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黃庭堅和江西詩派

黃庭堅(1045- 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有《黃山谷集》。治平四年(1067年)考取進士,歷任汝州葉縣尉、國子監教授、太和縣令、秘書省校書郎,遷著作佐郎、起居舍人。他以詩受知於蘇軾,又因此受牽連,後因對王安石新法有微辭,被貶而死於宜州(今廣西宜山)。

  黃庭堅是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的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等人並稱為宋代四大家。他的詞與秦觀的詞,被人相提並論。但他的詞成就並不高,他的主要成就是詩。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 宋詩至東坡、山谷,始出己意以為詩,唐人之風變矣。 由此形成宗蘇、宗黃的宋詩兩大派。黃庭堅的名聲大是因為除作為江西詩派的開山宗師,還有著自己的一套創作的理論綱領。

  黃庭堅作詩以杜甫為宗,強調詩歌的內容與社會功用,認為 文章功用不經世,何異絲窠綴露珠。 ①但他鑒於黨禍,特別是蘇軾烏台詩案的教訓,使詩歌創作走向了脫離現實,以才學相高,以議論相尚的路子。對此現象,作一深入分析,就可以看出,黨爭,作為社會的背景,是北宋後期社會中心事件。它不僅改變了此前北宋政局相對穩定的局面,並向後影響到南宋政治格局,且直接給當時文人士大夫的人生命運和詩文創作以巨大衝擊。當黨爭由上層的政見分歧,演為複雜激烈的派系傾軋,隨雙方勢力交錯升降,繼之而來的便是大規模的輪番貶謫。黃庭堅晚年有兩句沉痛的詩: 三十年來世之變,幾人能不變鶉蛙。 ②概括了生活在政局動蕩,貶謫頻仍中的士大夫的普遍人生遭遇。而當以詩文論罪,攻訐告發,人人自危,害怕因此賈禍的心理滋生蔓延,使得詩在一度貼近現實之後,取一種迴避的策略。黃詩是宋詩中最具代表性的。同王安石、蘇軾相比,在這一點上有很大的不同。最能體現黃庭堅詩歌主張的,是他的《書王知載朐山雜詠後》: 詩者人之性情也,非強諫於庭,怨忿詬於道,怒鄰罵座之為也。 由此可以見出,除遠禍全身之外,他要用儒家傳統的 詩教說 來確立詩歌的創作原則和風格規範。並與當時正在勃興的理學思潮形成共鳴。同時,在宋詩已具特色後,繼續致力詩歌形式、表現方法的開拓創新,這就共同構成了黃庭堅詩歌特色的主要內涵。面對已取得高度成就的唐詩,宋代詩人除了從唐詩中汲取營養外,更要求闖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文章最忌隨人後 ①, 自成一家始逼真 ②。因此,他提出了 無一字無來處 、 點鐵成金 ③、 脫胎換骨法 ④等主張,尤有影響的是大作 拗體詩.這是繼宋初詩壇先前流行的平易流暢的詩體和屬對精工的昆體之後,在律詩形式上的別開生面之舉。它有意打破律詩原有的平仄規範,運古入律,於不和諧中求得抑揚頓挫變化的節奏美感。此 體 詩在當時引起極大反響。由於黃庭堅的創作理論和實踐,意在師法前人基礎上翻進一層,力求有所創新,因此其論一出,即廣受歡迎。其中 點鐵成金 、 脫胎換骨 等理論主張,即被 江西詩派 奉為創作綱領。黃庭堅的創作理論,從破除詩歌創作的陳詞濫調,避熟就生,翻新出奇的意義上說,有可取之處。但從後來的發展趨向看,卻產生了消極影響,使得不少作家,將作詩看成是抄書那樣的掉書袋,以借鑒代替創造,以撏撦拆補代替個人創作。

  是 特剽竊之黠者耳。 ①當然,黃庭堅也不是不重視詩歌的內容,但與蘇軾相比,他更多的是強調藝術形式,刻意追求標新立意,修辭表意的技巧上的出奇制勝,古人詩句典故的花樣翻新。結果使他不少作品陷入生硬晦澀,內容空泛的泥潭之中。對此,人評道: 山谷之詩有奇而無妙,有斬絕而無橫放,鋪張學問以為富,點化陳腐以為新,而渾然天成,如肺肝中流出者不足也。此所以力追東坡而不及歟! ②

