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開小診所的醫生大都是什麼水平?

因為身邊的人包括我自己都不怎麼放心小診所,所以想了解一下情況。


這個不好講。都是赤腳醫生培訓班出來的,有人給咳嗽病人注射鮮竹瀝口服液,因為他看口服效果不理想,注射的效果總是好的。有人成了周邊幾個村最受人信賴的醫生,接任建國後第二任村支書,帶領全村走上林果產業,功成名就之後繼續當村醫。有人敢收治市級醫院擔心惹麻煩不敢收治的化療後發熱的腫瘤病人,跟病人遠在省城的主治醫生通電話現學現賣,讓沒法回省城治療的患者轉危為安……這種病人,回省城治療,因為院感問題進不了化療科。也是因為院感問題,別的科室不敢收治,大醫院床位緊張,病房環境差。市縣級醫院床位不緊張,但是不敢收。

除非是高大上的專科診所和所謂的美式診所等洋人風格的診所,多數小診所乾的都是赤腳醫生的活。小病、常見病及時控制,不要轉重。遇到大病在初期及時指導轉院。慢性病和康復階段的病人就近按時治療,及時發現病情變化指導轉院。跟社區居民形成良好關係,便於進行健康指導。這幾個事情,主要是靠用心,姿勢水平倒在其次。


我爸!(驕傲臉)

畢業後去了醫院工作,為了生我弟放棄了原有的「鐵飯碗」回老家,開起了小診所。

後來他生病,從生病到去世,每天都有好多他以前的患者來家裡探望,去世當天,村裡好多好多人都來祭奠他。

他除了是個醫生,還是個經常做善事的人,有個小孩家裡特窮,摔斷了腿,我爸把那小孩接回家,免費醫治不說還包吃包住,據說那小孩在我家住了快一年,養得白白胖胖才回去的。

後來每年我爸的祭日他都來給我爸磕頭。

現在我回老家,老人們提起來,無一不是誇獎。

好像有點偏題了( ?????????????)


我爸就是我們村的鄉村醫生,也就是你們口中所謂的診所醫生!

其實我覺得不僅僅是看他們的水平,當然他也是專業的,每年都會考核的,持有醫師資格證!他從17歲開始學醫,考醫校,現在已經56歲了,當了大輩子醫生了,年輕的時候他的老師叫他留醫院,但是因為當時在追求我媽,所以放棄了,最開始的時候他也給人家做過手術,回來之後就再沒機會了,當然沒設備,也沒資質了!

從醫將近40年了,小病看過,大病也看過!與大城市的眾多醫生不同的是,鄉村醫生永遠都是質樸呢,能吃藥不打針,能打小針絕不打吊瓶,當然重症也就打點滴了,之前問過老爸,他說經常打點滴的話人體會產生抗藥性,產生依賴性,然後自身的免疫能力降低。同時,還容易患上輸液依賴證,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時吃藥治療很難見效,經常採用輸液的方式治療,導致身體產生抗藥性,以後再患同樣的疾病如果不打點滴就很難好起來。所以不能輕易打!所以我覺得這是最起碼得醫德!

。。。。。。。。。。。。。。。當然農村的話少不了那種不合法的冒牌醫生,葯價賣的很低,但是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我們那裡也有,有被檢察院沒收過幾次,也有扎死過一個老太太,但是並沒有受影響,前幾天回家,看到還在偷偷營業!

所以這個誰也說不準,老爸那裡的一般都是回頭客,也有從那個非正規里沒看好的,轉到老爸那裡!當然這些我覺得只要問心無愧,只要盡職盡責就好了!

但是令人心寒的是,做了大半輩子的鄉村醫生,現在又搞什麼藥物零差價,說是有補貼,但是一層層的被「剝削」下來,剩下的也就少的可憐了,養家都困難了,也就是現在年紀大了,所以出去打工也不是很方便了,那就繼續為人民服務吧!

對了,現在又興起什麼『公共衛生服務』,最開始的時候看老爸建的那些檔案,什麼老年人高血壓的,糖尿病的,孕婦的,兒童的。。。各種文檔,紙質檔,電子檔。。。每年到手的也就那麼點錢,關鍵是老爸的電腦都是近幾年零起步開始學習的,他小時沒有學過拼音,他電腦打字都是拼音學起的,到現在回家的時候有時他還會拿張小紙條,叫我給他寫幾個他不會的漢字的拼音。一個將近60歲的人,每天那麼賣力,每個季度到手的工資也就三四千,然後這三四千老爸還會跟我們嘚瑟一下!

