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名詞解釋:什麼是「般舟三昧」

佛學大詞典 對「般舟三昧」解釋如下:

【般舟三昧】 梵語pratyutpanna-sama^dhi。定行之一種。又作常行三昧、般舟定、諸佛現前三昧、佛立三昧。在一特定期間(七日至九十日)內,修行三昧,得見諸佛。據般舟贊載,以九十日為一期,常行無休息,除用食之外,均須經行,不得休息,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般舟贊又謂,行此定法,須正身業,口稱佛名,意觀佛體,三業相應,故總稱為三業無間。在我國,以廬山慧遠最早聚眾結社行此定法,其後智顗、善導、慧日、承遠、法照等諸師相繼發揚此一定行,遂普遍盛行於我國與日本。[般舟三昧經卷上問事品、行品、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三十三](參閱『念佛三昧』3211)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對「般舟三昧」解釋如下:

【般舟三昧】 (術語)Pratyutpannasam&amacron;dhi,般舟,譯曰佛立。以行此三昧則諸佛現前故也。大集賢護經謂為思惟諸佛現前三昧。又譯言常行道。以行此三昧,期七日或九十日而不間斷修行故也。天台稱之為常行三昧(此時行為行旋之義,對座三昧法而言),四種三昧之一。止觀二曰:『常行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經,翻為佛立。佛立有三義: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觀星,見十方佛亦如是,故名佛立三昧。(中略)唯專行旋九十日為一期,(中略)九十日身常行無休息,九十日口常唱阿彌陀佛名無休息,九十日心常念阿彌陀佛無休息,(中略)若唱彌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專以彌陀為法門主,舉要言之,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般舟贊曰:『梵語名般舟,此翻為常行道。或七日九十日,身行無間,總名三業無間,故云般舟也。』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對「般舟三昧」解釋如下:

【般舟三昧】

(梵pratyutpanna-sama^dhi)

修行法之一。指經過七日乃至九十日間的依法精進修行,終得佛現前的三昧,即所謂『見佛定』。語出《般舟三昧經》。『般舟』一詞,智顗《摩訶止觀》卷二之一譯為常行或佛立;善導《般若贊》譯為常行道,又名立定見諸佛;元曉《般舟經略記》譯為定意。

譯為『常行』及『常行道』,乃根據《般舟三昧經》卷上〈四事品〉所說(大正13·906a)︰『不得卧出三月,如指相彈頃;經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除其飯食左右。』取其行相不得住、坐、卧。即行道無間斷之意。《般舟贊》更依此說其行相(大正47·448b)︰『或七日、九十日,身行無間,總名三業無間。』蓋此行相雖屬身業,但因口稱佛名,意觀佛體,三業相應,故名三業無間。

又譯為『佛立』,也是根據《般舟三昧經》卷上〈問事品〉所說『十方諸佛悉立在前』及〈行品〉所說『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現在諸佛悉立在前』之意而得名的。善導對此加以解釋,說『由前三業無間,心至所感,即佛境現前。』

所謂『定意』,是稱其心專註於一佛;又,『立定見諸佛』的『立定』是指能修之人,『見諸佛』是指所見之境。《般舟三昧經》卷上〈行品〉雲(大正13·905c)︰『持佛威神力於三昧中立,在所欲見何方佛,欲見即見,何以故?(中略)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見佛。』

關於此一法門的修習方法,《般舟三昧經》〈四事品〉所載,當在三個月中,除飯食及大小便之外,不坐、不卧、經行而不休息。善導的《觀念法門》則另舉一種行法,雲(大正47·24a)︰

『欲入三昧道場時,一依佛教方法,先須料理道場,安置尊像,香湯掃灑。若無佛堂,有凈房亦得掃灑,如法取一佛像西壁安置。行者等從月一日至八日,或從八日至十五日,或從十五日至二十三日,或從二十三日至三十日,月別四時佳。行者等自量家業輕重,於此時中入凈行道,若一日乃至七日。盡須凈衣,鞋亦須新凈。七日之中皆須一食長齋,軟餅粗飯隨時醬菜儉素節量。於道場中晝夜束心,相續專心念阿彌陀佛,心與聲相續,唯坐唯立,七日之間不得睡眠,亦不須依時禮佛誦經,數珠亦不須捉,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見佛想。』

