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的各大擔保機制真的管用嗎?一起來看看
世界首家P2P公司是英國的zopa,美國首家上線的P2P平台是Prosper。在這兩個國家,P2P平台只是一個連接借貸雙方的信息服務平台,不參與交易,對投資人損失也不墊付。2007年這種模式從國外傳入中國後,卻發生了變化。中國的大多數P2P平台除了是信息中介,還參與借貸交易,並對投資人損失負有擔保墊付的責任。
國內與國外會有如此截然相反的情況,原因很多,如國內外金融市場環境的不同,國家監管力度的不同,還有就是國外擁有完整的徵信體系。
自2016年開始,國家對P2P平台的監管力度開始加大,如要求P2P平台做整改備案、信息披露等等;另外,也在2018年初成立百行徵信,完善中國徵信體系。但不得不說,這一切都還在完善之中,雖然P2P較之過去,無論是從合規化,還是安全性上都大大提高,而且P2P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投資首選方式,但就目前而言,P2P備案未完、中國徵信體系不完善,所以各大平台為能給投資人吃顆定心丸,都熱衷於建立平台的擔保機制。
不知道大家投資P2P平台的時候,是不是有了解過平台的擔保機制呢,不知道的人,可以查看投資的標的,裡面會有材料說明的。擔保機制是否真的能讓我們投入的錢不虧呢?小編先帶大家看看P2P都有哪幾種擔保機制吧,各位可以參照自己投資的平台,來測評一下風險。
風險備付金模式
風險備付金是從平台每筆成功的借貸款交易中,從出借人的收益或借款人的借款金額中提取3%-10%的金額所累積起來的資金。當平台發生逾期或壞賬時,這部分資金就會用於償還投資人的投資本金和利息。雖然風險備付金也確實能發揮作用,尤其是在平台發生壞賬的時候,風險備付金的設立可以使平台有足夠的資金去覆蓋壞賬。但如果一個幾十億的平台,你只準備了幾千萬的風險備付金,那估計也是杯水車薪。
第三方擔保模式
第三方擔保機構通過對借款人的資產,比如車子、房子、設備等進行審核,然後再推薦給P2P平台,一旦借款人無力償還,擔保公司就會先賠償P2P平台,保障平台投資人的本金與收益,然後第三方擔保公司再通過處理借款人抵押的資產。
如果你投資的平台有這種擔保模式,主要就看這個第三方擔保公司是否有實力。因為最後風險的承擔方是擔保公司,如果擔保公司實力弱的話,萬一資不抵債,投資人就可能無法要回本金與收益,這樣的擔保方式就形同虛設。
保險模式
保險模式就是平台引入保險機構,雙方簽訂協議,投資人投資的每一筆投資項目(是每一筆)都會匹配保險公司的一份保單,一旦發生逾期不還的情況就由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如果企業有保險公司提供保障,確實是會減低投資風險的,缺點就是保險理賠所耗時間較長(小編覺得總比沒有要好吧)。不過不是所有平台都能引入保險公司該項業務的,而且令人比較尷尬的是,有些保險公司並不願意為P2P平台作保,因為他們認為P2P平台屬於理財平台,風險也不算低。
擔保形式多樣,也許也並未能消除投資人需要面臨的安全隱患,所以有專家就建議:P2P應該向著「去擔保化」的道路發展,像國外平台一樣,旦這必須建立在中國第三方徵信平台的完善與開放的基礎上。
小編只能說,目前中國還是需要擔保機制的,有擔保機制的平台相對會安全些,但投資者也必須明白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想要收益必須要承擔起對等的風險,P2P平台雖有擔保模式,也不能說明是絕對保本保息的。
本文轉載自通通理財。
推薦閱讀:
※進行P2P理財是優先看存管還是資產?
※推薦幾個性價比極高的標,收益能提高2%
※如何應對校園貸?
※愛錢進挖藕節背後:P2P由高收益轉向下一站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