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奧密1

    立春時張貼的鞭打春牛圖(山西版畫)

    根據二十四節氣特徵所繪的《農人自樂圖》(清代年畫)

    古人冬至測日影(清繪《土中毖祀圖》)

    古人夏至測日影(清繪《夏至致日圖》)

    古人最看重的8個節氣在黃道上的位置示意圖

    倪方六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16年11月30日,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為什麼能成功「申遺」?

    古人為何將節氣定為24個?

    《左傳》:「上物不過十二,以為天之大數也。」

    24個節氣其實就是24個時令點,每月2個,它是根據太陽運行位置來劃定的。太陽運行的軌道古人命名為「黃道」,也稱「日道」,將黃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間相隔15°,就形成了24個節氣。

    古人為什麼將黃道分成24份,而不是20份或30份或是其他數值?除了每月安排2個節氣利於農時較為科學合理外,還與古人對數字12的推崇有關。12是古代用得最普遍的一個數字,如12月份、12時辰、12生肖、12神獸、12地支……形容雙方感情好到不能再好了,也會用到此數,稱是「十二分交情」。

    古人為什麼要迷信和崇拜12?《左傳·哀公七年》揭示了其緣由:「周之王也,制禮,上物不過十二,以為天之大數也。」大概意思是,周朝統一天下後,制定禮儀,上等的物品數量不過12,即最多是12,這是因為12是天界大數。周代「天之大數」概念的形成,與古人對月亮和歲星這些天體的早期觀察和發現有關。太陽與月亮沿著軌道運行一周要會合12次,月球有12次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地球人有12晚看不到月亮,便形成了12個「朔日」,相應地也有12個「望日」——月亮正圓之日。

    月亮有規律地變化12次,就是1歲(年)。在觀察月亮的同時,古人還發現木星公轉一周的變化也十分有規律,是12個歲,即12年(實際是11.86年),故古人稱木星為「歲星」。為便於觀察,古人遂將歲星每年運行的區間定為「星次」,12個星次完成了,歲星便公轉一周,即古天文概念中所謂「一周天」,也稱為「一紀」。

    在科學不甚發達的古代,古人對這類天體天象十分敏感,12如此有規律地出現,古人便認為是「天意」。巧合的是,人體結構與天體一樣,也出現了「12現象」:人體共有12經脈、胸椎12塊、肋骨12對、小腸初始段長度相當於12個橫指,故名「十二指腸」。現代解剖學還發現,腦神經、胸神經也分別有12對。於是,在迷信「天人合一」、講究「應天合人」的時代,12不可避免地被神化了,故有「天之大數」一說。

    除了12,再沒有哪一個數字有這麼神奇了。而且,12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只有它是2、3、4、6的最小公倍數,能被4個數整除的最小數只有12。 周代是對12極為迷信和崇拜的時期,在制定行事規則時都喜歡用12,如帝王所戴冕冠的旒(音liú,懸垂下來的裝飾性玉串)用12根,此即《禮記·郊特牲》中所說的「戴冕,旗十有二旒,則天數也。」據《後漢書·荀爽傳》,就連天子後宮最早也不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而是「娶十二女,天之數也。」後來的「72妃」是在「12女」基礎上「擴容」而來的。

    二十四節氣萌發期正是周朝,人們在劃分時序時自然會用上12這個數。在古人眼裡,24個節氣是有嚴格區別的,性質不同。古人稱節氣為「氣」,二十四節氣就是24個「氣」,有「節氣」和「中氣」之分:每月第一個即月首的「氣」,稱為「節氣」;第二個即月中的「氣」稱為「中氣」。這樣,全年共有12個節氣、12個中氣,合起來正好是「二十四節氣」。

    24個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哪個?