東晉·慧遠首先於廬山結白蓮社,曾聚眾修習此法。爾後善導、慧日、承遠、法照等人又相繼著書、設道場加以弘揚,天台宗智顗更將之列為四種三昧之一,稱之為常行三昧。

◎附一︰〈般舟三昧經〉(編譯組)

般舟三昧經(梵Pratyutpanna-buddha-sam!mukha^vasthita-sama^dhi-su^tra,藏Da-ltar-gyi san%s-rgyas mn% on-sum-du bshugs-pah!I tin%-n%e-h!dsin),三卷。支婁迦讖譯於東漢靈帝光和二年(179)。又作《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大般舟三昧經》、《十方現在前立定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三冊。全經凡分〈問事〉、〈行〉、〈四事〉、〈譬喻〉(以上卷上)、〈無著〉、〈四輩〉、〈授決〉、〈擁護〉、〈羼羅耶佛〉(卷中)、〈諸佛〉、〈無想〉、〈十八不共十種力〉、〈勸助〉、〈師子意佛〉、〈至誠佛〉、〈佛印〉(卷下)等十六品,敘述依般舟三昧以明見佛之法。

所謂『般舟三昧』,據善導《般舟贊》所釋(大正47·448b)︰

『梵語名般舟,此翻名常行道,或七日、九十日,身行無間,總名三業無間,故名般舟也。又言三昧者亦是西國語,此翻名為定,由前三業無間心至所感即佛境現前,正境現時即身心內悅故名為樂,亦名立定見諸佛也。』

本經之異譯本有同為支婁迦讖譯之《般舟三昧經》一卷,以及《拔陂菩薩經》一卷(後漢失譯)、《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五卷(隋·闍那崛多譯)等。其中,一卷本《般舟三昧經》,據說其原傳於高麗,義天於肅宗十年(1105)攜至日本。《開元釋教錄》卷一則以其為闕本,謂其譯於光和二年,由竺佛朔翻譯,支讖傳語,河南孟福、張蓮筆受。

◎附二︰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一章第三節(摘錄)『般舟三昧』,意義是『現在佛悉立在前(的)三昧。』『現在佛』,是十方現在的一切佛。三昧修習成就了,能在定中見十方現在的一切佛,所以名『般舟三昧』。見十方現在一切佛,為什麼經中說念西方阿彌陀佛呢?修成了,能見現在一切佛,但不能依十方一切佛起修,必須依一佛而修;修成了,才能漸漸增多,見現在的一切佛。所以,『般舟三昧』是能見現在一切佛的,修習時也是不限於念阿彌陀佛的。如《大方等大集賢護經》說︰『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清凈持戒,具足諸行,獨處空閑,如是思惟。於一切處,隨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是人爾時如所聞已,(中略)繫念思惟,觀察不已,了了分明,終獲見彼阿彌陀如來。』『有諸菩薩,若在家,若出家,聞有諸佛,隨何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頂禮,心中渴仰,欲見彼佛,(中略)得見彼佛光和澈,如凈琉璃。』

經文明顯的說︰『於一切處,隨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隨何方所,即向彼方』,可見西方阿彌陀佛,只是各方中的一方一佛而已。《般舟三昧經》也說︰『菩薩聞佛名字,欲得見者,常念其方,即得見之。』學習『般舟三昧』,是可以隨所聽聞而念各方佛的。依〈四事品〉說︰『般舟三昧』的修習,在三月中,不坐、不卧、經行不休息,除了飯食及大小便,這是三月專修的『常行』三昧。〈行品〉說︰『念西方阿彌陀佛,(中略)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之。』一日一夜,或七日七夜的念阿彌陀佛,與小本《阿彌陀經》相合,與〈四事品〉的三月專修不同。《阿彌陀經》只說『於其卧止夢中見阿彌陀佛』,與『般舟三昧』的定中見佛不同。三卷本補充為︰『過七日已後,見阿彌陀佛;於覺不見,於夢中見之』,才含攝了夢中見佛。所以『般舟三昧』的三月專修,定中見佛,本來是與《阿彌陀經》所說不同的。所以舉西方阿彌陀佛,當然是由於當時念阿彌陀佛的人多,舉一般人熟悉的為例而已。『阿彌陀』的意義是『無量』,阿彌陀佛是無量佛。『無量佛』等於一切佛,這一名稱,對修習而能見一切佛來說,可說是最適合不過的。所以開示『般舟三昧』的修習,就依念阿彌陀佛來說明。『般舟三昧』是重於定的專修;念阿彌陀佛,是重於齋戒信願。不同的法門,在流傳中結合起來。如以為『般舟三昧』,就是專念阿彌陀佛的三昧,那就不免誤解了!『般舟三昧』,是念佛見佛的三昧,從十方現在佛的信仰中流傳起來。在集成的《般舟三昧經》中,有值得重視的──唯心說與念佛三昧︰修『般舟三昧』的,一心專念,成就時佛立在前。見到了佛,就進一步的作唯心觀,如《般舟三昧經》說(大正13·899b)︰