其實內幕我們都懂,因為近幾年都是重視。所以工資不可能只有這麼一點點,他們也有過聯名上書,但是後來也是不了了之了。。想想還是挺心寒的!老人嘛,很容易知足的,也不是呼籲改革,還是什麼,真心覺得現在的鄉村醫生真的挺不容易的,至少我是心疼年邁的老爸的,真的是良心活!

老到老爸,我就覺得鄉村醫生樸實偉大,有著農民的美好品質!診所是村支部大隊的房子給空出來的房間,記得十一回家的時候好像在搞什麼講座,我還拍了照片!

每個月都要進行的健康知識講座!

別管他偉不偉大,至少對於我來說是偉大的,老爸,給你豎個大拇指!


大多三種情況,一種就是技術高超不想呆醫院,自主創業,不缺病源。

第二種技術一般,由於各種因素,然後小診所里得過且過的。

第三種就是在小診所苟且偷生的。

然後我和我們boss屬於第四種吧。

理念不同,做的東西也不同,我們的項目基本醫院不會做的。

比如整個脊柱的矯正及後期康復運動,當然這個範圍前提是手法及對抗訓練能矯正的範圍。

在比如形體的矯正,比如含胸駝背啊,比如xo型腿啊,比如骨盆矯正。

醫院是治病的地方,有病才會治。

我們會考慮脊柱或者骨盆問題導致的神經紊亂引起的內臟上的情況。

這個屬於脊骨神經醫學的範圍。

不過在我們這三四線小城市,接受我們這個理念的還真沒多少。

無奈,攤手╭(╯ε╰)╮


大約是我這種水平吧?

博而不精


不知道別的醫生什麼樣子,我爸開診所的時候,空閑的時候一般都會翻翻書,做做筆記,還訂了幾份期刊沒事就看看。

我覺得能做了十幾年醫生還堅持補充知識,看些小病至少沒什麼問題吧。


10月14日補充。

因為我在描述病情時的一些簡寫和錯誤,引發了大家的懷疑,我就補充一些細節,供大家參考,希望對看過答案的醫務工作者能起到一點參考的作用,治好更多的病人。

事情絕對真實,的確是三個月左右大小,也肯定是肺炎,而且一發現就是重症。名字可能以訛傳訛,畢竟我戰友和我都不是學醫的,但整個治療過程我都知情。

在千醫之所以治不好,是因為抗藥性,各種抗生素都只能管幾天就不起作用,最後幾乎無葯可用。後部隊一位技術三級的軍醫介紹了兩種辦法,一種就是從外國進口的生物製劑,據說是和肺黏膜有關,一療程四萬。再就是那位中醫。中醫是一種湯藥,因為孩子太小,所以只能從直腸灌注,灌注前先喝了一種催眠的葯。中藥灌腸後,孩子的病情確實迅速穩定住了。

我不是醫生,對於中西醫之爭、門戶之爭、治療手法之爭,做為一個門外漢,除了一些親身經歷過的事,我沒有任何發言權。我唯一能夠確認的是:醫生是一個散發著神聖光芒的職業。

