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理解並培養出離心?


讓人手癢的好問題!

學佛學佛,佛啥樣我啥樣,就叫學佛。

佛老爺子親自做了示範,告訴我們他是怎麼修,修什麼的。

在佛陀十九歲的時候,一個月黑風高,伸手不見腳趾的夜裡。佛陀他老人家,扔下美嬌妻和大兒子,腳底抹油,連夜竄逃出皇宮,去深山裡尋求真理,苦練修行。

我們看到的這個,已經是果了。那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堂堂皇太子不在宮裡好好獃著坐等登基當皇帝,而要跑到雪山裡風餐露宿饑寒交迫的搞行為藝術?!總不是佛陀他覺累不愛吧?!

四歲的時候,佛陀看到順著河流漂來的屍體,慨嘆到人生的無常。翻譯過來大致心情就是:這幫傢伙死了,死相也不大好看,是人都得死,做人有啥快樂咧?快樂半天還得死!將來我也得死,我也會這樣,看似屬於我的身體,我的生命,其實壓根就不歸我所主宰,我自己根本控制不了!腫么辦?!嚇Shi人了!

因緣會與的時候,果報一定現前。所以四歲的一念,註定了十九歲的一跑。

佛為啥跑?!在他認為,一切在人看來順理成章、天經地義的東西,其實是一種顛倒、一種錯亂。所以他尋求出離,尋求解脫。

那麼,我們看到這種顛倒和錯亂,自然就有出離心。

出離心打哪兒來?世間眾生苦!

如果不苦,我們出離他幹嘛?所以先觀到眾生苦,世間苦。然後才有出離的希求。

那麼題主的問題就可以回答為:體悟到世間苦就可以理解出離心;加深體悟到世間苦,就可以培養出離心。

眾生不是佛,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沒有佛的智慧;那到底是啥蒙蔽了我們的智慧?

輪迴的因,痛苦的因,五濁惡世的因,無外乎一個很玄幻的詞兒——無明。

我們僅很膚淺把無明解釋為和「圓滿覺悟」對立就好,兩個完美不兼容的概念。

那麼無明的根兒是啥?因為有了啥才無明?——是執著。人我執,法我執。

作為一個有意識,會思考的人,太執著於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知見。換言之,他永遠相信自己42度的體溫是正常,你跟他說發燒他說你神經病。他過於堅信自己所認為「理應如此」的那一套。

觀世音菩薩說:無量苦逼身。每次讀到這一句的時候,總是很凌亂,真不知道該咋個斷句才對,但是也真心覺得,怎麼斷句都對!

哪個人出生之前也沒被爹媽邀請過。哪個老爺們也不會找到個孩子說,我給你做爹好不好,你鑽我老婆肚子里來吧。然後一個大胖小子呱呱墜地。全家喜樂的時候,其實誰都沒想過,這件事從頭到尾自己都沒做主。

從生下來的那一刻,時刻都在變老。因為怕老,母娘娘的蟠桃、鎮元大仙的人蔘果、太上老君的丹、還有唐僧的肉,都變成了天界妖界炙手可熱限量版珍品。所有的妖怪抓唐僧就一個目的——弄來吃——可以長生不老。我們就這麼怕老,羊胎素,花青素,抗氧化,神仙水……可是誰又真的任運自在,青春永駐呢?

感冒鼻塞,發燒頭疼,癌症開刀,放療化療。誰都怕生病,誰都不願意生病,誰都知道生病不好受。人人都會說,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佛說,這事兒不自在啊!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藥物法明出來是最滿足眾生心愿的,那估計就是不死葯了。誰都不想死,誰都怕死。誰都說好死不如賴活著,誰家白事都哭天喊地,從沒見過其樂融融。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生命,我們喘的這口氣兒,什麼時候真正的屬於過自己?

求不得,我們想要的太多,沒誰可以滿足我們的全部;

愛別離,誰也不能陪我們永永遠遠,再喜歡的東西、人,早晚有先一步而去的日子;

怨憎會,我們不得不每天和各種看見那張臉,心裡就奔騰過萬匹草泥馬的渣渣和絲絲們佯作祥和……

人身難得,因為只有得了人身才能修道。得了人身又如何?得了也不咋地。也泡在苦水裡。

只有放下「作為一個人」所認知的「司空見慣、習以為常」,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才能看到痛徹心扉的「苦楚」。我們不是不苦,只是苦慣了,麻木了,拿張紙蓋上瘡疤似乎就不疼了……

文殊菩薩為啥舉著火焰智慧劍?——為了斬斷煩惱

普賢菩薩行的哪一門大願?——眾生煩惱盡

觀世音菩薩整天忙活個啥?——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地藏菩薩為啥連佛都不想成?——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所有的菩薩,所有的佛,就在忙活一件事兒——把眾生從苦海里撈出來。

所有的修道人,所有的佛弟子,也都在忙活一件事兒——觀到自己的苦,生起出離心,希求菩提,速證涅槃!

