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有多少人誤解這句話?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有多少人誤解這句話?

相信大家都聽過「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可是我們回過頭來,卻發現「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只是營銷謊言,內心有一萬隻草泥馬奔騰有木有?究竟是哪裡出錯了?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是理財錯了么?理財沒有錯。打個比方,槍支自由是人權,只要懂法懂槍,不暴躁衝動,槍可以使每一個人都變得更安全,你說槍錯了么?世界上有人需要槍,有人用得好槍,但不代表每個人都應該擁有槍。

理財就好比那把槍,它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我們對理財的認知和理解。

你理財,財就會理你?

在很多人眼裡,理財就是投資,就是錢生錢。有點投資意識的人會把理財看成是用投資的方式實現資產保值、增值。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意思是你不去投資理財的話,你手裡的錢就會越來越少。

可是,財是什麼?憑什麼你去理它,它就得理你。在諸多理財信徒中,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無錢青年和有錢中年。那他們究竟在理財路上犯了哪些錯誤呢?

年輕時,什麼才是你真正的財富?真正該投資,該打理的財富是什麼? 答案是:你自己。你的學習能力,你的視野空間,你的寶貴時間,你的健康身體。而不是你每月微薄的收入和存款。

理財的方向和標的不明,是年輕人在理財道路上最容易犯的錯誤。

年輕人最該學的理財,是如何將工作做到深度專業,自己管控時間有理有序。沒什麼存款,也沒有什麼人脈,上班是全天下是最划算的買賣。如果連工作這種沒有風險,相對標準化的事情都做不好,哪裡來的自信幻想自己能夠通過理財致富呢。

有錢的中年人,有了原始資本,害怕現有地位被稀釋。當聽到理財的各種好時,內心是複雜和糾結的。他們拼了命學習各種理財知識,學習投資技巧。就好像必須去投資賺錢,把錢放在銀行是犯了天大的罪過似的。

受「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影響,去做了不少投資,比如買股票,買基金。但是結果差強人意。


這些人錯在哪呢?錯在認知。

理財不是必須去投資賺錢。相反,理財,包括學習,其很重要的一個作用,是要讓我們學去會識破騙局,保護本金。要知道,成功者還有一個代名詞叫:倖存者。

投資和醫生律師一樣,是一門難度極高的學科,他不僅要求學習足夠多的金融知識,更需要多年九死一生的實戰歷練。金融畢業的研究生都要鑽研多年才能成為一個熟手,普通人不經過積累就想靠理財致富一步登天,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自律,讓財富更有效率!

理財,學的是管理你的財務和債務。如果再講的深一點,就是認知財富,通過自律,讓自己的財富更有效率。

理財不是萬能的,至於那些試圖通過理財就完成財富積累,或者一味強調錢生錢的,請醒一醒!能做到靠理財致富的,鳳毛麟角。

積極上進,渴望生活幸福美滿是沒有錯的。學習理財也是沒有錯的。但是要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理財。一味篤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也許只會害了你。


本文由昱銘整理編輯,版權屬原著所以,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

P2P存管大限推遲一年,今後你該這麼投才安全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這句話對嗎?
伏蒙:投資理財前必備的事項,你清楚嗎?
P2P投資,一場與平台的殘酷博弈
12月3日,E租寶員工被帶走調查,到底是怎麼回事?

TAG:理財規劃 | 理財 | P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