做為一個時刻被疾病威脅的普通人,我希望,各位醫生,能研究出更多更好的療法藥方,讓患者早日擺脫病痛。

向知乎的各位醫務工作者致敬。

(另:孩子打頭孢三天,頭兩天均無事,今晚輸液後突然起了葯疹,醫生已經處理了,囑我明天白天再去檢查,是不是孩子以後都不能用頭孢了,我今晚可以安心睡覺嗎?孩子兩歲半大。)

~~~~~~~~~~~~~~

濟南有個「鬼子醫生」,原日本侵華士兵,日軍投降後,自覺有愧於中國人民,遂在中國行醫贖罪。

退休後開一小診所,兒科見長,活人無數。收費低廉,於以葯養醫的國字頭醫院相比,幾乎屬於義診。

10年左右,老先生故去,齊魯晚報刊登紀念文章,民眾自發悼念。

現有部分藥方流傳,我曾在某診所開到老先生的丸藥。

科院路附近有一診所,中醫,精兒科、推拿,凌晨即有人排隊。我戰友之女,三月齡,新生兒重症肺炎,抗生素用到千元一支的,依舊無效,千佛山醫院下病危通知書,據說肺黏膜的問題,需用進口的生物製品,四萬一療程。戰友已經準備賣房子了,從該醫生處得到診治,直腸灌藥,病情於是穩定,現已上小學。

大醫院未必都是好大夫,小診所也不都是游醫。一心鑽研醫術,懸壺濟世,百姓自不會忘記。一心為錢,慾望難填,和毒犯又有什麼區別?


舅舅開了個診所 不過他只負責出錢 請的醫生護士

他請的醫生 是我們那第二人民醫院退休的老醫生 臨床經歷豐富

在當地還算有點知名度 生意一直蠻好的 到了冬天忙不過來 我舅媽都要去給小孩做霧化..


看你所在的地區和社區了。比如說上海,大多數都是國內二本醫學院的本科生,有些社區醫院甚至有碩士生了,考研有一個方向就是全科醫學,就是讀出來去當社區醫生。這類社區醫院一般來說是掛著某某社區衛生服務站或者某某社區醫院,支持醫保,和當地的三甲醫院二甲醫院有分級診治的合作。科室大概分內外婦兒,全年無休,不會莫名其妙地關門。注意區分這類醫院和私營醫院。私營醫院會滿大街發廣告,而這一類卻不會。這是第一類的社區醫院。可以進行常規剖腹產,闌尾膽囊扁桃體切除等常規小手術。

第二類的社區醫院就是裡面有一到兩位的醫生,這一類是比較常見的。一般掛的牌子一般為×××醫務室或者某某社區衛生站。這一類的醫生大概是專科水平,某些醫療體系不發達的體系甚至是當地或者省內一個比較有名的醫學院開辦速成班的培訓生。你可以稱之為赤腳醫生。這種醫院存在非法營業,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敢不敢全年亮招牌,平時有沒有做非盈利性的健康宣教或者人口的健康普查,支不支持醫保。凡是不敢亮招牌或者甚至把招牌藏起來的,不做健康宣教的,不支持醫保的,基本上就可以肯定他沒有正規的營業資格。鑒於我們國家現在對社區醫療的投入,差不多等同於這個地方的醫生沒有行醫資格。這類醫院中的合法者差不多可以看看感冒拉肚子等常規疾病,偶爾打吊瓶。

第三類就基本上沒有合法的了。代表就是×××醫務室或者乾脆就一個葯柜子或者藥店的後屋,這個最為常見。裡面的醫生大概是憑經驗治病或者最近剛剛成為的赤腳醫生(不要和8090年代的比)這類小門診根本沒有行醫資格,根本不能看病。有正規手續的都是第二類了。現在的醫學生不管你是本科生還是專科生,想當正規的社區醫生還是很簡單的。這類小門診和第二類中的不合法者的區別是規模的大小,第二類中的不合法者有的甚至在監管部門不查的日子大張旗鼓,而這一類不會。

以上,希望有幫助。


能開診所就說明有執業醫水平了,這是下限。

可其中弄虛作假的,水分大的,誰知道呢。


正常水平。它會根據手上資源,給你提供力所能及的醫療服務。


基本上能管理個小診所(非黑診所)又有生意的水平都不會太差。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特點就是小。

對小診所不放心,對門診醫生不放心,對專家不放心,是很正常的心態。


爸爸是小診所的醫生,學歷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大專,這個是他自考的,學校名是我小時候意外瞄見他畢業證上寫的,在他大概35歲的年紀的時候拿的吧,還是挺佩服他的,自學。

他沒上過高中,曾在部隊當過軍醫,我猜應該也就是衛生隊之類的。他參軍去的是海南西沙,海軍,搞笑的一點是他暈船(?_?;)然後去當了通訊員,大概干點文職類送信的工作,後來又進了衛生隊,去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學習了兩年。當兵的那五年應該是我爸最開心的時光了吧,第四軍醫大學對他的衝擊也挺大的,這個時期也是他總會跟我念叨的年代,我想美好的大學生活大概應該是開闊了我爸的眼界,讓他這個從農村出來的小夥子第一次了解了世界的美好,也讓他的思想與同時期的閉塞小鄉村的男孩子有了那麼一點點的不同,知道了人得努力才能吃上麵包,也只有努力才能知道,哦,原來生活還可以是這樣子的。

