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孩子調皮」來掩蓋「沒教養」,這些禮儀,孩子一定要學會!
05-31
上周,一個鄰居帶著5歲的孩子來我家找瓜瓜玩,由於在小區經常見得到,所以也算是比較熟的朋友了。或許小孩正處於探索階段,來到家裡後很喜歡弄弄這個,玩玩那個,想到小孩子嘛,也就沒在意。後來我們大人在聊天的時候,對方小孩居然跑到我的卧室去了,在床上蹦蹦跳跳,出於待客之道,我並沒有顯露出來,只是讓對方小孩出來和瓜瓜一起玩玩具,叫了幾次沒理我後,又拿出零食才讓她乖乖從房間出來。 玩著玩具,吃著零食,過了一會兒,零食沒了又開始自顧自的去客廳的抽屜里找,而在整個過程,孩子媽媽只是表面上說了一句「這孩子,在家裡慣壞了,真煩人,管都管不住」。後來找了個借口,趕緊把她們送出了門……
推薦閱讀:
關上門後,我在想,要是我瓜瓜以後這樣,是有多討人厭,都說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如果父母都沒意識到禮貌的重要性,那麼孩子又會重視禮貌的重要性嗎?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裡也慣著,難免會有部分小孩太過調皮,但是該有的禮儀教育絕對不能少,不然就是沒教養。 1餐桌禮儀 飯桌上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也是小孩最先接觸的禮儀之地。---不可以做的
孩子在飯桌上不可以這樣做:大喊大叫,拿著餐具當玩具,用手直接拿菜盤裡的菜(可以倒到小碗上讓寶寶拿)。 ---可以做的 飯前飯後洗手,夾不到的菜告訴旁邊的大人幫忙夾。2做客禮儀
去別人家做客時,一個小孩的言行舉止就反映出了一個家庭的素質教養。 ---不可以做的 隨便進主人的房間、亂翻主人抽屜、和主人家的小朋友大聲起爭執、拚命搶玩具。 ---可以做的經過主人同意後拿某件東西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看電視,拜別時說謝謝或揮手致意。
3社交禮儀 孩子雖小,也有自己的社交,有一些基本的禮儀也還是要學會。這樣可以讓寶寶長大後更容易面對一些社交活動。---不可以做的
主動給小朋友起外號,嘲笑身體有殘疾的小朋友,說髒話。 ---可以做的 在安全範圍內,主動邀請小朋友一起玩,適當的時候謙讓比自己小的朋友和女孩兒。 4公共場合禮儀 公共場合也要注意小孩的一言一行,不要抱著「反正在外面,誰也不認識我」的想法,否則寶寶會抓住這個心理進行「情感敲詐」。 ---不可以做的 在商場看到喜歡的東西沒買就撒潑,躺在地上不依撓,撕扯父母衣服,隨地大小便,亂跑亂撞,大喊大叫。 ---可以做的 不隨便動商場的安全設施,進店不亂竄亂摸衣服。 擔心孩子太規矩而變得怯懦? 很多家長也會擔心,如果事事給孩子立規矩,孩子是不是會變得更加內向、怯懦,影響正常社交?其實不必擔心,這些規矩並不會束縛孩子的天性,而是會幫助寶寶變得更加自律,更有教養。 父母在教導孩子「有禮貌、懂規矩」的時候,要注意說話分寸,注意場合。如在出門做客前跟孩子講好對方主人家的禁忌,叮囑孩子要注意,告訴孩子在親近關係家庭中能做些什麼,不能做什麼,一般朋友家庭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並告訴孩子兩者的區別,也可以通過編兒歌的方式讓寶寶記住一些基本的禮節。在孩子「不懂規矩」時,先不要大聲呵斥,先以理服人,跟孩子講清為什麼這樣做是錯的,如果同一錯誤犯的太多則可以用稍微嚴厲點的方式。 同時在寶寶不同的年齡段,可以根據孩子的發展特點,要求寶寶明白不同的禮貌用語和待人接物的禮儀,並不斷調整和提高要求。 大眼媽說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別說小孩子還小,不需要過多教導,但規矩就是從小培養的,小時候不教,孩子就意識不到規矩禮貌的重要性,等到6歲以後再來管就難了。那時候父母除了跺腳瞪眼還能怎麼樣?只有從小讓孩子樹立了懂規矩的觀念,才能讓寶寶長大後自律懂禮貌,在社會上也不會吃太多虧。推薦閱讀: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就是不對親近的人發火
※情感|家人都處不好,談什麼修養
※真正的教養在每天的飯桌上,再不教就晚了
※「我想看她會不會流產!」熊孩子猛推孕婦被暴打!孩子可以放養,但不能沒有教養!
※別對愛你的人飆狠話,真的沒什麼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