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當我們教課文的時候,我們在教什麼
作者簡介
薛法根,中學高級教師,語文特級教師,現任江蘇省蘇州市盛澤實驗小學校長。著有《為言語智能而教》、《教育的名字叫智慧》、《薛法根語文教學藝術》等。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閱讀是吸收內化,作文是傾吐表達,習慣性地將語文教學分為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其實,閱讀教學中往往隱含著作文的基本訓練,學生的作文學習從文本閱讀活動中已經悄悄地起步了。且不說文質兼美的課文本身就隱藏著語言表達的「秘密」,就是閱讀教學本身也預設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實踐活動,留下了學生一個個或深或淺的蹣跚作文的「腳印」。
基於閱讀教學的作文訓練有別於專項的作文教學,一般側重於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隨機學習文本的表達方法,獲得表達的基本技能,練就語言表達的基本功夫。自覺地將作文教學策略融入閱讀教學活動中,既能改變語文教學讀寫割裂的現狀,又能提高學生讀寫生活的質量。作文教學從閱讀起步,本身就是一種自然的學習狀態。
1. 語段聽記
作文表達需要大量的語言積累,量變才能產生質變。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常常將時間花在讓學生對重點語段進行感悟上,翻來覆去地問學生:「你悟到了什麼?」似乎學生說不出教師心中的那個答案,就要永遠「悟」下去。事實上,對於白話文的課文,學生多讀幾遍,含義大體上已經明了了,只是由於表達水平的局限,難以準確地表達而已,正所謂「葫蘆里的餃子——倒不出」。閱讀教學中缺的不是理解與感悟,恰恰是學生的語言積累,僅僅讓學生背誦課後習題中規定的段落是遠遠不夠的。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記憶的「黃金期」。語文教材中精選了大量文質兼美的文章,其中不乏具有典範性的語段,在閱讀教學中應及時地引導學生聽記、默寫,並通過誦讀、體悟,留存在個人的語言倉庫里,這對學生一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材中的《桃花心木》是林清玄的散文作品,語言清新優美,意蘊含蓄雋永,讀來美不勝收。我在學生預習課文的基礎上,教學一開始就組織學生聽文中的一段話:「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而後,我再讓學生聽寫這段話,我在念這段話時突出了「獨立自主、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很少的養分、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5個關鍵詞語,強化學生對語段的意義記憶,磨鍊學生對語音的敏感性。
通過聽寫、朗讀、背誦,學生將這精美的語段連同作者的思想感悟一併留在了記憶深處。及至課文學完,我讓學生說說本文的主旨,這個語段學生脫口而出;讓學生寫一段自己對生活環境的感受,學生自然而然地借用這個段落的表達結構。可見,學生聽記語段的過程中,增強了傾聽的意識,提高了短時記憶的能力,磨礪了語感,把握了結構,也促進了對語段意義的理解。而最重要的是,學生積累了蘊含豐富思想情感的語言材料,其內在的語言結構和表達規律,將會具有攝取作用,使學生語言學習與積累變得更為容易。
2. 用詞寫話一個六年級的學生所積累的辭彙應該是相當豐富的,但是學生筆下的作文往往詞語貧乏。請他描述自己的心情,他往往只會用「很高興、很快樂」,而不能依據情境說出「喜悅、驚喜、激動、欣慰、輕鬆、愉快、歡愉」等更為豐富而準確的詞語。每逢期末複習階段,學生都會進行大量的詞語抄寫、默寫練習,但所積累的詞語都到哪裡去了呢?量變怎麼沒有產生質變呢?研究表明,學生積累的辭彙如果沒有加以運用,就會變成消極辭彙,詞語積累就變成了記憶負擔。所以,及時引導學生運用詞語,豐富表達方式,是閱讀教學的應有之義,也是作文訓練的開端。
然而,有時對詞語的運用卻陷入了一個「造句」的誤區。由於缺少教師切實的指導,學生用詞造句就成了一件「苦差事」。
《黃山奇松》課後有一個用詞寫話的練習,其中一個詞語是「飽經風霜」。一個班級43名學生,幾乎人人都寫了這樣一個句子:農民伯伯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連教師本人都一時「造」不出三個不同的句子來,更何況是學生?用詞寫話,變成了生搬硬造,學生對詞語的含義及運用範圍沒有透徹地理解,就難免「造」假句「編」謊言。如果教師加以細緻的指導,學生就會遵循詞語的運用規律,寫出情真意切的真話來:
①除了農民伯伯的臉是飽經風霜的,你還看到過誰的臉是飽經風霜的?他是做什麼的?除了臉,這個人哪些地方看起來(聽起來)也是飽經風霜的?
②農民工、拾荒者飽經風霜,迎客松飽經風霜,還有哪些事物看起來也是飽經風霜的?