後來他退伍了,又回了村,進了我們當地的醫院,醫院在小鎮上,小鎮比較落後,他在西安學的那些技術在當地根本用不上,他學的是放射,回來後進的是放射科,我還記得小時候他工作的地方是醫院裡面獨立的一棟屋子。有三間吧,一間是他的辦公室,一間是放射室,再一間就是洗片子的地方,也就是暗房,門上掛一塊厚帘子,裡面是紅黑紅黑的,小時候總臆想是「鬼屋」,給人照片子的地方他不讓我進,說有輻射,但他越不讓我進我就越好奇,經常會扒在那看。有一次終於進去了,因為要照片子,我貪玩,爬幼兒園大鐵門把手夾了。第一次進去可好奇了,但現在也只記得自己坐在一個光面的大檯子上,一架機器對準我的小胖手來了那麼一下。後來還看了我爸給我照的片子,骨沒骨折也不記得了,大概沒有,腦海里現在只有一張x光片子的印象。後來醫院有兩個學習的名額,他和另外一個什麼領導的兒子去了,也就是去醫學院學習,領導的兒子沒堅持下來,讀了一半沒讀了。我爸屬於停薪留職去讀,那段時間他沒管我學習,我還挺爽,但從此以後班級前5沒我了。

那時候我爸在外面讀書住校,我媽擱家管我,晚上《還珠格格》開始,我搬個小板凳擠我媽旁邊看,美滋滋的,我媽也不催我去睡覺就隨著我跟在一邊傻樂。最開心的時候是我爸回家的時候,那時候他會給我帶成箱的旺仔牛奶,是那種果味的,記憶最深的是青蘋果味的,那種裹夾著青蘋果香味的純牛奶我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再遇見過。還會給我帶故事書和故事碟片,其中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中國童話故事合集給我造成了很大的「童年陰影」,現在b站還有挺多解讀的,感覺一個個都是寓意深刻的諷刺故事。我還是比較喜歡我媽給買的《舒克和貝塔》、乾媽的《貓和老鼠》、姑姥姥的《葫蘆娃》,小時候看了無數遍。後來「繼承」給了我表弟。唉,扯遠了…不過還真是好懷念啊……

再後來我爸就自己開了小診所,成了一名診所醫生。剛開始別人也不信他,來看診的人也少,後來人就慢慢多了,大概我爸確實技術還行,私心以為我爸是厲害的,因為當地像他一樣認認真真學過醫的人確實不多,所以他就顯得比較厲害了。但我覺得在小地方開好診所很大一部分還是靠的為人處事,病人來了怎麼跟病人聊天啊之類的,我爸還兼顧出診,應該說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主要是出診,他打針也快,不耽誤病人時間,我也不知道他是怎麼配藥的,大概就是同樣的病去別的診所要掛1個多小時的水,去他那也就20來分鐘,現在好像也普及了,大部分吊針應該都打挺快吧,我也沒去別的診所看過。

感覺他什麼都看,對很多患者類似於家庭醫生一樣的存在,身體哪有什麼不舒服了就給他來個電話,一般也不需要出診,我爸給他說買什麼什麼葯,患者自己去藥店買就好,出診了很多時候也不收費,去免費給人看看頭疼什麼的,說點醫治建議,和我媽一塊散步的時候經常會碰見人叫他X醫生,會有類似於「X醫生,我今天腰有點疼是什麼原因啊」的對話。也會有患者送給他點新鮮的橘子啊、蓮蓬什麼的。大概也就是這樣了,小地方確實也不會有什麼大病患,有大病了,地方條件也不允許他們救治,診所醫生應該也就是跟社區醫生一樣的存在,一個小鎮就像一個大社區,大家和諧共處,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他明年就50了,上次回去看見他頭髮又白了不少,每天6:30就醒了,說是睡不著,但是白天隨便靠在哪個沙發上又能迅速的十秒入睡,也是很神奇的存在。爸爸老了,我也長大了……


大多什麼水平不知道,說一個個人經歷的。

一般我小感冒都是熬一波,發炎咳嗽了就去小診所,因為門口對面就有一家,很年輕的醫生,看著像大學剛畢業那種,基本摸點葯,吃6頓或者9頓一般也都好了,收費是一頓3元,有時候5元。一般沒吃完就好了,好了也就不吃了,小病挺好的。

另一個是我兒子經常去的診所,因為是慕名而去的,大家都說他兒科看的好,點名表揚一下,溫州市龍港鎮黃克助醫生。從哪裡看出好,幾個經歷吧。

