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學習,是孩子一生的資本(七)

媽媽摸摸孩子的腦袋,慢悠悠地說:「『霧』是空氣中凝結的水汽。不過他與天上和地面的溫度、濕度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哦。」

過了一會,太陽出來了,霧氣不見了,媽媽問孩子:「太陽出來後,霧怎麼不見了?」進一步引導孩子追尋霧形成的原因。逐步激活孩子的想像思維,激起孩子智慧的火花。

「深度詮釋」

現在,一些學校經常辦學術講座,邀請最有名的教授和學生面對面交流,提問時間到了,沒有學生敢問,甚至還有一些學生開始離開會場了。其實不提問是因為學生沒有思考,學生不會提問。當專家教授在演講時,中國的學生習慣「聽」,全部接納專家教授的發言內容,很少有學生做到「邊聽邊思考」、「邊聽邊質疑」的學習方法。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曾經說:「什麼是學問?就是要學怎麼問,就是學會思考問題。」這就告訴我們學問來自於發問,要獲得多一些知識,就是要善於學習,善於發問。可是,我們目前許多孩子都不願意提問題,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學習不動腦筋,糊裡糊塗,學了點什麼也沒搞清楚,當然提不出問題。二是學習並不是沒有問題可問,而是有問題而不敢問或不願問,或者覺得一點兒小問題,不願意麻煩別人,或者是因為害怕提出問題後老師會責怪自己上課沒認真聽講,或者是害怕同學笑話自己這麼簡單的問題也要問,或者是自己當時懶得去問別人,過後自己也忘記該問些什麼。三是去問了老師、同學或家長後,問題還沒搞清楚就半途而廢,沒有追根究底把所有問題都搞清楚的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每一次教育活動都必須小心謹慎。家長在和孩子的相處中,很多時候需要進行交流,提問是交流的一個重要方式。家長應該怎樣向孩子提問,才能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並激發孩子對知識產生興趣呢?

一、探索性提問。

要問,就問到點子上。要做到這一點,家長可把要求孩子掌握的重點和難點作為發問點。

二、啟發性提問。

家長的提問是為了引起孩子的思考,因此,家長的提問必須具有啟發性。只有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才能喚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以激發孩子的求知慾望。

三、趣味性提問。

七八歲孩子的注意力易轉移、易激發,家長在提問的時候,要注意問題的趣味性,以激發孩子想知道更多知識的慾望。例如「魚在睡覺的時候閉眼睛嗎?」「人用鼻子呼吸,小魚是用什麼呼吸?」「小雞有耳朵嗎?」「為什麼駱駝能在沙漠里行走和生活呢?」「企鵝為什麼能在冰天雪地的南極生活?」一個個關於動物的問題深深地吸引著孩子,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又激起了孩子對探索動物的好奇心。

四、概括性提問。

在親子活動中,家長要讓孩子積极參与、樂於探索,就要逐漸提高提問題的質量。也就是說,提問題要有概括性,從而讓孩子從小養成一個學會概括的好習慣。例如在「影子是怎樣形成的」這個提問中,孩子通過思考與回答以後,就能逐步概括出人、樹、房子、動物等不透明的物體在太陽、電燈、手電筒、蠟燭等發光物的照射下,都會留下陰影,這就是影子。這樣,孩子既可以認識光和影子的關係,又使具體直觀思維逐步向抽象概括思維發展。

「專家支招」

父母首先要使孩子自小養成勤於動腦的習慣,如自小學會自我評價,培養自我收集、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養成多角度或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等。家長在提問的時候還應該注意兩點:

1.提問要有層次性提問要由淺入深,使孩子系統掌握科學知識。如,在野外遊玩的時候,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奇妙的根」時,可以這樣提問:「這些植物的根在哪裡呀?」「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呀?」「每種植物的根是否是相同的呀?為什麼?」「根有什麼用?」通過提問的環環相扣,孩子就能對根的知識有較系統、全面的了解,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觀察與思考的習慣。

2.提問要有開放性

開放性提問,能使孩子沒有拘束,較積極、大膽地探索,毫無保留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如「認識空氣」,家長可以這樣提問:「哪裡有空氣?」「空氣有什麼用處?」如「認識沙」,家長可以這樣問:「沙是什麼樣子的?」「用手捏沙有什麼感覺?」等等。這些問題沒有限定的答案,孩子有充分展開想像的空間,培養了孩子多元化的思維。

孩子出生後時時都在探索著五彩繽紛的世界。父母如何保護孩子的這份天賦呢?

