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新課堂教學3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如何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內容提要:    語文課堂是實現語文學科目標而進行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語文課堂實現《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方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方式,包括轉變以傳授知識為主軸的教學方式、「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方式、把課文肢解了進行教學的閱讀教學方式;讓學生放飛意識,激發學生深度參與課堂;創設積極的課堂環境來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鍵詞:語文課堂   如何實現   自主  合作  探究學習「式  因外,每個學生都有相當強的潛在的和顯在。,講了心就安了,《語文課程標準》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偏重於從學生的學法角度提出的。自主學習,概括地說,就是「自我嚮導、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具體地說,包括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的權力,自主選擇學習夥伴的權力,自主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發表獨到見解的權力,也包括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改正錯誤和保留意見的權力,還包括對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和學習結果進行自我評價的權力;合作學習是指學習主體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探究學習是學習主體自覺地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知識和能力、情感和態度,特別是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自主發展的學習方式。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運用中,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礎前提;合作是促進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徑;探究是自主、合作學習的目的和歸依,三者有機統一,互相促進,這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習技能,形成語文學習良好習慣的必由之路和科學捷徑,其充分體現著素質教育方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那麼,在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語文課堂上如何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呢?一、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以「學法來定教法」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新課改的一大特徵。學習方式的轉變要求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式的轉變。只有這樣語文語文課堂才能實現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1、轉變以傳授知識為主軸的教學方式     我們知道,在知識激增,信息爆炸的時代,貯存了多少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而學會尋求和獲得知識將更有意義。試想面對知識呈指數激增的時代,面對信息浩如煙海的網路時代,不會學習的人無異於茫茫大海中的一葉小舟,迷失航向,或是被大海吞沒。。。。。。無數個呼喚匯成時代的強音——學習。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1995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里把「學會學習」作為未來社會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學會學習」就是要掌握認識世界的工具。中國教育史上的先人是偉大的,他們在幾千年前就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著名論斷,然而,我們在傳承這些至理名言的同時,卻不斷重複著與此相悖的悲劇的歷史。目前,從我國學校教育的實際看,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課後練(主要是書面練習)。特別是語文學習運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本來生動有趣的語文教材,也教到使得學生厭學語文。語文課堂要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沒有教學方式的改革是不可想像的。因此那種以知識為主軸的教學方式必須轉變,轉變為服務學生髮展要求,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尋求知識的教學方式。2、 轉變「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方式      「滿堂灌」的弊端,似乎大家都已經意識到了,也已經盡量避盡量糾正。但目前,語文課堂上講得還比較多,尤其是農村中小學。原因是不講生怕學生不會,總認為學生知識積累少,不講就不懂,不懂考起試來就吃虧,講了心就安了。因此老抱著「講」字不放,除不知,你講,我聽,你講我記,你講我抄,這種被動地接受到頭來又記得了多少。你嚼啐了,嚼爛了,嚼糜了餵給他,一旦不嚼了,他就無法消化了。常此以往,不要說有興趣學語文,簡直令人生厭,令人生煩。「滿堂灌」少了,「滿堂問」又悄然興起,表面上看去,學生似乎是在主動學習,但其實質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預設好結論,然後千方百計引導學生猜測,並以預先設定好的答案為最終目標,以此鎖定學生的思維。這種滿堂問的教學方式,其實仍是一方強引灌輸,一方消極接受。課堂氣氛是活躍了,但是被問者還是處於被動的地位,集體答時「南國先生」,個別問時不得不答。這樣,不要說培養什麼語文能力,上你的課都是擔心著會被提問而產生恐懼。因此,語文課堂「滿堂灌」要摒棄,「滿堂問」也不能讓其泛濫。這樣,就要求教師的「傳授者」角色轉變,轉變為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3、轉變把課文肢解了進行教學的閱讀教學方式     語文閱讀教學,在新課改春風的吹拂下,已經得到了較大的改革,但目前仍有些教師,特別是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仍然在語文課堂閱讀中把課文進行支離破碎的分析,繁瑣的講解,機械地訓練,使得相當數量的學生興趣寡然乃至厭學。     閱讀本應是人生得意之事,高爾基形容自己對書本的喜愛「就像飢餓的人撲向麵包上一樣「。的確,沒有一個學生不喜愛閱讀,但有很多學生卻不愛上語文課,這對以每位熱愛閱讀的語文教師來說,無疑是個悲哀。如果有時間靜下心來反思一下閱讀教學過程,如果拋開急功近利的教學思想,相信我們每位教師都會承認:語文課缺乏學生的個性自由。素質教育是促進個性發展的教育,個性的興趣愛好,得不到滿足,個性的領悟得不到承認,創造能力就會受到壓抑,這既有悖於人的天性,也與時代精神不合。