一次兒子發燒帶過去看,前面有病人,看完後他說,你這個是肺炎,上醫院去檢查一下驗血比較好,畢竟小診所,醫療條件比較差,覺得自己治不好的病,不會拖著病人賺錢,然後另外一個病人,檢查完後說,你這個肺炎,先打幾天針。估計是發現的早,自己也有把握,直接留下來打針了,兒子發燒,摸點葯回去了,也不會讓你打針。

另外一個事情,就讓我覺得他真厲害。兒子1周左右,好幾天不拉大便了,胃口也差,就抱過去給他看了,他摸了摸說可能是腸套,讓我們去醫院做個B超,確認一下,就抱到醫院去,醫生檢查說腸胃炎,要開點葯,我不肯,非要他開B超檢查,檢查後果然是腸套,馬上去了市裡醫治,當時就很想揍那個醫生。腸套醫治不及時,有可能會 帶。

所以小診所也有好醫生,賺的錢很多倒是真的,不過算起來還是診所便宜,因為錢是他一個人的,但是也是他應該賺的,誰讓他有醫術。


退休醫師診所,把我的鼻炎當重感冒治了一個星期,打噴嚏多了眼睛癢,說我的了急性角膜炎


看了以上的回答好像都沒有針對看病不方便的農村地區。

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和爺爺奶奶在鄉下的小村子裡生活,鎮上有衛生院,但是其實大部分村民除了生孩子做b超等等需要用到比較專業的醫療器械和設施的情況下會選擇去衛生院,其餘情況下一般會選擇就近的小診所。

原因有一下幾點:

首先,小診所醫生的治療水平不一定會比衛生院的差,相反,因為衛生院里的醫生賺得錢其實沒有小診所里的多,我們那個地方的小診所一般是問診拿葯都由一個醫生或者是自己的家人完成的,也就是說,診費和藥費都同時流入了一個人的口袋中,那麼這賺的錢比起衛生院里的醫生就很多了。這也就導致很多人更願意自己開診所。所以也不能說小診所的醫生是醫療水平不高的人。

第二,從消費者的角度上來說,比如我的爺爺奶奶,年紀也比較大了,長期尋找同一個家附近的醫生看病,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首先是方便,不需要走太遠,其次是大家都是街坊鄰居彼此認識,更了解對方的情況,而且長期找這個醫生,也讓醫生對病人情況有過基本的了解。其實這種小診所在村子裡有很多,但是一般村子裡的人都會互相交流自己對那些診所的評價,這似乎是一種天然的點評機制,也幫助了村民們篩選合適的醫生。

我是從城市讀書又回到農村上學的,當我發現大家看病都不去醫院的時候,我也覺得非常震驚!後來自己真正去到縣城的醫院的時候,發現其實農村的醫院管理的一踏糊塗,藥費很貴而且也沒有什麼排隊挂號的概念,整體感覺非常不好。


看了這麼多父親當診所醫生的,我也來答一波……我爹是診所醫生,濱醫的大專,別人不敢說,至少我爹一直處於學習的狀態…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給自己充電……這一點我特別佩服我爹……最近他又開始倒騰考執業藥師……這周末考……祝他通過……


都是一些體制內得人評論體制外的人開診所,不服你也去開診所呀,我就不信,你能開,當你獨立面對患者,或者說相對缺錢檢查時候你能獨立從容的處理患者,小診所當然還是在做最基礎的疾病診治,我就看不慣那些,天天看所謂的大病,爾一個感冒都不會看的人,不服你也開唄,不說了,要去掙錢了,


我也來打一發、

這個醫生主要是按摩的、做理療方面的、我現在在他這裡按了快一年了吧、感覺頸椎難受的時候就去按一按、就很舒服、醫生真的人超級好、聊天啊什麼的很舒服、很隨和、他這裡的病人不止我們這一片的、還有好多武昌那邊的光谷那邊很遠的過來、專門來看、我自己也介紹很多人去了、我媽媽、我室友、只要他們哪裡難受了我就帶過去、真的很有效!哈哈、我們家對面的阿姨、神經壓迫了大腿、走路一瘸一瘸的、現在不說完全好了、走路什麼的、做事跟正常人一樣了、而且收費一點也不貴、按摩拔罐針灸一個半小時左右40塊……現在好像漲到50了……

好多都是回頭客、去了他那裡按摩的要是難受了、都會選擇去他那裡看、就一般的小問題、都不會收費、我媽媽膝蓋難受、醫生扎針放血都沒收錢……

我覺得除了按摩的手法好外、真的人很好、很隨和。


我媽啊,在醫院幾十年,退休了太無聊要發光發熱,隨便開了個。技術照樣杠杠的,病人喜歡得不得了。


推薦閱讀:

心肌炎有什麼最佳的治療方法?
國產醫療設備還需努力——21類醫療設備在全國市場佔有率
解決張嘴睡覺的小辦法妙招?
漫談中國醫學(一)——談談標題
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的怎麼區分與治療?

TAG:生活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