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畫報上的傘蜥都帥的像小恐龍一樣,而我買的傘蜥都丑哭自己···

前不久剛剛結束的廣州寵物展上不少攤位上都能看到張牙舞爪的幼體傘蜥。狀態也都非常出眾。但與往年相比,這次我們看到的傘蜥雖然樣貌沒有絲毫變化,但在爬商口中說出的名字卻「專業」了許多——新幾內亞傘蜥。

狐狸在會展上拍到的傘蜥幼體狐狸在會展上拍到的傘蜥幼體

其實不能說是專業吧,畢竟傘蜥至今沒有亞中分化這一說。但叫起了「新幾內亞傘」這個名字的確非常嚴謹,從這一方面也看出了我國多災多難的爬寵市場正逐漸向扭曲的專業化發展······

我們購買到的傘蜥幼體我們購買到的傘蜥幼體

話題扯遠了,為什麼要說「新幾內亞傘蜥」這名字更嚴謹呢,並不是因為真的有「新幾內亞傘」這種東西,而是作為商品來講,他的確和我們在動物世界在畫報上看到的傘蜥長得不一樣,甚至生活環境都相去甚遠。總不能明目張胆的糊弄消費者吧,那就索性換個名字加以區分好了。

畫報上的傘蜥畫報上的傘蜥

其實這個問題在很多年前就有朋友反映過。「為啥我家裡賣的傘蜥和動物世界裡的傘蜥長得不一樣?」

我在動物世界裡看到的傘蜥都是這樣的

巨大的傘葉巨大的傘葉

這樣的

火紅的身體火紅的身體

這樣的

誇張的身材誇張的身材

總結下來就是,巨大通透的傘,火紅的身體,修長的身材。簡直顏值爆表好么!而且這體型也很容易抓住巨物控的眼球!

再加上跑起來銷魂的動作,這簡直就是只小恐龍好么!

如同JP1里的雙脊龍如同JP1里的雙脊龍

可我買回家的傘蜥怎麼都是這樣的···

花鳥市場的傘蜥,你不說我還以為是樹榦···花鳥市場的傘蜥,你不說我還以為是樹榦···

像個花梨棒子,一點兒也不紅,反而是灰白的。傘也不大···是不是年齡還小的緣故?養大了之後更難受···他和我在電視上看的一點也不一樣!他根本就不是

紅的···而且他的傘就這麼大點兒了,反而有點厚,養了好幾年,也就60厘米了。

“新幾內亞”傘蜥亞成體“新幾內亞”傘蜥亞成體

那這兩個長得幾乎一點都不像的「傘蜥」究竟是什麼鬼,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顏值分化這麼嚴重的?其實你在動物世界上看到的傘蜥和在市場上買到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村兒出來的東西。

傘蜥學名Chlamydosaurus kingii,是舊大陸鬣蜥科傘蜥屬的獨種,沒有亞種分化,外貌的差異也只能說是地域分異。由於我們經常在有關澳大利亞的紀錄片里看到它們,所以經常聽到有人把傘蜥也稱作「澳洲傘蜥」殊不知傘蜥分布地十分遼闊,幾乎遍布整個澳洲北部,他們更不知道得是,在不是澳洲的地方也有他們傘蜥的身影。

傘蜥分布示意傘蜥分布示意

而在這些雞零狗碎的分布地中,分布在西澳大利亞和北領地的傘蜥因為滿山擼的數量、龐大易見的身材再加上其分布地樹木稀少容易拍攝,馬上成為了紀錄片的常客。他們往往可以達到90厘米到1米的巨大體長(雄性)有著薄而寬大的傘葉,周身橘紅甚至是棕紅色,一些個體則展現出炫酷的黑色外表。

北領地傘蜥普遍個體北領地傘蜥普遍個體

特殊的黑色北領地個體特殊的黑色北領地個體

除此之外,這些地區的傘蜥往往雄性具有寬大的頭部,和稜角分明的吻端。在發情期腮部的肉瘤會變態般的膨脹。在爭奪配偶和逃避敵害時會頂著這一頭亂七八糟的配件兩腳狂奔。而這便構成了我們我們對傘蜥的第一印象,更成了「澳洲傘蜥」這個名字的由來,甚至在1999年就有人提出要把他們作為獨立的亞種。