達摩祖師說,我來中土,為了尋找一個不自欺的人。泡在苦海里而不自知,不是自欺又是什麼?!

今天的茶——都苦了!


時夜摩天王告諸天眾。

我能宣說一切生死無量諸苦。今當為汝略說少分。令億千劫不復放逸。常行人天二種善道。

若斷放逸。是為智慧。若放逸緣來。即應遠離。

若不為放逸之所使役。則不墮地獄餓鬼畜生。

復告天眾。

今當為汝說三惡道。二種善道。二善道者天之與人。三惡道者。所謂地獄餓鬼畜生。如是五道。大勢力苦。我能宣說。不可廣說。今當略說。

以要言之。於天人中。有十六苦。何等十六。

天人之中。善道所攝。

一者 中陰苦

二者 住胎苦

三者 出胎苦

四者 希求食苦

五者 怨憎會苦

六者 愛別離苦

七者 寒熱等苦

八者 病苦

九者 他給使苦

十者 追求營作苦

十一者 近惡知識苦

十二者 妻子親里衰惱苦

十三者 饑渴苦

十四者 為他輕毀苦

十五者 老苦

十六者 死苦

如是十六。人中大苦。於人世間乃至命終。及餘眾苦。於生死中。不可堪忍。於有為中。無有少樂。一切無常。一切皆盡。一切敗壞。

初生中陰。識如香氣。有何等苦。業風所吹。非肉眼見。天眼所見。而無所礙。

若生人中。生種姓家。有下中上。

以布施持戒智慧果報而欲生者此識香氣中陰。亦得如是之食。

若欲生於貧窮種姓。所食粗澀。色香味觸。皆悉粗惡。身量減劣。少布施故。不得勝報。

是名人中生初中陰苦。

複次第二苦。若生胎中。以業煩惱因緣故住。生貧窮家。母食粗澀。苦酢之食。膜衣筒中。薄少食味。入其臍中。令胎中子。身羸惡色。氣力劣弱。母疲極故。子於胎中。則受大苦。轉向兩脅。走避苦惱。母食冷熱。則受痛苦。無力無救。不能叫喚。沒屎尿中。受無量苦。

是為善道人中第二大苦。何況地獄餓鬼畜生。

複次第三苦。從胎出生。胎藏逼迫。猶如壓油。嬰兒出胎。欲墮逼迫。亦復如是。是為大苦。

複次以初生時。其身柔軟如生酥搏。亦如芭蕉。又如熟果。母人瞻產。以手捉之。其手堅澀。皴裂劈坼。厭惡蹙面。指甲長利。面目醜惡。以手捉之。猶如火燒。亦如刀割。如是嬰兒。身體細軟。母人觸之。得大苦惱。

