖手下能夠自保,得以善始善終,不知是否得益於那部神奇的《太公兵法》? 這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韓信被殺,歸根結底是因為他雖善於伐兵但拙於「韜晦」以自保,將戰功當成了討價還價的籌碼,犯了帝王大忌。古人云:「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衿」字。 意思是說一個人即使立下了蓋世奇功,如果他恃功自傲、自以為是的話,不光功勞消失殆盡,還會引來殺身之禍。蕭何雖沒看過《太公兵法》,但他還能聽得進門客規勸,低眉順眼,唯唯諾諾,甚至假裝貪財好貨,僥倖未被誅殺,但也受到不小的驚嚇。只有張良,深得奇書真傳,了身達命,有先見之明,深諳帝王心思和保命之術。在封建治術下,聰明人知道斂藏,而反炫耀。道家云: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登高思危,少言勿躁。曾國藩說的「你縱有不世之功,蓋世之才,也須讓三分與天」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張良為表明自己沒有野心,獨創了一套「道引」、「辟穀」「從赤松子游」的道家做派。 他尋幽探勝,訪仙問道,煉丹服氣,似乎醉心於探尋長生不老之術,「淡如雲水僧」,只求延年益壽而無心問政。這一招果然奏效,劉邦、呂后都基本沒找過他的麻煩,最終得以老死床頭。但在皇權重壓下,張子房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不敢有片刻鬆懈大意,活得並不輕鬆愜意。
張良的韜光養晦之術不知是否得益於黃石公授予他的那部謀略奇書,已不可考。「漢初三傑」不同的人生際遇說明:在皇權專制下,皇帝先治人、再治國的方法,消耗了君臣大量的「正能量」。人治即「治人」,「三傑」這樣的仁人志士連保命都難,哪有精力去思考安邦定國之策?君臣之間的制肘內耗,成了封建王朝能否社稷存亡、長治久安的頭等大事,而對於治理國家、發展生產力、啟迪民智、與民生息等方面幾乎顧不上,更別說和臣僚之間有協商精神、共享勝果了。 乃至於中國五千餘年的封建專制王朝像走馬燈般輪流登場,看似好不熱鬧,被美其名曰文明未曾中斷。然而,中國社會卻始終原地踏步, 主因之一大概就在於此。張良這樣的英才,聰明才智不得發揮,所學到的智術不過用來自保而已。每當夜闌人靜之時,獨自枯坐於油燈之下的張良,會不會忽而想起那些從前並肩作戰、甘苦與共的兄弟?他們如今大多身首異處,自己雖能苟且偷生,心中的感慨與涼意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
興亡誰知天公意,留得青史閱古今。
推薦閱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打工族應該怎麼看待理解這句話?
※八個笑話 八味人生。。。
※人生莫虛度
※做土木工程的工程師,成就感和自我認同感從哪裡獲得?
※人生煩事多,貴在心看開。
TAG:人生 | 轉載 | 張良 | 秘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