北領地傘蜥巨大的頭部與肉瘤北領地傘蜥巨大的頭部與肉瘤

經典的雙腿飛奔姿態經典的雙腿飛奔姿態

然而在當地人口中,他們從不引以為傲的將這些明星傘蜥冠以「澳洲」的頭銜,而是低調的將其成為「北領地傘蜥」,原因也很簡單——澳洲還分布著另一種面相的傘蜥。換句話說,不僅「澳洲傘蜥」不全都是紅色的,「新幾內亞傘蜥」也不僅只分布在新幾內亞。

北領地拍攝的傘蜥幼體北領地拍攝的傘蜥幼體

So~在澳洲東部沿海到新幾內亞南部還分布著一種大家更熟知的傘蜥,也就是我們在面向見到的那些傢伙。他們身體多為灰白色,成年體長60厘米左右,傘葉小而厚,頭部圓潤。這些傢伙由於分布在昆士蘭沿海,所以與「北領地紅傘」對應的被稱作了「昆士蘭白傘」。

“昆士蘭白傘”注意他們更加圓潤的頭部“昆士蘭白傘”注意他們更加圓潤的頭部

“昆士蘭白傘”正面“昆士蘭白傘”正面

是什麼原因上這兩個傢伙呈現出了如此···跌宕起伏的外貌差異?這還要從他們分布的自然及食物說起。

2014年爬蟲學家John Virata和Thomas Merkling博士針對這個問題發表了論文,但只論述了體色的成因,體型差距製作出了些許猜測——北領地與西澳大利亞樹木稀少,平原面積廣闊,所以該地區傘蜥體型較大,而昆士蘭沿海多為茂密的森林,共空間狹小,因而傘蜥體型較小,而且···我們也從沒看過昆士蘭傘蜥兩個腳在地上飛奔。

北領地傘蜥北領地傘蜥

昆士蘭傘蜥昆士蘭傘蜥

但就體色成因,John絮絮叨叨說了不老少。首先,最直觀的,北領地的稀樹草原也好,石漠也好,自然帶基礎色調都以土黃色,棕紅色色為主,因而自然選擇的結果,該地區的傘蜥整體色調也偏向於棕紅,利於隱藏自己,躲避地害。

北領地傘蜥的體色與土質和背景幾乎一致北領地傘蜥的體色與土質和背景幾乎一致

同樣的,昆士蘭與新幾內亞南部的傘蜥多生活在潮濕的沿海森林中,他們的體表顏色則與樹榦相差無幾,因而表現出了灰白相間的花紋。有趣的事,北領地的傘蜥在幼體階段也是絕大多數時間生活在樹上,而他們恰恰也是灰白相間的花紋,只有腹部與傘葉帶有些許橘紅。

昆士蘭傘蜥灰白色的花紋昆士蘭傘蜥灰白色的花紋

北領地傘蜥的幼體也有一身灰色的花紋北領地傘蜥的幼體也有一身灰色的花紋

你以為這樣就算完了?比自然帶差異更深一層的原因在於食物··· Thomas Merkling博士指出之所以兩區傘蜥顏色差異明顯(注意,只說了顏色),主要原因是西部與東部可供傘蜥捕食的昆仲種類差別明顯。

西部種群食用的昆蟲大多色彩靚麗,這最終便表現在了他們的皮膚上,但這並不代表任何一支傘蜥使用色彩亮麗的昆蟲都會具備明亮的橘紅色外表。這種生物色素想體現在皮膚上是該地區種群世代演化的結果,換句話說,人家早100多代就在吃紅蟲子···隨便一個外鄉人怎麼可能想紅就紅···

北領地個體北領地個體

相反的,分布在昆士蘭的種群因為食用的昆蟲比較雜,再加上那些蟲子本身體色的緣故,最終導致它們色素合成差,保留了灰色的底色。

昆士蘭個體昆士蘭個體

儘管普遍上來講,大多數朋友更追求巨大和鮮艷,再加上中國人獨有的對紅色近乎偏執的狂熱,我們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追捧商家口中的「澳傘」,貶低自己手裡的「新幾內亞」。但他們其實並沒有什麼高低之分,無論是昆士蘭的銀灰還是北領地的火紅,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更是他們自己為生存做出的選擇,當你想到他們為繁衍而做出的改變與努力時,這或許要比灰與紅的對比更美麗。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