  ①   《戲呈孔毅夫》。

  ②   《和蒲泰亨四首》(其一)。

  ①   《贈謝尚文王博喻》。

  ②   《題樂毅論後》。

  ③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④   釋惠洪:《冷齋夜話》。

  黃庭堅的詩歌和理論儘管存在著不足和失誤,但是作為以 不踐前人舊行跡,獨驚斯世擅風流 ③的精神進行創作的著名詩人、一派宗師,由於生活中坎坷遭遇所帶來的種種不幸的感受,與高度的藝術修養,使他能自覺衝破束縛創作的主張,寫出了不少有特色的好詩。他的這些詩,立意曲深,富有思致,耐人尋繹;章法細密,線索深藏,起結無端,出人意表;講究烹鍊句法,下語奇警,隻字半句不輕出;在語言上, 洗盡鉛華,獨標雋旨 ④。並將杜、韓偶一為之的拗句、拗律加以發展,使其詩歌形成瘦硬峭拔的風格,卓然獨立於宋代詩壇。除上述特點外,他的避熟就生、翻新出奇的詩法,也對矯正晚唐、西昆的熟滑麗靡之弊,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黃庭堅的詩歌中,既有反映憂慮國計民生之作,也有寫景、寄識、遣懷、贈答、題畫等類抒情詩,而這些詩是歷來深受人讚賞的作品,也是最見其藝術匠心和獨創個性的作品。其中一些篇章,還深蘊有社會的風雲變化,只不過,或是借題發揮以表現,或是通過詩人心靈深處感情的刻劃和人生遭遇的感嘆而折射出來的。如他的古體題畫詩《題竹石牧牛》:野次小崢嶸,幽篁相依綠。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牛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

  此詩命意新穎,筆力奇崛,不限於畫面情趣的渲染,而是借題發揮,憑空翻出一段感想、議論,別具一格。詩人抓住了牛礪角和牛好鬥的品性特點,去寫它同竹和石的關係,表現了詩人愛竹愛石的心情,同時也以牛的礪角和爭鬥為誡;以平和安謐的田園風光相尚,從中寓意著對現實政治的觀感,使人從寧靜的田園風光中聯想到煩囂的官場角逐,從而構成鮮明對比。而這一切又托之於戲詠中。詩中採用了散文化拗體句式,不用典、不加藻飾,有一種古樸的風味。

  寫友情的《寄黃幾復》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壁立,治病不蘄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①   王若虛:《滹南詩話》。

  ②   王若虛:《滹南詩話》。

  ③   張耒:《讀黃魯直詩》。

  ④   《辨疑》。

  全詩寫得情真意切,不平之鳴、憐才之意也都蘊含其中。詩中首聯二句,使事用語都有來歷,出自《左傳》、《漢書》,並以經傳中散文語言入詩。

  這是黃詩避熟就生,脫棄凡近的方法-之一。第二聯尤為有名,上句追憶京城相聚之樂,下句抒寫別後相思之深。所用詞語既常見,又陳熟,惟其常見,正可給人以豐富的暗示,有以陳出新,擺脫常境之感。而且未用一個動詞,境界全出。在此平淡自然的語句中,卻有著至為濃烈的情意。讀之使人能激發出一連串的想像,令人尋味無窮。寧使詩句律不諧,不使句子弱的主張,在此詩五六句中有著突出的體現。這種用拗體寫七律之法創自杜甫,黃庭堅用得更多,也是他以古拙救圓熟的詩法-之一。其兀傲的句法與奇峙的音響,使友人廉潔幹練、剛正不阿的性格凸現了出來。全詩從立意、句法到用字都力戒平庸,刻意於難處、拗處表現工力。

  他的不少寫景抒懷之作,都是很精彩的篇章。如《登快閣》: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詩中用了不少的典故、常用字,經過運化,即能點鐵成金,可見其用典鍊字之法。在江山廣遠、景物清華,倚閣賞秋日晚晴中,抒發了詩人慾辭官歸隱的心情。其中詩人的兀傲神情,洒脫的襟懷,形神畢現。通首 一氣盤旋而下,而中間抑揚頓挫又極瀏亮.① 能移太白歌行於律詩。 ②作為黃庭堅七絕中的冠冕之作《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境界雄奇: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灧澦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詩中文辭挺拔,顯示了詩人在政局動蕩,頻歷艱難困苦之後,仍卓然兀立所具有的高曠的胸襟。前首詩雄奇偏於動,既有行程之變,也有心情之變。