    《夏小正》:「日冬至,陽氣至,始動。」

    「二十四節氣」的具體名稱分別是:農曆一月的立春、雨水,二月的驚蟄、春分,三月的清明、穀雨,四月的立夏、小滿,五月的芒種、夏至,六月的小暑、大暑,七月的立秋、處暑,八月的白露、秋分,九月的寒露、霜降,十月的立冬、小雪,十一月的大雪、冬至,臘月的小寒、大寒。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早出現的節氣。

    冬至是農曆十一月的中氣。早在殷商時就出現了「冬至」概念,不過那時人們叫冬至為「至日」、「日南」、「南日」等,這些詞語在殷墟甲骨卜辭中均已發現。「冬至」出現最早可能因為古人對這個日子太敏感,太在意——冬至以後,白天一天比一天長,再過一段時間的嚴寒,天氣就漸斬轉暖。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事曆書、中國現存最早的科學文獻之一的《夏小正》稱:「日冬至,陽氣至,始動,諸向生皆蒙蒙符矣。」大概意思是,冬至這天是太陽最短的一天,陽氣開始增長,生物萌動。《禮記·月令》也有相同的觀點:「日短至。陰陽爭,諸生盪。」

    「冬至」不只最早出現,還是24個節氣中的首節:在秦漢時及以前,一年中的12個中氣里,冬至是起點,「小寒」則是12個節氣中的起點。故司馬遷《史記·律書》稱:「氣始於冬至,周而復始。」當時,到冬至日官方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據《史記·曆書》,漢武帝劉徹當皇帝第7年(公元前104年),曾將「冬至」作為一年之始,並改年號,稱該年為「太初原年」。同時詔令,要求大家過「冬至年」。《淮南子·時則》記載,在冬至這天,「天子率三公九卿迎歲」,與後來過「正月年」春節如出一轍。現在人們還說「冬至大如年」,就是此遺俗。

    「冬至」還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測定的一個節氣。中國最早使用「土圭日影」法來測定冬至。《周禮·地官》「大司徒」記載:「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早在西周初年,古人已開始測「冬至」了。唐朝學者賈公彥疏註:「周公攝政四年,欲求土中而營王城,故以土圭度日景之法測度也。」周公營建的王城位於今河南洛陽,周公當時已深刻理解了「冬至」和「夏至」的概念,並利用這兩個概念,通過「土圭測景」法,來確定「地中」和城址。這也是二十節氣誕生以前「冬至」在實踐中的最早運用,有洛陽學者因此稱洛陽是「二十四節氣」的重要發祥地。

    實際上,此觀點有點附會,二十四節氣的誕生與洛陽是沒有關係的。春秋以後,到戰國時二十四節氣才出現,其最終形成以《淮南子·天文訓》出現與今天完全相同的節氣名稱為標誌。

    古人最看重哪幾個節氣?

    《獨斷》:「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君道衰,故不賀。」

    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古人將24個節氣編成了歌訣:「春雨驚春清谷天……」但24個節氣在農事和生活中的地位並不一樣,其可分為五類,一類表示寒來暑往變化: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二類象徵氣溫變化: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三類反映降水變化: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四類顯示物候現象:有驚蟄、清明2個節氣;五類說明農事要求:有小滿、芒種2個節氣。這些節氣中,古人最看重的是俗話說的「四時八節」。「四時」即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八節」就是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8個節氣,8節之間大概相隔46天。

    古人為什麼認為上述8個節氣最重要?這從其命名上即可看出來。所謂「立」即開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開始和到來。為了更準確地表述時序特點,古人又根據天氣和物候,將節氣分為「分」、「至」、「啟」、「閉」四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稱「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稱「二至」;「啟」是立春和立夏,「閉」則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這些加起來共為「八節」。對應節氣中最重要的「八節」,還產生了民俗節日中最重要的「八節」,即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如果八節中再選重點,則是夏至和冬至這「二至」。冬至時太陽到達最南方,而夏至剛好相反,太陽到達最北方,即古人所謂「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因為冬至和夏至對生活影響最大,古人乾脆將其當作重要節日來過,分別稱為「冬節」和「夏節」,並編出了相應的《數九歌》,提醒人們注意生活、生產節奏,調整適應時序。

    但夏節始終沒有冬節那麼受歡迎,為什麼?這與帝王對兩個節氣的好惡有直接關係。漢蔡邕《獨斷》稱:「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君道衰,故不賀。」

    本版聲明

    「一方鉤沉」欄目文章系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先生供本報專稿,摘轉請務必與作者本人聯繫。


推薦閱讀:

寒露:蕭蕭秋意,暖暖養生
圖解卦氣與二十四節氣
熊爸爸 品味秋天的味道
明天大雪節氣?做好三件事,這個冬天不生病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小雪

TAG: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