若得新衣。粗澀厚重。或得故衣。補納破裂。孔穴穿露。狹小單薄。止於草蓐。寒時大冷。受大寒苦。熱則大熱。猶如火燒。以本布施不清凈故。受斯苦惱。從胎而出。受大苦惱。

復以不凈布施因緣。令母少乳。所食苦澀。母食劣故。其乳則少。或母食粗惡。故令乳少。羸瘦惡色。唯筋皮骨。以為其身。饑渴病故。身體無力。

若無所食啖。從他乞求。人所輕賤。少得飲食。色香味薄。依他而食。辛苦繼命。如是乏食。令身苦惱。以本所行不善施故。乃至命盡。常不充足。以乏食故。常受苦惱。

複次第四苦惱。以悕望食而得苦惱。飢餓所惱。或作盜賊。作諸惡業。作無利益。或作勇健。因致失命或次死苦。諸苦之重。所謂饑渴。

爾時夜摩天王牟修樓陀。為諸天眾。以偈頌曰

生死大苦惱 無與饑渴等

眾生以飢苦 作諸不善業

從自身起火 故名饑渴苦

饑渴燒三處 如劫火燒林

世間大焰火 不能至後世

饑渴火難斷 至於百千劫

愚人造不善 行於嶮惡道

皆為飲食故 智者如是說

饑渴有大力 過於大猛火

一切三界中 以食因緣轉

若於人世間 有種種財物

一切以食故 成就三有海

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樓陀。為諸天說。

複次天眾於人世間。有第五苦。謂怨憎會。

有六種苦。何等為六。謂

眼見怨等。心不愛樂。心不憐愍。

見其身色。心意惱亂。於心心數而起怖畏。生不利益。

心心數中。而生苦惱。

一切惡中。初第一惡。所謂見怨家色。及惡知識。

複次第二怨憎會苦。

若聞其聲。不得利益。不愛不順。心生惱亂。是為怨憎會苦。

第一惡聲。謂所聞攝不正法聲。憎惡聲故。身壞命終。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聞不愛不利益聲。聞已生於噁心惱亂。不愛不樂。心不憐愍。是為人中怨憎不愛合會之苦。

複次第三怨憎不愛會苦。謂鼻聞香。不愛不樂。心不隨順。聞之心惱。或生深苦。是為大惡。不愛合會。

諸天子等。是名人中不愛合會。

若人愚痴。無有智慧。或行或住。心生貪著。輕慢不敬。

若人以香。供養法僧。其人便以欲心嗅之。身壞命終。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如是惡人。以身因緣。以貪身故。身心不凈。身壞命終。墮於地獄。

諸天子。是為人中不愛怨憎合會之苦。

複次第四不愛會苦。所謂

世間愚痴惡人。因於味故。而作惡業。以惡業故。身壞命終。墮於地獄。

若非沙門現沙門像。內懷腐爛。猶如[彖/蟲]聲。

或在僧寺。或白衣舍。實非沙門。著沙門服。常貪美食。為味所縛。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於地獄。

復有懈怠比丘。舍離禪味。為美食故。處處遊行。心常樂食。以懈怠故。身壞命終。墮於地獄。諸天子。是為人中以著味故不愛合會而生苦惱。

複次諸天子。人中第五不愛會苦。所謂身體。以此縛心。不善思惟。不順法行。意不正念。如是惡人。惡境所縛。身壞命終。墮於地獄。

諸天子。是為人中不愛合會而生苦惱。

複次天眾。人中第六不愛合會而生苦惱。所謂有人。心意躁動。不能止住。心意不正多有散亂。常思惡業。不樂善法。樂不善法無利益事。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

諸天子。是為人中不愛合會而生苦惱。及余種種無量諸苦。人中具受。

復有三種怨憎會苦。謂

近怨家。怨害其命。如眼中刺。常不隨順。是為第一怨憎會苦。

複次第二怨憎會苦。與惡知識。共同事業。是名第二怨憎會苦。

複次第三怨憎會苦。內懷嗔恚。得便傷害。是名第三不愛怨憎會苦。

諸天子。是為人中無量種苦。

時夜摩天王牟修樓陀。復為天眾得厭離故。說於第六人中大苦。所謂愛別離苦。

二世利益。是名為愛。善友別離。是為大苦。

若離父母兄弟姊妹妻子親里。及余所愛有恩之人。別離大苦。如墮刀火燒其身心受大苦惱。是為愛別離苦。

夜摩天王為利天眾。演說此法。

時夜摩天王復為天眾。說於第七人中大苦。所謂寒熱二苦。

諸天子。云何人中寒熱二苦。以於人中飲食不調。應冷而熱。應熱而冷。久坐則苦。久立亦苦。多飲亦苦。不睡亦苦。若於昏夜右脅而卧。久眠亦苦。左脅亦爾。初樂後苦。於人世間。以貪樂故。為樂所誑。而修善業。以樂誑故。入於地獄。

