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獲得智慧的次第和解脫的步驟

          複次,為心解脫勤修習者,有二種漸次:一、智漸次,二、智果漸次。

        「心解脫」其實是禪定的別名,從初禪一直到滅盡定都是心解脫。這裡的「心」是指七轉識。初禪能夠解脫於「欲界愛」的系縛;四空定能夠解脫於「色界愛」的系縛;入於滅盡定,能夠解脫於三界愛的系縛。你為了心解脫而去修習,這時候就會經歷兩種漸次(次第)。這兩種漸次,一種叫「智漸次」,一種叫「智果漸次」。

        一、智漸次(獲得智慧的次第)

        云何智漸次?謂於諸行中,先起無常智,由思擇彼生滅道理故。次後於彼生相應行,觀為生法、老法,乃至憂、苦、熱、惱等法。由是因緣,一切皆苦,此即依先無常智生後苦智。又彼諸行,由是生法乃至是熱、惱法故,即是死生緣起,展轉流轉,不得自在行相道理,故無有我,此則依先苦智生後無我智。如是觀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是名智漸次。

「智漸次」可以理解為獲得智慧的次第。這裡講的就是於諸行中,先起「無常智」,再生「苦智」,再生「無我智」。

       佛法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叫做「依智不依識」。如果是從閱讀經教,或者是從不很充足的證據推測而來,這屬於「識」。如果你自己去觀察,並確認這件事情符合事實,無有懷疑,這才是「智」。所以,要獲得「智」就必須去觀察,觀察所得的知識才是「現量」。

        1. 無常智

        「無常智」是從「思擇」諸行的「生滅道理」中獲取的。「思擇」也是一種觀行。你可能先是聽到別人講「諸行無常」這個道理,或是讀了經教中這樣講,聽聞之後你就會去思考;接下來你還需要抉擇,也就是要去驗證這個道理是對還是錯。

        這個「諸行」中的「行」是廣義的,指一切的有為法,也就是有生、住、異、滅的法,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所以「無常智」必須要從觀行諸行生滅的道理中去獲得。你知道它是生滅的,就可以斷定它是無常的。要判斷一個東西是不是有為法,要從三個方面去觀察:第一、它是不是本來沒有後來變成有;第二、它存在期間是不是剎那剎那變異;第三、它最後是不是整個消滅掉。

        第二條比較難觀察一些,所以你可以先從第一條和第三條觀察,然後再去觀察第二條。如果你觀察的事物符合這三個條件,那麼你就可以斷定它一定是無常的。

        2. 苦智

        你能夠確定諸行無常之後,再去觀察體會,它是否會造成你的痛苦。痛苦有很多種,「生、老、病、死」是苦,「憂、苦、熱、惱」也是苦。當你能夠確認「一切無常的法都一定會產生痛苦」是符合事實的,也就能夠確認「諸行苦」的道理也是事實,這時候你就由「無常智」得到了「苦智」。

        3. 無我智

        我們講過很多次,《瑜伽師地論》的「無我」其實就是《雜阿含經》中的「非我」。當你確認一切有為法是生滅的,會產生痛苦,在生死輪迴當中它是「不得自在」的,所以說諸行「無有我」。

        透過這句話的表面意義,我們要看到它隱藏的意義。這句話其實是暗示,在生死輪迴中有一個「我」,是能夠得自在的。很多人誤會,以為「無我」是否認「我」的存在。我們看《瑜伽師地論》的解釋就知道,佛教其實是主張有「我」的,只不過這個「我」不是五陰,它是不生不死、在生死輪迴中不變易的主體。

        「如是觀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是名智漸次」。你這樣觀行下來,就會依次得到「無常智」、「苦智」和「無我智」,這就是所謂的「智漸次」。獲得這些智慧之後,其實你只證得了初果。必須要等到完成「智果漸次」之後,才會證得阿羅漢果。

    

        二、智果漸次(解脫的次第)

        云何智果漸次?謂厭、離欲、解脫、遍解脫。云何厭?謂有對治現前故,起厭逆想,令諸煩惱不復現行。云何離欲?謂由修習厭心故,雖於對治不作意思惟,然於一切染愛事境貪不現行,此由伏斷增上力故。云何解脫?謂即於此伏斷對治多修習故,永拔隨眠。如是名厭,離欲,解脫第一差別。

所謂的「智果漸次」,包括厭、離欲、解脫、遍解脫。

        1. 厭

        「厭」是什麼?比方說,你看到好吃的東西,很想吃,其實這就是你貪愛的現起。那麼喜歡這個好吃的東西的是什麼呢?是你的六識,是你的六識起了那種喜歡的感覺,是你的六識心想要去嘗嘗看這個東西是什麼滋味。這個時候可不是「厭」。