因此轉變這種肢解課文,繁瑣分析,機械訓練的課堂閱讀教學為體現個性自由的整體感悟閱讀教學,這樣才有利於實現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二、讓學生放飛主體意識,激發學生深度參與(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責任感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學習,主動性是學習的基本品質,在學習活動中表現為「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是基於學習者的一種內在需要,而不是基於外在的誘因和強制。這種內在需要一方面表現為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表現為學習責任。學生要意識到學習的責任,要把學習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長發展的有機聯繫,自覺地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教師要利用一切教學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責任感。當然這不是僅僅在語文課堂就能夠完成的。語言有聞學1、語文課堂上常常運用導語激趣。設計導語,設置懸念緊緊地牽著學生的好奇心,使其想解開懸念、疑團,而主動積极參与課堂學習。2、設計新穎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教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創設一個「時空連線」電視採訪情景:教室就是桃花源,學生就是桃花源的村民,老師是電視節目「時空連線」的主持人,他剛剛穿過時空隧道,來到了一千六百多年前東晉時代的桃花源對村民進行採訪,採訪時設計一系列問題:「請問,你在這裡生活了多長時間/」「能為觀眾朋友介紹一下你們桃花源的自然環境嗎?」「請問,你們是怎樣來到這裡的。。。。。。」創設這一情景引導學生投身其間,樂此不彼,學生也會因此學得主動,思維活躍。總之,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善於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永遠保持高昂的鬥志和進取精神,努力學習永不懈怠。(二)、讓學生放飛主體意識,積极參与學習      自主學習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品質,如果說主動性表現為「我要學」,那麼獨立性則表現為「我能學」。除特殊原因外,每個學生都有相當強的潛在的和顯性的獨立學習能力。不僅如此,每個學生同時都有一種表現獨立學習的慾望。以往只是由於低估或漠視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忽視和壓制學生的獨立要求,從而導致學生獨立性的不斷喪失。在語文課堂上,要積極鼓勵學生獨立學習,並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      倡導自主學習,最重要是建立學生的自主意識(我要學,我能學),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加強學習的自立行為,其核心是學習的個性化,學生主體是個性化的主體,個人的自主學習對於語文學習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如自讀課文時的誦讀,涵泳、體味、感悟、質疑需要之,背誦、積累、書寫也需要之。可以說,工具性和人文性極強的語文學科,離開了個性的自主學習和自我操練,一切皆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前提,是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即充分自主的、個性化的參與閱讀。否則,學生不會有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的對話就缺乏基礎,即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就缺乏了基礎。因此在語文課堂上要放飛學生的主體意識。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三)語文課堂要激發學生的深度參與       探究性學習方式體現在語文課堂上主要書「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探究性閱讀是以問題為先導的閱讀,它必須從問題開始,問題是探究的起點、路徑與軌跡。閱讀既是為了發現問題,也是為了解決問題。問題—解答—新問題—新解答,學生在這樣一個循環往複,螺旋式上升的活動過程中獲得包括能力培養在內的整體素質的提升。閱讀中問題從何而來,一方面來自教師——課堂教學組織者根據預定的教學目標,提出問題引領學生思考、探究,另一方面來自學生——閱讀主體在閱讀中生成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學生閱讀中思考、感受的結果。無論是在探究教師預設的問題,還是探究學生閱讀中生成的問題的過程中(包括生成問題過程)都需要學生積極的深度參與閱讀。因為探究是閱讀主體的閱讀行為,它意味著閱讀主體的親歷,在場,甚至捲入。閱讀主體要反覆不斷地觸摸文本,開展主體間個體間對話,沒有閱讀主體的深度參與是不可想像的。深度參與的閱讀是過程與方法統一,知能與情感統一,認知與態度統一的閱讀。目前,語文閱讀課堂上很多還停留在淺表性的參與上,主體行為被支配控制,多表現為讀一兩遍課文,然後聽講、應答、記錄,學生沒有真正進入文本,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而深度參與的閱讀則不同,主體行為更多地表現為沉思,即進入文本,把自己當作作者,感受作者寫作目的意圖。把自己當作文本中人物,親臨其境去體驗,去感悟,然後表達、交流、爭辯、質疑、查閱、創作等。因此,語文課堂閱讀要激發學生的深度參與,拒絕淺表性參與,更拒絕偽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三、創設積極的課堂環境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語文課堂中得以實現還要創設一個積極的課堂環境。怎樣才算是一個積極的課堂環境呢?最起碼的要求是學生在課堂上感覺舒服、感覺自在,能沉浸在學習之中而忘卻了自己曾經是被迫而;來的,有足夠的情緒安全感,從而使學生有勇氣迎對學習的挑戰,這樣的課堂是積極的。相反,,學生戰戰兢兢,提心弔膽,怕說錯了會挨老師的批評,同學的譏笑,這樣的課堂就不是積極的。因此只有創建具有足夠的情緒安全感、支持學習的積極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順利實現。如何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呢?教師課外與學生保持密切關係,踏入課堂時打招呼問候,上課面帶微笑(不是偽裝的那種);教學過程中教師說錯了或學生質疑時不知道的,要輕鬆自如地承認自己的未知領域,讓自己成為學生的合作夥伴。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多加關心、了解、指點、鼓勵。還有對學生的評價要盡量進行積極的評價,盡量只講正面的話。如不要說「你錯了」,「這麼淺顯,你都弄錯」

之類。要說:「你通過認真思考,從某個角度答對了,只是不太到位」讓學生保持積極向上,同時還體會到成就感。      綜上所述,要在語文課堂中實現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真正接受新課改,進而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放飛主體意識,激發其深度參與課堂,還要創設積極的課堂環境。這樣,語文課堂將會迎來一個艷陽天。    1

 


推薦閱讀:

拼布小課堂--包的立體貼袋做法
【風水課堂】什麼是東四命、西四命?
來自:子墨文淵 > 男性課堂
LeHBe課堂丨那些年,我們糾結的胸廓出口綜合症(一)
穿搭課堂 | 每個男士必須知道的「23」個西服著裝法則

TAG:教學 | 課堂 | 課堂教學 | 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