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館子必點菜之內蒙古菜

說起內蒙古,你會想到什麼?

是茫茫無際的草原

是低回宛轉的馬頭琴

還是外焦里嫩的烤羊腿呢?

當我們來到內蒙古

不得不嘗嘗內蒙古特色的美食

與中國絕大部分地區不同,蒙古族人的飲食習慣比較粗獷。在這裡,我們可以嘗到許多豐盛的牛羊肉、牛羊奶、麵食為原料的菜品。

由於地域和風俗的影響,蒙古菜烹調並不會有太多複雜的步驟。

試想一下,從前的蒙古人,因為游牧的原因需要常常遷徙,自然是沒辦法帶上一籮筐的烹飪工具和調味品。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就地取材,比如自家養的牛羊。食材有了,灶台就是隨地搭建的篝火,這種條件就最適合用來燒烤和水煮亂燉。因此內蒙古的菜,一個詞形容就是「豪邁」,用料紮實毫不含糊。也相當突出食材原始的本味。

來到內蒙古,究竟吃些啥,才能體會到最熱烈的內蒙古風情呢?

烤全羊、烤羊腿

烤全羊可以說是內蒙的標誌性硬菜了。

選用草原上膘肥、體重四五十斤左右的綿羊,洗剝乾淨(不去皮)抹上椒鹽、蔥姜,整個烤制,製作過程中拿捏好時機翻轉,烤到外皮焦黃,經驗老道的人,光憑聞味兒就知道羊肉是否烤得了。

一整隻羊,保留著完整的體型,色澤金紅,外皮酥脆,羊肉嫩香,足夠一大桌朋友們聚餐時大快朵頤。

而烤羊腿選取的更是烤全羊精華中的精華。一味的酥香可口,直接停不下嘴。

手扒羊肉

蒙古語稱手扒羊肉為「布和力麻哈」,是草原上蒙古民族簡便實惠的待客佳品。

剛宰的羊,挑選上佳部位,白水下鍋,原汁清煮即可。羊吃草原上的各種草,自帶調味屬性,無需增添多餘調料,就能做得美味可口。

手把手把,也就是吃的時候用不著餐具,用手抓著吃,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頗有武俠小說里的豪邁之氣。

巴盟燴菜

巴盟豬肉燴酸菜是內蒙古河套地區的一樣特色菜。

每年冬天上凍的時候,每家每戶的人都要殺豬,然後自然上凍,既使食物不會輕易變質,也讓豬肉的風味得到很好的保存。

這道菜就選了其中的豬槽頭肉來做,加上酸白菜,土豆,粉條等,一鍋亂燉。香味濃郁,肉質肥嫩順滑,頗有東北豬肉燉粉條的感覺。

蒙古餡餅

這道點心可以說是粗獷草原上難得的細膩美味。

最先是用蕎麥麵制皮,牛羊豬肉為餡,採用干烙水烹的方法製成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有了用豆油和奶油煎制,白面做皮的,口感更精細。當然很多人還是喜歡結合「古法」干烙水烹的,新舊碰撞,火花歘歘歘,味道也不同凡響。

奶皮子

奶皮子,蒙語稱「查干伊德」、「烏如木」,意思是白色的食品。

這道內蒙風味小吃是把駱駝或者牛、羊、馬的鮮乳即時倒入湯鍋中慢火煮開,等到表面凝結起一層脂肪皮的時候,就用特製筷子小心的挑起,掛在特製架子上,移在通風處晾乾而成。

奶皮子可以掰成小塊,直接當零食吃,越嚼越香,口味很是濃郁;也可以搭配著奶茶來喝,像泡炒米那樣,把奶皮子掰成小塊泡進奶茶里,攪合著吃,草原人民吃法很多,入鄉隨俗即可。

奶茶

內蒙奶茶大多是咸口的,用鮮奶加磚茶打熬出來。

裡面還要加少許鹽,一般還會搭配黃油、奶皮子和炒米一齊食用暖胃飽腹,能起到補充能量、充饑的作用。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平時放牧離家遠了,餓的時候吃不上飯,就地起灶來一碗奶茶,就能抵過去了,很是紮實。

燒麥(稍美)

在內蒙古,人們也把燒賣稱為「稍美」。

這種內蒙特色的燒麥與我國南方的燒麥有很大區別。其中區別最大的就是餡料,內蒙燒麥,自然是用牛羊肉大蔥做餡。

傳說最早的燒麥是在茶館中出現的,茶客喝茶喝著喝著就餓了,餓了就想找補點心吃。但茶館一向只管喝茶,最多來點瓜子糖果充數。因為茶客有了這個需求,才慢慢開始準備一些麵餅備用,而麵餅里卷裹的小菜,仍由茶客自帶。要吃的時候,由茶館幫忙把小菜熱一熱,卷在餅中一吃了事,收錢呢還是只收餅錢。

這樣慢慢演化下來,茶館裡也就開始備上一些肉菜小食做成一套,但價錢依然只是按照餅皮的分量來算,畢竟,茶館裡賣茶水才是正事,肉菜點心只是捎著賣點而已,於是乎,「捎賣」就這樣誕生了。

正因為正宗蒙古燒賣是按餅皮的重量計價,所以呼和浩特俗話:「二兩燒麥憋死漢」,就是在提醒大家不要以平常吃餃子的量來點燒賣了,小心端上來之後傻眼。

內蒙古烤包子

烤包子是在內蒙隨處可見的一款特色美食。

不同於新疆的烤包子,內蒙烤包子更接近於我們認知里的「包子」。新疆烤包子是饢坑烤制,外皮薄脆。

圖為新疆烤包子

內蒙烤包子,採用先蒸後烤的方式,保留了肉里和麵皮里最適中的水分,同時表皮不失酥脆面香。內餡大多是由羊肉和蔥花複合而成,打餡兒時攪拌充分,汁水飽滿溢出,一口咬到心,滿口都是紮實的軟嫩醇香。

怎麼樣,看完這些

是不是身心都要騎著馬飛去內蒙古了呢~

去了之後

吃到好吃的

別忘了在評論里推薦哦

(圖片整理自網路)


推薦閱讀:

擁有一個吃貨上司,你該怎麼點菜?
中餐禮儀 | 點菜時大家都說隨便怎麼辦?
點菜看情商
如何在美國點餐之早餐
與男人約會時應該如何點菜

TAG:內蒙古 | 點菜 | 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