諸天子。人中之樂。如苦無異。

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樓陀。為利益諸天眾。說如是法。

汝等天眾。勿生此意。謂人中樂應生厭離。為離生死說法利益。除天放逸故。

複次夜摩天王為夜摩天眾。復說第八人中大苦。所謂病苦。

無量差別。無量病起。所謂熱病。下痢上氣欬逆。四百四病。害諸眾生。

復有病苦。害諸眾生。憂悲愁惱等病。人中大苦。

時夜摩天王牟修樓陀為利益天眾。復說第九大苦。令離生死。示於人中生死大苦。所謂

人中為他所使。是為大苦。

同道同生。同根同歲同力。以業劣故。為他所使。若晝若夜。不得自在。常受大苦。

是名人中使役之苦。

複次為他使苦。若人第一種姓。精勤色力。讀誦智慧。具足無乏。以貧窮故。為下賤人之所使役。

時夜摩天王牟修樓陀。為夜摩天眾得利益故。復為說法。

以業下劣。無布施業。人所輕毀。晝夜辛苦。為人所使。

無施因緣。常受苦惱。手足破裂。貧窮無食。衣服垢壞。饑渴所惱。寒熱辛苦。如是無量苦惱。不可堪忍。晝夜使役。不斷不絕。

人中復有種姓色貌。勢力下劣。而多財富。

復有種姓。色力智慧一切皆勝。而常貧窮。以貧窮故。親近賤人。為業所誑。為心誑故。受大劇苦。

諸天子。是為人中使役之苦。

複次為他使苦。若貧窮人順法而行。以貧窮故。親近惡行不善之人。近不善故。同其惡業。雖不喜樂。為他所使而造惡業。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為他使故。二世受苦。

複次天眾。人世界中。受大苦惱。所謂第十追求大苦。

無量苦惱。為求財故。入於大海。入敵斗戰。經營造作。言辭辯說。親近下賤。耕田種殖。商賈販賣。畜養畜生。遊方行使。為貨所使。升大山岩。處處遊行。依附他人。如此所作。一切追求。皆為財物。

嚴飾衣服。或貧窮人。或愛著人。如是追求。愛網所縛。乃至命盡。或作惡業。或作妄語。誑惑他人。輕稱小斗。欺誑於人。沽酒販賣。糶賣胡麻。及以賣毒。作如是等惡律儀行。治生販賣。或破國土。城邑聚落。軍營人眾。及余種種眾惡之業。以妻子飲食敷具財物故。追求之苦無量百千。乃至千歲說不可盡。

諸天子。是名人中追求之苦。

如是夜摩天王。為利益天眾厭離有故。說究竟法。

諸天子。勿於人中起悕望心。當生厭離。若貪諸有不得利益。以是因緣。說於人中一切衰惱。

若生人中。以追求故。作不善業。以是因緣。或墮地獄。或墮畜生。或墮餓鬼。既生惡道。受種種苦。

如是夜摩天王。復說十一人中大苦。告諸天眾。

人中大苦。所謂近惡知識。皆無利益。一切苦因。

近惡知識。無惡不得。造身口意一切惡業。

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受無量苦。於未來世。或墮餓鬼畜生之中。受無量苦。

觀於人中地獄餓鬼畜生過已。遮於天眾。悕望人有。說一涅槃寂滅之處。

複次夜摩天王。為欲利益夜摩天眾。說人中苦。所謂人中第十二妻子親里衰惱大苦。所謂

妻子親里殺縛鞕打。饑渴貧窮。種種苦惱。所愛之人受苦惱故。亦得苦惱。

是名衰惱於人道中以妻子親里眷屬因緣而得苦惱。以是勿樂生於人中。

一切有生。必歸於死。隨有死處。皆是苦惱。於生死中最大苦者。謂生老死。人中具有。

諸天子。既知人中如是大苦。不可堪忍。勿生欣樂。以如是等無量善寂滅。無上道義。示諸天眾。於人道中無利益事。種種有網。不可譬喻。況三惡道無量百千億。不可譬喻。大苦充滿。

不比人中。若天退時。少放逸天。為之說言。汝當生於人善道中。

若人臨終。親里知識。願其生天善道之中。

二種善道。猶尚如是。況三惡道受大苦惱。如是利益攝他常不放逸。

夜摩天王說無量種無量差別。無量方便。無量種法。涅槃勝法。說妻子苦已。復為夜摩天眾。說第十三人中大苦。所謂饑渴苦。

由饑渴故。作無量惡。其餘眾苦。無如饑渴。

以饑渴故。入眾惡處。

大種姓人。為飲食故。合掌垂淚。哀聲親近下賤小人。說慈愛語。如是一切皆由饑渴。

畏饑渴故。不顧其命。入危嶮處刀刃之間。及惡象敵。一切皆由饑渴苦故。

或入大海。經於無量百千由旬。無量惡魚鯷彌鯢魚。洪波惡處。自捨身命。乘於[舟*零]舟。而沈大海。如是一切。皆由畏於饑渴之苦。

復有無量種種差別。不可具說。如是諸苦。為口腹故。若人執縛。從右門出。打惡聲鼓。嚴以死鬘。災標在前。怖畏愁惱。將詣殺處。命在須臾。雖復大苦。未過饑渴。是故應當以凈善心。於福田中。以好財物而行布施。時處具足。於生死畏中。勤修精進。善心布施。