  正如清人趙翼所說,山谷 不肯作一尋常語 ③對於經過長期放逐後,慶幸生還的心情,他不是泛泛地說歡欣,而是把歡欣之情化為具體表情的 一笑 ,這以 萬死 換來的 一笑 ,含義很多,在這含蓄的 一笑 中,心裡想說的、不便說的,都盡融於這不同尋常的一剎那之中了。後一首則偏於奇,詩人以其浮想之闊,寄懷之壯,而逞筆力之雄,把眺望時的凝思引入奇境,籍懷古而幻念,獲遷想妙得之觀。其中 銀山堆里看青山 是為人稱頌的名句。

  他的借史遣懷之詩《書摩崖碑後》,是觀書有感之作。詩人集大半生所經歷的磨難,再來看唐安史之亂前後的政治,不由生髮出對深憂國事民生之詩人,不為世人所理解的長嘆, 臣結春陵二三策,臣甫低頭杜鵑詩。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賞瓊琚詞。……斷崖蒼蘚對立久,凍雨為洗前朝悲。 詩思沉鬱,筆觸凝重,不失為佳作。另外像《次韻子瞻寄眉山王宣義》、《病起荊江亭即事》、《過平輿懷李子先》、《清明》等篇,或詠時事,或抒發思歸情懷,或寄託世事人生感慨,大都思致幽遠,情趣深濃,也都是名篇佳作。

  ①   《黃庭堅詩選》潘伯鷹評語。

  ②   方東樹:《續昭味詹言》。

  ③   趙翼:《甌北詩話》卷十一。

  ①   見《禹跡圖》刻文。

  ②   《又答斌老病癒遣悶》。

  黃庭堅詩中,有不少下字奇警的名句,很可見出其藝術上的錘鍊工夫。

  如 心憂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鏡里顏 ①; 魚游悟世網,鳥語入禪味②; 翩翩佳公子,為政一窗碧 ③; 小雨藏山客坐久,長江接天帆到遲。④;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⑤; 人到愁來無處會,不關情處總傷心 ⑥; 酒船漁網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⑦。

  黃庭堅的創作成就雖不及蘇軾,但他在北宋後期詩壇影響卻很大。他的詩歌更加突出地體現了宋詩的藝術特徵,所以追隨、仿效者頗多,他們都以黃詩為學習典範。在黃庭堅的影響下,北宋後期逐漸形成了一個以黃庭堅為中心的 江西詩派.這些詩人在藝術上都有相近的見解和主張,因而得以形成這一有宋以來最大的詩派,並在中國詩歌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其詩派因黃庭堅是江西人而得名。詩派中的其他詩人倒不都是江西人。其名稱源於南宋呂本中的《江西詩社宗派圖》,該圖一共列入陳師道等二十五個詩人。

  此外,被後人歸入江西詩派的還有呂本中、曾幾、陳與義等人。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稱為江西詩派的 一祖三宗.江西詩派的多數成員,有共同的創作傾向與風格,都主張以杜甫為宗,然而由於他們過分強調藝術技巧,導致了偏重形式,忽視內容的詩風形成,當然這是與社會矛盾的激化、理學盛行的結果分不開的,同時也是一部分士大夫文人脫離現實,閉門讀書,講究藝術趣味的反映。黃庭堅的 以故為新 的創作方法,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實績。但卻被後來的一些缺乏創新精神的詩人所奉行,拾人牙慧,形成了江西詩派的末流。 論詩寧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裡人.①成為長期以來受人譏評的主要原因。

  作為受黃庭堅詩歌理論影響的另一方面,一些江西詩派成員,接受了他的自成一家 的創新意識,即以對藝術孜孜以求的精神來達到擺脫技巧束縛,進入無斧鑿痕迹的最高藝術境界為目的創作,從而使他們的作品各具特色,而無 千人一面 的缺憾。他們的作品是宋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藝術風格是構成宋詩獨特風貌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江西詩派的北宋作家中,除宗師黃庭堅外,以陳師道的成就為最高,與黃庭堅並稱為 黃陳.陳師道(1053~1102年),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彭城(今江蘇徐州)人。著有《後山集》、《後山詩話》等。他年輕時曾師從曾鞏。對於朝廷以經學取士,不以為然而未去應試。由於身為布衣,曾鞏雖薦其為屬員而未果。他為人剛介有節,苦志自勵,羨慕古代用心著述之人,不願為功名而奔走,對於名人高官的薦舉提拔常推辭不就。他曾言 士不傳贄為臣,則不見於王公。 ①曾歷任徐州教授、秘書省正字等職。他一生坎坷,家境貧寒,但仍專力寫作,欲以詩文傳於後世。相傳他做詩用力極勤,平時外出,有詩思,急歸擁被而卧,詩成乃起。有時吟詩累日,惡聞外間之聲擾亂,有 閉門覓句陳無己 之稱②。

