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遠:歷史上那些強悍的女人們

在今天獨生子女的背景下,很多男孩子從小萬千寵愛在一身,沒吃過苦,也不會照顧人,性格柔弱,不會擔當,有些男生,甚至以扮演「偽娘」為樂,在男性特徵趨向中性的同時,當然逼得一些女性身上雌性激素少了、雄性激素多起來——「當男人不像男人,女人只能像男人一樣生活」。關山遠最近有一樁大學求愛新聞說,一男生為贏得「女神」心,燃起一圈心形蠟燭,很是浪漫,但悲劇的是:這個故事超越了「感動然後」體裁,「女神」和她的女伴們一盆水把蠟燭澆滅了,還把水盆扣在求愛者的頭上。她究竟是「女神」還是「女漢子」?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女漢子」這個詞流行起來,甚至有人為「女漢子」生造了一個英文名字「wo-man」——雖然外表上還是和女性woman沒有區別,但是一條橫杠把wo和man隔開了,由此說明她也具備man的特點。有刻薄者甚至稱:女漢子歸為男人和女人之外,世界上存活的第三種人。「女漢子」現象,無疑是某種程度上性別錯亂的折射,這種錯亂,在父系社會確立之後的數千年來,其實並不罕見。那些強悍的女人們不久前,網路流傳這樣一張照片:來自俄羅斯的健身愛好者Julia Vins,面龐精緻,肌肉發達,結實的手臂和發達的肱二頭肌,令網友嘆為觀止,贈名為「最萌女漢子」。前些年有部風靡一時的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全智賢飾演的女主角,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女漢子」。韓國重男輕女現象比較嚴重,但無論是《我的野蠻女友》還是《我的老婆是大佬》,都展現了韓國女性強悍的一面。藝術是生活的折射,據報道,去年有278名韓國妻子因毆打、虐待丈夫行為被警方逮捕。歷史上的強悍女子,就不僅僅是毆打、虐待男人了。她們往往權傾一時,甚至君臨天下。正在熱映的《狄仁傑傳奇之神都龍王》,劉嘉玲飾演的武則天,不怒自威,御下有方。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李唐王朝二百九十年的歷史,有近半個世紀是由她這位女性皇帝導演的。她一生的功過,經受一代又一代人的評說,其中有褒揚也有貶抑。但無人否認,她是歷史上最為強悍的女人之一。這樣的強悍女人還有很多,比如慈禧,比如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比如古埃及的哈特謝普蘇特,比如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她在任期間發動了鴉片戰爭,打敗了當年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上述這些強悍的女人給後世留下了無數美艷的傳說,因為她們不僅掌握了巨大的權力,而且擁有非凡的美貌。相比之下,同樣強悍的賈南風皇后,留下的就是另外一種故事了。賈南風是西晉時期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晉書》記載說,賈南風「丑而短黑」,「妒忌多權詐」,不僅貌丑,為人也極毒辣,自己生不了兒子,還不讓皇帝碰其他女人,「妃性酷虐,嘗手殺數人。或以戟擲孕妾,子隨刃墮地。」後人稱「賈南風醜婦滅國」,她是西晉時期「八王之亂」的始作俑者之一。此醜婦頗為風流,史書《晉書》及《資治通鑒》都記載了她淫虐後宮的故事,除了與太醫令程據私通以外,更經常派人在路上尋找美少男,並加以虐殺。有一小吏因俊美而免於被殺,但因突然有華貴衣服而被以為偷竊,最終竟然供出了他曾與賈南風同睡歡樂數日,更獲得這些物品。眾人聽小吏講完,都明白了這女子就是皇后賈南風,便訕笑著離去……這類文字見諸史書,足見後人尤其是男性著史者對賈南風的痛恨——武則天、葉卡捷林娜風流倒也罷了,人家美貌,你一個醜女,也這般這般,怎不令天下男人憤慨?強悍的女人,終有離去的一天,而評價她們的,還是男人。筆者曾往陝西參觀過乾陵,武則天與丈夫李治合葬於此,雖然李治羸弱不堪,雖然武則天貴為天子,但她依然是以皇后身份下葬,墓前一塊無字碑,令後人感慨萬千。歷史動蕩中的「女漢子」動畫片《瘋狂原始人》里,女兒骨骼粗大、肌肉強健,跟她那位滿嘴大牙的粗豪爸爸十分相似,堪稱「女漢子」。這部動畫片中還有一個有趣的角色,那個來自外族的少年,智商明顯高於片中這一家子,但身形瘦削,常被「女漢子」一把挾起來。這是事關人類進化的有趣隱喻。男性女性的確立,既是生理區別,也是社會分工。即使在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男女因為適應酷烈環境生存需要而同樣需要粗壯體型的同時,形體上還是有所區別,這在考古發現中可以看出,而當時男人側重狩獵、女人負責採集與照顧後代的分工,也直接確定了千百年來男人與女人的很多分別。