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但別看輕「火腿香腸可致癌」
□羅志華
北京時間26日晚間,位於法國里昂的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報告,確認將加工肉製品列為致癌物,因有「充分證據」表明其可能導致結腸癌;紅肉類也有致癌可能。(10月27日《京華時報》)
這一報告將加工肉製品列入第一類致癌物質名單中,與煙草、酒精飲料等歸於同一類。這對相關肉製品加工企業難免會產生衝擊。比如中國肉協認為報告結論下得太早,並迅速與世界肉類組織取得聯繫,表示對這一報告的關切。
從民間的角度看,我國民眾有食用火腿、香腸、鹹肉等加工肉製品的傳統,有些山區農村還大量食用腌制或煙熏肉類。若從防癌的角度看,這些習慣也許應該有所改變。可見,如何理解和看待這一結論,是相關企業、餐飲單位以及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話題。
首先應該看到,世衛組織及其下屬機構在得出這一結論前,一定經過了嚴謹的論證,且利益相關方的質疑與反對,難以站在中立而客觀的立場,不具代表性。何況加工肉製品特別是腌制肉類食品具有一定的致癌性,這一點早就是社會共識,其致癌的機理也被業界證實,此次世衛組織僅是將之進一步明確而已。用理性和積極的心態來看待這一結論,它對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社會的防癌能力都不無裨益。
例如,喜好腌制或煙熏肉類食品,固然與多年的習俗有關,但初始的原因,則是因為在沒有電的年代,腌制或煙熏成為儲存肉類食品的不二良法。然而,社會已發生了巨大變化,當前已不必依靠腌制或煙熏來儲存肉類食品;而食物的豐富、烹飪技術的提升等,也讓人們隨時隨地可獲取新鮮可口的肉製品。因此,我們是否有必要仍大量食用腌制或煙熏肉類等加工製品,要不要讓飲食習慣與時俱進,的確值得好好思考。
同時也要看到,自媒體對於癌症恐慌有放大效應,在微信朋友圈裡,許多養生防病謬誤被廣泛傳播,恐癌恐病情緒總是被不斷放大。因此這一結論被確認,很容易引發不必要的恐慌,導致民眾對肉類加工品過度排斥。但事實上,全球每年死於癌症的人群中,只有大約3.4萬人是因食用較多加工肉製品,相比每年有大約100萬人因吸煙、60萬人是因飲酒、超過20萬人是由於空氣污染患癌症而死亡,這個發病概率其實很低。
因此,對於「火腿香腸可致癌」這一結論首先不能輕看,有必要藉此促進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也要認識到,致癌因素很多,這不過是其中一種而已,沒有人能夠排除所有致癌因素,因此在防癌觀念上,反而應該看淡些。
推薦閱讀:
※如何烹飪金華火腿?
※中國人無奸不商?生產地溝油的不吃地溝油。生產火腿腸都不吃火腿腸。但問題是,有一天生產地溝油的也遲早買火腿腸來吃呀!難道這不是一種惡的循環嗎?
※義大利的帕爾瑪火腿有什麼特點,怎麼吃比較好?
※蘑菇火腿心花邊比薩怎麼做?
※小何塞火腿跟 5J 火腿等其他的西班牙火腿比,優秀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