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泉讀史【22】由「國姓爺」聯考及南明政權和鑄幣

 

今年是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祖國寶島台灣350周年。

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者侵佔中國台灣。清初,鄭成功下決心趕走侵略軍。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鄭成功親率二萬五千名將士,分乘數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鄭軍乘海水漲潮將船隊駛進鹿耳門內海,主力從禾寮港登陸,從側背進攻赤嵌城,並切斷了與台灣城的聯繫。戰鬥中,侵略軍以「赫克托」號戰艦攻擊,鄭成功一聲令下,把敵軍緊緊圍住,60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托」號擊沉。赤嵌的荷蘭軍在水源被切斷,外援無望的情況下,向鄭軍投降。與此同時,又擊潰了台灣城的援軍。盤踞台灣城的侵略軍企圖負隅頑抗,鄭成功在該城周圍修築土台,圍困敵軍8個月之後,下令向台灣城發起強攻。康熙元年(壬寅1662)初,侵略軍頭目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籤了字。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我國神聖領土台灣。

鄭成功(1624年-1662年),福建南安人。原名鄭森,字明儼,號大木。後由南明唐王隆武皇帝賜國姓朱,名成功,故又稱國姓爺。鄭成功為明朝最後一個強調反清復明的官員,並驅走當時佔領台灣的荷蘭人,並且流傳下極富傳說色彩的古迹和故事。

鄭成功所處的時代,正是明末風雨飄搖,中國社會由封建社會開始資本主義萌芽,加之社會矛盾、民族矛盾交叉激化導致社會大變動的時代。

南明第一個政權,是福王朱由崧於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在南京建立的,年號弘光,史稱「弘光政權」或「福王政權」。這個政權為東閣大學士馬士英和閹黨、兵部尚書阮大鋮所壟斷,政治黑暗,貪贓妄法,內部矛盾重重。史可法受排斥,以督師之名駐守江北揚州。順治二年四月,清軍破揚州,史可法被執而死,福王被俘。弘光政權滅亡。 福王年號弘光,鑄有小平、折二型錢,版別多種,鑄制尚屬精美。

         

南明第二個政權,就是賜封鄭成功為國姓爺的唐王朱聿鍵,於順治二年(1645年)在福州建立的,年號隆武,史稱「隆武政權」或「唐王政權」。次年,清軍入福建,唐王被俘而死。

南明唐王朱聿鍵(1602~1646)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檉的八世孫,崇禎五年(1632年)襲封為唐王。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後,曾將朱聿鍵釋放。但後來又怕他爭奪帝位,於是命他遷居廣西平樂府(今,西省桂林市南),不久流亡於福建。清順治二年(1645年),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同年閏六月初七,明朝福建巡撫張肯堂、禮部尚書黃道周及南安伯鄭芝龍、靖虜伯鄭鴻逵等,奉唐王朱聿鍵稱監國於福州。二十天後,朱聿鍵受鄭鴻逵、鄭芝龍、黃道周等人的擁立,稱帝於福州,改福州為天興府,改年號為隆武,故後世又稱他為隆武帝。遺憾的是,他食書不化,嚴重脫離實際,加之未經歷練,匆忙登上帝位,不但不能力挽狂瀾,挽救明朝滅亡的命運,反而連自己的性命也丟了。

隆武帝為解決軍需民用,更重要的是宣示存在,曾鑄有隆武通寶。由於僅鑄一年,故存量稀少。所見多小平、折二。 (折五)

南明第三個政權,是桂王朱由榔於順治三年(1646年)在廣東肇慶建立的,年號永曆,史稱「永曆政權」。這個政權後來退守雲、貴,利用李自成、張獻忠的余部抗清,因之存在了十五年之久。

清順治三年(1646年)一月,明朝原兩廣總督丁魁楚與呂大器、陳子壯等人擁立朱由榔為監國,十一月十八日,丁魁楚、瞿式耜等人又擁戴朱由榔於肇慶稱帝,以次年為永曆元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1623~1662)是歷史上南明政權中稱帝最晚、堅持抗清時間最久的皇帝,同時也是南明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榔初封永明郡王,清順治三年(1646年)曾在廣東肇慶稱帝,年號永曆,故後世又稱他為永曆帝。朱由榔在肇慶稱帝15年,鑄幣種類繁多。文字真書,師承崇禎,版別各異,折當全面,材質廣泛。 

               

(徑52.5MM.目測金質)

南明鑄幣,無論正式政權或臨時監國,或沿用封號者,均以年號為錢文,意在宣示政權延續合法,推動反清復明大業。但是,由於先後失敗,未成正果。因此,個人以為,南明錢幣從學術上分析,還不能計在綱類大系之中。

夫史或雲煙,或資料,或遺迹,或遺物,乃資佐證也!攬物追思,回溯時光,歷史人文,得無異乎!故研泉讀史,可孜孜不倦,可溫故知新,可以史為鑒,可上下求索,可面向未來。實為善之善者也!

悉顧誠先生在【南明史】中深刻地分析並得出結論:「幾次抗清局面的好轉,都緣於抗清力量的聯合;而每次大好形勢的失去,均肇始於南明三股力量的分崩離析。而這一切所造成的後果,就是使得本來不成氣候的滿清勢力一而再再而三地憑空得利。」

憑空得利,於我之大喜;反之,憑空得利,於人則大悲。時空喜悲,或達百年!聞者宜慎。
推薦閱讀:

讀史譚經:漢初三元勛之死
《羅織經》的智慧 帶給我們職場的學問
關羽 失敗的根源是自負
讀史鑒帝之二

TAG:南明 | 政權 | 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