人類文明的發展,絕不可能只是在男人狩獵、女人採摘這樣的田園牧歌中順序展開。在社會發生巨大動蕩尤其是大範圍的戰亂時,慣常的男女分工被破壞,而男女的角色也不可避免發生轉變。對比一下《楊家將》與《紅樓夢》中的女性形象,頗有意思:強悍的楊門女將與柔弱的林黛玉。楊門女將,赫赫有名,但她們是被迫上戰場,因為男人們都戰死了,一群寡婦,不得已肩負男人的使命。《楊家將演義》一書問世於明代嘉靖年間,主要是融會了宋元以來廣泛流傳的各種楊家將故事和傳說,這些故事與傳說流傳時,正是改朝換代之際,戰火連綿不斷,軍民死傷慘重。當大量男性在戰爭中失去生命時,歷史賦予了女性本不屬於女性的使命,楊門女子成了女將。而《紅樓夢》成書於清乾隆四十九年,所謂「盛世」,文恬武嬉、奢靡無度。從這個角度再審視成書於元末明初的《水滸傳》,也是頗有意味的事情:這部小說中有好幾個「女漢子」的形象,比如孫二娘,比如扈二娘,同樣,《水滸傳》中也有另外一類女子形象,比如潘金蓮、潘巧雲,與強悍而正義的孫二娘扈二娘相比,她們是柔弱而淫蕩的。前蘇聯有一部著名的電影《第四十一個》,講的是紅軍女戰士瑪柳特卡,她讀書少,自認為是「鄉下傻瓜」,但她是一個神槍手,在已經擊斃四十個白衛軍軍官後,俘虜了一名有著迷人的藍眼睛的白軍中尉,在押送途中,隊伍被衝散,後來只剩下瑪柳特卡和中尉流落到一個無人荒島上,兩個階級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修養不同、追求不同的青年男女相愛了。過了很多天,中尉發現海面上出現了一隻帆船,兩人欣喜若狂,緊緊擁抱。但是,這是一艘白軍的船。當中尉瘋狂地朝船衝過去的時候,瑪柳特卡的槍響了。中尉躺在水裡,瑪柳特卡跪下來擁抱他,把他的頭緊緊摟在懷裡,哭了,喃喃地喊著:「藍眼睛……我的藍眼睛……」「女漢子」是「偽娘」造就的?有好事者總結了「女漢子」的性格特點,例如:她們不會撒嬌,性格大大咧咧;不喜歡化妝;異性緣好,與男生稱兄道弟;出口成「臟」,可以不用甩干桶,手擰就干,腳比較大,討厭別人說她們是女漢子,頭腦靈活,打大型遊戲小菜一碟;非常獨立、自強、個性顯著,偶爾學學其他女生,效果卻適得其反;最關鍵的是,都沒有男朋友。「女漢子」的反義詞是「軟妹子」,相比前者,男性無疑更喜歡後者,就像《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對霍青桐是敬,對香香公主卻是愛。既然知道男人不喜歡「女漢子」,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女漢子」?社會上有很多分析,比如女人追求獨立自主,又比如職場競爭激烈,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降低要求,果敢、進取、主動等男性氣質更易獲得成功,女性為了取得成功,不得不以女漢子形象出現,以獲取更多機會。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女漢子」往往是男人尤其是「偽娘」逼出來的。歷史上,賈南風的丈夫司馬衷、武則天的丈夫李治、慈禧的丈夫咸豐……無一例外都是性格懦弱之輩,李治、咸豐都體弱多病,體、智均不如自己的妻子,而司馬衷,更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昏庸無能的皇帝,他被評價為「甚愚」或「白痴」,關於他的經典段子,包括著名的「何不食肉粥」:有一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有人把情況報告給晉惠帝,但晉惠帝卻對報告人說:「沒有飯吃,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在今天獨生子女的背景下,很多男孩子從小萬千寵愛在一身,沒吃過苦,也不會照顧人,性格柔弱,不會擔當,有些男生,甚至以扮演「偽娘」為樂,在男性特徵趨向中性的同時,當然逼得一些女性身上雌性激素少了、雄性激素多起來——「當男人不像男人,女人只能像男人一樣生活」。女作家六六在自己的新書《女不強大天不容》的發布會上曾說:「如果男人不疼我們,我們又沒有獨立的事業,女性就容易缺乏安全感,所以女性永遠不要放棄選擇的權利,不然就只能處於弱勢……」這話很經典,或許每個女人心中都有一個「軟妹子」的夢想,但無奈變成了「女漢子」。若干年前,一些希望女兒「巾幗不讓鬚眉」的父母,愛給女兒取名「勝男」,現在,叫這個名字的女性已經很少了,她們更多以非常女性化的名字出現,只是,一個個美麗陰柔的名字後面,不少是「女漢子」。這是時代的進步,還是退步?或許,只是時代的無奈吧
推薦閱讀:

一孔之見:神權不下縣之我是關神!
歷史中的多爾袞是如何死的?我們都被歷史給忽悠了
一名優秀政客的自我修養
元明清時期的歷史
三分鐘讀懂日本2600年歷史

TAG:歷史 | 女人們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