天中少飢。一切生死。皆依飲食以除饑渴。是故一切應行布施。

諸天眾。是名人中饑渴苦惱。無量差別。

於天道中。苦微而軟。天樂覆之。福德多故。飲食易得而天不覺。遍於欲界饑渴焰火之所覆蔽。畏於苦火。

諸天子。如是觀於人中種種生老病死之苦。勿生欣樂。

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樓陀。見夜摩天眾其心調伏。多調柔軟。

既觀察已。復為天眾說人中苦勤修利他。自利則易。牟修樓陀以不斷力。為利他故。為夜摩天眾。數數宣說無量種法。說第十四人中大苦。所謂

他輕賤苦。不可堪忍。種種差別。

於貧窮人。輕毀偏多。有十種苦。

種姓親族。兄弟富人之所輕賤。

以貧窮苦。依他而食。綺語不實。親族空語。無義之語。

依他住食衣服塵垢。他人輕毀。

若入城邑。若節會日。人見輕毀。

人道之中。有如是等無量輕毀大苦世間之人。無薪之火住在心中。謂輕毀火。

親里知識。兄弟火燒。最為尤甚。

無福德故。得此十苦。遍燒其身。大惡怖畏。以燒乾身。氣如煙起。

諸天子。應生知足勿於人中而生欣樂。人中少樂。甚大苦惱。衰惱短壽輕毀垢污。唯於人中多有輕毀。非四道中。於人道中。輕毀最重。得他輕毀。一切身分。猶如中毒。隨本所得供養之處。後更輕毀。若人先常得好供養。後得少利。得少時供。若善男子。如是輕毀。過於死苦。