        但是你知道了「諸行無常」的道理,這個好吃的東西也是無常,所以到時候一定會讓你受苦。比如吃太多之後變得太胖,太胖之後又引起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或者是因為你太喜歡吃,沒得吃的時候就會覺得很不舒服。這都是無常給你造成的痛苦。無常的東西一定會造成痛苦,儘管這個道理你已經思維清楚了,可還是很想吃,為什麼?因為你的心還沒有得到解脫。

        有的人可能會說,可以用修習禪定把這個貪愛的念頭降伏。禪定當然可以降伏它,但要注意,《阿含經》不教你修意守丹田、數息,而是讓你從「厭」開始,從討厭這些無常的事物開始,而厭離又是從「無常故苦」的觀行中來。所以說,佛教在降伏貪愛的時候,也是從觀行入手,而不是從修習禪定入手。

        如果你不做「無常故苦」的觀行,只是用意守丹田或數息的方法,把貪愛強行壓抑住,這不是正統的佛教修行方法。這樣只能把它強行壓抑住,但等你不修禪定的時候,貪愛還是會再現起,沒有辦法徹底斷除。

        所以當貪愛起來的時候,你要起厭離想,立刻觀察這個東西到最後一定會讓你受苦受罪,這樣就能夠「令諸煩惱不復現行」。當然這也不是那麼簡單,因為至少要二果以上的人才有辦法做到。初果人還是在追逐貪愛,當貪愛起來的時候,他不會記得「五陰是苦」,就算記得,也不會當一回事。

        二果人才有辦法把「五陰非我」的道理變成無間作意,可是他並沒有「五陰是苦」的無間作意。貪愛現起的時候,如果不會引起重大煩惱,也不會構成犯戒的話,他還是會去受用。如果你拿一個很貴很好的蘋果給他吃,他可能還會說:「哇,好好吃啊!真希望每天都能夠吃得到。」他做這種希望也不算過分,因為這並沒有犯五戒。事實上,大部分的修行人都還會這樣。剛才是以貪吃為例,其實「財、色、名、食、睡」這五種主要的欲界貪愛,道理上都是一樣的,大家要舉一反三。

        如果這個二果人想要把自己的貪愛斷掉,貪愛生起的時候,他會「起厭離想」。經常做這種觀行的人是三果向,也就是趨近於三果的人。這不是一般人就能夠做到的。初果肯定沒辦法,二果人要看他想不想這麼修,只有三果向才是經常做這種觀行,但又還沒有成功。

        2. 離欲

        在講「厭」的時候,還是要對治。但是因為修習厭離的緣故,到後來就變成了習慣,不需要再去對治了。到了這個地步就會對於「一切染愛事境不現行」,也就是說像「財、色、名、食、睡」這些貪愛統統都不現行了。「此由伏斷增上力故」,其實這個時候已經是把貪愛的現行給斷掉了,也就至少是三果了。如果斷掉的是欲界愛,三果人就已經達到這個目標了。但如果還要包括色界愛和無色界愛,那就只有阿羅漢才能辦到。

        3. 解脫

        這裡講到的果位又分兩種,一種是斷掉現行,一種是把隨眠整個拔斷。「隨眠」的意思是目前沒有現行,但是遇到惡緣,還是可能再起。

        以食慾為例。假如現在有人拿出一些很誘人、很好吃的東西來給你吃,如果你看了都不會流口水,也不會在心裏面說:「好好吃哦,想要去吃它。」也就是前面「離欲」中講的「於一切染愛事境貪不現行」。

        這個時候,你吃東西只是因為肚子餓,而不是因為覺得東西滋味很好,想要品嘗。對於三果人和阿羅漢來說就是這樣,他們吃東西只是為了維持生命而已,是為了對治飢餓這個痛苦而去吃,而不是為了食物的滋味而去吃。

但是他們還會有隨眠種子,意思是說,雖然他們不是因為這個境界現起才想要吃它,而是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衝動,突然間覺得某個東西很好吃。只要他一直在做功夫,到最後還是能把隨眠也永遠拔除。這才是究竟的解脫。

        我們用火山來做譬喻。第一種是正在噴發的火山,也就活火山。這就相當於一般人,隨便拿一個好吃的東西給他,口水就像火山爆發一樣流出來了,而且是經常爆發。而三果以上的人對於欲界的貪愛,就相當於休火山(也叫休眠火山、睡火山),這種火山基本上已經不活動了,處於休眠狀態,但說不定什麼時候又會冒出來一下。這就相當於「隨眠」。如果把這種隨眠也統統永拔了,那就是死火山,完全沒有活動了,也不用再擔心它什麼時候會再冒煙了。到了這種永拔隨眠的地步才叫真正的解脫。