『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三界)意所作耳。(隨)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心是佛,心(是如來)佛,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痴,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樂者,(皆念所為);設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中略)偈言︰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見心;心起想則痴,無心是涅槃。是法無堅固,常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願。』

這段經文,試參照三卷本,略為解說。在見佛以後,應這樣的念(觀)︰佛從那裡來,自己又到了那裡?知道佛沒有從他方凈土來,自己也沒有到凈土去,只是從定心中見佛。因此,就理解到三界都是心所造作的,或者說是心所現的。隨自己所念的,那一方那一佛,就在定心中見到了,所以只是以心見心,並沒有見到心外的佛。這樣,心就是佛,就是如來,(心也就是自身,自身也是心所作的)。自心見到了佛,但並不能知見是自心。從這『唯心所見』的道理,能解了有想的就是愚痴、生死,沒有想才是涅槃。一切都是虛妄不真實的,無可樂著的,只是『念』所作的。那個『念』,也是空的,無所有的。前說境不可得,這才說心不可得。如能夠解見(三界、自身、佛、心)空的,就能於一切無想(無相)、無願,依三解脫門而入於涅槃了。這一唯心觀的次第,是以『唯心所作』為理由,知道所現的一切,都是沒有真實的。進一步,觀能念的心也是空的。這一觀心的過程,與後來的瑜伽論師相近。經中為了說明『唯心所作』,舉了種種譬喻︰夢喻──如夢中所見而沒有障礙相,夢見女人而成就淫事,夢還故鄉與父母等談論;觀屍骨喻──見白色、赤色、黑色等;鏡、水、油、水精喻──見到自己的身形。無著成立唯識無境的理由,也就是這樣,如《攝大乘論本》卷中說(大正31·138a)︰『應知夢等為喻顯示;謂如夢中都無其義,獨唯有識。雖種種色、聲、香、味、觸,舍、林、地、山,似義顯現,而於此中都無有義。』『於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事,但見自心。』

唯識宗所依的本經──《解深密經》;成立『唯心所現』,也是以凈鏡等能見影像,來比喻『三摩地所行影像』的。依念佛三昧,念佛見佛,觀定境唯心無實,而悟入不生不滅(得無生忍),成為念佛三昧,引歸勝義的方便。《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所參訪的解脫長者,成就了『如來無礙莊嚴法門』。在三昧中,見十方諸佛︰『一切諸佛,隨意即見。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無所從來,我無所至。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悉如夢。』《華嚴經》所說,與《般舟三昧經》相近。《觀無量壽佛經》,是以十六觀,念阿彌陀佛土依正莊嚴的。第八觀『觀佛』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雖與《般舟三昧經》相同,但已經是『如來藏』說了。『般舟三昧』在思想上,啟發了唯心所現的唯識學。在觀行上,從初期的是心作佛,發展到佛入我心,我心是佛的『如來藏』說。

另一值得重視的,如《般舟三昧經》說(大正13·899a)︰『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欲見佛,即見;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

