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很多水還是很渴,經常上火怎麼回事?

每天都喝非常多的水,喝了還是很渴,而且經常口腔潰瘍或者起上火痘痘,怎麼回事?


據說地球表面70%是水,據說人體70%是水。

於是不知道從哪天起,電視里專家說一天要喝八杯水,幸虧只流行了一陣子,普通人難以落實。

但是如果你感冒了,身邊家人還是會端來杯開水,多喝水!多休息!

仍然堅持上班的你,遇到同事死黨閨蜜,他們還是會往後退一小步,關切的說:多喝點水!

就連最後撐不住了,請假去了醫院,排了三小時隊見到大夫,也讓多喝水!

咋沒人問問我渴不渴呢?還有,感冒病毒是啥材料做的?水能把它們沖跑嗎?

小編家人里就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反例,爸爸出差要帶兩個保溫杯,一動就說渴,但是嘴唇總是乾的。奶奶從沒見喝過水,說沒覺的渴,吃家常飯就夠用了。

你肯定也有過這樣體驗,有時喝很多水,也不解渴。有時一天沒喝水,卻不渴。

看來水並不是我們理解的那樣喝下去就管用啊。

你喝的水,是H2O。而體內能滋潤你的,是津,是液,它們是帶著活力和能量的水。

通俗的講,喝下去的水,要想被身體承認,要想變成舌下咕咕不斷的口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呢。

盡量簡單的解釋一下這個過程吧:

中學的生理衛生課本講,人的胃、小腸、大腸都能吸收水份。胃吸收很少,小腸最多,大腸次之。

愛打比方的中醫講:健康的人小腸溫度最高,像個燉著一鍋食物的鍋,鍋里合適的營養小腸吸收了。水蒸汽蒸騰到達了肺,因為肺外跟外界大氣連通,溫度最低,蒸汽在肺里冷凝成津液。肺又像個加壓泵,靠一呼一吸的壓力把津液輸布到全身。大腸圍繞小腸一圈,小腸傳來的熱量正好夠大腸里保持正常發酵的溫度,跟糧食釀酒一樣,腐朽化為神奇,人體的玉液瓊漿-精得到了補充,剩下酒糟拉出去當了肥料。膀胱因為緊靠熾熱的小腸,暫存的尿液里的水份也會被蒸騰起來重新吸收利用。

愛背書的中醫會拿出這段《素問·經脈別論》:「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我們喝進體內的水,如果不經過六腑消化,不會直接變成我們的津液。不經過五藏的吸收、封藏,津液不會留在我們體內。水飲為至陰,六腑之中能消化水飲的首推屬性太陽的小腸和膀胱。五臟之中能存津液者首推屬性太陰的肺脾。腎主閉藏,藏著人體更高級的水-精。

就是說,五臟六腑的狀態,決定了喝下去的水,能否變成滋潤人體的水,能否存儲在體內以備不時之需。

健康的人出現乾渴,是暫時的津液不足,但是氣化功能正常,喝口水就補上了。

你吃了冰激凌,拉肚子了,第二天會口渴,那是因為寒涼先傷害了小腸的火力,拉肚子又拿走了本來應該存儲的津液。你要老吃寒涼的,那口鍋就不熱,沒水蒸汽出來。老百姓說的冷飲不解渴,就是這個道理。

有的人胖墩墩睡覺都流哈喇子,卻總說渴,那是體內存儲的都是惡質的水,不是津液,就像大海里漂流的人,到處是水卻最終渴死。

有人一喝水就馬上就得去廁所,那是膀胱氣化不足,陽氣衰微。若得不到治療進一步發展,水飲一直得不到化生,就成了痰濕,成為新的致病因素。一肚子都是壞水,但還覺得渴。

還有很多情況,但還是不外乎幾種原因:火大了,火小了,沒用的存太多,有用的存不上。

喝純凈水好還是礦物質水好?喝昆崙山的水好還是千島湖的水好?這些都不重要。那口鍋的狀態最重要。


根據癥狀描述,很有可能是胃熱造成的肺熱所引起的,也就是中醫胃陰虛的範疇。治療此證,需要補足胃陰,常用益胃湯等方劑治療。臨床常用藥物如:沙參,麥冬,石膏,玉竹,天花粉,生地等。具體還需要中醫面診確定治則。希望我的回答讓你滿意。


水喝太多也不好。口腔潰瘍常見的原因就是微量元素的缺乏,很多微量元素都是水溶性的。特別是維生素C。

你喝太多會稀釋它們的濃度,影響身體的吸收。

建議喝白開水(別喝純凈水)並控制飲用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少吃辛辣食物。


推薦閱讀:

吃到劣質燕窩是怎麼樣的一種感受?
人為什麼要養生?
【漲知識】關於雞蛋的問題,全在這!
美味又保護心臟的10種食物

TAG:健康 | 養生 | 生活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