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慰問,源於「表彰饑渴症」 錢江晚報
千里慰問,源於「表彰饑渴症」
昨天的新聞報道中,有兩件事讓人想起鄧小平的話。鄧小平十分重視制度管人,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因此,「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管人,主要是指管幹部,「克服腐敗,解決思想問題,也要解決制度」;「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也解決不了」。 「制度管人」思想,實質就是法治精神;「法治」也是最近公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有人仍然十分醉心於「德治」,「表彰饑渴症」十分嚴重,總想有人可以讓他表彰一下,實在沒有人可表彰,不惜降低門檻來樹立典型。昨天的《新京報》報道說,18歲打工女孩石芳麗,在鄰近北京的燕郊鎮撞倒老人後立即將其送至醫院,並辭去工作,打算陪護老人,得到被撞老人韓健的諒解並感動了老人家屬。2月27日,石芳麗家鄉廣西上林縣縣長藍宗耿帶隊一行四人從廣西來到燕郊鎮馮家府村,看望了石芳麗,並給予石家5000元慰問金。同時該縣已作出決定,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向石芳麗學習的決定。石芳麗的母校上林縣中學的師生開展了學習石芳麗的班會活動。據《廣西法制日報》報道,南寧市委宣傳部擬把石芳麗列為2014年度南寧市道德模範典型,準備強力推出。
對上林縣大張旗鼓表彰石芳麗一事,且不說無關的旁人怎麼看,就是被表彰的石芳麗和韓健老人也不十分認可,他們都有被「拔高」的感覺。這個感覺是準確的,撞了人不跑,並做出相應的補救,是基本的道德要求,是本分,跑了就是缺德。不缺德的人多了去了,都要如此表彰,表彰得過來嗎?一個人在本分以外做了有益他人和社會的事,才是值得表彰的。但是,現實是,有的撞了也不扶,有的沒撞去扶反受冤,無人可表彰,就刺激了「表彰饑渴症」。難得本地出了撞人不跑的,上林縣就逮住不放了。「撞人不跑」,就可以當「道德模範典型」,更是令人瞠目。
上林的做法,是典型的「德治」模式。在「德治」的框架里,官員是教育者,民眾是受教育者;民眾的道德狀況,是被公開、透明的;官員的道德狀況,民眾沒有渠道獲知;德治框架沒有這個機制,也不鼓勵民眾監督官員的道德狀況。比如:他們即使要去北京一個人也可以代表了,何必縣長一行4個人去。而且他們花的費用也是不透明的。而在法治框架里,關係就顛倒過來了。官員是被監督的,民眾則是監督者。習慣於育民、牧民者,反過來被民眾監督,是很難受的,也許這是法治建設的阻力之一吧。但是,要醫治「表彰饑渴症」,也只有法治一途。
推薦閱讀:
※2016「旬報十佳」出爐《在這世界的角落》成最大贏家 錢江晚報
※背叛的滋味 錢江晚報
※浙派女裝的臉,悄悄地在改變 錢江晚報
※連續3次剖腹產,再生,她吃得消么 錢江晚報
TAG:錢江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