諸天子。是為人中難忍大苦。

複次第十五人中大苦。所謂老苦。當為汝說。

人中老苦。老者能令一切身分羸瘦減劣。諸根皆熟。破壞少壯。拄杖而行。無有氣力。輕毀住處。背傴鼻戾。發白死使。身意減劣。雖未命終。猶如畜生。

諸天子。是則名為人中老苦。名色戲弄。不久必死。

若見老苦而不怖畏。當知是人。名為無心。猶如木石。以無心故。雖復人身。猶如畜生。

諸天子。於人道中。生為大苦。以有生故。是故老苦。既知老苦。勿於人中起欣樂心。

複次第十六人中無量種受生。生則有苦。何等苦也。所謂死苦。

死已復生。身根入壞。命根斷滅。不復見於兄弟知識。

色身滅已。復行異處。以自業果而為資糧。一切眾生。必歸終盡。命盡棄身。受中陰有。是名為死。

一切有生。皆歸於死。若死而不生。生而不死。無有是處。

諸天子。勿於人中而生樂心。

爾時夜摩天王牟修樓陀。以偈頌曰

於人世界中 有陰皆是苦

有生畢歸死 有死必有生

若住於中陰 自業受苦惱

長夜遠行苦 此苦不可說

沒於屎尿中 熱氣之所燒

如是住胎苦 不可得具說

常貪於食味 其心常悕望

於味受大苦 此苦不可說

小心常悕望 於欲不知足

所受諸苦惱 此苦不可說

怨憎不愛會 猶如大火毒

所生諸苦惱 此苦不可說

於恩愛別離 眾生起大苦

大惡難堪忍 此苦不可說

寒熱大苦畏 生無量種苦

大苦甚暴惡 此苦不可說

病苦害人命 病為死王使

眾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說

為他所策使 常無有自在

眾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說

愛毒燒眾生 追求受大苦

次第乃至死 此苦不可說

若近惡知識 眾苦常不斷

當受惡道苦 此苦不可說

妻子得衰惱 見則生大苦

出過於地獄 此苦不可說

饑渴自燒身 猶如猛火焰

能坏於身心 此苦不可說

常為他輕賤 親里及知識

生於憂悲苦 此苦不可說

人為老所壓 身羸心意劣

傴僂柱杖行 此苦不可說

人為死所執 從此至他世

是死為大苦 不可得宣說

眾生莫能見 諸業不能遮

能壞諸眾生 是故名為死

大力難堪忍 能令諸眾生

獨行大怖畏 是故名為死

眾生畢竟有 時火不可避

能斷眾生命 是故名為死

死王所破壞 能斷人命根

盡於陰界入 是故名為死

生必有別離 知識及兄弟

別已不複合 是故名為死

及死未至時 應當修善行

死惡無慈愍 未至應修善

是死甚卒暴 極惡無慈愍

未至能修善 乃為天中真

若法中生慧 是名善命人

若人不離法 是為命中命

若人心念佛 是名善命人

不離念佛故 是為命中命

若人心念法 是名善命人

不離念法故 是為命中命

若人心念僧 是名善命人

不離念僧故 是為命中命

若人心念實 是名善命人

不舍離實故 是為命中命

若人心念道 是名善命人

不舍離道故 是為命中命

若人常憶念 趣向於涅槃

爾乃得名天 非樂欲樂者

若常一心念 樂修禪定業

此樂能離有 非謂著欲樂

既知此有過 於欲生厭離

精勤求涅槃 是名真實天


當你對輪迴沒有出離心時,生起虔誠心是多餘的。當你沒有遠離對物質的攀緣時,思維空性是多餘的。當你沒有遠離渴望時,修禪定是多餘的。當你沒有遠離貪與嗔時,講述口訣是多餘的。 ——蓮花生大士

出離,並不是相上的從一個地方去到另一個地方,而是在這巨大的誘惑和幻境中,保持清醒。——頂果欽哲仁波切

你不在業障中選擇出離,業障就會選擇你進入輪迴。

問:何為出離心?

答:出離心,是在觀察諸行無常,人間苦,空無我的實相上,升起來的確實體驗,失去出離心,一切修行,最終達到的,皆是生滅法。

將思維當作自己,是錯誤的,將意識當做自己,也是錯誤的,將肉體感受當做自己,是錯誤的,將心靈覺受體驗,當做自己,也是錯誤的,那麼既然構成肉體的自我身心,都是虛幻的,是心靈迷失的延續,是業力因果的輪迴,我們如何在虛幻中,尋找真實?

注意,這就是修行的核心!
出離心!強烈的,猛烈的,堅定的,明確的出離心!
何為出離心?

對自我貪愛慾望的捨棄,是出離心,對痛苦磨難的接納,是出離心,對究竟真理的無上無限渴望,是出離心,對人生命運,生死無常的徹底放棄,是出離心!

出離心的基礎,是對於自我的割捨,因為自我,確實是心靈迷茫的延續,猶如夢境般,毫無實質,建立在自我覺知體驗上的,意識思維,世界宇宙,命運沉浮,世界萬象,皆如海市蜃樓,水面倒影,本來虛幻。

在夢境虛幻中,對夢境的執迷,就是生死輪迴,在夢境虛幻中,對虛幻身心的放棄,就是心靈的覺醒,覺醒心中,消散了心識分辨的疑惑,則心如太陽從霧氣中綻放,光明就是覺性,如水中琉璃,水流波動,琉璃清澈,如樹中之香,樹木形態無法遮蔽香味,如紗窗中的空間,不被紗窗的細膩格擋阻礙空間的完整,如光中之明,明性隨光艷展現,卻不被光艷波動扭曲明性。

心靈從覺知中解脫,覺知如空間中的紗窗般,展現出污垢,粗重,虛幻的性質,空間伴隨紗窗,包藏紗窗,卻不被紗窗所沾染帶動,隨順身心而無掛身心,落落清凈,如如不動,就是出離生死輪迴的覺者。

修行中什麼是出離心?是持戒嗎?
答:擁抱痛苦,是為出離,在煎熬心靈的矛盾中,寬恕仇敵,擁抱傷害你的人,心對自我體驗淡化,是為出離;大乘了義佛法核心,是兩個字----寬恕,寬恕了別人,就釋放了自己,寬恕命運挫折,就擁抱生命原本;修行是一磚一瓦蓋起高樓,對於心中唯有真理的殉道者,任何苦難皆是成就的資糧。

問:什麼叫出離心呢?

答:節制你的慾望。節制慾望,放淡對人世間的事業、生活、名利、色情的貪愛,放淡它們,直到離舍它們。
修行的人,不是在人世間有所成就的人,修行的人是要出離生死的人。你的家、你的未來,在你身心深處的清醒覺照中,不在你的身心深處的煩惱、慾望、體驗中,所以要去出離你身心深處的貪愛、眷戀,用你的寬恕、理解、包容去化解你的恐懼,這個就是你的修行。出離心,下一步你要加重你的出離心。怎麼加重?從節儉、從克制你的慾望當中去出離。在別人傷害你的時候,從你自我內心深處的那種痛苦當中去尋找對自我的保護,並且放棄對自我的保護,這個叫出離。

問:什麼是真正的出離心?修行中怎麼升起出離心呢?