成就『般舟三昧』的,能見阿彌陀佛。不只是見到了,而且還能與佛問答,聽佛說法。這是修習三昧成就,出現於佛弟子心中的事實。這一類修驗的事實,在佛教中是很普遍的。西元三至五世紀間,從北印度傳來,佛弟子有什麼疑問,就入定,上升兜率天去問彌勒。西元四世紀,『無著菩薩夜升天宮,於慈氏菩薩所,受瑜伽師地論』,也就是這一類事實。在『秘密大乘』中,修法成就了,本尊(多數是現夜叉相的金剛)現前;有什麼疑問,可以請求開示,也是普遍存在的宗教事實。在定中見到了,可以有問有答,在『原始佛教』中,早已存在。如《中阿含經》〈長壽王品〉,就有好幾部經,與定中見聞有關的。《長壽王本起經》中,佛為阿那律說︰在沒有成佛以前的修行時,修習見光明,見形色,『廣知光明,亦廣見色』的過程。《天經》中說︰修得光明,見形色;與天(神)共相聚會;與天『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知道天的名字;知天所受的苦樂;天的壽命長短;天的業報;知道自己過去生中,也曾生在天中。這樣的修習,逐漸增勝的過程。《梵天請佛經》中,佛於定中升梵天,與梵天問答。《有勝天經》中,阿那律說︰光天、凈光天、遍凈光天的光,有優劣差別。『彼(天)與我集,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在定中,到另一界,見到諸天及魔等,與他們集合在一起,與他們論說問答(與大乘的到他方凈土,見他方佛與菩薩的情形相近),是存在於『原始佛教』的事實。在『原始佛教』中,佛與大弟子們,往來天界的記載不少。但那時,佛與大弟子們,對於定中所見到的,是要開示他們,呵斥他們,警策他們,所以佛被稱為『天人師』。佛涅槃以後,演化為在定中,見當來下生成佛,現在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十方佛現在說興起,『大乘』佛弟子,就在定中見他方佛。在『秘密大乘』中,佛弟子就在定中,見金剛夜叉。在定中有所見,有所問答,始終是一致的。但起初,是以正法教誨者的立場,教化天神;後來是請求佛、菩薩、夜叉們的教導。這是佛法的進步升華呢?佛教精神的迷失呢?

《般舟三昧經》集出的時間,試依八大菩薩而加以論斷,如《般舟三昧經》卷上說(大正13·902c)︰

『陀和與五百菩薩俱。(中略)羅憐那竭菩薩,從墮舍利大國出;橋曰兜菩薩,從占波大國出;那羅達菩薩,從波羅斯大國出;須深菩薩,從迦羅衛大國出;摩訶須薩和菩薩,(中略)從舍衛大國出;因坻達菩薩,從鳩閃彌大國出;和輪調菩薩,從沙只大國出︰一一菩薩各與二萬八千人俱。』

〈擁護品〉中,『是八菩薩』集在一起,稱為『八大菩薩』。其中,陀和(Bhadra-pa^la)譯為賢守,或賢護,是王舍城(Rajag-r!ha)的長者,《般舟三昧經》就是因賢護的啟問而說的。羅憐那竭(Ratna^ka^ra)譯為寶積,是毗舍離(Vais/a^li)的長者子。橋曰兜(Guhya-gupta),譯為星藏,是占波(Campa^)的長者子。那羅達(Naradatta)譯為仁授,是波羅斯(Ba^ra^n!asi^),或說彌梯羅(Mithila^)的婆羅門。須深(Susi^ma)是迦維羅衛(Kapilavastu)人。摩訶須薩和(Maha^Susa^rthava^ha)譯為大導師,或大商主,是舍衛(Sra^vasti^)的優婆塞。因坻達(Indradat-ta)譯為主天,實為主(天)授,是鳩閃彌(Kaus/ambi^)人。和輪調(Varun!adatta)譯為水天,實為水神授,是沙只(Sa^keta)的優婆塞。八位菩薩的集為一組,《般舟三昧經》以外,《賢劫經》、《八吉祥神咒經》,都說到『八大正士』。帛屍梨蜜多羅(S/r^mitra)譯的《灌頂經》,也多處說到這八位。