  ③   《詠竹》。

  ④   《題落星寺》。

  ⑤   《次元明韻寄子由》。

  ⑥   《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五首》。

  ⑦   《過平輿懷李子先》。

  ①   元好問:《論詩絕句》。

  ①   《山西通志?金石記》卷九十七。

  ② [英]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科學出版社 1976 年版,第五卷第一分冊,第 133-135頁。

  陳師道在詩歌創作上,主張 詩文寧拙毋巧,寧朴毋華,寧粗毋弱,寧辟毋俗。 ③與黃庭堅的主張一脈相通。因而對於黃詩愛不釋手,曾毀己詩稿。

  但他也發現了黃詩的單求技巧,競尚新奇的不足, 不如杜(甫)之遇物而奇也。 ④因而又致力於學杜,但卻缺乏杜甫的深沉雄健的風格。

  陳師道學杜甫有成就的是一些寫夫妻、父子之情的詩和一些五、七言律詩。如他的《除夜對酒贈少章》、《春懷示鄰里》:歲晚身何托,燈前客未空。半生憂患里,一夢有無中。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斷牆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鬢逐塵沙。

  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峰窩趁兩衙。屢失 南鄰春事約,至今容有未開花。

  在這兩詩中可見詩人追步杜詩句法、詩風所下的功夫。前首為除夕夜,友朋相聚時排遣滿腹愁緒的心曲之唱,可謂 神力完足,斐然高唱,不但五六佳也。 ①後一首表現了詩人以讀書作詩自遣,居貧閑靜,清操自守的心境,並委婉地流露出世路艱辛的慨嘆。

  他的抒寫親情的詩篇,出語自然,文風樸實,真摯感人。如《別三子》(兩首,其一)、《示三子》:夫婦死同穴,父子貧賤離。天下寧有此?昔聞今見之!母前三子後,熟視不得追。嗟乎胡不仁,使我至於斯。有女初束髮,已知生離悲;枕我不肯起,畏我從此辭。大兒學語言,拜揖未勝衣;喚爺我欲去!此語那可思。小兒襁褓間,抱負有母慈;汝哭猶在耳,我懷人得知!

  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哂,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

  前首詩,展現了詩人作為一個貧窮士大夫的困窘生活,為謀生遠走而同家人分別時難捨難分的親情,聞之令人潸然淚下。後一首詩,表現了寄食他處妻兒家小從遠方歸來時,作為父親的詩人與孩子相見一幕。詩人抓住了相見之時,悲喜苦樂的矛盾心理在一瞬間的變幻,展現了詩人自己的複雜內心世界。兩詩語語皆從肺腑中流出,無矯飾造作之氣,可謂至情之文。此類渾樸自然的詩作,得力於詩人向古樂府和杜詩的學習,在格調立意上借鑒前人,從中點化出新意。像這類情意誠篤、感人至深的佳作,還有《送內》、《寄外舅郭大夫》等。可惜此類詩作並不很多,故彌覺珍貴。

  另外像他的《絕句四首》(其四):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從詩人對讀書親身體驗的概括中,可見其孤獨寂寞,唯有書伴的惆悵心情的流露。今人評後山詩說: 只要陳師道不是一味把成語古句東拆西補或者過分把字句簡縮的時候,他可以寫出極朴摯的詩來。 ①此詩除 朴摯 外,詩人以冷靜的態度來體察客觀事物,將哲理性的認識寫入詩中,而富有理趣。

  由此也可見宋人愛用詩來說理的特點。

  ③   陳師道:《後山詩話》。

  ④   陳師道:《後山詩話》。

  ①   《瀛奎律髓刊誤》卷十六紀昀評。

  ①   錢鍾書:《宋詩選注》。

  他的一些描寫景物的五律,雖出以淡淡的筆墨,詩味卻是極其豐腴醇厚的。如他的《後湖晚坐》、《雪後黃樓寄負山居士》、《泛淮》:水凈偏明眼,城荒可當山。青林無限意,白鳥有餘閑。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間。目隨歸雁盡,坐待暮鴉還。