③除了那些看得見的人、物可以用飽經風霜來形容,還有什麼也可以用飽經風霜來形容?……如此,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思路層層打開,飽經風霜這個詞語的運用範圍一下子變得具體,學生可以把握,用詞造句就不再是一件難事了。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詞語寫「對」句子不難,要寫「好」句子就難了。學生一般只求「對」不求「好」,這樣就難以真正提高語言表達水平。《小露珠》課後有一個練習,要求用「越來越……」寫話。學生一下子就寫出了類似「天上的雲越來越多,雨下得越來越大,風颳得越來越猛……」這樣正確的語句。但是,這樣的造句訓練是在學生已有水平上的簡單重複。
我在教學時發現每個例句中連用的兩個「越來越……」是有內在規定性的,兩者的變化有因果聯繫。如此推敲,就能準確定位學生用詞造句應達到的要求:觀察生活中某個事物的哪幾個方面發生了變化。哪些變化之間是有因果聯繫的?而後用「越來越……」描述事實真相。這樣的造句指導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步發展,而不再是低水平的重複教學。
由此可見,用詞寫話的造句訓練,一要準確把握詞語的運用水平要求,要從求「對」向求「好」邁進;二要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寫出情真意切的語段來,真正變「造句」為「寫話」,寫出自己的心裡話。竊以為,學生在作文中寫假話、空話、套話、廢話,是從造假句子開始的,「造句」一旦成了習慣,就難免會「造作文」。
3. 鍊字對句古詩文語言都很凝練,用字、用詞講究韻律,這與古代語文教學從對字、對句開始便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訓練有密切的聯繫。而古人作文,講究起承轉合,須先入格,即遵循嚴格的作文章法,在遣詞造句方面尤其講究精準,乃至精妙,力求字字珠璣。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品味字詞之妙,以磨礪學生對語言的敏銳感。如《桂花雨》一文中,「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聞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句中的「浸」字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將看不見、摸不著的香氣寫得彷彿看得見、摸得著了。而文中「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一句中的「沉浸」則表現了村民們相互贈送桂花做的食品,共享桂花帶來的無限樂趣,寓情於香氣之中。如此一品味,「浸」與「沉浸」的細微差別便一目了然,學生對詞語的辨別就更真切與自覺了。如果粗略地讀一讀,很容易從語言的表面滑過去,語感便會逐漸鈍化。
學生讀完《桂花雨》,我便設計了一個寫話練習:模仿文中母親表達思鄉之情的語句「桂花還是故鄉的香」,寫幾個相似的句子。學生寫的句子中出現了用字重複的現象,如「山還是故鄉的綠」、「樹還是故鄉的綠」、「草還是故鄉的綠」、「田野還是故鄉的綠」,這幾個語句中都用到了「綠」字。
我引導學生仔細辨別事物之間的差異,選用了更為貼切的詞語,且用詞不再重複:樹還是故鄉的綠,草還是故鄉的青,山還是故鄉的秀,田野還是故鄉的美。讀來朗朗上口,如同一首小詩。還有一位學生寫下了「魚還是故鄉的鮮,蝦還是故鄉的肥」,細細一琢磨,「鮮」與「肥」前後一調換位置,變成「魚還是故鄉的肥,蝦還是故鄉的鮮」更為貼切;而另一位學生即興改成「魚蝦還是故鄉的鮮,牛羊還是故鄉的肥」則更為妥當。這樣的訓練最能激活學生的語言積累,讓學生感受鍊字的意趣。久而久之,學生就能養成作文時斟字酌句的嚴謹態度,文筆自然就會變得純凈而優美起來。
4. 閱讀批註閱讀教學中的閱讀理解,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對文本思想內容的理解,二是對文本語言表達形式的理解。無論哪方面的理解,都是學生和作品作者之間的直接對話,教師僅僅是兩者的「紅娘」。在學生錯讀誤解、漏讀淺解的時候,做些必要的「介紹」,以增加學生對作品作者的了解,如此而已。過度的講解就會替代學生的個性閱讀、消解學生的獨特體驗。因此,不妨讓學生在閱讀時邊讀邊做些閱讀批註,將自己的閱讀感受用簡要的文字及時記錄下來。這些批註既是學生閱讀思考的結果,又可以展現學生閱讀理解的心理過程,將閱讀的「思維暗箱」變得可以看見,可以把握,有利於教學指導。
《大江保衛戰》一文中,學生就有關「保大堤」的兩個段落進行了自主閱讀,並做批註。其中有一段感人的細節描寫:「一咬牙,猛地把鐵釘一拔,一股鮮血涌了出來。黃曉文隨即從身上扯下一綹布條,三下兩下把腳捆了個結實,二話沒說,轉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學生對此做了不同的批註:
①感人!奮不顧身。
②錚錚鐵漢的代表。
③和一般人受傷時的表現不一樣,忍著劇痛,堅強、剛毅。
④一連串的動作,乾脆利落,毫不猶豫,體現了奮不顧身的精神。
⑤三個「一」(一咬牙、一拔、扯下一綹)給我的感覺是迅速、果斷,在關鍵時刻體現出英雄本色,很有力量感。
⑥寫一個人是「點」,寫一群人是「面」……
從這些批註中,我們分明看到了學生關注點的不同,有的關注語言文字所表現的思想、情感,有的關注語句用三個「一」增強氣勢,有的關注「點面結合」的寫法等。這樣的閱讀批註體現了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而簡要的詞句最能體現學生的表達能力。
經常做閱讀批註,學生就能養成潛心閱讀、會心感悟的習慣,提高閱讀品質,而其作文語言則會更加準確與凝練。批註既是對思想的豐厚,也是對語言的涵泳。
誠然,閱讀教學中的作文訓練策略遠遠不止上述幾種,諸如類比遷移、結構仿造、情境會話、角色表達、思路延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我們真正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地融合起來,就能將作文教學中的難題在閱讀教學中悄悄地破解。
(本文編輯:郜曉榮、張新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教師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