答:出離心,是離心貪慾,心地清凈,不攀緣外界,是為出離,在初期的時候,就是對於諸佛,真理,無上的崇拜,可以捨身飼虎,燃指供佛的虔誠。因為情感蒙蔽覺知構成的你,無法一下子認清自性境界,覺明無染的面目,只能通過情感體驗去修行。

那麼,就是選擇,用你的自我、情感、貪慾、魔性,去執著真理,去熱愛佛陀,用心靈最深刻最強大的慾望去執著真理的次第標準替代過去的我執、我慢、我欲,用情感慾望的動力,著相修行,提升速度其實也很快。到了後期,你會發現,你善良的心,真誠的心,寬恕的心,替代了罪惡的心,我執的心,而建立在自私慾望、貪婪、仇恨之上的過去的你,就在慢慢消散,最終,沒有一個你執著,沒有一個你的善良,寬恕,真誠,你與善良,寬恕,真誠一體,而善良僅僅是你的意識情感體驗,卻無法帶動你。


佛法是什麼?佛法是治病的藥物。我們現在在座的每一個人,地球上每一個人都是病人,都在生病。只是我們生活在病人的環境當中,我們不知道自己生病了,我們不知道病因從何而起,但是我們知道自己有病,為什麼呢?因為人生的種種不如意。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佛講的八種苦,這就是我們的病狀。但是每一個人都在生病當中,人們已經習慣於生病了,人們已經不知道健康是什麼樣了。但是,畢竟有一部分人,他通過這些種種的苦,想要解脫苦的願望而發起了出離心。

出離心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一切修行皆依出離心的圓滿而成就。

什麼是出離心呢?就是渴望從生死輪迴當中解脫。這種強大的渴望,讓你會不斷地在內心對自我貪慾的捨棄過程當中,一步一步地展現出來你內心明白一切事物,所見一切事物的見性的原始清凈。

——大乘了義法義彙編 原帖轉載自立靈修行網修行中何為出離心


出離心不是一時的情緒

摘自雪漠著《世界是心的倒影》,海南出版社

經典中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大富翁,他擁有一間大房子,但這間大房子只有一扇門。有一天,房子著火了,富翁的孩子們卻光顧著做遊戲,對自己身邊的危險全然不覺。富翁急了,於是對著孩子們喊道,你們快點出來吧,外面有羊車、鹿車和牛車可以做遊戲!一聽說外面也有東西可玩,孩子們才爭先恐後地從著火的房子里逃出來。

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呢?它說的是,火中作樂的孩子眼裡只有遊戲,而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就像這些孩子,因為我們的眼中只有慾望,不知道享樂的本質原是苦。有的人熟悉如何在世間謀生、如何獲取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金錢、利益、好名聲、社會地位等等,所以他們少遇挫折;有的人福報很大,運氣非常好,所以他們也少逢逆境。但是正因為如此,這些人才會沉迷於享樂當中,愚痴而不自知。他們不知道人生其實充滿了痛苦。什麼樣的痛苦呢?生老病死很苦,求之不得也很苦,與愛人聚少離多很苦,與討厭的人常常相聚很苦,貪婪、仇恨、無知、傲慢、嫉妒的毒火包裹心靈的時候也很苦。只要尚未覺悟,人遲早會品嘗這八種苦。可悲的是,有的人即便覺出了痛苦,也還是不願從痛苦中解脫。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覺得人生本該如此,他們看不見另外一種可能性,認為永恆的快樂純屬扯淡。為將這類人也導向覺悟,佛陀有時會運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就像富翁用新遊戲吸引孩子一樣——先吸引他們的關注,再慢慢開啟他們的智慧。「先以欲誘之,後令入佛智」就是這個意思。

發現世界不斷變幻之真相的人,就像是看見身邊大火的孩子,他們也害怕,但他們放不下好玩的遊戲。也就是說,當你想要從痛苦中解脫、實現一種真正價值的時候,就會發現,人性總是貪婪的,世上的一切虛幻,都在誘惑著你,它們像是兇猛的野獸般環繞在你身旁,想要伺機吞掉你。而且,你的四周像是一片密林,你純粹置身於一個陌生的境地,對一切都難以測度。