  林廬煙不起,城郭歲將窮。雲日明松雪,溪山進晚風。人行圖畫里,鳥度醉吟中。不盡山陰興,天留憶戴公。

  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風。鳥飛雲水裡,人語櫓聲中。平野容回顧,無山會有終。倚牆聊自逸,吟嘯不須工。

  他的這些詩洗盡陳言,淡遠有致。其運思之幽深,意境之超脫,於排遣俗慮之處,自有一種曠達傲岸之氣激蕩於字裡行間。同時詩人的那種無拘無束的悠閑之態,自得之情,也蘊於淡墨描就的景物之中。

  作為與黃庭堅同被列為 蘇門四學士 中的張耒和晁補之,不屬於江西詩派。張耒詩歌成就高於晁補之。

  張耒(1052- 1112年),字文潛,號柯山,人稱宛丘先生。長於楚州淮陰(今江蘇淮陰市)。因祖籍為亳州譙縣(今安徽亳縣),自稱 譙郡張耒.著有《柯山集》等。他曾以文受知於蘇軾,蘇軾贊其文汪洋沖淡,有一惜三嘆之妙。後與蘇軾同游,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熙寧六年(1073年)中進士後,歷任臨淮主薄、壽安尉、咸平縣丞、秘書省正字、起居舍人、黃州通判,知兗、潁、汝州,太常少卿等。由於他與蘇軾的密切關係,仕途曾屢遭貶謫。

  張耒在當時以詩著名。他的詩歌以唐人白居易、張藉為宗,語言平易淺近,注意以詩來反映社會現實矛盾,是 蘇門 中對稼穡艱難、民生疾苦最為關注的詩人。在詩歌創作上,崇尚自然,反對雕琢。這在當時江西詩派堆砌雕鏤之風盛行時,可謂獨樹一幟。但由於片面強調 滿口而發,肆口而成 ①,無視藝術形象的塑造的複雜過程,忽視從錘鍊中求平易、自然,使得不少詩流於粗疏和草率。就是在他的反映現實生活矛盾的代表作品中,如《勞歌》、《田家》(二首)、《和晁應之(憫農)》、《北鄰賣餅……》等詩中,也不能免去這些弱點。

  張耒詩風總起來說,是以平易、流麗、曉暢見長,很少用硬語僻典, 閑淡平整,時近唐人.②他的詩作對南宋詩人學習唐調,開了風氣。

  作為以反映社會現實矛盾,在題材和思想開掘上都頗具新意的《海州道中二首》,是其古體詩中少有的佳作:孤舟夜行秋水廣,秋風滿帆不搖槳。荒田寂寂無人聲,水邊跳魚翻水響。河邊守罾茅作屋,罾頭月明人夜宿。船中客覺天未明,誰家鞭牛登隴聲。

  秋野蒼蒼秋日黃,黃蒿滿田蒼耳長。草蟲咿咿鳴復咽,一秋雨多水滿轍。渡頭鳴春村徑斜,悠悠小蝶飛豆花。逃屋無人草滿家,累累秋曼懸寒瓜。

  兩詩作為舟行紀實之作,多側面地再現了北宋後期蘇北農村的生活場景。此間農人的辛勞,逃亡之家的凄涼,田地的荒蕪都得以凸現。由於詩人通過對鄉村風光和蕭條荒涼場景頗具藝術性的描寫,使詩具有較深的含義和可讀性。

  ①   程晉芳:《知行堂文集》卷五。

  ②   胡應麟:《詩藪》。

  另外,像他的一些寫景抒懷小詩《夜坐》、《初見蒿山》、《春日書事》: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

  蟲飛絲墮兩悠揚,人意遲遲日共長。春草滿庭門寂寂,數欞窗日掛空堂。

  詩人在這些詩中,表現出善於攝取小事細景入詩,並以其觀察精細,構思奇巧,真切自然地表達了自己在不同情境之中的內心情懷。而這種情懷與詩中的氛圍和諧一致,令人有如入其境之感。   來自:龍的天空

原文:http://www.lkong.net/thread-412748-1-1.html
推薦閱讀:

【轉載】談因說果話古今 江西黎川絕戶墳
江西出台政務公開工作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江西美食集結號
地理答啦:九江地理位置優越,與南昌相比,是不是更適合成為江西省會?
江東江西南北父母卦

TAG:文化 | 江西 | 江西詩派 | 黃庭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