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海關
山海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約15公里處,南瀕渤海,北靠燕山,中間只有一寬7.5公里的狹長地段,是華北通往東北的咽喉要道,素有「兩京鎖匙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美譽。
山海關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81年)。城牆高14米,周長4000多米,周圍建有深8米、寬16米的護城河。其城防體系以關樓為中心,包括羅城、翼城、哨城、城台、敵樓等建築。東邊老龍頭直入大海,西邊九門口直上燕山,連綿二十幾公里。
山海關城樓高24米,關樓上高懸「天下第一關」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關樓巍峨,風光旖旎,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古代關隘。
歷史上發生在山海關的戰事很多,但有兩次戰事影響是非常大的。一次是明代名將袁崇煥於1626年將率領13萬大軍進攻寧遠城的努爾哈赤用大炮擊傷,並因傷而亡,實現了明王朝第一次取得對後金政權作戰的勝利。
1627年,繼任皇位的皇太極改變戰略,率領軍隊繞過山海關,取道蒙古,突破龍井關,進而擊敗由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帶領的4000名援軍,大敗大同總兵滿桂和宣府總兵侯世祿的部隊,兵臨北京城下。此時的袁崇煥率軍馳援北京,延緩了後金軍的攻勢。皇太極不敢戀戰,只好退出關外。之後崇禎皇帝卻中了敵方奸計,誤殺了愛國名將袁崇煥,使得明王朝失去了一位捍衛疆土的大將,對明王朝的北部邊疆防禦產生了重大影響。
另一件是吳三桂引清軍入關事件。1644年,明王朝在李自成農民軍的打擊下很快土崩瓦解,李自成佔領了北京城。當時的吳三桂任寧遠總兵,率軍駐守山海關、寧遠城一帶。李自成奪取北京城後當即派人帶重金前往山海關遊說吳三桂投降。吳三桂見大勢已去,同意投降李自成,並將山海關防務交付於前來遊說的唐通,自己率兵前往北京見李自成。當吳三桂行至永平沙河驛時,遇到了從京城裡逃出來的家人,說吳家老父被李自成的軍隊抓去拷打,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搶去。聞聽此訊,吳三桂深感奇恥大辱,對李自成的軍隊不再抱有幻想,於是下令返回山海關,出其不意地將唐通殺敗,奪回山海關。此時的清王朝早已對中原垂涎三尺,得到信息,多爾袞立刻率軍逼近山海關,吳三桂修書向清廷投降,引清軍入關,殺敗李自成大軍,從而導致了中央政權更疊,建立了大清王朝。
(2)居庸關
居庸關坐落在北京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兩側均是懸崖峭壁,險不可攀,是天下「九塞」之一,自古就是北京的屏障。
在歷史上居庸關曾屢次更名,三國時叫「西關」,北齊時叫「納款關」,唐朝時叫「薊門關」,後來又叫作「軍度關」,遼金之後才叫居庸關。
居庸關是太行八陘之一,是北京西北部的門戶,《金史》上曾記載有:「中都之有居庸關,尤秦之淆涵,蜀之劍門也」,可見居庸關的「險絕」。
歷史上北京城幾次易主幾乎都與居庸關的得失有關。遼代末年,金兵攻打居庸關,遼國集重兵隱蔽於懸崖之下,突然崖石崩塌,遼兵死傷慘重,金兵攻下居庸關。金代時金兵據守居庸關,元兵多次攻打無效,金兵為固守,乾脆用鐵水將關門封死,元軍無功而返。後元軍繞過山中小道至關南,金兵見狀潰散,元軍攻下金大都。元朝末年,明兵也是從居庸關攻入關中,直搗元大都的。由此可見,居庸關對保衛京城有多麼重要的作用。
(3)紫荊關
紫荊關位於河北省易縣西北45公里處,相傳因關內外遍布紫荊樹而得名。
紫荊關建在紫荊嶺上,東依萬仞山,西據犀牛山,北面是拒馬河,南面是十八盤,是著名的「長城內三關」之一。
紫荊關結構複雜,布局嚴謹,有城門9座,水門4座,環環相套,易守難攻,關城總長10516米。
說起與紫荊關關係密切的戰役就不能不提及明代發生的「土木之變」。1449年蒙古族中的一支少數民族瓦剌族日漸強大,並不時地侵擾明王朝,當年蒙古大軍大舉進攻長城沿線,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蠱惑下,下詔親征。當部隊行至距懷來縣城約20餘里的土木堡時,被蒙古瓦剌族軍隊包圍,部隊大部被殲,明英宗被蒙古大軍俘去。之後,瓦剌族軍隊的首領先是挾持明英宗皇帝經大同攻至紫荊關下,遭遇明朝軍隊的頑強抵抗而不得過。於是先派精兵沿山間小道,偷越紫荊嶺,從後面向明軍發起進攻,才攻破紫荊關,大軍直抵北京城下。明朝在兵部尚書于謙的率領下,領兵22萬與蒙古軍激戰,蒙古軍久攻不下,只好撤回草原。
(4)雁門關
雁門關,又稱西陘關,位於山西省代縣西北20公里處,是扼守塞北通往山西及華北的重要戰略據點,素有「西抵寧武、偏關,東連紫荊、倒馬,北拒塞外高原,南屏京畿防務」之譽,是天下九塞之一。