1.學會欣賞孩子的問題

當孩子給你提出一個問題時,應該加以讚揚,說一聲「寶寶真會動腦筋」、「寶寶真能幹,你提出的問題媽媽都沒想到過」。

2.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問題

當孩子向你提出問題時,父母絕對不能漫不經心,甚至諷刺挖苦:「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懂!」「你有完沒完,累不累?」真誠面對孩子的問題,才能保護孩子的求知慾。

孩子的頭腦沒有框框,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會發問,讓人很難回答,這時家長一定不能不懂裝懂,而是應該實事求是。如果你對他說「嘿,這個問題很有挑戰性,咱們一起查查大百科怎麼樣」或「這個問題你將來學了化學課也許能弄明白」,孩子一定會嚮往著在知識的海洋中衝浪。

孩子學習偏科怎麼辦

場景再現

李雯從小就對數學的加加減減很頭痛,上了初中,面對複雜的公式、概念,更是感覺到沒有頭緒。在小學時就曾在報紙、雜誌上發表文章的她,卻從小就因為偏科而被歸入差生的行列。面臨中考,李雯的父母對她的希望很大。儘管她每天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並不感興趣的理科上,但一次次不理想的考試成績,卻好像在嘲弄她的決心。母親沉甸甸的期望和常常不經意間的責備,都使李雯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讓李雯的理科成績有所提高,媽媽請過家教,輔導書更是買了無數,可就是效果不大。

「深度詮釋」

偏科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似乎沒有什麼智能和德行上的大問題,但是卻有很大的殺傷力,使人無可奈何地輸在水平線下。個人的能力結構有其特點,這是常見現象。但是現行的考試卻要求我們是各科分毫不差的全才,這樣才相對出現了「偏科」這個說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識逐漸凸現出來,他們渴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學習,了解這個世界。所以,對於喜歡的課程,會表現出較強的求知慾;而不喜歡的課程,則會表現出較大的反感。對部分課程從沒興趣到不喜歡,再到反感……最終成為知識上的「跛腳者」。

偏科有能力結構問題,更主要的是被心理因素強化。一開始,學生出於本能對熟悉的知識是感興趣的,而疏遠那些不怎麼喜歡的知識,但是到了考試時這種疏遠便給你顏色看,成績顯然會比較差。於是父母就會來檢查、指責甚至辱罵,而孩子就討厭、生氣或者自責。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孩子就對不喜歡、沒有感覺的課程產生心理阻抗。

這種阻抗既有能力上的,自己確實不喜歡、不投入、迴避它,但是更多是心理上的。自己會覺得這是麻煩,父母和老師因此而批評自己,自己也找不到好感覺,心理上也因為焦慮產生負面暗示:自己是學不好這門課了……或者,自己對父母和某任課老師不滿,以此作為對抗的手段。或者,自己希望以此作為引起師長關注的事件,因為自己很寂寞……偏科顯示孩子有「特質」。

一般說來,有缺必有滿,有特別的弱點就會有超人的強處。人的能力也呈現舍小處集大成的特點。面對弱點我們在心理上首先應不迴避、不害怕,正視之而且自我鼓勵。短處和弱點正是自我挑戰的機會。

對不平衡的能力結構「揚長不避短」,保持優勢集中精力攻克短處。假如我們難以把短處變成長處,能夠做到把特點和優勢強化,把弱點上升到一般,也是成長的好謀略。

生活中有個關於木桶原理的故事。一個木桶能裝下多少水,關鍵的不是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取決於那塊最短的木板。儘管說「術業有專攻」、「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一技之長,也可以努力在社會上生活得很好。但是,在目前這個應試教育盛行的年代,沒有一個孩子可以只憑擅長的一兩門功課,就能在社會中立足。偏科會給自己將來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很大的障礙。畢竟,天才型的孩子還是少數。


推薦閱讀: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第4集
你習慣了貧窮,但別讓孩子也習慣做個窮人
孩子,別急,慢慢地長大 !
心理不成熟的孩子容易委屈
如果不是孩子,你早就離婚了?(太多無奈)

TAG:孩子 | 學習 | 資本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