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片段二:
幾年前,法國人曾做個一項民意測驗,結果顯示,89%的被訪者承認人需要「某種東西」才能活下去。領有61%的人承認自己的生活中卻有某種東西或者某個人是自己願意為之獻出生命的。
在我維也納的醫院裡,我在病人和醫護人員中間重複了這一測驗,結果與法國的測驗結果幾乎一樣,僅僅相差2%。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社會學家還對48所大學的7948名大學生做過一項統計調查。其初步報告是全國精神衛生研究所資助的一項為期兩年的研究項目的一部分。
在被問及什麼是你目前最主要的事情時,16%的學生回答說是「賺很多錢」,78%的學生回答其首要目標是「找到生活的目標和意義」。
當然,個別的學生可能對價值的重視只不過是其隱蔽的內心衝突的說辭,但即使這樣,那也僅僅說明了一種例外而不代表規律。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需要對付偽價值剝去偽裝,不過,要是發現被訪者的回答是真實的,那麼我們應該停止剝去偽裝的過程。
如果這時候不停止,那麼「剝去偽裝的心理學家」所剝去的就是他自己的「隱蔽的動機」--即潛意識裡貶低人們真正需要的需要。
片段三:
人對意義的追求會導致內心的緊張而非平衡。不過,這種緊張恰恰是精神健康的必要前提。我敢說,世界上再沒有別的能比知道自己生活有意義更能有效地幫助人活下去(哪怕是在最惡劣的環境下)。
尼採的一句話很有智慧:「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我認為這句話是任何心理治療都應當遵循的座右銘。
在納粹集中營里,你會發現,那些知道自己生命中還有某項使命有待完成的人最有可能活下來。寫過集中營題材其他作者及在日本、韓國和越南戰爭的戰俘營里做過精神病調查的人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摘抄於《活出生命的意義》,本文為摘抄記錄,圖片來自於鴉王國邦喬彥作品。
推薦閱讀:
※雜談 有時候殘忍是必要的,因為這樣我們才能繼續存活下去
※中勝er生存啟示錄
※假設自己被拋棄在在荒島,沒有食物,怎樣利用自己獲取能量?
※喪屍圍城,提前知道消息,手頭有一百萬,假如可以大量購買物品,應該怎麼購買才能保證未來幾年兩個人的生存?