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養老:「孝」字背後一把刀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中華民族有著優良的文化傳統,「孝順」也就成為衡量人的道德標準之一。「孝」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由上面一個「老」字,下面一個「子」字組成。後來逐漸將「老」字的下半部取消,就是現在的「孝」字,其最基本的寓意是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在上面為孩子遮風擋雨,孩子長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背著父母,這就是「孝」。

然而,這個大大的「孝」字,看似有情,事實上在當代社會卻猶如一把利刃,在長久地傷害並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

首先就是推卸社會責任,嚴重阻礙社會養老制度的發展。

在西方國家,養老從來都不是建立在子女的「孝道」上的。因此,一位老人的晚年幸福與否也就相對獨立,無需看兒孫的臉色,同子女的道德水平也沒什麼太大的關係。毋庸置疑,如果有孝順的兒女,老人的晚年生活當然會更加愉快。但是,在一個制度健全的文明社會,任何人的幸福本身就應該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而非建立在某個人的道德水平之上。用抽象的道德來保證老人的幸福,這本身就很不靠譜。

而中國傳統的「孝」文化,卻在最大限度將全部責任推到弱不禁風的個體身上。這就導致「孝」這個字看上去很美,而事實則是不堪入目慘不忍睹。僅僅在中國農村,就有很多老人到最後孤苦伶仃無人問津,甚至不得不走上上吊自殺喝農藥的道路。說起來,皆因子女不孝的緣故。然而,在人們譴責不肖子孫的時候,卻很少有人想過:單單建立在「子」上面的中國老人的晚年,是否過於單薄?

於是,也就有了十幾歲的孩子連上大學都要千里迢迢帶上病重的母親,這自然贏得了「孝名」,但可憐的是,在中國文化中長大的孩子,小小年紀就獨自一人承受所有的壓力,而且還心甘情願,從來也沒有想過:怎麼就沒有人來幫幫我?

其次,「孝」字的定義也成問題。

如何評判子女「孝」還是「不孝」?中國古語已經給出了答案:百孝順為先。這句話的潛台詞也就是:只有老人滿意,方才為孝。孝,首先就不能惹老人生氣。

這句話的基礎,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上的,這個假設就是:父母雙親是神聖不可褻瀆的,是永遠正確的,是絕對不能得罪的。一句話:「生養之恩大過天」。由此,中國的家庭也就是「長幼有序」,而非「人人平等」。

也可以這樣理解,在傳統文化中,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就欠下了父母一份債:生命之債。如果再加上養育之恩,這就變成了「生養之債」。由此,在家庭教育中,也就會有:大人說話,小孩不許還口頂嘴的道理,因為「債權人」與「債務人」的關係,永遠都不可能是平等的。而這筆債,就需要用「孝」來還,否則就是忘恩負義,欠債不還。而當父母以「恩人」以及「永遠正確」的身份出現的時候,在家庭教育中,也就很難實現真正的公平和平等對話。

但是,卻從來沒有人想過,作為「債務人」,孩子其實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就背負了一筆毫不知情的債務,這其實很不公平。

由此,也就常常在文藝作品中看到如下場面:一位古代的高官,無論前一秒鐘多麼理直氣壯,暴跳如雷,一見到自己的老母親,就立馬矮了三分,比如賈寶玉的爹見到賈母。在古代,「孝」字可以壓死人,在中國,即便再不孝的子女,在父母死後也常常會哭給別人看,就是怕背上不孝的罵名。

也可以這樣理解:「孝」這個字是可以不講理的,「百孝順為先」,也就意味著道理永遠都在長輩這一邊。

而最最糟糕的是,「孝」字往往又會對中國父母產生誤導,把晚年「指望」孩子看做是一種理所應當。常常會聽到中國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會開玩笑說:「等爸爸媽媽老了以後,就指望你了」。由此,養兒防老,子女就成為自己的一筆長線投資以及私有財產。從而讓他們將晚年幸福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在情感上的寄託。

而事實是,作為一個大寫的「人」字,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和幸福感。當一個人的幸福,完全指望在另一個人的身上時,對於兩位當事人而言,都將是一場災難。

「指望」,就意味著有一雙眼睛,時時都在期盼著你,分分秒秒都在等待著你的陪伴。對當事人而言,「等待」和「期盼」的過程將會是一種煎熬。如果24個小時只陪伴了4個小時,那其他20個小時就意味著「不幸福」。而對於被「指望」的對象來說,就猶如背上了沉重的枷鎖,喪失了一半的人身自由。他必須為他人的幸福與快樂負責。這個時候,往往「指望」就變成了一種負擔。

而這種「指望」在事實上又會造成很多中國老人的悲哀晚年。在「孝道」的影響下,很多中國老人將自己僅有的家產賣掉去投奔子女,通過斷了「後路」的方法換來晚年子女在身邊的陪伴。這種做法的背後,本身就是對於沒有子女陪伴的生活的一種排斥,認為唯有子女在自己的身邊,方才會有幸福來到。而無數事實告訴人們,很多家庭由此變得雞飛狗跳,老人們也毫無幸福可言。他們倒貼錢當保姆,忍辱負重,就為了「在一起」。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在「孝」文化的影響下,從情感上無法做到自立。

 

事實上,無論是對於父母配偶還是子女,幸福都應該在自己的手裡,建立在他人基礎上的快樂,永遠都是那麼薄弱和不堪一擊。無論是親情,還是友情和愛情,當事人都應該是相互獨立,彼此平等的,唯有如此,幸福才會來得公平而又牢靠。

由以上不難看到: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孝」字背後其實是一把刀,這把刀割斷了社會與養老的聯繫,逃避了健全養老制度的社會責任;這把刀也從孩子一出生起,就架在了孩子的脖子上,讓他背負一生,嚴重阻擋了家庭教育的公平平等對話;這把刀也為親情蒙上了陰影套上了枷鎖,對中國老人的晚年幸福做出了種種錯誤暗示,即:唯有有「子」的支撐,「老」方有幸福可言。而對於子女而言,很多時候,對父母的陪伴,也不再是出於情感上的想念,而是因為「需要」,出於「孝道」。讓人們在精神層面淪為「孝」的奴隸。它將子女時時刻刻置於不安之中,唯恐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成為傳統文化中的「大逆不道」。

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孝文化的出現有她的科學合理性,特別是在過去物質資源匱乏,社會發展水平低下的情況下,在過去中國幾千年歷史發展過程中,對於家庭的穩定起到過極大的促進作用,讓中國的養老問題充滿了西方世界所沒有的人情味道。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當代社會不應該固守著「孝」字不放,一廂情願地指望僅僅憑藉個體的道德就解決養老問題。

分享:
推薦閱讀:

智慧養老為啥這麼火?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養老新規範意見出台影響有多大?(後附12種養老經典模式)
房屋以舊換新養老只是養老公寓的營銷手段
來了!最全最新老年社會工作服務指南!(需收藏)
老人給兒女帶二胎,怕生病、死不起,自嘲是「老年漂」

TAG:中國 | 中國式 | 養老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