不過,隨著你對未知的恐懼慢慢加劇,慾望對你的牽扯便一點點淡化。有一天,恐懼的烈火會吞沒整個慾望的世界,一切都被燒掉了,漫天塵煙,到處都是破敗和腐化之象,一片狼藉,毫無生氣。你再也覺不出半點吸引之處,你覺得世上一切都沒有任何意義,它已經無法引誘你了。這時,你才算真的看破了紅塵。

真正的看破紅塵,是對塵世失去以往那種盲目的迷戀。當你不再盲目迷戀世上一切的時候,你的心裡就會產生一種巨大的厭倦感,覺得一切都沒有太大的意義,就想逃離這個虛幻不實的世界。這時,你會產生巨大的出離心。

不過,出離心並不是一種情緒,它是看清事物多變的本質之後所產生的一種真正的厭離之心。有的人覺得自己厭倦了塵世中的種種追名逐利,不想再參與其中的一點點東西,但是他們經受不起誘惑與刺激,那麼這種厭倦就僅僅是一時的情緒。比如,我的好多朋友,今天說不炒股了,但明天看到別人炒股掙了錢,把持不住,又去炒了。他們就是不明白,股票升也罷,降也罷,都沒有真正的意義。天大的財富,最後都會因各種原因而消散。「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真正明白了這一點,才會產生牢固的、真正的出離之心。

我的一個學生告訴我,他在一個爾虞我詐的環境中工作了好幾年,身邊所有人都不惜以損人利己的方式向上爬,他也是如此。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又一天的推移,他漸漸發現,這樣的生活似乎毫無意義,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每一樣他曾經擁有的東西,都像破了的水泡一樣,或遲或早地從生活中消失了,那些建立在它們上面的快樂更是如此。而且,他發現,自己因為長期沉迷於這場遊戲,已經無法再相信任何人,甚至開始防備、揣測和算計他的愛人。他再也找不到任何一個能讓他放下一身盔甲的地方,每時每刻都生活在寂寞、失落與對未知的恐懼當中。更可悲的是,雖然這場遊戲的所有參與者都是如此,但每個人都把這種痛苦看成一種必然,或者歸咎於外部世界。為了消減這種痛苦,他嘗試過好多方法,但除了對面自己的心靈,所有的方法都無補於事。所以他明白了,除非一個人敢於承認以往的無知,敢於質疑整個固有思想體系、行為標準,敢於以一種未必被世俗認可的方式去追求智慧與真理,否則,他就會一直痛苦下去。

明白了這一點之後,你漸漸對一切都感到厭倦,似乎對什麼都不太在乎了。華衣美食不再吸引你,總經理、CEO等名銜也不再吸引你,你失去了追名逐利的慾望,你只想獲得一種解脫的智慧,只想在虛幻世界中建立一種相對的永恆。你開始叩問自心,尋找夢想,尋找活著的意義,你願意為這意義付出整個靈魂和生命,即使無法得到他人的理解也在所不惜。因此,你生出了強烈的出離心,開始追求引導人們走向解脫的道路。然後,你開始修鍊,心也開始鬥爭:我一定要掙扎、擺脫這個苦惱之心。

因為有了出離心,慾望就漸漸消失了。眼觀諸色,耳聽諸聲,也不貪婪;鼻聞諸香,舌嘗諸味,也不執著。所有感官所接受的信息,都不再干擾你的心,因為你整個身心都在渴求著徹底的覺醒:你貪婪的對象從享樂變為超凡入聖,你仇恨的對象從外部世界變成自己的執著,你明白一切都是虛幻卻妄圖建立一種相對的永恆,你的傲慢變成了一種堅信眾生是佛的「佛慢」……各種執著都被你堅定的心軟化了,慢慢便會消融於真心的光明之中,而渴望光明的你,也終將獲得一種無條件的快樂。

雪漠文化網:http://www.xuemo.cn


出離心的產生在於對三世三界思維其無常,苦,(空)無我的特性,當領悟到空,無願,無想其中之一的時候,就會證得苦諦,形成真正的出離心,所以空,無願,無想稱為三解脫門。


推薦閱讀:

輪迴即涅槃?涅槃到底和輪迴有無區別?
怎樣確定自己適合讀哪本經書?
《趙州錄》—外空,內空,內外空
求教佛歌的音樂風格是什麼?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