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小孩」是源自於兒時經驗存在於人們內心的一個心理實體。很多人的形體雖然長大了,卻因為小時候的一些基本需求沒有被滿足,或有被傷害的經驗,導致這些人的內心其實還存留著脆弱、受傷、需要被關注的童稚小孩,
05-31
「內在小孩」是源自於兒時經驗存在於人們內心的一個心理實體。很多人的形體雖然長大了,卻因為小時候的一些基本需求沒有被滿足,或有被傷害的經驗,導致這些人的內心其實還存留著脆弱、受傷、需要被關注的童稚小孩,這就是內在小孩。同時,這些人日後自我關懷與照顧能力也沒被發展出來,以致於童年的負面經驗仍持續干擾長大成人後的生活。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孩子,大多數人在外表上雖然長大成人,然而在內心深處卻有個受傷、哭泣卻沒有跟著一起長大的「內在小孩」。我們不確定他的年紀,但是很多時後他比我們以為的還要小。他是我們在年幼時受傷破碎的部分,深深地埋藏在我們的心裡。他有時哭、有時笑、有時憤怒、有時悲傷。有時他希望你的擁抱,有時卻又想對你大吼大叫。這個孩子住在我們內在的核心,往往比已長大的我們更清楚我們真正的需要。
大多數人在童年期都有程度不等的創傷經驗,或有著缺乏被愛、被呵護的遺憾,有些人會出現「缺愛症候群」,如情緒困擾、不當的情緒表達,對於具有不良企圖的愛,無法分辨且缺乏免疫力,極容易被騙、被引誘,缺乏愛護自己身體及尊重他人的能力等。這些創傷經驗若沒有適當處理,在成人後,仍可能幹擾成人的生活,尤其在擔任父母的角色時,沒有自我關懷、安慰的能力,往往也難以扮演滋潤型的父母,甚至形成虐待循環。 對某些人來說,和自己的內在小孩接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小的時候,這個小孩便已經歷了許多創痛,他變得退縮膽怯,渾身是傷。他藏在你的深處,也許期望你可以給他撫慰,卻因為太過害怕會牽動傷口而假裝不需要你的注意。他不想長大,只想當個無助可憐的小朋友,與已是成人的你常常發生衝突。當你在需要卯足勁往前衝之時,這個內在小孩卻可能只想留住你的腳步、告訴你,你的衝刺只會讓自己更受傷。
有的內在小孩會主動地向你求救,用不安和焦慮來引起你的注意力。他希望你除了將注意力放在外在事物(例如金錢、朋友、工作、家人期待等等)之外,還可以花些時間與他相處,陪伴孤獨害怕的他。這個小孩若是長期受到忽視,往往會變得憤怒,並將這股能量轉到你的身體上,使得你的身體出現疼痛或不適。有的內在小孩擔心受你責備,因而決定躲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當內在小孩把與你之間的聯繫阻斷,他也帶走了你的感覺,留下空有軀殼的你。 正因為如此,和內在小孩接觸時,接納他可能的情緒是重要的。也許一開始這個小孩只想哭泣,那麼允許他哭泣。也許這個小孩還不想和你太靠近,那麼允許他這樣做,並且仍舊祝福他、陪伴他。內在小孩往往是敏感警覺的,他需要你的接納與支持,才能安心地呈現自己,發洩多年來的傷痛--恐懼、憤怒、悲傷、失望、和無助。慢慢地,他也會告訴你他的需要,讓你有機會回應,並且與他分享你的喜樂哀懼,共同走向充滿希望與愛的未來。
要滿足自己內在小孩對父母愛的渴求,我們可以從練習做自己內在父母開始練習,因為我們最清楚自己內在小孩的需求,所以我們有當自己內在小孩好父母的優勢條件,而當我們漸漸學習懂得照顧自己內在小孩時,未來我們的孩子也就能從我們這邊得到所需的滋養。相信在愛與關懷下,從每個人生命的創傷裂痕中,都可以開出美麗的生命花朵。
-------選自《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推薦閱讀:
※短暫的事實
※人為什麼看不到神?現代科學為什麼不能證實神的存在!
※農曆中存在閏正月嗎? | 問答 | 問答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誰再跟你說「存在即合理」,你就大耳光子抽他
TAG:經驗 | 心理 | 需求 | 形體 | 內心 | 存在 | 小時候 | 受傷 | 脆弱 | 傷害 | 關注 | 沒有 | 內在 | 被關注 | 實體 | 小時 | 一些 | 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