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最後一年,崇禎是怎樣親自逼死大明的.....
公元1644年3月,明崇禎17年,李自成大軍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見大勢已去,絕望之中以一匹白綾自縊於煤山,立國270餘年的大明王朝由此畫上了句號。那一年,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搖搖欲墜,甚至所有人都已經認為王朝滅亡之日不遠矣,但是,那一年,歷史真的絕了崇禎所有的希望嗎?答案是否定的,儘管那一年,大明已經危在旦夕,但是崇禎皇帝至少還有三次翻盤的機會,且不說讓大明起死回生,但是為王朝續命還是可以的,至少不至於這一年,國破家亡。
第一次機遇,南遷
關於崇禎南遷一事,所有的歷史學家都堅信這是崇禎及大明最好的選擇,雖然北邊的國土被滿清和大順打的一片狼藉,但是長江以南還是完好的,再者,江南本就是錢糧賦稅之重地,而且明朝實行的是兩京制,南京也是首都,擁有完整的行政機構,只要崇禎願意,南京的政府機關可以迅速運轉起來,代替北京政府號令全國,南遷雖然意味著放棄北邊大片國土,但是同時也是丟掉了巨大的財政包袱,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南遷都是最好的選擇。
明南京城
但是,南遷計劃卻只停留在崇禎的心中,他是那樣一個自尊心敏感的皇帝,這種事不管怎麼說,都不是很好聽,有點棄都逃跑的感覺。崇禎不願意自己背負這樣一個名聲,因此他寄希望於大臣,希望大臣們主動提出來,然後自己「勉為其難」的批准,但是,皇帝不願意背責任,大臣憑什麼背?崇禎刻薄寡恩,萬一日後糾察這件事,保不定最先掉腦袋的就是自己,所以當時從首輔陳演至下面大臣,沒一個肯和崇禎唱這出雙簧,最後崇禎沒辦法,自己提一下,結果督察御史李邦華卻提出可送太子南下,皇上坐鎮京師,這一提議無疑是狠狠刺痛了崇禎的自尊心,崇禎當然會否決。大好時機就此被崇禎親自斷送。
第二次機遇,捨棄寧遠,及時調關寧軍回京勤王
崇禎自縊當天,心中還留有一絲幻想,那就是鎮守寧遠的平西伯吳三桂,其手下還有五萬大明最後的精銳,關寧軍,這支軍隊與其他的官軍不同,由於長期同滿清作戰,關寧軍的戰鬥力是相當強悍的,朝廷大把遼餉養著,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關寧軍絕對有實力同李自成軍一較高下。早在崇禎17年初,就有人提議崇禎放棄寧遠,調吳三桂回京,但是崇禎優柔寡斷,寧遠一旦放棄,意味著山海關以北就拱手讓給滿清了,崇禎遲遲下不了決心,結果,一直到李自成大軍圍困京師,崇禎才急急忙忙的下詔讓吳三桂棄寧遠回京師勤王,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加之吳三桂不是當年的袁崇煥,袁督師可以星夜馳援京師,但是吳三桂卻是走走停停,在半道上,李自成就已經攻陷北京了。
山海關
崇禎死前還在幻想著的關寧軍戰力如何呢?幾個月後,李自成御駕親征,十萬大軍討伐吳三桂,雙方在山海關外進行大決戰,吳三桂的五萬多關寧鐵軍對陣十萬大順軍,在滿清背後配合下,大敗李自成,將剛進北京18天的李自成驅趕出去。
如果崇禎堅決一點,哪怕提前半個月調吳三桂回京,一切是不是還有轉機呢?
第三次機遇,封王李自成,暫保大明
李自成這人,實際上志向並不在於取代大明,一個陝西大漢,哪有這般志向,他想的頂多是在陝西,自己的老家當個安安穩穩的「土皇帝」。當初血戰寧武關後,李自成便有回師陝西的想法,但是沒想到大同等地居然主動投降了,不費一兵一卒竟然就抵達了北京城!五十萬大順軍圍住北京的時候,李自成心裡還是沒想過將大明取而代之,他本人實際上並不是多反感崇禎,甚至還有幾分同情,北京雖然唾手可得,但是李自成卻猶豫了,他不想在明朝腐朽的大門上踹最後一腳,反而主動提出議和,要求崇禎加封自己為西北王,給100萬兩白銀做軍餉,只要崇禎答應,他立馬就會撤軍,同時還願意北上幫助明朝打滿清。
一心想當西北王的李自成,卻不經意奪了大明天子的皇位
這個時候,李自成主動議和,開出的價碼也並不過分,簡直是天上掉餡餅,雖然答應李自成要意味著將西北劃給李自成,但是,李自成要的不過是個藩王,又不是要皇位,也就是說,名義上李自成與崇禎會是君臣關係!這麼好的機會擺在眼前,不答應就得亡國啊,崇禎實際上已經別無選擇了,但是歷史就是這麼殘酷,崇禎拒絕了李自成,緊接著李自成下令大舉攻城,幾天後,崇禎自縊。
崇禎為什麼不答應李自成呢,實際上還是他自己的自尊心在作祟,他一心想把同李自成議和的任務交給首輔魏藻德,但是魏藻德是個尸位素餐的官,再加上平日里,崇禎和大臣之間的關係就不好,雙方互不信任,這個時候,沒有人願意主動站出來替君分憂,最終,絕望和憤怒讓崇禎失去了理智,既然一個個不願意擔責,那你們就跟著朕一塊死算了,就這樣,崇禎自己斷送了最後一線挽救大明的機會。
性格弱點,讓崇禎一次次的與機遇失之交臂
歷史學家說,明亡是氣數已盡,1644年,明亡是註定的劫數。但是我認為,明朝雖然會亡,但是在那一年,他卻不是一定會亡,事在人為,親自掐滅明王朝最後一絲燭火的,正是最不該當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崇禎。
推薦閱讀:
※大明王朝的骨氣
※誰滅亡了大明王朝?科學家徐光啟跑不掉
※明末風雲錄,從財政角度分析為何大明王朝不敵滿清?
※觀游明十三陵,帶你解讀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