雁門關地處衝要,周圍山勢險要,峰巒錯聳,歷史上曾發揮過重要作用。唐代時防突厥;宋代時防契丹;明代時防蒙古,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雁門關建築非常雄偉,城周長約1公里,存有三座關門,有大石牆3道,小石牆25道,關樓保存完好,門上有一聯:「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表明了雁門關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
在中國自古就有「得雁門者得天下,失雁門者失中原」的說法,因此也就造就了雁門關一帶長城內外的硝煙戰火不斷。歷史上發生在雁門關一帶的戰爭共有1500多次,其中載入正史的就多達100多次。至今雁門關外還佇立著為紀念戰國時期趙國良將李牧抵禦匈奴而建的「靖邊寺」。
李牧當年為趙國守邊疆,多次擊敗匈奴軍隊,使匈奴軍10年不敢冒犯趙國邊界。後來秦國攻趙,李牧率軍大破秦軍。秦軍為消除李牧這一阻礙,使用反間計,使趙王中計,派人逮捕了李牧並將其處死,導致了趙國的滅亡。
在雁門關上,不僅有李牧這樣的忠臣良將,霍去病、衛青、李廣、楊家將等一代又一代的守邊將士,都曾在這裡書寫了一起又一起愛國主義的動人篇章。
(5)寧武關
寧武關位於山西省寧武縣,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萬里長城上著名的「外三關」之一。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大軍50萬連克太原與忻州,與明朝大將周遇吉所率領的4000餘殘軍在寧武關決戰。周遇吉激勵將士與李自成決以死戰,李自成在付出了數萬人馬的生命之後,才攻佔了寧武城。
寧武關之戰對農民起義軍和明朝軍隊雙方都產生了十分重大的震撼作用。李自成自己已對前方戰事信心不足,認為前方尚有大同、宣府、居庸等關隘,攻克北京談何容易,因此有了退軍之意。而周遇吉的軍隊在明軍中是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周遇吉的失敗對明軍其它部隊產生了重大影響,軍心動搖。恰在此時,大同守軍將領姜瓖偷偷派人向李自成遞交了投降書,李自成大喜過望,立即派人接收了大同防務。大同守軍的投降如同推倒了多米諾骨牌,宣府、居庸等地的明朝軍隊或投降或潰散,使李自成軍的軍隊輕而易舉地攻入了北京城,明朝滅亡。
(6)偏頭關
偏頭關又叫偏關,位於山西省偏關縣,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長城「外三關」。因其西臨黃河,東連大同盆地,南接管泠山,北與土默川相鄰,地理位置特殊,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其關城建設隨山就勢,很不規則,東仰西伏,像一隻頭枕塔梁山,卧於關河岸邊的巨犀,故而人們又稱之為「犀牛望月城」。名將尉遲敬德曾在關東建九龍寺,宋代楊延昭也曾在此守衛過邊關。
偏關城有三座城門,分別叫作「晉北鎖匙」、「文明啟瑞」、「永鎮邊陲」,城中標誌性建築是35米高的明代文筆凌霄塔。
(7)平型關
平型關位於山西省繁峙縣與靈丘縣交界處的平型嶺下,因地貌形狀如寶瓶而得名,是內長城沿線重要的關隘之一。
使平型關名揚天下的事件是抗日戰爭期間林彪率領的八路軍115師在此與日軍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1937年9月25日,日軍坂垣師團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一千餘人,攜帶輜重,傲橫而又不可一世地由靈丘縣向平型關開進,被林彪率領的八路軍在長度不足5公里的狹長地帶打了個伏擊。戰鬥從上午10點開始至下午1點結束,全殲日軍一千餘人,擊毀汽車一百餘輛,這是中國軍隊自抗戰以來取得的第一個大勝仗。
(8)娘子關
位於山西與河北交界的太行山脈西側井陘西口,因唐高祖的三女兒平陽公主曾率領數萬人馬在此駐守而得名,是著名的長城關隘之一。
娘子關南北長400米,東西寬150米,東』南各開一門,城內至今尚有許多當年守城將士的後代在此居住。東門外石券上刻有「直隸娘子關」幾個大字,南門外書有「京畿藩屏」四個大字,門上有一副對聯:「雄關百二誰為最,要路三千此併名」,城樓下懸有「天下第九關」匾額。
(9)玉門關
玉門關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90公里處,據說是由於和氏玉經此地傳入中原而得名。如今玉門關的遺址為黃土夯築方城,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米,牆高9.7米,面積約630平方米,系漢武帝時所設立的關隘,是古絲綢之路必經的關隘之一。唐代詩人王之渙在他的《涼州詞》中寫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使得玉門關更加名揚天下。
(10)嘉峪關
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的嘉峪山下,始建於明代,素有「天下第一雄關」的稱譽,有著「河西重鎮」、「邊陲鎖匙」的稱謂,是萬里長城西部最為重要的關隘。
嘉峪關雄渾龐大,傲立於茫茫沙漠之中,佔地2500多平方米,是目前西部保存最為完好的古關隘。這裡是河西走廊的最窄處,再向西便是陽關和玉門關了,當年霍去病曾在此六征匈奴,張騫持節出塞,唐玄奘出嘉峪關西行取經的故事都發生在這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