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凱說痛經(上) | 這幾類女人最易痛經,光指望熱水袋真不行

關於疼,你經歷或看到過的最疼最疼的是什麼樣子?痛得滿地打滾算輕的。我看到過一些女性朋友這樣形容姨媽之痛:

· 吃下一肚子圖釘再被壓路機碾過

· 不小心吞了一個正在高速運轉的剃鬚刀

· 疼得想要用手把子宮掏出來摔倒地上,然後頭也不回大步走開

這是男人絕對無法理解的一種疼痛體驗,而有些女人卻每個月的那麼幾天都要經歷。一旦發生疼痛,除了依賴止痛藥,我們能否做些什麼幫助自己度過難關呢?光靠熱水袋,遠遠不夠。

一般來講,中醫將痛經辨證分為五種證型: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氣血虛弱、肝腎虧損、濕熱下注型。保健及治療上,以艾灸 推拿療法等為主。我們今天講講如何用好艾灸這個利器趕走痛經。在治療前,記得要先分型哦。

雖然證型不同,但艾灸方法總體上是一致的,即:一般在月經前5天至一周左右,開始施灸,每次可選用3~4個穴位,每穴灸15~20分鐘,每天1次,直至月經來潮則停止。氣血虛弱型可在月經結束後繼續施灸4天。

不良情緒引起「氣滯血瘀型」

比如經常生氣,惱怒,遇事愛鑽牛角,動不動就鬱悶等,容易導致經氣不通則血液運行受阻而瘀滯。

常表現為小腹脹痛或刺痛,按揉腹部疼痛反而加重,有時伴有胸脅乳房脹痛,煩躁易怒,經行不暢、量少,經色紫黯,血塊較多,血塊排出後疼痛減輕。

艾灸選穴:取三陰交、中極、血海、太沖、次穴。若有胸脅脹痛,加陽陵泉、光明;若腹脹明顯,加天樞。

受寒引發「寒濕凝滯型」

有明顯受寒史是辨別該證型的重要依據之一。這類痛常表現為小腹冷痛,熱敷或飲熱水後疼痛緩解,經量較少,顏色發黯發黑,有血塊,患者臉色常發青發白,怕冷,經常手腳冰涼,可能伴有腹瀉。

艾灸選穴:取三陰交、陰陵泉、地機、子宮、關元穴。腰痛重者,加灸腎俞、次髎穴。

體虛謹防「氣血虛弱型」

平時體質較虛,面色發白或發黃,缺少光澤,常有精神疲憊,肢體乏力感。

常在經期中或結束後感覺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揉按之後有所緩解。有的伴有月經量少,顏色較淡。

艾灸選穴:取足三里、三陰交、氣海、脾俞、胃俞。

腰膝酸軟多為「肝腎虧虛型」

如果你平時常有腰膝酸軟感,或頭暈耳鳴,或潮熱汗出,眼眶晦暗的癥狀,在經期過後,可能更加明顯,這正是肝腎虧虛的典型癥狀,而且特別容易在經期或經後小腹綿綿作痛,經血色澤偏淡、發黯、量較少。

艾灸選穴:取三陰交、足三里、太溪、肝俞、腎俞或八髎穴。頭暈耳鳴者,加灸懸鐘穴。

白帶多當心「濕熱下注型」

平時白帶較多,顏色黃稠,有異味。這一類型的痛經,經期小腹疼痛且有灼熱感,但拒絕按揉,熱敷也不會緩解。一般不推薦採用艾灸的方法,建議採用點穴推拿。

 
推薦閱讀:

少喝點「熱」水,我可都是為了你好哇
為什麼就中國人喜歡「多喝熱水」
保加利亞人的免費熱水
外國人無法理解的中國未解之謎:喝熱水

TAG:熱水 | 痛經 | 熱水袋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