        但是實際上「解脫」這兩個字,在佛經裡頭還有別的意義。語意學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語言文字沒有固定的意義。不了解這一點的話,你會看不懂佛經。這個地方的「解脫」是要把貪愛的隨眠整個拔除掉,但在其他經典,也有「分證解脫」,也就是說,只斷掉一部分的煩惱,也是解脫;甚至只是斷掉三縛結,也是分證解脫。

        以上講的就是「厭、離欲、解脫」的「第一差別」,也就是第一種定義方式。下面又講了第二種定義方式。

        (「厭、離欲、解脫」的第二種定義)

        復有差別:謂於厭位,斷界極成滿故名厭。即依止厭,除非想非非想處,於餘下地得離欲時,施設離欲位,故名離欲。於非想非非想處得離欲時,施設解脫位,故名解脫。是名厭、離欲、解脫第二差別。

「斷界」之前講過,「謂見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斷界」,意思就是斷掉三縛結。把三縛結斷得非常的乾淨,所以叫「極成滿」,這樣就叫作「厭」。

        接下來,依止在「厭」上面,就能夠離開欲界愛,並且依次證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接著是四空定(一虛空處定,二識處定,三無所有處定,四非有想非無想處定),一直到四空定最上面一層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到最後四禪八定都會證得,這都叫做「離欲」。

        當你離開對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慾望,離開對它的染著,這時候你就會證得滅盡定。到滅盡定的時候,就說這是「解脫」位。

        4. 遍解脫

        云何遍解脫?謂由如是煩惱雜染解脫故,生等諸苦雜染亦普解脫,是名遍解脫。

        我們剛才解脫的是煩惱和雜染。把煩惱和雜染解脫了,但還是會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這些東西。像阿羅漢斷掉的是五下分結和五上分結,這稱之為一念無明,是解脫道應斷的煩惱,但仍有一些煩惱不是阿羅漢能夠斷掉的,他還是有生、老、病、死,還是會感覺到肚子餓、天氣冷,這些也統統都是苦。

        「生等諸苦雜染亦普解脫」等到阿羅漢死去,入於無餘涅槃,當然這時候所有的生老病死等痛苦也都跟他沒有關係了。這也說成是「遍解脫」。

        講到三果、四果的證量時,我只是依文解義,再加上一些比量,並不是很有把握。就算是我很有把握的部分,你也不要照單全收。你必須依照三量(現量、比量、正教量)去做抉擇,絕對不要因為某某人這麼說,你就完完全全接受。這不符合實證佛教的方法論。

        我沒把握的地方,會直接告訴你。你不要覺得這樣子不好,心想:「你怎麼這麼差勁,看不懂經教也敢講經。」其實,除非是究竟佛,誰能看懂全部的經教?宣稱完全讀懂佛經的人,如果不是究竟佛,就是一個增上慢或大妄語人。

        如是由智增上力故,於諸行中起厭,由習厭故得離欲,由習離欲故得解脫及遍解脫,如是名為智果漸次。

        這句話就是在講修證的果位次第。剛開始的時候,就是「由智增上」,也就是因為你去觀察這些現象,從「無常智」到「苦智」,再到「非我智」,你觀察得越多,智就越發增上,就產生了力量——慧力。有了力量,你就會改變心態,對有為法產生厭離的感覺。

        產生這種厭離的感覺以後,就會漸次地離開三界愛,先離開欲界愛,再離開色界愛,最後離開無色界愛。因為你能夠漸次離開三界愛,最終得到解脫和遍解脫,所以稱之為「智果漸次」。

        本文摘錄自電子佛學期刊《實證佛教通訊 》第10期: 呂真觀講解《瑜伽師地論》「二種漸次」

1.推薦電子佛學期刊《實證佛教通訊》下載地址: http://url.cn/44laROf

2.推薦推薦佛學教科書《實證佛教導論》,電子版(部分內容)下載:http://pan.baidu.com/s/1pJN8FLx

3.推薦修行佛法最應該珍藏的網址:http://url.cn/4AA8A9s

推薦閱讀:

我曾身處絕境,精進放生獲得如意姻緣
想對愛情重新獲得希望,要和未婚人戀愛一場..
您永遠無法獲得第二次機會, 以贏得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
《古文觀止-伯夷列傳》這篇文章獲得了怎樣的評論?
5種思維 讓愛情獲得簡單的幸福

TAG:智慧 | 獲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