這八位菩薩,是釋尊的游化地區,恆河流域的在家菩薩。《般舟三昧經》是為在家菩薩(賢護)說的;並囑累阿難(A^nanda)等比丘,及八菩薩受持宏通。在家菩薩在佛教中的地位,顯然的重要起來。這是大乘佛教流行,早期在家菩薩的代表人物;在傳說中,多少有點事實成分的。後來,大乘經有十六菩薩,如『中品般若』,及《持心梵天所問經》、《無量壽經》、《觀察諸法行經》、《凈信童女會》、《觀彌勒菩薩上升兜率陀天經》等。大體依《般舟三昧經》的八菩薩(或缺少一二位),加入其他菩薩而成。數目的倍倍增多,是印度佛教的一般情況。從《般舟三昧經》的八菩薩,進到『中品般若』、《持心經》等十六菩薩。依據這一點,《般舟三昧經》的成立,約為『下品般若』集成,『中品般若』還在成立過程中,應為西元50至100年頃。『中品般若』不但序列十六菩薩,〈序品〉中說︰『念無量國土諸佛三昧常現在前』,表示了對『現在佛悉立在前三昧』的尊重。

『般舟三昧』,是在家、出家,四眾弟子所共修的法門。早期的在家菩薩,出於恆河流域,或表示『念佛見佛』法門,是從佛教中國傳來的。四眾弟子中,出家比丘修行的條件,第一是『當清凈持戒,不得缺如毛髮,常當怖畏(地獄苦痛)。』三卷本作︰『一切悉護禁法,出入行法悉當護,不得犯戒大如毛髮,常當怖畏。』可見這是比丘的『戒具足』──『安住具戒,善護別解脫律儀,軌則圓滿,所行圓滿,於微小罪生大怖畏』,是比丘在僧團中所受持的律儀生活。在家弟子而想修『般舟三昧』的,『常念欲棄家作沙門,常持八關齋,當於佛寺中』;『敬事比丘、比丘尼,如是行者得三昧』。『般舟三昧』雖通於在家修行,而是尊重傳統出家僧團的,與寺院通俗教化的齋戒相應的。無論在家、出家,這是三月專修的法門(可能與出家人三月安居靜修有關)。到了印度北方,念阿彌陀佛的地區,結合而流行起來,於是有了『一日一夜』、『七日七夜』(《阿彌陀經》所傳)的修法。『般舟三昧』的本質,是依假想觀而成三昧,屬於『定』法,但依此深化而又淺化起來。深化是︰在定中起唯心無實觀,引入三解脫門;或融攝『般若』而說無著法門。淺化是︰與『般若法門』一樣,使成為普遍學習的法門。對一般人來說,如三歸、五戒、布施而外,『作佛形像』,『持好素寫是三昧』。造佛像與寫經,成為當時佛教的特色。『聞是三昧,書學誦持,守之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計』,與『下品般若』一樣的,推崇讀、誦、書寫的功德。〈擁護品〉說︰八大菩薩是『人中之師,常持中正法,合會隨順教』,更說『持是三昧』所得的現世功德,與『下品般若』所說的相近。後來,『若有急(疾),皆當呼我八人名字,即得解脫。壽命欲終時,我八人便當飛往迎逆之』,八大菩薩成為聞聲救苦的菩薩。《般舟三昧經》,就這樣的成為普遍流行的法門。三卷本說到︰『卻後亂世,佛經且欲斷時,諸比丘不復承用佛教。然後亂世時,國國相伐,於是時是三昧當復現閻浮利。』《賢護經》又說︰『復此八士諸菩薩,當來北天授斯法。』《般舟三昧經》,在北方全部集成,約在西元一世紀末。

[參考資料] 《拔陂菩薩經》;《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七;道端良秀《中國凈土教史の研究》。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對「般舟三昧」解釋如下:

【般舟三昧】 又名佛立三昧,意謂修此三昧而得成就的人,能見十方諸佛,立於其前。修的時候,不坐不卧,從早到晚,又由晚到天亮,不是走,就是立,以九十日為一期,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推薦閱讀:

相學古籍:麻衣神相之金鎖賦及解釋
女命八字帶傷官的解釋
六十四卦卦象解釋
《六爻入門》第三卷第一章名詞解釋
鐘錶配件(英漢對照)解釋

TAG:名詞解釋 | 佛學 | 解釋 | 學名 | 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